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领刀柄样本:一 哲学是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极其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29: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案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教研室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共分六节: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二、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变革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六、学习哲学,终身受益

 

教学重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变革

教学时数:6学时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一)作为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及其特征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

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和最终目的的看法和根本态度

2.哲学的特征:

首先,哲学以整体的世界为对象,它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和提问问题的方式具有普

遍性和抽象性

    其次,哲学是以人与世界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世界的总体性的把握

    再次,哲学是对包括社会和人在内的世界的宏观把握,表现为一种智慧

最后,哲学通过对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3. 哲学不是什么呢?

    哲学不是科学,却能给人以真理;

    哲学不是宗教,却能给人以信仰;

    哲学不是艺术,却能给人以美感;

    哲学不是道德,却能引导人向善。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 :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

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

唯心主义 :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

可知论: 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可以被认识。

不可知论: 否认思维能够反映存在,认为世界在原则上是不可以认识的,或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

2.哲学基本问题以理论浓缩的方式再现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远古的萌芽形式:灵魂与肉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

古代的朴素形式:世界的本原是“原始物质”还是“理念”的问题

中世纪经院哲学形式: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

近代的完全形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现代形式:人及其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决定于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哲学的本性

第二,决定于它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决定于它在全部哲学中的不可超越性

4.哲学基本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特殊表现

先秦——两汉: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

魏晋——隋唐: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

宋元——明清: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包括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

中寻找世界的本质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评价: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依据,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但缺乏把世界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观念,存在着三个严重缺陷: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3)包括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评价:克服了以往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及历史唯心主义的弊病,建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包括自然和社会领域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形态。

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把人的某种主观精神(感觉、心灵、意志、意识、观念等)作为唯一的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质

 (2)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自存

的客观实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辩证法的历史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

义的唯物辩证法

(1)古代朴素辩证法

  (2)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

  (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三、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一)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哲学的民族性

(三)哲学的阶级性

。首先,某种哲学体系的阶级属性,并不完全取决于哲学家本人的阶级出身

其次,并非所有的哲学家都自觉地按照自己阶级的需要来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再次,哲学的阶级性是就整个体系说的,而不是指其中的每一个命题、范畴或判断

最后,哲学的阶级性并不排除某个哲学体系中可能包含的真理因素及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四)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活的灵魂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伟大变革

(一)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经过和标志: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理论的和历史的渊源、时代的需要,也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

1.历史条件:

三个巨大的历史反差

(1)经济沿上升线迅猛发展,意识形态沿下降线迅速滑落。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下降为社会次要矛盾。

    (3)无产阶级的斗争性日益增强,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日趋消亡。

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科学前提——社会科学前提

十九世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进展: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

    3.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实现变革的关键: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建立了一个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第三,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革命性:“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唯一的世界观。

第四,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也是它所引起的哲学变革的重要内容

(二)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

第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归根到底共同统一于与时俱进中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科学主义思潮的思想特征:推崇科学知识,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只属于价值世界,属于以体验为特点的纯主观世界。

    人本主义思潮的思想特征: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予以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态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力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善统一。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哲学创新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其次,取决于中国革命的需要

最后,取决于文化传播和接受的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六、学习哲学,终身受益

(一)“为学”与“为道”

(二)哲学与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共分五节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二、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五、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教学重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教学难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教学时数:7学时

一、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集中体现:列宁的物质定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具体物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成就与缺陷

成就:对客观世界寻根究底,试图从自然本身探究其本原,从而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

缺陷:把世界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

缺乏科学依据,并没有真正揭示物质的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物质=原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成就与缺陷

成就: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传统论,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

缺陷:

第一,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物质的某种特殊的层次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

第二,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第三,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客观实在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

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

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个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原子              部分共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客观实在             共性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动

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二)运动的绝对性质和相对形式

1.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2.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要犯两种错误:

(三)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

1.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

2.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表示物体的体积、位置和排列次序等

特性

3. 时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

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来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不存在。

4.割裂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四)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欧几里得几何学、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

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辩证关系: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所构成;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

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古猿的体质形态、群体结构及生存环境构成了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

(二)劳动构成了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内在体制与现实基础

(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意识产生过程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其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其二,由低级生物刺激感应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二)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识是主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主观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异性、意识的创造性

意识的客观性:意识反映对象的客观实在、个体意识之间差异性的形成原因、虚假的主观映像也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四)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意识的结构:

意识的具体内容 : 知、情、意

意识的自觉程度 :潜意识、显意识

意识的发展角度 :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意识活动的指向 :对象意识、自我意识

意识的功能:目的性 计划性 创造性 能动性

(五)意识和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本质: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2.人工智能的原理:信息输入或接收、信息的存储或记忆、信息的运算或分析、信息的控制、 信息的输出

3.人工智能的意义

    (1)突破和弥补了人脑的某些自然局限,丰富和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 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4.人工智能和人的思维的本质区别

(1)机器毕竟是机器,电脑不是人脑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性

(4)电脑必须有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形式化和符号化,且接受人脑的“指令”

后才能工作

 

五、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及其证明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物质统一性长期的和持续的论证

第一,自然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社会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第三,思维科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共分四节

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教学重点: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教学难点: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教学时数:4学时

  

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解 

实践: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两层含义:(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马克思  

1.从人类生存的前期来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来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3.从人的本质来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

 

(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的客观活动、自觉的能动的活动、社会的历史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观

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

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的基本结构:能力结构、社会结构

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客体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

实践客体的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

(二)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介

1.主体        实践的工具和手段        客体

2.两类实践工具和手段

(1)第一类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2)第二类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主体      主体客体化          客体

客体主体化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客体限定主体、主体超越客体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实践运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通过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一)实践目的的提出

要以客观规律和对人自身的需要为前提、目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

     实践过程实现的是双重的否定:一方面,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的现成客观性;另一方面,主体又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的单纯主观性。

    (三)实践的结果及其评价

          第一,实践效果评价

          第二,实践效能评价

          第三,实践效率评价

 

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一)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含义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世界,包括两层含义:

首先,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

其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世界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

(二)人类世界的形成及其与自在世界的关系

    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并使人的本质力量进入到自然存在之中。

(三)实践是现实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化的世界

实践创造世界还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第四章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环节

共分五节

一、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五、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对范畴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立统一规律

教学时数:12学时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表现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中。

联系的多样性: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

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

的,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在一定的条件才能发展,又在一定的条件下趋于灭亡。

  

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研究个别事物时,不要忘了把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防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观点。

(二)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

运动:变动不居

变化:运动的多样性

发展: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质变)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第二,从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

的。

物质世界永恒发展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

(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思想:

第一,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

第二,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

第三,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一)规律及其基本属性

1.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基本属性

(1)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4)规律的客观性

 

2.规律的类型和层次

   类型:

    领域: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

    性质:统计规律,非统计规律

    层次:个别规律,特殊规律,普遍规律

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质、量、度及其方法论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一个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次序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外在规定性

(3)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4)掌握质、量、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科学研究中要把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法结合起来

第二,要自觉树立科学的质量统一观

第三,要自觉重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和质变

量变:即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即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第二,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开始了一个新的量变的

过程。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新的量的特征。

(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做任何工作都要坚持质变和量变的统一,要把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第二步,从1991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泽民同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第三步,从2020年到2050年,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 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

化则是否定方面。

2.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1)肯定和否定相互独立,相互排斥

(2)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肯定和否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1)辩证的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第二,否定是客观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

第三,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的统一

(1)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对任何事物都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肯定事物中合理的东西,否定其过时的不合理的东西。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必然要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第一,形而上学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化,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第二,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于事物的结果,是外在的否定。

想一想: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为什么?

(四)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想一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对立属性=斗争性,统一属性=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对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

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造成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从而使矛盾得以展开。

第二,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矛盾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突破原有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个事物转化成他事物。

(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外因: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毛泽东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矛盾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第二,矛盾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方向

第三,矛盾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五)系统论及其与矛盾论的关系

1.系统: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主要特性

系统有相关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根本特性;结构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形式的固定性;层次性是指系统结构的等级秩序性;开放性是指系统同其周围环境及其它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特征。

系统论的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从整体目标出发,从研究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考察对象,即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

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

第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

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

注:典故“白马非马”

3.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提供了根本的方法。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

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锐利武器。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某事物内部的多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五、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

1.现象和本质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现象可分为真象和假象:

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

对立: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二者各自具有本身的特点

(1)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

(2)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3)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统一: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

的存在;另一方面,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3.把握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启示人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去空谈事物的本质,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现象上,而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

1.内容和形式

内容:构成一个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

形式: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对立: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

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因此,内容不是形式,形式也不是内容。二者具有确定的差别

统一: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侧面,二者相互依赖且不可分割,同

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要特别注意二者的矛盾运动

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第二,形式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影响

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过程:基本适合 --- 基本不适合--- 新的基本适合

3.把握内容和形式及其矛盾运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既然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决定形式,那么,我们在认识和改造

世界时,要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要反对形式主义

第二,既然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那么我们在反对形式主义的同时,也

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第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是我们正确理解社会基本矛

盾的一把钥匙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对立:必然性与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的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首先,必然性与偶然性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所决定,偶然性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

其次,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地位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

性则处于从属地位。

最后,必然性和偶然性二者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偶然性则对发展过程起着促进或减缓作用,使发展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统一:必然性与偶然性又是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总是与偶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偶然性的

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第二,偶然性总是和必然性相联系,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把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要把探求必然性、研究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同

时不可忽视偶然性和“机遇”。

(四)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

原因: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转化、互为因果的

第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

3.把握原因和结果这一对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原因和结果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把握二者的辩证

关系可以从根本上与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

第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为人类的有目的的活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五)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

把握可能性的三个层次:区分可能和不可能 ;区分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区分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

2.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一,可能与现实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确定的区别。可能不是现实,可

能性作为事物的潜在趋势,它着眼于“未来”,预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现实作为现存的客观实际,它着眼于“现在”,标志事物的现状。

第二,可能与现实紧密相连。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之中,是没有展开、没有实现的

现实性,现实则是已经展开、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

第三,可能与现实又是相互转化的。现实发展是不断产生可能性、可能性又不断

变为现实的过程。

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一对范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实现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转化的条件性,又要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

第二,既要注意可能与现实联系的复杂性,又要争取最好的可能性。

 

 

 

 

 

 

 

 

 

 

 

 

第五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共分五节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三、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四、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五、价值和价值评价的特点

教学重点:实践观、真理观

教学难点:认识的本质

教学时数:7学时

第一节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

 

一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首先,劳动实践活动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示,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的产生,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三 、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第二节  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认识本质观

1.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代表:从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古代“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认识论思想,一直到西方近代的“天赋观念”说,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不同形式。

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评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唯心主义一般看到了主体认识图示、认识结构对认识活动所引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又把这种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先验化了,往往导致神秘主义。

2.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观点: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

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代表:休谟(英)和康德(德)

对不可知主义怀疑论的评价: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往往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但它从反面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能判定认识与对象、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3.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观点: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大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观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代表:西方古代的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论和感觉论等都属于这种理论。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评价: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脱离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

二 、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反映、建构与虚拟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征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点:

认识主体:感性认识离不开人的感觉经验

认识客体: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觉是通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知觉是多种感觉组合而成的整体,它能够反映出对象的具有可感性质的整体性结构和特性。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是对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于抽象的思维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事物的全体的认识。

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而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或关系的反映。

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合乎规律的推出未知的逻辑思维形式。

二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

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掌握了大量现象的基础上,要对现象、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分析,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这不仅表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4)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两种错误:

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

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

三 、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1.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不是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两次飞跃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等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一,主体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要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第二,主体的认识要受到各种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第三,主体认识还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

2.无限性:即使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认识,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得到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客观事物及实践过程本身的推移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1.把握认识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

(1)能使我们避免割裂理论和实践二者统一的“左”的和右的错误

(2)可以使人们自觉地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四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何谓“非理性”因素

狭义:人的知、情、意这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的情感和意识

广义:除感情和意志外,还包括哪些不能被逻辑思维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

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第四节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一 、真理及其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1)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3.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绝对性:

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性: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二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区别,不能混淆。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第二,为我们提供了一件批判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思想武器。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2.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的真理性,这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标准又是不确定的。

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

逻辑证明:引用已知的正确判断作为前提,通过逻辑推理来论证待证判断是否正确的一种逻辑方法。

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过程中的作用

(1)检验理论的实践总是具体的、特殊的,而被检验的理论则具有抽象性、普遍性。

(2)人们每当提出一项实践活动的计划、方案、设计后,往往不能立即付诸实践,而须先进行逻辑证明,进行可行性论证。

(3)有些学科中的命题无法用实践直接检验其真理性,只有靠逻辑推理来证明。

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必要补充

(1)逻辑证明中的前提必须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认识。

(2)逻辑证明所引用的判断和逻辑证明所遵守的逻辑规则都必须是正确的认识。

(3)逻辑证明做出的结论,仍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确定其是否正确。

 

四 、价值和价值评价的特点

(一)价值及其客观性

1.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

(1)价值必须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

(2)人的需要也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2.价值的主体性

  第一,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

  第二,价值的主体性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判明客体对主体是有害还是有利,是好还是坏,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以及是大还是小。

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三)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1.真理与价值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

2.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根据就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3.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共分六节:

一、社会生活的本质与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三、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五、社会的政治结构

六、社会的文化结构

教学重点:社会的本质、社会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生产力的客观性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一节       社会生活的本质与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一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诸如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诸如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

二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主张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

第一, 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 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 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只能阻碍社会的发展。  

三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及其表现形态

1.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共同本质: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三种表现形态:

(1)以神意或上帝为最高主宰的神学世界观

(2)主张精神或观念是历史本质的历史观 

(3)抽象人本主义历史观

2.自然主义的历史观 :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

认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评价:看到了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它夸大了这种作用,夸大了社会与自然的同一性。

3.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第一,以往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

第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4.唯心主义历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

原因之一,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经常歪曲历史真象。

原因之二,资本主义大生产发展起来以前,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光。

原因之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社会的实践本质:全部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构成了社会意识的发源地

2.只有实践才能揭示全部社会意识的“秘密”

3.实践构成了社会意识发展的动力之源

 

第二节  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一 、社会有机体的内涵

1.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渊源

社会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

2.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启示我们对个别社会现象、领域或过程的研究要自觉的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

二 、社会有机体的特征

1.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程度很高的有机体,具有组织性,自调节的功能。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第三节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生产力: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一 、生产力的构成

实体性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智能型要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人力资本

1.劳动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生产实践的人

2.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条件,最主要的

是劳动工具。

    3.劳动对象: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过加工的物体。

    4.科学技术

    5.科学管理

    6.人力资本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2)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

(3)现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实施科教技兴国战略,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

三 、生产力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客观性

 

第四节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文化结构

一 、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特征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客观的经济关系。

1.生产关系的构成

(1)静态的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的关系

(2)动态的生产关系: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2.生产关系的特征:具体性 客观性 历史性

3.生产关系的类型

人类社会目前已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二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三 、阶级

1.阶级的含义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

2.阶级、等级与阶层的关系

 

第五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 、政治结构的构成

社会的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

二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2.国家的职能

(1)对内职能:

政治职能:调整阶级关系,强制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服从并镇压其反抗,同时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以特定的专政和民主相结合来确保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职能,即调节矛盾,维持社会秩序,干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

(2)对外职能:一方面组织国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本国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

三 、国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国体: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

保护自己的政治机关。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和制约着政体,政体适应和服务于政体。

 

第六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 、文化结构与意识形态

文化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多种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

二 、文化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

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第一,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

第二,对社会生活反映的方式不同

第三,同经济结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

第四,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

2.联系:

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意识形态体系。

三 、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功能

1.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文化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文化结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2.文化结构的社会功能:

第一,从社会结构角度看,文化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二,从社会历史进步的角度说,文化具有承载和传递文明的功能。

第三,从认识角度说,文化有认知功能。

第四,从育人角度说,文化具有教化功能。

第五,从民族发展角度说,文化具有建构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共分六节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五、科技革命、“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在现实中的意义

授课时数:4学时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

2.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基本适合      基本不适合      新的基本适合

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想一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提问、讨论)

(三)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原因之一,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之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如何准确而全面地理解“生产力标准”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

第二,“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

第三,“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

确立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实践意义: 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

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1)服务的方向:保护自己 排除异己

(2)服务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控制

(3)服务的结果:促进作用 破坏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基本适合     基本不适合      新的基本适合

(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基本内容: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向和形式,凡是在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状况时才能形成正面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绝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

掌握这一规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的作用

第一,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第二,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对整个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加以全面的、动态的把握。

(二)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作用

1.社会革命和改革:

社会革命: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其实质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1)理论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理论。

(2)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3)对象: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环节,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具体体制环节。

(4)目标: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5)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革命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共同构成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   

第二,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所以这两对矛盾规定了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第三,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第四,这两对矛盾彼此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三、科技革命、“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科技一体化的科学技术革命

(一)科技革命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科技革命的影响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思维方式

(二)“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时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结果,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我们统治异族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

解决“全球问题”的不同态度和方案

1.技术乐观论和技术悲观论

2.可持续发展思想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供经济发展能持续发展下去。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

第二,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第三,必须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和观念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

(三)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矛盾尖锐化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能够解决和回答的问题。第二,人类面临的全球化问题,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人类面临的全球化问题也警示我们,在全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应该反对重理工轻人文,反对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江泽民

教学案例

科学离不开人文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 -----杨叔子(1933年出生,江西省湖口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科学不能保证本身的正确使用; 科学精神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求善的科学精神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要相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相融。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求真为求善奠基,求善为求真导向。              
                                       摘自:《科技日报》2003年7月8日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 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

                                          -----恩格斯

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区别:

自然发展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  形成于多种自然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  自发的、盲目的

社会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有目的有意识的人们交互作用  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二 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则

第一,从整体的历史过程中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马克思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

第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三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

量:居民中的大多数

质: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因之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原因之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原因之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马克思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马克思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的结果。”-----恩格斯

四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个人:普通人物  历史人物:杰出的历史人物  反动的历史人物

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第一,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策划者

第二,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

第三,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想一想:有人说,“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种观点对吗?

五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1.坚持历史分析方法

“每一个社会文明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爱尔维修

2.坚持阶级分析方法

3.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关系

“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个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恩格斯

4.坚持全面分析和评价的原则

 

 

 

第八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共分三节

一、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实现

教学重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授课时数:4学时

 

第一节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一 社会形态的含义和类型

社会形态是与一定生产力水平不可分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与一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二 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自为性是辩证统一的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而其中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的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恩格斯

三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行为的选择性

1.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性,呈现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2.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并不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可以跨越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向着较高级的社会形态迈进。

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内在统一性的

第一,主体的选择只能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现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

选择

第二,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第三,主体行为选择的目的性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相统一

4.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行为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二节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 人的本质及其变化

人的本质

人与动物的区别: 劳动

人与人的区别:  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

1.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即社会性。

自然属性: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属性

社会属性:人作为社会存在而具有的特征

2.人的本质是以生产关系为主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阶级关系等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想一想:人们常说,“人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4.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中国古代许多先哲都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超阶级的空间抽象的概念。

孟子:“性善说”  人性是善的,人天生有“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荀子:“性恶说”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荀子

告子:“性不善不恶说”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

二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人的价值:作为客体的人对于社会,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

社会价值: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于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

个人价值 :作为客体的社会和他人对个人需要的满足

“一个人的价值,首先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爱因斯坦

第三节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实现

一 人的自由及其与必然的联系

1.自由:

从人的活动来看,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实践,属于认识论的问题。

从人的行为是否为法律所允许来看,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属于历史观问题。

2.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以必然为前提、限度和根据。

二 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人的发展过程:

(1)第一个历史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2)第二个历史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阶段

(3)第三个历史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阶段

三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

1.人的发展

(1)自由发展: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2)全面发展: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3)充分发展:人向着更高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

质基础

 “人们……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规定和容许的范围内取得自由的”

                                          ---马克思

(2)社会条件: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现代的个人必须消灭私有制,实行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基础上的联合”               -----马克思

(3)根本条件 :增加自由支配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

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  -----马克思

(4)内在条件: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

 共产主义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参考资料

1.布莱恩-麦基著,季桂保译《哲学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