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混凝土结构 pdf:四季养生的理论与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3:32:00
四时养生的理论与原则   《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些都说明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认为,生命产生的条件,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人以天地之气生”

  祖国医学理论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而自然气候的变化,关系于阴阳六气和五行的运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取决于六经和五脏之气的协调。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是同一道理。同时又认为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这就是“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以及“天人相应”和“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一体”观。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里的日月,是指日月的运行,也就是天体的运动、气候的变化。

  “天、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天地一体”就是说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关于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明确论述,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就是说,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目互依存的。天地之间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一切生物有生长、发展、消亡的过程,人体五脏也有不同的变化,产生喜怒悲忧恐五态。“四时”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它的形成还得从我们生活的场所——地球说起。

  地球每365日5时48分46(或45)秒绕太阳公转——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年;同时,地球本身还在自转,每24小时转一圈,也就是一天。它的旋转轴和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有66.5°的交角,于是在公转过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离太阳近些,有半年是南半球离太阳近些。在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在北纬23.5°纬圈上,在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的纬圈上,其他时候,太阳直射在这两个纬度带之间,春分和秋分,太阳两次过赤道天顶,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个来回,世界各地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也随之出现有规律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有规律的季节交替。

  四个季节里气候各有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这四个季节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关于这一点,中医学是这样解释的,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谓“四时阴阳”,指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气消长所形成的,故称“四时阴阳”,例如冬至一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一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的规律,因而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根本,即指万物生和死的本源。

  “六气”是指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这六种气候是一年四季气候消长进退变化中产生出来的,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又是互相调节的,因为有了这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才有一年温、热、凉、寒和生长收藏的阴阳变化,所以自然界的气候可以互相调节,以利万物的生长发育,并使整个自然界气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整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有规律的,遵循和利用这个规律,维持阴阳动态平衡,对人类有益,破坏这个平衡,则会“灾害至矣”。

  不难看出,人与自然界确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复杂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各个方面。关于这一点,《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这里的东、南、中、西、北是五方,风、热、湿、燥、寒是谓五气;木、火、土、金、水,是谓五行,酸、苦、甘、辛、咸是谓五味;肝、心、脾、肺、肾是谓五脏,这里的五脏,中医认为是代表了人体以五脏为主体的适应自然五方、五气变化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人体的五大系统与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行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的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与自然统一的观点。其理论意义是:

  在生理方面,不仅要从人的整体活动中去认识、研究各脏器的功能活动;还要看到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病理方面,不仅要从整体来分析、研究局部的病变,还应注意到自然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在诊断方面,不仅不要孤立地看病,而应当看到整个病人,还要看到病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在治疗上,就必须从局部推测整体,从整体来调整局部的病变。那么,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又是如何具体地影响人体的呢?

  第一,四时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影响。

  在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是讨论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精神活动影响的,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对于此篇,《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气、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态也。”著名医学家吴鹤皋也说:“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所以篇名川“四气调神”。这里的“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主宰,内在脏气与外在环境间取得统一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第二,四时对人体气血活动的影响。

  祖国医学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如《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里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位而卫气沉。”意思是说,在天热时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

  中医认为,气血行于经脉之中,故气候对气血运行的变化会进一步引起脉象的变化,如夏天气温高、气压低,气温高则人体经常出汗、使脉管易于扩张,气压低则外界阻力减弱,这就形成了夏天的特有脉象??微钩,即中医所说的洪脉。而冬季则相反,冬天气温低,气压高,由于气温低,人体经常处于紧束状态,脉亦呈现紧象,气压高则血液流向体表时,受到外界的阻力增大,则脉因之而沉,从而形成了深沉有力微石的冬脉。

  不仅夏天、冬天的气候对脉象有影响,即使是春天、秋天的气候变化亦影响于脉。关于这一点,在《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里,曾有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意思是说,在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一切变化,都是与阴阳的变化规律相应的,例如从春天的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暑热;从秋天的凉风劲急,演变为冬天的寒风怒号,四时气候这样变化,人的脉象也相应地上下变动。所以春季的脉象,如规之圆滑;夏季的脉象,如矩之方盛;秋季的脉象,如衡之平浮;冬季的脉象,如权之沉下。四时阴阳气的变化情况是,冬至节后的45天,阳气微上,阴气微降;夏至节后的45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阴阳气的这种升降变化有一定的时期,因之脉象的变化也应期与之相应的变化。

  《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里还说:四时的脉象,春脉浮而滑利,好像鱼儿游在水波之中;夏脉则在皮肤之上,脉象盛满如同万物茂盛繁荣;秋脉则在皮肤之下,好像蛰虫将要伏藏的样子;冬脉则沉伏在骨,犹如蛰虫藏伏得很固密,又如冬季人们避寒深居室内。

  以上充分说明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经脉的影响是显著的。若气候的变化超出了人体适应的范围,则会使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如《黄帝内经》里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这里的泣而不行,就是寒邪侵袭于脉外,使血脉流行不畅;若寒邪侵入脉中,则血病影响及气,脉气不能畅通,就要突然发生疼痛。

  第三,四时对五脏的影响。

  在《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里曾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应”的问题,即五脏和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应,各有影响。在《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则具体他说:“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此外,在《黄帝内经》里还有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的明文记载。

  事实上,四时气候对五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就拿夏季来说,夏季是人体的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尤其是室外活动特别多,而且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再加上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特别炎热,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这样,就使得体内的能量消耗很多,血液循环加快,出汗亦多。因此,在夏季,心脏的负担特别重,如果不注意加强对心脏功能的保健,很容易使其受到损害。由此可见,中医提出“心主夏”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我国古代,对一年季节的划分,向有四季和五季两种方法,因人体有五脏,故常用五脏与五季相配合来说明人体五脏的季节变化。

  第四,四时对人体水液代谢的影响。

  关于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论述,如《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里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意思是说,在春夏之季,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以维持和调节人与自然的统一。

  第五,四时对人体疾病的影响。

  祖国医学是非常重视四时气候对人体疾病影响的,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意思是说,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界六淫气候的变幻和转化所致。古人将“风寒暑湿燥火”总称为“六气”。六气是气候变化的正常现象,对一切生物是有利的,也是必需的,如果气候正常,人又顺之,则两相得宜而健康成长;如果人不能顺应四时六气而逆之,就会出现贼害现象而罹致疾病。另一方面,如果四时气候不按一定的顺序和程度发展,则可发生太过或不及,就如《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里所说:“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凡时令已到而相应的气候未到,或时令未到而相应的气候先到,这些反常现象对一切生物都是不利的。古人称这种太过与不及的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里说:“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为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意思是,人若与天地四时之气不相应,则将发生疾病。

  一般他说,六淫邪气致病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六淫邪气多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都从外部感受而发病,故把六淫列入外因中,并将六淫引起的疾病统称外感病。二是外感病的发生往往呈季节性,如春多风病,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可见它与时令关系比较密切,故又称“时病”。三是六淫致病,病初常有发热,故又有“外感热病”之称。四是由于时令不同,不同的气候变化将影响不同的脏腑,如《内经素问·咳论》里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本句大意是,人与自然界是相参应的,所以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感受寒邪而致病,其轻微的,则为咳嗽,病邪较重的,则邪气入里面发生腹痛和腹泻。因此,当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气;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气;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气;长夏的时候,脾先受邪气;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气。五是风寒暑湿燥火在致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刘河间曾倡“六气皆能化火”之说。

  六淫致病,主要是上述五个特点,虽然是古人朴素的宏观的临床观察,但确乎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践。下面仅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六淫邪气对人体的致病情况;

  第一,邪气不同,致病特点不同。

  如风邪的性质是动而不居,变化不定,为百病之先导,如《内经素问·风论》里说:“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指出一年之气候中,风无时不有,而四季中的温热寒凉之气多依此而侵袭人体,发生疾病,诸如风湿、风寒、风熟等无不皆然,所以说为“百病之长”。其致病特点,首先易侵于侵犯的体表,如《黄帝内经》里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若风木之气太过,则会进一步影响脾土致病,如《黄帝内经》里说:“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对于寒邪为病,《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则会影响心受病,如《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暑邪致病的特点是令人多汗耗气,如《黄帝内经》里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其发病症状多有心神闷乱,甚则暴死,若火热之邪太过,则肺受病。

  对于湿邪致病,中医认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又认为“因于湿,首如裹”,这些都反映了湿邪致病有重浊粘滞的特点。

  以上论述说明了六淫邪气由于性质不同,致病特点亦不同,中医学的“审因论治”即是从此出发而制定的治病法则。

  第二,季节性多发病。

  季节性发病是说,因为四时气候有异,每一季节各有不同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还有些季节性多发病。如《黄帝内经》里说:“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等。不仅如此,中医还注意到四季发病的相互影响问题,如《黄帝内经》里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思是,若冬天伤于寒邪,至春季发为温病;春天伤于风邪,到夏季发为飧泄;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发为疟;秋天伤于湿邪,冬季发为咳嗽。

  由上可知,《黄帝内经》里所说的“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的确是科学的,如果人们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因素适应不良,代偿不全,则可导致病理状态。六淫作为病因刺激作用于人体的方式不外乎二种:一种是上述气象因素先通过某些中间环节,然后再作用于人体而表现出季节性来,以昆虫为媒介的急性传染病是最好的例子。疟疾多见于夏秋两季,这与自然界蚊虫孳生的条件有关。恙虫病的流行与恙瞒的生长季节有关,故多见于六月至九月之间。其他如流行性脑脊膜炎多见于春季而属春温,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见于长夏季节而称为暑湿。另一种是气象因素直接作用于人体感受器而产生生理的或病理的效应,其中机理当然比较复杂,但现代科学也有不少研究资料可供佐证。一般有以下几个作用环节:

  第一是通过皮肤感受器接受气象因素的刺激。

  在人的皮肤内密布着多种感受器,它们能将作用于它的各种物理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中枢神经与全身发生联系,借以调节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人的皮肤温度直接受气象条件和热辐射的影响,它是与体温调节过程和保持热平衡有密切关系的基本生理学指标之一。气温的高低能直接影响到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变化。当夏季炎热天气,如气温高于30℃时,人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适应不良时,则导致疾病。例如,在高温环境中,中枢神经系统往往可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反应迟钝、动作的准确性降低、嗜睡、致使工作能力降低并易发生工伤事故等。此时免疫力降低,血中球蛋白减少。心血管系统可见血温增高、血浓缩、粘度增大,心率增加、血压波动,心电图往往有所改变。由于大量出汗和氯化钠丧失的缘故,可见胃液中PH值降低。这类变化如果持续较久而没有得到良好的代偿,则可导致多种病理性反应。在美国有些地方、夏天遇上“热波”过境,心血管病发作和猝死激增,并且“热波”期越长,悲剧越多。中医以暑为夏季之主气,夏天易患暑热,暑月中寒及中暑之类的疾病是有其生理与病理学基础的。

  反之,在冬季严寒环境中,如果气温低于7℃时,人体同样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由于寒冷作用于皮肤温热感受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液经皮肤的速度减慢,肢体亦相应蜷缩,因而机体散热减少。因皮肤遇冷就收缩致密,致密则无汗。与此同时,肝脏动员糖原的分解和甲状腺机能增强,总代谢增强,使人体产热量增加,如果这种适应反应发生障碍,或虽经代偿仍不足以抗拒寒邪时,则可产生寒病。

  第二是通过视觉接受光线刺激。

  现代动物学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受光周期控制的多种现象,如有人观察到在自然及实验条件下,光线的变化对许多脊椎动物的繁殖现象是一个有力的刺激。季节可以造成生长激素和生殖腺激素的波动,它们在春天迅速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日照长度增加引起的。他们认为,光线对生殖器官的影响是通过眼睛及前部垂体腺的“中间作用”。光线还可能有直接作用,甚至胎儿发育也受紫外线照射的季节性差异的影响。有人统计,5岁以内的孩童,在冬季出生的,龋齿和佝偻病发病率比夏季出生的高一倍多。还有人认为,植物、动物,甚至人类的昼夜生理变化也与光线有关。

  第三是通过耳内的感受器接受气象因素的刺激。

  有人观察到,家兔血压在气压降低时降落,气压变化对母牛的产奶有影响,这些事实表明:气压可以引起体内复杂的生理反应。

  第四是通过鼻腔及其粘膜接受气象因素的刺激。

  长期的冷刺激可使鼻粘膜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形成干裂。有人指出,鼻粘膜分泌较多时与其中抗体浓度的增加是平行的。也有人认为,鼻粘膜分泌之抗体与血清中的分泌是平行的。因此,当相对湿度降至30%以下时,能使上呼吸道粘膜出现干燥不适感,并可产生粘膜的破裂和感染,中医称秋为燥金之令,常易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是有科学根据的。

  第五是内分泌系统参与了反应。

  当寒流来到时,可有利尿现象。这似乎由于,至少部分是由于垂体后叶抗利尿素发生波动的缘故。此时还可以看到甲状腺滤泡内毛细血管高度充血,滤胞中胶质消失。

  寒冷刺激时还可见到尿中17一酮类固醇波动,这是由于气象因素引起ACTH的波动而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的结果。

  湿温气流可使饥饿动物的血糖降低,其波动范围比冷湿或冷干的影响为大,这是胰岛素分泌发生变化的关系。

  值得指出,气象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上述引证仅仅借以证明六淫为病是有科学根据的。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医学气象学”诞生了。这门学科是专门研究大气环境对人体作用影响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任务是探索自然和人工环境下人类生活的合适气象条件,保护人类免受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并且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增强人的体质,防治疾病和促进人类的生产活动,自1956年以来,国际上曾陆续召开了专门的学术会议,进行了有关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目前这一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医学气象学主要认为以下气象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构成影响:

气温:根据前苏联科学家的建议,依据不同的气温将天气分为七类:极热天气,大于30℃;热天气,21℃~30℃;暖天气,16℃~20℃;凉天气,11℃~15℃;冷天气,1℃~10℃;寒天气,0℃~一9℃;极寒天气,一25℃以下。

  上述七类气温对人体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如高温可使人“中暑”,低温可使人“冻伤”、“休克”。一般他说,在适当湿度下,最适宜人体的气温是18℃~20℃。这个气温符合古人所说的:“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寒温中适,即指不冷亦不热的气候,这种气候人们会感到很舒服。事实证明,长寿老人多的国家和地区气温都比较适中。

  不但气温高低影响于人,气温的变化亦影响于人,人们常把气温变化用下列术语表示:

  气温暴降——指气温降低超过4℃;

  气温降低——指气温降低在4℃以内;

  气温上升——指气温上升在1℃~4℃之间;

  气温剧升——气温升高超过4℃;

  一昼夜中由于地表受太阳辐射情况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变化。一日内最低气温是在4~5时左右,气温最高在13~15时。天气的急剧变化、气温的日变化辐度过大,都可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普遍减退,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使其对外界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因而容易生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气湿:即空气中的湿度,也就是空气中所含水分多少。它是气候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人体的健康亦有很大的影响。

  空气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雾天、水面、潮湿的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水分蒸发。其表示方法是相对湿度,这是最常用的湿度指标,为空气中绝对湿度与最大湿度之比,它能表示空气中水蒸汽的饱和程度。在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小,则空气中水分距饱和状态越大,水分蒸发就越快。在任何气温条件下,潮湿的空气对人体都是不利的。如在低温时,潮湿加强了空气对热的传导作用,使体热大量散失,故在低温潮湿的情况下,机体更易受寒冷的损害,易发生风湿病和支气管炎。此外,潮湿环境对结核病、肾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等病患者都有不良的影响。倘若在热环境中,相对湿度又太大时,有碍于机体蒸发散热。由上可知,相对湿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大小,而要适宜。

  现代气象学认为,对人较适宜的湿度是:

  在气温15℃~20℃时,相对湿度45%~55%;

  在气温25℃时,相对湿度应为20%。

  当湿度达到80%~100%时,空气很少能再吸收水分;而湿度太低时,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干燥,令人不舒服。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

  气流:空气流动形成气流,适度的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

  由于各地气温不同,气压存在差异,因而空气便由低温高压区向高温低压区流动。流动的方向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呈水平方向流动时称为风,平常以“风速”、“风向”来表示气流的状态。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以8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来表示。

  由于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故气流的大小和方位亦影响着人体健康。如热风使人抑郁不适,寒风迎面吹来则可引起异常不快;大风暴的来临会导致大气中含氧量下降,空气中电离子平衡破坏,造成压抑、紧张和疲劳的感觉。但温和的风则相反,能使人精神焕发,轻松舒适。

  气压:包围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以其本身的重量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压力称为大气压。通常以北纬45°的海面上。空气温度为10℃时的大气压力为标准大气压,为101.3千帕(760毫米汞柱)。

  气压也受地面温度的影响,地面温度增高时,附近空气密度减少而气压下降,反之则气压上升。气压与人体健康亦有密切关系。一般他说、气压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人所吸入空气的含氧量就越少。所以在低气压的情况下,人会惑到憋气、难受。在低气压下,还会使大脑兴奋性增强,人不易入睡,休息不好。若气压过低,可发生高山病或航空病。

  还需指出的是,日照、太阳黑子的活动亦与人体健康有关。总之,各种气象因素皆对机体有其特殊的影响,这也为四时养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四时之法成”

  所谓“四时之法成”,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对立着的两方,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否则,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到干扰,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降低。即使不会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也会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故《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明确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段文清楚他说明了人们在养生中要顺从四时阴阳这个根本。围绕着“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的基本观点,讨论了养生的原则,提出了平调阴阳、以合四时的理论,即主动调节内脏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如果不顺从四时阴阳,人又会怎样呢?《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大意是:若在春天不好好养生,违背了春生之气,体内的少阳之气不能生发,就要发生肝气内郁的病变;若在夏天不注意保养,违逆了夏长之气、太阳之气不能生长,就要发生心气虚的病变;到了秋天,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太阴之气不能收敛,就要发生肺热胀满喘息的病变;到了冬天,不好好养生,违逆了冬藏之气,少阴之气不能闭藏,就要发生肾气不能蓄藏的病变。这段话告诫人们,若破坏了五脏适应四时阴阳逆变的正常规律,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失调而发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中医养生学把适应四时阴阳看作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所谓“适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这里所说的“适者生存”的“适”,主要指要适应自然界的气候环境。现代科学认为,气候环境主要取决于气温、气湿、气压、风向、风速、降雨量以及太阳黑子、宇宙射线、星体运动等多种气象因素。这些气象因素可以通过下丘脑对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表了一篇题为《气候和健康》的政府报告,报告中把复杂的气候划分为六个相:一相,天空少云,气温凉爽适宜,气压高,有适当风力;二相,气候温和,晴朗,气压高,风小;三相,气温上升,气压稳定,云层高,风小;四相,天气潮湿,或开始降雨,气压下降,云层变厚,风劲吹;五相,降雨,伴随寒冷的阵风,气压急剧上升,温度下降;六相,气温、湿度均下降,气压上升,云层变薄。

  报告中指出,二相是最适合人类健康生活的气候相;从三相向四相过渡的阶段,是最恶劣的气候相。报告认为,三相气候环境会引起正常人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会使一些儿童出现程度不同的学习障碍。在四相气候环境中,偏头疼患者往往疼痛加剧,溃疡病患者往往在这时发生消化道出血。五相又被称为“骚动气候相”,因为此种气候又往往使正常人感到烦躁不安,人们在这种气候环境中,往往肌肉痉挛性疾病加重,而冠心病人的病情恶化反而减少。而在三、四气候相的转化阶段,则会出现肌肉放松,从而肌肉痉挛性疾病减轻,有利于产妇分娩,而冠心病人则往往在这个时期频繁发作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肌梗塞,危重病人往往在这个过渡时期结束生命。

  由上可知,无论是中医学,还是现代科学,都以为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皆产生极大的影响,人们必须顺时养生。所谓顺时养生,即是在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按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由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而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的目的,实际上也就是充盛人体真元之气,增强调节生命节律的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正如张景岳所说:“六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六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于此”。六气充盛,生气不竭是却病延年的重要保证。那么,人们又应怎样顺时养生呢?即四时养生必须遵循那些原则呢?

  第一条原则:“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原则,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所必须遵循的。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成书的《黄帝内经》里提出,既然自然界的六淫邪气是人体致病的重要因素,那么,人们就必须重视对六淫邪气的抗御。正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的,对于圣人来说,不主张病后才治病,而主张未病先预防。假使等疾病已经发生了,而后才去治疗,就等于口渴了才想到打井,不是太晚了吗!

  所谓“虚邪贼风”,是泛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来致病因素,正如高世拭解释说:“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虚邪贼风”,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因为这六种邪气皆能致病,故须及时地躲避它。至于怎样具体地躲避,将在二、三、四、五章里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条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句话出自《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为四时调摄的宗旨,它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特点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正因为此句话非常重要,一些著名医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高士宗在《素问直解》里说:“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此句的意思是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养生者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不要做损害体内阳气的事;而在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体内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

  而张志聪在《素问集注》里却说:“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此句的解释亦很有道理,如谚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夏天有阳虚内寒之调泄、而冬天不乏阴虚内热之盗汗。因为阳虚于内,故要养阳;因为阴虚于内,故要养阴,只有这样才能“从其根”。

  张景岳则在《类经》里解释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脱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度,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症,此阳盛之为病也。”意思是说,若能在春夏之时养阳,可预防秋冬之寒病;而在秋冬之时养阴,可预防春夏之火症。张氏的注解体现了阴阳互根的观点,因为养阳不能脱离阴,养阴不能脱离阳,即王冰所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

  现代人,以《黄帝内经析义》为代表,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上述各种解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意义,不管哪种看法都旨在说明一点,季节不同,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就不一样,人们只有在理论的高度上搞清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去“顺四时而适寒暑”。具体到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又怎样养阳、养阴呢?《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有较详细的阐述,现摘录于下: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讲的春天的养生之道,亦即春天的养阳之道。意思是说,春季正、二、三月,阳气上升,万物萌动,自然界呈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姿容。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以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对待事物,当生的不要杀害它,当给的不要剥夺它,当赏的不刑罚它,这就是适应春气,调养人体“生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害肝气。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生气”不足,到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春天应阳主要体现在:“晚睡早起”:因为春天阳多而阴少;“广步于庭”:因为“动则生阳”;“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以适应天地间的生发之气;“夏为寒变”: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没有养好阳气的结果。

  上述原文从起居、运动、精神、疾病四个方面论述了保养阳气的具体方法,虽然不很全面,其精神实质充分体现。

  那么夏季又应怎样养阳呢?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症,奉收者少。”

  这是讲的夏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阳之道。意思是说,夏季的四、五、六月,阳气已盛,万物繁茂,自然界呈现茂盛华秀的气象。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实;人们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厌恶日长而使阳气怠情;不要轻易发怒,神气像草木华英一样充满;使阳气能宣泄,好像有所爱在外而不抑郁,这就是应夏季长养之气,调养人体“长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背了夏季长养之气,就要伤害心气,夏季伤害了心气,到了秋季,就会发生疟疾,这是因为人在夏季养“长气”不足,至秋奉迎“收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夏天养阳主要体现在:“夜卧早起”: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界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无厌于日”:不要厌恶日长而使阳气怠情;“使华英成秀”:夏天,要调养自己的意志,使神气充实;“秋为疟症”:秋天所发疟疾,是由于违逆了夏长之气,夏季伤害了心气的结果。

  上述原文,又是从起居,精神,疾病等方面论述了保养夏天阳气的具体方法,虽然亦不全面,但却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春夏已过,时至秋冬,养生的重点当又如何呢?先看秋天的养生之道: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是讲的秋天的养生之道,亦即秋天的养阴之道。意思是说,秋季七、八、九月,阴气已升,万物果实已成,自然界一派容态平定的气象。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人们要早睡,并且要早起,鸡鸣时即起;使志意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的刑罚;应当收敛神气,以应秋气的收敛清肃;志意不要受外界干扰,以使肺气清静,这就是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人体“收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秋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早起”:早卧是避秋夜露寒,以适应阴长;早起,比春夏的早起要晚,亦因阴长之意。“使志安宁”:即使精神内守,而“神者,血气也”,亦能养阴;“无外其志”:指不要让自己的意志外弛,以顺秋收之意;

  上述原文主要从起居、精神方面论述了如何养阴,尽管不够全面,亦体现了秋天养阴的思想。

  冬天又怎样养阴呢?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是讲的冬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阴之道。意思是说,冬季十、十一、十二月,阴气盛极,万物潜伏,自然界呈现闭藏的气象。水冰地裂,万物的生机没有受到干扰,都潜藏起来;人们应当早睡晚起,早晨等太阳升起后起身;使自己的志意伏匿,保持安静,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使神气内藏;应该避寒就温,不要开泄皮肤出汗,致使阳气频数耗夺,这就是应冬季闭藏之气,调养人体“藏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冬季闭藏之气,就要伤害肾气。冬季伤害了肾气,到了春季,就要发生痿厥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冬季养“藏气”不足,至春奉养“生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冬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晚起”:早些睡,晚些起,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机潜藏,以适应自然界之闭藏,亦即养阴之意;“使志若伏若匿”:是指神气内藏,亦是养阴之意;“无泄皮肤”:不要开泄皮肤出汗,是保护阳气、津液不耗伤。

  上述原文从精神、起居、运动方面论述了如何养阴,中心意思是要人们在冬天时,一定要让阴精藏蓄于内。

  总之,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要阴,这就是中医养生学所说的“顺时养生”,即四季养生的要诀。

  第三条原则:要注意“五脏应五时”。

  中医学认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其含义是说春天肝脏功能旺盛、夏天心脏功能旺盛、长夏脾脏功能旺盛、秋天肺脏功能旺盛、冬天肾脏功能旺盛。

  祖国医学的这一独特认识,已在现代时间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一些佐证,如动物肝细胞储备的扩充,一月的量为七月的二倍。由于五脏在不同季节的功能盛衰不同,因此在养生上就要有侧重点,即春天要注意养肝,夏天要注意养心,长夏要注意养脾,秋天要注意养肺,冬天要注意养肾。至于究竟怎样养,在四季养生里分别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四条原则:在换季时节要特别注意养生。

  因为一些急症、重症病人,往往在节气日前后发病,在节气日前时死亡,即使是无病之人,若不注意在季节更换的时候好好保养,也会感到身体不舒服。但这里所说的换季,不仅只指春、夏、秋、冬四个大季节的转换,即使是小的节气变换时也要注意养生。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黄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掌握了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而二十四节气正是劳动人民认识气候变化的经验结晶。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表示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时进达的位置。因为地球公转轨道的圆周是360度,所以每转过15度,便是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15日左右,全年恰好是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有着大体固定的日期。一般说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春回大地(“立春”)以后,雨水逐渐增多(“雨水”),气温回升,土地解冻,蛰伏在地下的冬眠生物出土活动(“惊蛰”)。“春分”以时,太阳直射的位置从赤道逐渐向北推移,白昼时间也愈来愈长,气候由冬冷转温暖,草木开始繁荣,冬季萧条的景象已经消失,极目远眺,自然界的景象“清明”了。渐次,降雨更有增多,进入“谷雨”节气,雨后百谷,此时节更适宜谷物的生长了。往时,自然界的植物和农作物欣欣向荣,繁茂生成,麦粒已经灌满了浆,但尚未成熟,只是“小满”。再过半月,待到“芒种”,麦类作物开始黄熟,就要动手开镰收割了。“夏至”以后还得播种晚谷、玉米等作物,所以这时候是夏收夏种的大忙时节。“夏至”以时,天气渐热,进入了炎热的夏天,先“小暑”,时“大暑”,达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后温度开始降低,暑气渐消,“立秋”来到,进入“处暑”,这里所谓“处”是躲藏、终止的意思。夏热消退,秋意渐浓,气温急降,低空的水汽于夜间清晨在地面的木、叶等物体上凝成“白露”,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白露”变成为“寒露”,继而又凝成霜,“霜降”后,低温将要危害秋收作物了。“立冬”以时,降雪始见,起初见“小雪”,之时是“大雪”,此时地面已可积雪,“冬至”了。再往后冬景更浓,“小寒”和“大寒”接踵而至,到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产物,所以它的意义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密切联系着。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则是季节变更的转折点,春分和秋分恰好是昼夜平分的两个节气,而夏至和冬至各表示炎夏和寒冬的来临。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说明冷热的程度。白露、寒露、霜降一方面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温度下降的程度。节气中有关降水的是雨水、谷雨、小雪和大雪四个节气,而惊蛰、清明、小满与芒种则是反映物候特征的。

  上面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情况,目的是提醒人们在二十四节气到来前后要注意保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人、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提高警惕。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在“白露”节气时,病情一般逐渐加重;一年之中寒冷的冬季是死亡的高峰。最近,《美国医学论坛报》载文披露了专家们的见解,“季节性情绪失常”的发病同人体内色胺酸或5-羟色胺的缺乏有关联;病人常喜欢高碳水化合物(糖)食品,进而导致体重增加,肥胖又导致身体的懒散和乏力,据美国精神病学家们估算,约有5%~10%的美国人患有此病;另有15%的美国人有过“换季情绪低落”的体会。看来季节的变换、节气的前后是易产生疾病的,那么,又应如何养生呢?

  首先在节气前后思想上要做好准备,应尽量避免情绪冲动,做到情绪稳定和乐观。若平时患有“季节性情绪失常综合症”的,秋冬可用光照疗法,或调整膳食成分:即在早餐时多吃些含蛋白质高的食物,而在晚餐时多食用些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因碳水化合物食品有镇静作用,这种吃法与常规的膳食搭配相反。

  其次,在生活起居上宜谨慎,如按时睡眠,不要熬夜,身体不好的,最好不要上夜班;不要太劳累,要注意休息;饮食上不过饱过饥,要有规律;及时增减衣服,谨防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大便应保持通畅,避免大便干燥,但也要注意不要发生泻泄的情况。

  最后,可对症服些药物,身体虚弱的可吃些能补充人体正气的药,以增强抗病能力。老年人往往多见脾、肾两虚,因此宜吃点补肾、健脾的药,如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等。

  “顺时养生”除了要贯彻上述四条原则外,“春捂秋冻”。“冬病夏治”等两条原则也不容忽视,因为后面各季养生里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专门谈了。尽管如此,“春捂秋冬”和“冬病夏治”仍是“四季养生要诀”里不能忽略的重要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指要利用各种自然条件为人类自身服务,而不仅仅是要“顺时养生”。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要适应自然,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正如《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内经灵枢·正版》里也说:“人者,天地之镇也”,这些论述都指出了在世间一切物质中,只有人类最为宝贵,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道教名著《抱朴子内篇·黄白》里提出了中国古代养生史上一个最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天”,从而强调了生命之存在、年寿之长短,不完全取决于天命,还取决于自身,即首先要使人体正气充沛。

  正气,其实质就是真气,由于肾气是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生、长、壮、老、死的全部过程,又是机体抗病能力的源泉,因而中医养生学把充实真气、维护肾气作为养生的根本原则。如《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淡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以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养生措施,都是为了充实真气、维护肾气,从而提高机体自我调节的机能和抗病能力、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学虽然也提出养生要外避虚邪的侵袭,但毕竟是次要的,而且“避虚邪以安其正”(《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是为了维护正气,以免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关于这一点。《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里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本段原文所指出的“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理论,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外感病的发病机理是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指出了人体只要正气充盛,外邪就无从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原文的“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说明了外来邪气只有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才能乘虚侵袭人体而致病。因此,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外来邪气只是构成疾病的条件,这就是祖国医学一再强调的内因为主的发病学理论。因此,中医养生学特别注重培补人体正气,因为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然,尽管疾病的发生以内因为主,但也并不否定外邪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中医所说的疫疠邪气,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在疫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预防疾病,除了充实正气外,还要注意“避其毒气”。

  上述思想,在《黄帝内经》其他篇章中也还有不少论述,如《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意思是说,尽管风邪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始因,但是只要人的神志安静而无妄念,则腠理周密,虽有很厉害的邪气侵犯,也不能为害,这是因为人体阳气能循着时序变化以御外的原故。

  既然正气这样重要,那么,又怎样培补人体正气呢?

  第一,要注意协调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概念,它原属于我国古代的哲学范畴,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每种状态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组成形式的概括。所谓阳,一般是指活动的、上升的、明显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所谓阴,一般地是指沉静的、下降的、隐晦的、退行性的、机能衰减的,或属于器质方面的。举例说“天为阳,地为阴”,因为天在上而清故属阳,地在下而浊故属阴;又比如”水为阴、火为阳”,因为水性寒而下走,故属阴;火炎热而上炎故属阳。

  所谓协调阴阳,就是要使阴阳平衡、稳定,其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问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其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关于这一点,在《黄帝内经》里早就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平,和也;秘,密也;平秘,即平和协调的意思;精神乃治,就是精神活动正常。离决,分离决绝。阴阳的协调破坏,到了分离决绝的地步,则精气竭绝,生命终结。本句的意思是,只有阴阳和平固密,精神才能活而不乱,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也就竭绝了。这句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说明调和阴阳在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养生来说,就是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内外协调平衡。怎样使阴阳协调平衡呢?

  一是要阴盛、阳盛、泻其偏盛;阴虚、阳虚,补其偏衰。

  中医认为,阴盛、阳盛,皆为邪实之象,宜泻其偏盛,若阳邪偏盛为实热症,表现为大热、大渴、大汗出,宜用“热者寒之”以清泻有余之阳热;阴盛为阴寒偏盛,为实寒症,宜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有余之阴寒。而阴阳偏衰,主要包括阴虚和阳虚,皆为正虚之象,宜补其偏衰。阴虚、阳虚的形成是阴精阳气化生不足或消耗过度所致的阴阳于虚症。阴虚可以概括为“精亏”、“血虚”、“津伤”等症;阳虚可以概括为“气虚”、“气陷”等症;阴虚、阳虚采取“不足则补”的方法,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

  二是要交替运动平衡法。

  即使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内部或生理功能之间交替进行锻炼以克服偏用偏废,达到自身协调平衡的健身运动方式。如脑力劳动者,应参加一些体力劳动,这样既可保持脑力旺盛不衰,又可使体力增加,这就是“体脑交替”平衡法。又如“动静交替”,是说人们既要经常参加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又要注意“静养”,因为“静以养神”。总之,动静不可偏废,应动静结合。如《类经附翼·医易》里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二是要健脾养肾。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保养正气,首先要健脾养肾。

  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若脾胃虚衰,功能异常,供给减少或过多,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所以,《黄帝内经》里说:“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说明人的衰老是先从阳明经脉开始的,其原因是因为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人的衰老首先表现在气血供应的不足上。

  古语有道:“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吃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人若少进饮食或不进饮食就会造成精气乏竭,势必影响机体健康,甚至酿成生命活动的终止。而少进或不进饮食的关键,又在于是否有胃气。故古代医学家特别强调“胃气”的重要性,正如《中脏经》里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胃气绝、五日死”。因此,要使人体正气充实,必须经常注意培补人体的脾胃之气。

  由前所述,由于肾气是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气实质就是真气,所以要增强人体正气,必须补益肾气。

  在《黄帝内经》里,曾以男子八岁为一阶段,以女子七岁为一阶段,分别论述了人的生长壮老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可以看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主要是因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又为一身阳气之根,它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若肾气充实,人就处在生机勃勃的的青少年时期,肾气虚衰,人就变老,甚至未到老年便老态龙钟了,证见精神萎靡、头昏耳鸣、腰膝疼痛、尿急尿频,甚至失禁或隆闭等。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第二点,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我服务,即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服务。事实证明,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能够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适合于生存。《吕氏春秋·尽数》里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说明气候条件对于人类的影响,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因此,人们要利用有利的气象因素增强体质,恢复健康,避免不利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代著名医家秦伯未就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他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减轻,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床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又如血虚肝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产生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状。这种症状的发生和气候息息相关,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

  长期居住在人口稠密、交通繁杂的城市里,人人都期望有一个安静、舒适、优美、洁净的环境,以保障正常工作,健康而愉快地生活。在这方面,环境绿地就是保障我们能得到这种美好环境的重要措施。城市里,植树,栽花、种草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减轻污染、保护人民健康都大有好处。因为绿化的环境能给人以清洁、舒畅、富有生气的感觉,对人的心理可起到调节、镇静作用,能防暑降温,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漫步绿林可调节精神,消除疲劳。可见,城市绿化的好处很多,这里仅以绿地是气候的调节器说明之。其主要调节作用如下:

  我们的绿林能遮挡烈日,缓和温度的变化;能大量蒸散水分,提高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还能阻挡风沙和灰尘、减轻沙尘飞扬。炎日暑夏,广场空地上的烈日晒得你汗流浃背时,绿树成荫,凉爽宜人的环境常可为你消暑解乏,甚至会使你流连忘返。在日落西山的傍晚时分,当城市街道的水泥、柏油路面还在散发着逼人的热气时,多树的公园里就已开始阴凉下来了。据侧定,夏季绿林里的气温可比广场空地上低2℃~5℃,相对湿度提高10%~20%。在稠密的建筑群中,气温甚至可与林地上相差10℃左右。这就充分显示出绿化的环境在改善城市气候状况中起着良好的积极作用。绿化的面积越大,降温增湿的作用就愈明显。

  绿地调节气候的效果以夏季最为明显。夏季里,浓密的树冠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相当多的一部分太阳辐射能,而吸收的辐射能又主要用于蒸腾和光合作用,所以绿地内空气不致强烈增热。而且,此时正在旺盛生长的树木,就像一台台抽水机,不断从土壤中吸取水分,通过枝叶向空中蒸腾,使绿地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10%~20%,这就造成了夏季绿地里有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此外,夏季绿地上,浓密的树冠甚至能削减50%的风速,平静无风的时间也比空旷地上长。因而,绿地的浓荫可以有效地削弱风暴的吹袭。

  综上所述,环境绿化对改善气候状况有十分明显的功效,所以在城市里应充分利用空地普遍绿化。如可在房基、围墙边种植一些紫藤、爬山虎、葡萄等攀缘植物,使它攀附着墙壁、阳台和棚架引蔓生长,这样就能遮挡强烈的阳光直接射在墙上,从而缓和了墙壁及室内空气的受热程度。据调查,有攀缘植物攀附的墙面可使温度降低5℃~14℃,室内气温也能减低2℃~4℃。

  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为我服务,重要的是选择宜人的居住环境。

  所谓宜人的环境,即是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环境。根据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的老人有3700多人,这些长寿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庄和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盛夏,街道上温度达33℃~35℃时,可树林里只有22℃。严冬,绿化区气温比非绿化区高55%左右。在树林里,人们从不感到暴冷暴热,总是生活在宜人的环境。

  统计资料表明,四季如春的环境有利于人类长寿,在南美洲秘鲁北部有一个号称“世界长寿中心”的村庄——维而兴旺巴圣谷。据档案记载,从1907年至今全村活到14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有40名。为什么这里的人长寿呢?原因是这里位于安第斯山山谷,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花香鸟语,环境恬淡安静。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交通发达,完全有条件在一个短暂的时期,脱离不利于健康的气候环境,到一个适宜人生存的环境中去生活。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慢性病人以及身体虚弱的人,也可选择一些气候好的地方作短期康复疗养。如在炎热的夏天,去庐山、黄山、莫干山、鸡公山、峨嵋山等名山,这些地区绿树成荫、山花烂漫、草木散发出的芳香性挥发性物质有一定杀菌作用。此外,清泉汇成壮观的瀑布,飞溅的水滴周围阴离子富集,空气格外清新,呼吸这样的空气,可镇定情绪,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尤其是壮阔的自然景观、宁静透明的天际或变幻无穷的云海,都令人心旷神恬。人们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条件作短期疗养,避暑、爬山、游览和散步,通过这些活动,使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得到锻炼。

  总之,人们必须“顺时养生”,去适应自然;同时,又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我所用,这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只有这样,也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不过,“顺时养生”也只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重要原则,人们在养生时,还必须结合其他的养生方法,如因地养生,因人养生,精神养生等等,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