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滑翔二手自行车:第三种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8:38
第三种文化

“科学”是一个高贵的名词。这个词代表着非同寻常的理性、富于灵感的观察和对失败的超凡忍耐等一系列品质。这些品质往往是我们从科学中获得的。“科学”一词也促使人们追求更高境界。科学一向只接受最聪慧的学生、最勤恳最甘于自我牺牲的研究人员,以及最干净的钱——不带半点政治色彩的钱。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本世纪科学的丰功伟绩都已为世人所认可。

然而科学一直以来有些远离社会的内部圈子。西方文明的文化中心历来以艺术为核心,而科学则在某个“安全”的距离外绕圈。当我们讲“文化”这个词的时候,脑中闪现的是书籍、音乐或绘画。自1937年起,美国政府就开始授予“国家桂冠诗人”荣誉称号,却从没评选过什么“国家桂冠科学家”。社会上盛行的观点是,只有像爵士这样的伟大艺术才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这难道不是个讽刺吗?科学蜷缩在文化的“后排座”上,却持续不断地创造着奇妙无比的产品——收音机、电视、计算机芯片——并催生了与艺术一脉相承的流行文化。科学成功地创造了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环境,而这种成就越大,科学就越对文化“敬而远之”。

之所以要翻出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恩怨旧账是因为最近出现了一些惊人之事:第三种文化诞生了。这种文化生于何时还很难精确认定,但有一点很清楚——它和计算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新文化对先前两种文化意味着什么目前还不好说。

这一新的第三种文化是科学的产物。这是一种植根于技术、服务于技术的流行文化,名曰“讷客文化(nerd culture)”。在过去二十年里,随着技术在我们文化环境中的过度饱和,技术的魅力变得难以忽视。对于现在玩任天堂长大的一代来说,技术就是文化。轮到他们引领流行趋势时(正如每一代青年所做的一样),又发生了一件趣事:讷客们牛起来了。

如今,讷客们意气风发地占据了《时代》和《新闻周刊》封面。他们是电影中的主角,是年度热点人物。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称为比尔•盖茨而非比尔•克林顿。出版商们意识到,利用这些牛气冲天的讷客和酷炫的科学,可以把杂志兜售给那些疲惫不堪、满脸倦容的读者们。在许多特效电影中,有时似乎技术自身就是主演。这一文化也不乏词汇。文化中心向周边辐射产生新的语言;而技术则造成了俚语和习语的爆炸式增长,成了一颗不断膨胀的“英语超新星”。讷客们创造了数量庞大的新词(大部分源自科学)以至于词典都难以跟上步伐。

这种文化的跃进绝不仅是风靡一时,也绝不仅是工程学的一场庆典。它究竟特殊在哪里?科学的目的是追寻宇宙的真理。与此类似,艺术的目的是表现普遍人性。(是的,两者有很多重叠。)讷客文化却游离于两者之外,它追求的是新奇。“新的”、“改进的”、“不同的”都是技术文化的关键特征。与此同时,讷客文化虽然认可普遍人性的起点,但认为人类希求的不是表达,而是体验。在这种新文化看来,虚拟现实中的一段旅程比铭记普鲁斯特*要有意义得多。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追忆逝水年华》开意识流小说先河,被誉为法国文学的代表作。他自幼患哮喘病,终生为病魔所苦。早年频繁出入社交沙龙,结交各类人物,后来则闭门不出,潜心于《追忆逝水年华》的写作。(来自豆瓣)】

我们得用同样的浓墨重彩勾勒出“讷客主义”的目的,那就是把推陈出新作为追求真理和体验的方式。在第三种文化中,“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构建一个正在思考的大脑。科学家会对大脑进行测量和试验;艺术家会苦思冥想并将之抽象化。讷客们则会“制造”一个大脑。创造,而非创造力,才是行动的最佳模式。人们曾企盼,有朝一日能见到恣意挥洒、鬼斧神工的能工巧匠,能见到创造先行于领悟,而我们早已目睹了这一切。在新兴的讷客文化中,通常会用新技术来解决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第三种文化创造新工具的速度胜过提出新理论的速度,因为在通向新发现的路上,工具总是领先理论一步。第三种文化对科学信条并无多少敬畏,因为信条意味着更深层的理解而不是更出色的创新。第三种文化中,如果一个非理性的想法有可选性和可行性,那它就会受到青睐,因为新的体验胜过理性的求证。

如果这听起来像是流行科学最差劲的一面,那么从很多角度来看,事实的确如此。但如果传统科学揪着流行科学的这根软肋不放,那也毫无意义。很多一流的同行评审科学都支持讷客主义。“第三种文化”这个词最初是由科学历史家C•P•斯诺(C. P. Snow)发明的。斯诺的“两种对抗文化”的概念源自他的著作《两种文化》(The Two Cultures.1)
但在1964年出版的被忽略的第二版书中,斯诺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他设想了一种文艺知识分子和科学家能直接对话的文化。这种直接对话前所未有。约翰•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是很多大脑发达的科学家们的文稿代理人,他把斯诺的这一术语补充完善,使之重现生机。布洛克曼的第三种文化指的是一种街头科学文化。这种文化当中,工作中的科学家直接和外行人士沟通,外行人士也能针锋相对。这是一种贵族文化,而此“贵族”则是网络技术催生的“贵族”。

但这种新文化最吸引人的一面就是它的迅捷。“和之前追求知识的方式不同,”布洛克曼说,“第三种文化的成就不在于和平庸之辈鸡毛蒜皮式的争吵,而在于它影响了这个星球上每个人的生活。”

技术比这些注脚更具现实意义。

技术为何能够掌控文化?这还有其他几个原因。首先,计算机变得廉价、易得,而且功能强大。我们甚至能问诸如“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良知?”的问题,而且能获取闻所未闻的解答。当然,这些问题都是前两种文化中的自然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问了几个世纪的问题。讷客们并未去再散列【一种计算机算法,用于搜索数据】柏拉图或者精心设计对比实验,而是尽力创造一个人造现实、人造生命、人造良知,然后置身其中进行探究,为这些古老而重大的问题寻求新的答案。虽然我刚才描绘的一切看起来像不切实际的漫画,但讷客式的方法的确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

古典科学是理论和实验的对话。科学家可以任选一端(理论或实验)开始研究,但通常只有把“以理论解释实验”和“以数据验证理论”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进步。类似计算机模型的技术创新却不同与此。一个真正优秀的计算机动态模型(比如大气层)看起来像是抛开数据的理论,又像是蕴含理论的数据。不难看出为何科学对这种技术领域秉持谨慎的态度——这些技术似乎眨眼间就会崩溃掉。但实际上,这些模型产生了第三种真理,可以说是经验合成品,是平行物质。几年前生物学家汤姆•雷(Tom Ray)成为了讷客,在一台小型计算机中创造出一个虚拟的栖息地,并在其中播撒了虚拟的有机体,让他们在其中繁殖、变异和进化。他也不再是仅仅对进化进行建模、收集数据罢了。与以往不同,他采用了一种研究真实进化的全新范例。

这就是讷客科学。随着模型和网络化模拟复杂度和性能表现的不断提升,它们在科学中起到的作用如同创造出它们的讷客所发挥的影响力一样,将会不断扩大。

技术创新对每个人都敞开怀抱,这是我最后想说的一点。每一个跃跃欲试的19岁青年都能买来一台处理速度不错的PC,创造出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渲染出《侏罗纪公园》中恐龙的热情讷客通过给虚拟皮肤下的骨骼添加完整的肌肉系统,发现了恐龙运动的一些秘密,并创造出恐龙运动的动画,而这一切是以前的古生物学家从未干过的。草根式的专业技术加上唾手可得的、推动讷客科学前进的、持续强劲的技术,一切变得如此简单。

技术文化也不仅只在美国风靡。第三种文化就像科学一样流行于全球。随着大量人口转为中产阶级,他们开始共享第三种文化的必备要素:科学教育、廉价易得、高科技产品、媒体饱和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与其他讷客的密切联系和对讷客文化的了如指掌。我见过几个波兰、印度、挪威和巴西的讷客。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自认为是“科学家”。尽管他们个个都积极投身于对宇宙的系统性探索。

随着讷客的流行,也许科学仍旧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但很清楚的是,第三文化的兴旺发达有赖于古典科学的兴旺发达,因为技术是科学发展过程的衍生物。我还有个问题想说一说:假如技术文化主宰了我们的时代,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科学呢?尽管科学可能会给技术注入活力,技术也将不断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式,改变科学思考的模式,改变科学家对科学的观点。工具一直起着辅助作用,但最近几十年反客为主了。技术人员的地位持续上升,因为在眼下和可预见的将来,我们将更多的制造新工具来进行学习,而通过创造新的概念和新的测量方法学习的模式将逐渐式微。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指出的那样,“概念驱动型革新的成效在于以新方法解读了旧事物。工具驱动型革新的成效则是发现了必须加以解释的新事物。” (p. 50 ).3 我们稳固地置身于一个永无休止地创造待解新事物的工具制造时代。

科学和艺术创造了美和真理,而技术则创造了机遇:待解的新事物、新的表达方式、新的交流媒介。老实的说,还有新的毁灭方式。实际上,原始的机遇可能是技术赐予我们的唯一具有永久价值的东西。

技术无法治愈社会顽疾,也无法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意义。这类问题还是需要依靠前两种文化。技术为我们带来的就是机遇,充足的机遇。

现在技术拥有了其自己的文化,第三种文化,也是机遇文化、讷客文化。这种文化走向了全世界,同时也成为了社会主流。科学文化已经身处艺术文化的阴影下太久,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新的斗争方向,一个脱胎于自身的新方向。 有着“贵族”血统的科学如何与“草根”出身的技术进行博弈仍需拭目以待,但在当下,第三种文化的讷客正在崛起。

1. C. P. Snow,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mbridge Univ. Press, New York, 1959).

2. J. Brockman, The Third Culture (1996). Available atwww.edge.org/3rd_culture/index.html.

3. F. Dyson, Imagined Worlds (Harvard Univ. Press, Cambridge, MA, 1997).Volume 279, Number 5353 Issue of 13 February 1998, pp. 992 - 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