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达央h轨 百度网盘:陈锡联将军二三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8:18

陈锡联将军二三事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在我国正中心的位置上,横亘着一道不算太大的大山——大别山。他虽然最高海拔只有1792米,但它却是土地革命时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因而它的名字,永载史册。在大别山南麓,有一个不大的县份——湖北省红安县,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区域。在那个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岁月里,这里几乎是全县皆兵,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波澜的红安革命历史,也创造出一个举世无双的将军县。于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锡联,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一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陈锡联将军战马一生,战功卓著,因限于篇幅,不能尽述,只能撷取几个小小的片段,谨表故乡人民对老将军的怀念之情。

 

少年参军

 

陈锡联于1915年1月4日出生在县南高桥区陡山彭家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乳名谱庆。这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自家仅有四分薄地,另外租种了大地主的两石稞田,每年的收成,除去沉重的租税外仍然难以糊口。其父陈永厚是陈家的长子,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是当地一位手艺不错的石匠(建房的),且为人厚道,乡亲们都愿意请他干活,可挣点收入贴补家计。不料,父亲在一次帮人家盖房上门梁时,被石梁砸成重伤,无钱医治,不久去世。

 

全家顿失顶梁柱,日子变得更加艰难。母亲一咬牙,将谱庆的两个姐姐送给人家做童养媳,自己带着年仅三岁的小谱庆出外乞讨。当时母亲身怀有孕,农村人家讲忌讳,不准孕妇进家门。谱庆虽小却机灵,口齿伶俐,常由他端着破碗去要饭。不久,母亲只好把他交给奶奶照看。其实,懂事的小谱庆跟着奶奶一刻也没有闲着,收获的季节,他到田地里去收拾散落下来的麦穗、花生、农闲时节就去挖野菜,拣木梓。有一次到塘边摸鱼,不慎掉到水里,差点被淹死。平常人家的孩子还在撒娇贪玩的年岁里,小谱庆却在一刻不停地做着各种家务劳动,帮助奶奶,苦撑苦熬。

 

八岁了,人家的孩子送进了学堂,谱庆却被送进地主的深宅大院,去做放牛娃。说是放牛,其实什么苦事都做,砍柴、割草、倒尿盆,甚至还要下地生产。1928年秋的一个下午,谱庆在地里给地主耙田,突然肚子疼痛难忍,倒在地上。恰巧地主的儿子来到地里,见他没在干活,不问青红皂白拿起牛鞭就抽。打得他有理说不清,爬起来就往地主家跑。可是,地主还不让他吃晚饭。谱庆躺在牛棚里,又饿又累睡不着,抚摸着被打的伤痕,又气又恨。一个翻身爬起来,直奔离家四里路远的肖家寺。

 

肖家寺是位于高桥区西边与黄陂搭界的一个偏僻村庄,这里常常驻扎着一支红军队伍——红十一军三十一师特务大队。谱庆连夜赶到这里是要参加红军,报仇雪恨。大队长詹才芳拿过一支步枪,往他身边一立,笑着说:“人还没有枪高,怎么参军?年龄太小,在家里再长一年吧。明年来接你。”说完,带着队伍连夜转移了。因为当时敌强我弱,红军为防敌人偷袭,常常一晚上要转移几次驻地。谱庆恋恋不舍,拔腿就追,一口气追了几十里地。当部队在麻城县夫子河停下来时,他又出现在队伍后边,大声叫道:“队长,我要参军!”“嗨!”队长一回头,惊呆了。“你追了这么远?你到底为什么要参军?”

 

“为什么?” 谱庆一把扯下身上的衣服,骨瘦如柴的身上布满了伤痕。“我八岁就给地主放牛。放了六年牛。还不如牛…….” 谱庆泣不成声。

 

同志们都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半晌,队长抚摸着他的头,心疼地说:“好孩子,你是条硬汉子!可是,你实在太小了啊!”说完,队长竟为难得不知再说什么好。部队在麻城活动了几天后返回红安,队长亲自把他送回家,十分郑重的对他说:“好歹在家过一年,明年一定来接你。我保证!”

 

1929年4月,小谱庆终于参加了红军。这时,他才14岁零3个月。

 

名字的故事

 

参军了,部队要给他登记上册。谱庆的大名叫陈锡廉,登记的同志根据字音写陈锡联。因为谱庆不识字,便将错就错的沿用下来。其实,谱庆和登记的同志都不知道,父亲给他取的这个名字,寄托着父辈们对他的殷切希望。谱庆叫锡廉,他的弟弟叫锡礼,其中锡字是辈份名,“廉”和“礼”,便蕴含着父辈的这个希望,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廉洁礼义、品行方正的人。人们常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的确如此。谱庆虽然将这个错写的名字沿用终生,但他的一生,毫无愧色的实现了父辈们的希望:他是一个胸怀大局、廉正无私的人。

 

这里仅举一个小小的例证。陈锡联于1959年10月起,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司令员,同期先后担任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东北局书记处书记。1968年5月,同时担任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71年1月,同时担任中共辽宁省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至1973年12月止,主政辽宁省长达十余年之久。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东北地区的军政军民团结始终保持良好的局面。

 

六十年代,是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处于非常困难的一个时期。陈锡联虽主政一方,但心系全国。他经过慎重思考和认真研究,决定将全省军民包括他在内的食油供应,由每月四两改为三两,节约一两捐给国家,支援更困难的地区。有的人想不通,东北是全国生产食油的主要原料大豆的高产地区,怎么食油供应反而比人家少?他说,不错,东北是盛产大豆。但是,东北是全国的东北地区,而不仅仅是东北人民的东北地区,因而这里的所有生产都是国家的财富,而不是这个地区的私有财富。再说,东北地区的生产条件好,自身困难就会相对小一些,就更应该支援那些生产条件差、困难大的地区。国家国家,全国是一家嘛!

 

那几年,辽宁省每人每月供应食用油三两。于是,有人笑称他“陈三两”,不论这个绰号是褒是贬,但这个故事却是发人深省的。人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陈锡联却是造福地方,胸怀全国。这是多么广阔的胸襟?!在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时候,我们多么盼望这种精神的回归啊!

 

险遭“肃反”

 

陈锡联这个虎口脱险的少年,一旦参加了红军,便不顾生死,奋勇杀敌,每战都冲在前头。1931年3月,鄂豫皖红军发动了自建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桥镇战役。红四军以不到敌军两倍的兵力,包围了国民党军一个整师。3月9日,发起了围歼敌军的总攻,陈锡联跟往常一样,跟着掌旗兵只往前扑。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掌旗兵,陈锡联立刻接过红旗,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战斗已获得生擒敌师长、歼敌三个多团的空前胜利结束,陈锡联受到上级表彰。营长在战后讲评会上说:“别看陈锡联年纪小,个头也不高,可打起仗来不怕死,总是往前冲,就像一门小钢炮。”从此,“小钢炮”的美名,传遍全军。

 

陈锡联打仗,不光有勇,而确有谋。1932年10月,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被迫撤离苏区,西行转战。国民党军紧追不舍。11月,部队进至陕西子午镇。不料,担任后卫的十一师被敌截断,方面军总部急令回援。当时,陈锡联担任十师三十团特务连指导员,忙率连往回赶。他一见敌人来势凶猛,觉得硬拚不行,灵机一动,叫战士把身上带的银元掏出来,撒在大路上,队伍埋伏在大路两旁,转等敌人上钩。果然,敌人一追过来,看见满地的银元,嗬!那才真叫见钱眼开,把枪一背,瞪大双眼,满地抢钱。陈锡联把手枪一挥,战士们猛虎一般扑向敌群。只知抢钱不知打仗的敌人,哪里还有还手之力,撒腿就跑。很快,特务连和其他部队一起,击退敌军,把十一师接应过来,红军继续前进。

 

就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红军战士,做梦也没有想到,“肃反”毒手向他袭来。1931年6月,当时由王明把持的党中央,派张国焘来到鄂豫皖,成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推行王明极左路线,展开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无数英勇杀敌的红军指战员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惨遭“肃反”毒手。一天,当时任三十团团部警卫排班长的陈锡联,突然被保卫局抓去关了起来。他感到迷惑不解,如果说别人是什么改组派、AB团、可他是什么“罪名”都不知道,一个年仅16岁的小班长能有什么滔天罪行?简直是“莫须有”嘛!

 

眼看就要难逃恶运。可是,非常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好首长——三十团政委詹才芳。詹才芳是亲身受过董必武直接教育培养、并被董老派回家乡参入组织发动黄麻起义的老革命,他与陈锡廉同是高桥区且两家相距不远的乡亲,对陈锡联极陈家非常了解。更重要的是,詹才芳功勋卓著,无私无畏。当听说陈锡林无故被抓,深知 “肃反”厉害的他立即赶到保卫局去要人。“你们只听个别人之言就把陈锡联抓起来,这样做合适吗?我看着他长大的,小时候苦得连裤子都没得,苦得很哪!我带他出来参加红军时才14岁,一直跟着我做警卫工作,我们吃住在一起,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他做什么我不知道?他到哪里去参加改组派呀?一个小孩子是什么改组派?莫看他小,打仗却非常勇敢。他不是改组派!我保他!”最后,詹才芳把桌子一拍:“他是团部警卫排的班长,他不在了,你们给我当警卫员去。”劈头盖脸一顿责问,还真把那些毫无根据就抓人的人给震住了。陈锡联得救了!

 

好险哪!当时“肃反”,连师长都杀了两个,像他这样的小班长,不知杀了多少。陈锡联遇到詹才芳这样的首长,也真是他的福气,命不该绝。1998年2月,陈锡联等人被邀赴香港看望回归新气象。港人说他方脸大耳,是员福将,竞相以与他照相为福。

 

阳明堡大捷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陈锡联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师长。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陈锡联所在的部队改编为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他任团长。这个团,是红军经过十年浴血奋战保留下来的精英,是八路军中一等的主力部队。因而被作为一二九师的先头部队,于1937年9月16日,由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地区率先东渡黄河,出师抗日。

 

行前,师长刘伯承对他说:平型关大捷,说明日军是完全可以战胜的,但也不好打,对此你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尤其是你们单独行动,战场形势复杂多变,你们既要谨慎从事,又要抓住战机,果断歼敌。第一仗可以打小一点,但第一仗一定要打响!陈锡联牢记师长指示,这才有了阳明堡大捷。

 

自卢沟桥开战以来,日军沿京汉铁路长驱直入。占领石家庄后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南下,一路向山西扑来。于是,展开了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为保卫山西重镇太原的忻口保卫战。忻口会战由国民党军担任正面防御,八路军作为战略支队,深入敌侧和敌后展开游击战,袭扰、歼击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敌人运输线被截断后,忻口战场日军的各种补充,就全靠飞机运输了。

 

10月13日,陈锡联率七六九团来到山西代县南境滹沱河东岸苏龙口一带,发现河对岸经常有日军飞机往返飞行,并且飞得很低,初步断定附近有敌人飞机场,马上了解群众,有一个跟日军做苦力的老乡报告说,河对岸十来里路的阳明堡有日军一个飞机场。19日上午,陈锡来带着参谋长等人,来到阳明堡的滹沱河我方一侧进行实地侦察,发现这个机场共有飞机24架,由敌香月师团一个连队守卫。还侦知,这里的飞机,每天都到太原、忻口去轰炸,增援日军。这正是我们要打击的重点目标。陈锡联当机立断:打!

 

打飞机!对于我军还是第一次,因此没有经验。团领导进行了仔细研究部署,并发动大家研究战法。决定:由三营担任助攻,一、二营担任打援,掩护助攻;三营机枪连用强大火力压制守卫机场的敌军,组成爆破连,将每五颗手榴弹捆成一束,塞进机舱实施爆炸。19日晚11时,部队出发了。日军自开展以来,还未受到过真正的威胁,因此非常麻痹。不料这次神兵天降,我军搞掉敌哨兵顺利冲到机场上,还炸掉几架飞机才把敌人惊醒。日军立即组织凶猛反扑,我军毫无惧色,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一小时,将24架敌机全部炸毁,歼敌守备部队一百余人,取得了一二九师抗日的首战胜利。

 

阳明堡战斗,使急于夺取忻口,进占太原的日军,丧失了空中支援,有力支援了忻口保卫战;同时,再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成为当时传遍中外的头条消息。陈锡联率领的七六九团,与在芦沟桥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吉星文团;1937年8月防守南口要隘,跟有飞机坦克大炮助战的一万日军血拼血战的罗芳殪团;10月下旬,孤军苦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八百壮士,被誉为抗战初期的四大名团。

 

战地见母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重开内战,仍然企图消灭共产党,以实行其独裁统治。满以为,依仗“美援”,不久便能实现美梦。殊不知,那些连长矛大刀和步枪武装起来的红军都打不赢的“遭殃军”,更加无法战胜愈战愈强的人民解放军了。仅仅一年,他们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即连遭失败。而我军,则以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拉开了大反击的序幕。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于鲁西南地区强渡黄河。在胜利进行了鲁西南战役后,于8月7日分兵三路,挺进中原。陈锡联当时担任第三纵队司令员,率部沿成武、虞城、鹿邑、界首一线以东南进。8月下旬,到达大别山东段之六安、霍山一带,重建皖西根据地。连战半月,解放九县。10月9日,在张家店歼敌一个正规旅,这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来,取得的首次歼敌一个旅的重大胜利,对于坚持大别山的斗争,起到很大作用。

 

随后,部队转进麻城,纵队司令部驻扎新田铺塆。12月9日清晨,赵参谋处长一放下手中的话,惊喜地叫道:“陈司令,你的好消息。”陈锡联正在和阎红彦副司令员商议军情。参谋处长接着说:“不是跟你开玩笑。你兄弟被六纵找去当向导了。老太太今天就要来看你。”“啊!”陈锡联这才一惊:“快说,怎么回事?”原来,第六纵队正在红安行动,昨天找了个年轻人当向导。这个向导带了几站路就要回去,说家里只剩一个63岁的老娘,哥哥当红军走了二十年,他是来找哥哥的。战士们就问他哥的名字。年青人一说名字,把战士们吓一跳,赶紧把他领到六纵司令部。六纵司令员王近山也是红安人,赶忙派人把老人家护送到三纵司令部来了。

 

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分别二十载的母子俩要战地相逢!同志们正在议论该如何迎接老人家,只见一辆手推车推着一位身穿半新蓝布衫、看起来还算硬朗的老太太款款而来。大家一起拥上前去迎接,口里还嚷道:“您看哪个是您儿子?”到把陈锡联挤到了一边。老人家一点也不怯生,目光焦急的扫过每张面孔,口里还喃喃念道:“我认得。我认得。”“母亲!”呆呆站在一旁的陈锡联终于忍不住了,高叫一声。老人搜寻的目光立刻停止了,不顾一切扑上去把儿子紧紧抱住:“是啊,我认得的模样还没有大变…….”语声哽咽起来。陈锡联低声安慰着母亲:“不要哭啊,这么多的人。”母亲是位刚强的人,把眼泪一擦:“好,不哭。”

 

儿子把母亲扶到椅子上坐下,母子们拉起家常。几十年的话简直不知从哪里说起,母亲只是定定地望着儿子,半晌才说:“二十年了,模样没有变什么,只是高了些,胖了些。”儿子说:“我记得是十九年,怎么是……”“二十年,一点也不错!”母亲固执的说:“这二十年,我是一年一年数着熬过来的,一年又一年受的苦,还会记错?”接着,妈妈慢慢回忆起来——你跟红军走后,地主民团几乎天天来找麻烦,你三叔、四叔被他们害死了,我也在家里呆不住了,只得出外讨饭,一边打听你的消息。开初,得不到你的信,都说没有你了。大前年,传说河南潢川起了红军,我要着饭去找你,差点病死在路上。这次,你们一过黄河传说就有了,我半个月没有睡过觉。十月间,叫你兄弟上县里去打听,光说这回你真的回来了,就不知住哪里。多亏桃花的王近山,娘真地找到你了!

 

娘的话,像涓涓溪流一样,细缓又没有尽头。吃罢晚饭,儿子怕母亲累了,安顿她好好休息。娘说不累,拉着儿子的手又唠了起来,不知不觉说了一个通宵。次日,因战事紧急,娘俩又要分别了。陈锡联把正用着的毛毯、被子捆上,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母亲,笑着问:“您还要什么不?”“见到了你,什么都不要了。”母亲幽默地说:“原先我愁死了,没人给我买棺材板子。现在好了,消灭了老蒋,我还想多活几年!”开朗的母亲把司令部的人逗笑了。“好了,我走了。你去忙大事吧。”然后,心满意足地坐上小推车走了。儿子恋恋不舍的望着母亲的身影缓缓而去。

 

1948年3月,陈锡联奉命出淮河,逐鹿中原,先后参加了宛东、开封、豫东作战和淮海战役。1949年2月全军大整编,陈锡联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历次战役。11月30日,率部解放了西南重镇重庆,兼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和市长。战事相对平静一些了,便写信接母亲到重庆颐养天年。母亲请人回信说:“你们城市的塆子(村子)太大了,我过不惯。只要你活得有出息,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要挂念我。”1954年冬,陈母谢世。陈锡联赶回家,含泪安葬了母亲。

 

谁说慈不掌兵?谁说忠孝不能两全?陈锡联就是一个忠、勇、孝、义的人!

 

粉啐“四人帮”

 

195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建炮兵部队,陈锡联担任司令员。作为首任炮兵司令,他为我军的炮兵建设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1958年初,他带领专家组,多次出入大沙漠无人区,执行中共中央赋予的我国第一导弹试验基地的勘察选址任务。同年8月,参与协调组织炮击金门的战斗。

 

炮击金门,是一场“打而不登、封而不死”“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战斗,是世界战争史上一个奇特战例。全国大陆解放后,蒋介石集团败逃台湾。以当时我军的海、空军实力解放台湾,尚无必胜的把握。而美国将其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怂恿台湾当局放弃金门、马祖,划峡而治,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杰出的谋略家毛泽东提出了炮击金门的战略设想。1957年7月 18日晚,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研究这一设想。陈锡联作为炮兵司令员出席会议,参与制定了炮击金门的作战计划。长达二十余载的炮击金门战斗,成功的拖住了蒋介石不能从金门马祖撤兵,从而粉碎了美帝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1973年12月,陈锡联从沈阳军区调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75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同时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1976年2月起,开始主持军委工作。因此,当这一年毛泽东主席逝世后,江青反革命集团阴谋篡党夺权之时,陈锡联自然而然地处于与“四人帮”斗争的第一线。

 

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作为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陈锡联,及时察觉到这个情况。一次,他与李先念一起为毛泽东主席守灵。其间,李先念去洗手间,他也跟进去对李先念说,那几个人可能要动手,要当心!李先念朝他摆手示意:别吱声!

 

李先念受华国锋委托,去找叶剑英商讨粉碎“四人帮”的对策。叶剑英在一张纸上写上陈锡联的名字,打上一个问号。意为陈锡联主持军委工作,听以他的态度和倾向举足轻重。李先念也写上:“完全可靠,请放心!”接着,简要介绍了陈锡联向他两次通报“四人帮”行迹的情况。

 

其后,陈锡联多次参加了华国锋主持的筹划小会议。10月4日晚,华国锋、李先念、陈锡联等人在国务院小礼堂利用看电视作掩护,再次开会,决定了解决“四人帮”问题采取隔离审查的方式,商定了主要部署和动手时机。同时决定,为分散“四人帮”的注意力,副总理陈锡联去唐山视察地震灾情。10月6日晚,一举将“四人帮”进行了隔离审查,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陈锡联在这个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坚决完成了中央交给他的任务,为粉碎“四人帮”做出贡献,再次体现了他坚定的党性原则和果敢的斗争精神。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1980年陈锡联从国务院副总理和北京军区司令员的职位上卸任。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是党的第九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章。1999年6月10日,陈锡联于北京病逝。中共中央在他的生平中写道:陈锡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

 

一颗闪亮的将星陨落了!但他的名字,永远铭记我们心中;他的业绩,永放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