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派投资集团面试:本网记者"潜伏"军事一线 澄清"被误读的中国军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2:28:57

    资料图: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在北京举行,防空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中新社发 张宇 摄

《被误读的中国军力》出版

  • 郑文浩:等离子体国家实验室能给中国航空带来什么?
  • 郑文浩:本·拉丹之死与美国维护世界霸权新篇章
  • 郑文浩:透视“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五个关键词

又一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前,军事类图书开始悄然升温,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在采访中了解到,红旗出版社即将推出《被误读的中国军力》。

出版方称,“新华社资深军事记者郑文浩以他近十年亲临一线的采访经历揭秘中国军事,由于题材的敏感性,此书经历了重重审查,光审稿时间就长达一年,可谓是‘艰难面世’。”在这本书中,涉及了诸多热点话题,比如中国军力和美国军力的实际距离、中国航母何时“浮出水面”、反航母弹道导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

误读中国军力,似乎是西方世界的专长,而在军事题材剧导演舒崇福看来,其实这种误读,也有来自我们本身的原因,抱着理性和自信的心态,才不会妄自菲薄或盲目自大。

导弹的作用被夸大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式上,东风21C弹道导弹引起西方关注,之后西方世界又对东风21D反舰导弹进行猜测,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猜测此导弹将是全球第一种具有攻击移动目标能力的陆基导弹,可以攻击将近2000英里以外、移动中的航空母舰,并称其为“航母杀手”。

郑文浩在书中认为,按照逻辑分析的方法来思考,如果美军认为此武器已经威胁到海军航母,那么美国要么会采取反制措施,要么先掩盖这种新武器的存在以保证自身的“强大”形象,但现实是,美军上下各级官员都在大谈“中国反航母导弹的威胁”,所以,实际上美国并不太在意这种武器对其海上力量的影响。

实际上,弹道导弹想击中或者反制航母编队,需要很多技术条件,包括远距离的探测系统,弹头在重返大气层后的多种突防技术,弹头在抵达目标后应具备多种抗干扰的末端制导方式等等方面。除去这些因素,如果作为战略级别的武器使用,反航母弹道导弹所耗费的战场资源将是极其庞大的,包括陆海空不同层次的指挥、侦察和预警系统。而且相比导弹最后的致命一击,更多的资源是花费到整个系统战斗过程的初始和中间阶段。

郑文浩认为,如果仅仅是一种战术级别的武器,作用也是有限的,必须要和岸基航空兵、海军舰艇等相配合,“反航母弹道导弹的出现,并不像美国某些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是航母的克星,是对游戏规则的颠覆,它的出现并不能动摇航空母舰的地位。美国为什么在这么多的场合都在谈论中国导弹对美军航母的威胁,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诱使中国把力量都投入到这种所谓‘反航母’的武器上。这也就回答了美国这种对中国弹道导弹误读背后的深意:影响中国航母力量的建设。”

拥有航母不能一劳永逸

有关瓦良格号的消息在今年至少已经不是秘密了,但大家还是很关注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下水时间,对此,郑文浩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需要答案。航母工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如果分系统没有达到标准,那么即使建造了一个航母的躯壳,也并不顶用;而如果各种兵器及其技术达到了标准,那么航母的出现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被误读的中国军力》中,郑文浩披露了瓦良格号的一些情况,但他更注意到炒作中国航母的幕后情况,美国炒作中国航母,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试探。而在深层次上,美国关注的是中国庞大海外贸易需求背景下的海军力量成长,包括新建航母。因此美国炒作中国航母问题,在试探之外还有战略的误导。除了渲染中国造航母预示着“中国将具有强大的海外兵力投送能力”“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将有所改变”之外,美国更是有意无意将中国航母设置在与美军航母进行对抗的背景下,企图把中国的航母发展拉向与美国的军备竞赛。

其实这本书也提出了一种担心,因为有人认为似乎中国海军拥有了航母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以现在中国对外贸易数额和对国外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来说,中国海军力量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上的力量还需要充实。但郑文浩认为,“航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但只有放在一个体系完备的海上力量之中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航母无论建几艘,其作用仍然受到中国海军战略、使命的制约。中国即使拥有航母,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但航母部队的磨合和训练是个长期过程,而且航母也不能影响潜艇、两栖战舰、驱逐舰等大型水下或水面舰艇的建设。”

创作时经常和军事迷网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