银川电工上门电话:你可以不必自殺 “愛心線”帮你走向快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8:33

人生低谷誰都會碰到;有時候覺得老天是故意作弄自己、覺得自己很倒霉、感覺做甚麼都沒有意義……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再加上負面的情緒,第一個念頭就是會想到要輕生。

一名曾在銷售界表現傑出的銷售執行員,因兒子是過動兒、丈夫生意失敗、夫妻關係惡劣等生活打擊,曾經多次企圖自殺,甚至想與孩子同歸於盡,所幸在接受輔導和治療後,走出人生低谷期。

曾經處理過形形色色社會個案的檳城“愛心線”社會輔導組織發現,一個人的不快樂,是經長久累積的,最好的宣泄管道是把一切講出來,宣泄悶氣,就會漸漸的從牛角尖鑽出來。

幫助無數無助者走出陰霾的檳城檀香愛心福利中心屬下的“愛心線”行政人員吳愷彥指出,一般上,來電求助者多屬自我價值低,需要被人接受及尋求歸屬感,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獲肯定。

吳愷彥說,每個人都需要被肯定,但在保守的東方社會偏偏就吝於讚美,譬如家長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學業表現,而忽略了子女的品行,以及適時的鼓勵,這往往會造成一個人成長後心裡總是缺乏歸屬感,而活在不快樂中。

去年接960通電話

她說,愛心線提供電話及面談輔導,面對家庭與個人困惑者都是愛心線輔導開解的對象。以往來電接受輔導的多是女性,如今男性也增加不少,一些男性為了挽救婚姻,多會攜帶妻子一起接受面談輔導。

除此,吳愷彥說,一些愛子心切的家長會來電諮詢有關如何引導孩子向上的問題,他們多數會要求把孩子送到中心,由義工“對症下藥”打開孩子的心門。

她說,愛心線每月接獲60至100通電話,而2010年總共接獲960通電話。根據愛心線2010年的電話服務個案統計顯示,女性佔總來電的83.85%,其餘的16.15%為男性。在年齡方面,多數來電者介於30至39歲(33.54%),其次是20至29歲(24.90%),而40至49歲者僅佔其中的20%。

她表示,在960名來電者中,問題多數環繞在精神與健康,以及個人家庭或困惑方面,而且大多數撥電超過一次。

聆聽無助者心聲

愛心線資深義工黃翠妮指出,身位一名合格的義工,在聆聽案主的處境時,最重要是要有耐心、同理心,以及不要給予太多的個人意見,而是引導案主進入本身的處境。

她說,有些案主只是需要有人聆聽她(他)們的心聲就滿足了,這類個案不需要進一步面談輔導。另外有一些是緊急情況的來電者,她(他)們會主動要求進行面談,因為他們要快速處理本身的困擾。

她指出,行政處就會幫這類來電者預約面談輔導的時間,在對方走進中心的那一刻,義工就必須讓對方有歸屬感,替對方尋對的治療方案。她強調,“我們不把對方面對的狀況看成‘問題’,否則,對方就會進入‘我有問題’的狀況中,那會加重對方的心理負擔。”

黃翠妮曾擔任檀香愛心福利中心的行政人員5年,3年前轉為當義工至現在。

“我也是一邊服務一邊自我充實。我主修心靈重建課程,這種課程讓我學以致用,並且讓我更清楚知道每個人的心中壓抑是必須找出一個抒發的管道,否則,日積月累情況會很糟糕。最後就是變成所謂的生活沒有意思、世界末日等。”

真實個案
曾萌殺兒逃避煎熬念頭

林女士(39歲),與丈夫育有2名孩子,女兒14歲和兒子12歲。兒子是過動兒,經常搞到她情緒不好,再加上丈夫生意失敗,導致家庭不和睦,夫妻關係惡劣。

林女士現身說,她曾經是銷售界表現傑出的執行員,白天努力工作,但晚上一回到家就情緒不好。後期發現兒子是過動兒,情緒更是不穩定,時常發脾氣。

把兒子當成出氣筒

她表示,後來丈夫生意失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更糟透。情緒一來,兒子就是她的出氣筒。

“孩子每次都是被我打至滿身傷痕,直到他求饒我才鬆手。當時的我,每天晚上都會萌生自殺的念頭,我更曾經設想過先把孩子推下樓,然後再服毒。如此煎熬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

她說,這些情緒都是從接獲學校老師投訴兒子種種不是時累積的,由於不能在老師面前發作,回到家一遇到兒子鬧事,這個“垃圾情緒”就如惡魔般佔據她,令她發瘋般毒打兒子。

她自我嘲諷地說,自私的她,當時以為可以就此一了百了。她更把這一切歸咎於兒子,認定問題出自兒子,她不需要負責。

直到兒子上小學一年級那一年,她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不可以再繼續這個生活。她開始接受社會輔導、心理輔導,甚至上心靈提昇課程,才走出之前欲強烈犧牲孩子及自我毀滅的人生低潮期。

自我反省找回自我

“我的人生要走下去,我願意學習、成長與改變。”

林小姐說,當她的人生出現無力感時,她選擇讓自己歇一下。她四處尋找輔導服務;心靈輔導也好、精神治療也罷,宗教寄託也行,只要能釋放累積已久的負面情緒,她都願意嘗試。

“我不想我的負面情緒在家庭造成惡性循環,因為,我深深體悟到我的不佳狀況已嚴重影響親子與夫妻的和睦關係,是時候自我反省,找回自我。”

她說,她每兩個星期接受輔導,積極上心靈提昇課程,甚至接受精神治療。

她表示,在接受輔導、治療與上課期間,她學習到如何分析和消解負面情緒;除了塗鴉有助於釋放情緒,也可以在一張紙上寫出“我最糟糕的地方”及“我最感到委屈的地方”。

她說,然後再加以分析“真的是這樣嗎?”並列出正面的自己,慢慢地從憂鬱痛楚中走出來。

接受輔導前

◆親子關係

個性易暴怒,對孩子沒有耐心,面對老師經常投訴兒子,累積的情緒如火山爆發,一發不可收拾,子女成為出氣筒。

有一次,負面情緒來時,失去理智地打罵兒子,母子關係糟透了。兒子面對生心理的創傷後,後來的日子經常在病痛中度過。

◆夫妻關係

性格強硬,態度強勢看法過於主觀,夫妻經常鬧得不愉快。

有一次,要拉著鬧事的兒子到房內訓話,兒子就大哭大鬧,丈夫誤以為要毆打兒子,加以阻止之際,夫妻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甚至大打出手。事後,感到萬分的內疚。

輔導治療後

◆親子關係

學會與孩子互動良好,拉近與孩子的關係。

在被老師投訴兒子在校的表現後,雖然心裡不好受,但卻可以管理情緒,而化解可能會發生的一場又一場之家庭悲劇。

與孩子共同處理當兒子被投訴時,處理方式如:媽媽:媽咪知道你很生氣。

兒子:是嗎?他們欺負我。

媽媽:謝謝你跟媽咪講。如果他們欺負你,你可以和媽咪或老師講。

讓孩子解壓的方式:放一個軟性質的玩具在孩子褲袋,讓孩子紓解壓抑的情緒。

◆夫妻關係

性格變暖和了,不再鑽牛角尖,夫妻關係融洽,萬事有商量。

多一份關心
少一樁悲劇

個案一

挫折感:一名來自亞羅士打的老師也是單親媽媽,在人生跌進谷底時,尋求愛心線的輔導。她不辭勞苦的來回檳城與亞羅士打兩地接受心理治療,最後從挫折中學習至振作,如今她的人生正往上走。

個案二

憂鬱症:每個年齡都會患上此症狀,無論男女老少,一旦患上憂鬱症,都必須經過輔導,再加上藥物治療,憂鬱症是可以復原的。

個案三

夫妻關係不融洽:一名為夫者(生意人)經常被妻子埋怨遲回家,他因應酬夜歸而引起妻子的不安與抱怨。為挽回日益僵化的夫妻關係,為夫者最終鼓起勇氣撥電給愛心線,他攜同太太接受6次的面談輔導後,終在溝通與互動模式下拉近夫妻間的距離。

個案四

強迫症:一名不愛整潔的姐姐,造成其弟弟對骯髒產生恐懼感,而患上強迫症。弟弟對髒東西特別敏感,他一看到垃圾桶就非得繞過它不可。但經過沙箱遊戲治療後,弟弟的強迫症改善許多。

強迫症的其他例子:一個人出家門之前,一定要檢查煤氣三番兩次才安心

“小朋友,如果讓你一個人去荒島,你只可以帶一個人,你想帶誰去呢?”

兒童少年心理專家說,如果你家小朋友對以上試驗的答案是“爸爸”或“媽媽”,那恭喜你,你和你家小朋友的親子關係良好。但是,如果你家小朋友的答案是“朋友”,而不是家裡的成員,那你這個家可能不是你小朋友心中甜蜜或溫暖的家了。

“家”,本來是我們每個人的避風港。但是,如果這個“家”給人太多的壓力,那這個家就會傷人了。當這個家不再有安全感時,孩子面對問題時就不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家了,甚至於會想逃家,尤有進者,更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

兒童少年精神專科醫生賴鴻華指出,對初成長的兒童及青春期的少年來說,溫暖的家應是他們的避風港,一旦在外頭受委屈,他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逃回家,向爸爸媽媽傾訴。如果他們遇到問題時不會想起家中的爸爸媽媽,也就是說這個家給了他很大的壓力了。

他認為,兒童與青少年面對的壓力多數來自家庭;兒童在家被父母要求讀好書、做好功課、考好成績、要會畫畫、要會彈琴、要會這個要會那個,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心理壓力是假的。

“或許家長會問,我不是把孩子保護得很好嗎?我不是在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嗎?我的孩子有補習、有畫畫、有學跳舞……我對我的孩子保護不足嗎?”

孩子要的是家庭溫暖

賴醫生說,孩子要的不是這些,他們要的保護是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護,以及朋友的正面影響。而這些都是舊時家庭都有的元素,在那過去不太遠“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分工年代中,只有爸爸出外工作,媽媽在家全職照顧孩子,料理家務,親子關係就是這樣建立的。

他表示,如今時代進步了,父母面對經濟壓力,媽媽必須走出廚房出外工作分擔家計,孩子被逼由公公婆婆、托兒所或安親班照管。父母在放工回家後剩餘時間不多,與孩子的交流多數圍繞在學業方面。

“功課做好了沒、明天有沒有聽寫啊……”賴醫生說,這些都是一般職業家長回家後與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話。

其實,他覺得,家長緊張孩子學業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長最好是先忍一忍,千萬別與孩子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問功課,這是促進親子關係的一大絆腳石。

壓力多保護少易生自憐

他認為,家長不妨換個方式與孩子互動,如先問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開心嗎?”“你和同學相處得好嗎?”或者“老師有獎賞你嗎?”因為這些都不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孩子會很樂意與你分享他們在學校的情況。家長之後再來關心孩子的學業進展也不遲。

“除了家庭因素,外在壓力,尤其求學壓力是現代每個孩子都面對的。以前的家庭不大注重學業成績,如今學校有精英班,競爭太大,功課也多。從前的孩子有時間與朋友玩樂,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就算在週末或假期理應放輕鬆時他們也要補習。

他說,在這種“壓力多保護少”的情況下,當一個孩子面對挫折,尤其被責罵時,就很容易生起被世界遺棄無人關愛的自憐,尤有進者會萌起自殺念頭,因為,長期處在這種情況的他們較缺少自信心,自尊心也比較低。

父母應與孩子多溝通

父母要和處於少年期的孩子多互動多溝通。多數的少年會選擇自殺是因為無法與父母溝通,除了被責罵,青春期的孩子那蠢蠢欲動的心開始渴望擺脫家長的“控制”,為爭取自身的“自由”,往往會和“不理解他的父母”發生口角。

賴醫生指出,針對孩子的學業,家長不一定只要看到最好的。譬如,孩子考到ABBCD,家長應該先稱讚孩子考到好的成績,即先看到A,而不是一眼就看到C或D,再來責問孩子為何考到這樣差。

“家長首先要學會忍住氣,即使很緊張,也要表現得很一般,甚至於應該獎賞孩子,過後才檢討孩子欠理想的成績。如此一來,絕對不會使親子關係因為成績表現而變得緊張萬分。”

孩子不想上學
多數患上焦慮症

賴醫生指出,最近發現有一些孩子對上學懷有恐懼感,孩子會在清晨醒來突然說不舒服,結果給醫生看診時卻沒事。這種病例最近很多。

他說,校方有時會在不知不覺中給予學生學業上的壓力,校方可能會認為要求學生做好這考好那,是理所當然的。但他們卻忽略了學生的感受。

“一般上,不想上學的孩子多數是患上焦慮症,他們擔心一到學校,又會被老師罵同學取笑,因此,到最後他們選擇了不要上學。面對這問題的家長必須和孩子好好溝通,不要又打又罵的,以免加劇孩子的心理壓力,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個案一
離異父母尋求家庭輔導服務

10歲小女生小花(化名),自父母離異後,因某種因素不能與父母在一起,被逼與公公婆婆同住。她在學校面對課業上的壓力或在與朋友發生衝突時,找不到傾訴的對象。

有一次,小花的情緒非常不好,她服了過多的止痛藥,結果被送院急救。獲救的小花後來接受兒童精神專科醫生的治療,並且獲得專人的輔導。

★賴醫生建議:離異的父母可以尋求家庭輔導中心的服務。另也可上“父母效能課程”,以便吸取教導孩子的正面技巧。

個案二
抽空聆聽孩子心聲

初中二男生小明(化名),性格內向,但成績好,獲分派到精英班。由於媽媽是老師,不知不覺中對他要求很高。

小明最怕歷史科目,有一次學校考歷史科,他考前一晚心情變得很緊張不安,害怕考不到好成績,心理的恐懼不知要與誰人說。撥打媽媽的手機,媽媽卻無法抽空回家陪伴他。

結果,小明走進廚房拿刀割手腕,被奶奶發現,送院急救。媽媽趕了過來,小明對媽媽說了句:“媽咪,我很累。”

媽媽在那一刻覺悟了,開始降低對小明的要求。媽媽每天放工後回家與小明談天,全家人也比較注意小明瞭。

★賴醫生建議:父母不應該給孩子太大的學業壓力,也要抽空聆聽孩子的心聲,要和孩子多溝通,成為孩子的朋友。

個案三
出示證書豁免功課

初中二女生小草(化名)因為面對一些壓力已經幾個星期沒有上學了,在家自修。有一次,學校輔導老師鼓勵小草參加學校主辦的旅行團,結果小草鼓起勇氣報名參加了。

豈料,才上巴士,老師和同學們即嘲笑小草平時不上學,但有得玩就來湊熱鬧,這令到原本高高興興上巴士的小草,深感被羞辱,不知要躲到哪兒去。

小草在接下來的日子不願意上學,至今停學已2年。

★賴醫生建議:家長可以出示孩子有焦慮症的醫生證明書,並要求校方讓孩子豁免功課。待情況獲得改善後,再試著讓孩子上學,適應學校生活。

個案四
勿讓學業成絆腳石

初中一男生小強,在開學首學期考試期間病倒了,在家休養直到首學期學校放假後才回校。

回校上課時,老師說要補考及補做功課,小強面對課業壓力,跟媽媽說不要上學了。呆在家一週後,小強又要上學了。一回到學校,老師又要求小強必須補考及交拖欠的功課,小強再次被嚇著了,拒絕上學。

★賴醫生建議:老師可以嘗試根據學生的性格處理學生的問題,勿讓考試與功課成為學生求學的絆腳石。

個案五
老師應正面教學生

11歲女生小蘭(化名),華小級任老師很嚴格。小蘭成績一般,經常被級任老師打罵,因此,對級任老師有恐懼感。

小蘭有時忘記帶課本上學,被級任老師罵;她因為害怕所將所有課本都帶去學校,也因此被老師指責為懶惰整理時間表。這造成小蘭每次整理時間表時都必須花上一兩個小時,奶奶更發現小蘭在整理的當兒手在發抖。

爸爸發現情況不妥而向校長反映,但小蘭的情況並沒有獲得改善。最後,小蘭轉校了。

★賴醫生建議:老師應該用正面的方式教導學生,勿賦予學生太大的心理壓力,否則,長此以往,學生會患上焦慮症

學術表現真的是那麼重要嗎?如果不是,為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會愈來愈多,使到我們的孩子承受學習的壓力,而患上學業恐懼與焦慮症?這也是為何這個社會有愈來愈多的青少年在無法面對太大的學習壓力下,而選擇了輕生。

其實,讓孩子快樂學習、盡力而為及養成閱讀習慣才是學習的真精神。但是,我們的家長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沒有學會的方面,使孩子們的學習壓力超出了他們“承受的極限”。

平日對孩子的舉動多些警覺,並讓孩子身心靈皆獲得平衡,才不會讓惡魔有機可乘。

當一般家長都要求孩子樣樣第一,每一科目的考試成績要拿100分的當兒,就有一批推崇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的家長,以另一種方式在教育著他們的孩子。

38歲的全職媽媽莊瑞娟與丈夫許陽明(43歲)育有3兒女:長子家誠10歲、次女家瑜9歲,及幼女家瑄6歲。這對夫婦為了孩子能獲得良好的教育,不惜仿傚孟母,從吉打州的居林找到檳城來,再搬到幼兒園及學校的附近。

在當全職媽媽前,莊瑞娟曾任職於居林電子廠,在孩子需要進學堂接受教育時,開始搜尋可以讓孩子快樂學習的校園。結果,瑞娟在接觸華德福教育後發現,此教育的內涵著眼於幫助孩子漸漸開展,及成長的潛能能在生命的過程中獲得滿足。她暗忖:那不正是她童年時代接受的最原始教育嗎?於是,她開始為孩子們尋找這種生活化的校園。

讓孩子分階段適應學習

當時全馬只有檳城有華德福教育幼兒園,她毫不遲疑地把孩子送到華德福幼兒園“Taska Nania”,接受身、心、靈的全人教育。莊瑞娟相中的華德福幼兒園,課程設置是根據兒童不同階段的意識發展,針對意志、感覺和思考,對兒童的身、心、靈、精神進行整體平衡教育。

莊瑞娟指出,家長不應該要求孩子在同一時間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傑出,因為,孩子需要分階段適應學習。

譬如,她注重孩子對母語的掌握能力,但她知道不能操之過急。因此,她先讓孩子學好中文,其他兩種語文(國語、英語)可以押後再學。

“我希望孩子開心學習。我不要求孩子每樣科目都考100分,只要求及格或達到孩子成長標準的某個程度。”

另一位家長熊鳳玲指出,她從來不要求孩子在同一時間學會所有事項,而是要孩子在適當的階段學會應該的事項;譬如語文,其孩子在三年級前打好中文基礎,三年級時再加強國語、英語的掌握。

“家長千萬別對孩子的表現操之過急,否則,容易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進而影響學習的興趣,即使他們仍在學習,但其實他們並不開心。”

大自然是教育良師

“華德福教育讓我很懷念我的童年。小時候,我家的周圍都是稻田,我每天都在稻田間嬉戲,與水蛇賽跑,捉各式各樣的昆蟲和爬上樹上採吃番石榴。傷心時,就會躲在稻田裡哭,大地之母就是我兒時的治療師。我很慶幸自己可以擁有這樣的童年,這份慶幸是我想為孩子找回那一片天空的推動力。”

莊瑞娟說,當她開始實踐華德福教育時,她把電視機從她的家庭生活拿開了,這是一個不簡單的改變。慢慢的,她也將孩子的玩具換成從大自然中擷取的簡單玩具,她也為孩子多唱歌及說故事。

課餘與孩子作藝術活動

“我也參與了Taska Nania的讀書會及手工班,就這樣的一步一步地學習。自己也曾經掙扎過要在家教育孩子(Homeschool),抑或送孩子去華小就讀。那時自己也沒準備好在家教育孩子及放不下大群體的生活,但我也感覺到孩子很期待上學校,孩子就上華小了。”她說,令她很開心的是,孩子都很享受他們的小學生活。孩子放學後,做完功課,她會跟孩子做一些藝術活動、肢體運動,及實實在在的家庭生活,譬如做家務,煮晚餐,做麵包或糕點。

莊瑞娟很開心可以認識到幾位有共同理念的媽媽,他們在社區內一起辦活動讓孩子體驗多些群體生活。

“我們幾位家長每週一都會帶孩子們到檳城植物園接觸大自然,會不定時到海邊戲水及爬山。”

電視無助於腦部成長

莊瑞娟與熊鳳玲在家裡實踐華德福教育中的“零到七歲兒童不適合看電視節目”的理念。

莊瑞娟認為,家長們每天都應該限制孩子接觸電視節目或者熒幕娛樂的時間。小學生最理想是看電視不超過一個小時。

“我深深體悟熒幕娛樂對孩子的腦部成長沒有幫助,所以,現年10歲的兒子在7歲前,完全沒有讓他看電視節目,而是和華德福教育的家長組織遊戲團,讓同齡的孩子們玩在一起。”

孩子看電視日限一小時

她說,在家裡,她就將電視機放置在房間內,想要看電視節目的其他家庭成員可以在房內看,而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在客廳裡看電視。

她認為,客廳是親子互動及家人聊天的最佳空間。可是,大家往往把電視機放在客廳,有沒需要也開著它,當成背景聲音,現代人的生活和電視機幾乎是分不開的。

“孩子需要我們的陪伴,孩子不需要與電視為友。在沒有看電視節目的時段,我在家陪伴孩子閱讀、作畫、唱歌及學烹飪等,這些活動都很生活化。”

兒子至今為止才真正看過兩套戲,即《海洋天堂》與《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瑞娟是對孩子的教育真的用心良苦,重質不重量。

熊鳳玲也和丈夫達致共識,不在家裡放置電視機。她說,週末才允許11歲的兒子接觸熒幕娛樂,而且為時不超過一小時。兒子也沒有怨言,因為,她和丈夫以身作則,多數的時間是在閱讀及做手工。

她說,假期回鄉時,孩子們在婆婆家難免會接觸到電視節目,但她都會適當的控制。只要家長們主動與孩子互動,孩子們都會願意抽離電視。

“不要以為沒有電視節目看很可憐,其實,沒有電視陪伴長大的孩子最幸福;他們的戶外活動,如到公園與海邊玩樂的時間比別的孩子多,而且可以到書局或博物館增加課外知識。親密的親子關係也是從這方面建立的。”

有興趣加入“華德福分享隊”的家長可以通過由莊瑞娟與熊鳳玲及其他家長聯合設立的“group.google.com/group/waldorf-sharing-group”網站,進一步瞭解該教育,再為自家的孩子方式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