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媒体札记:美美的惊叹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9:03
2011年07月04日 14:26 PM

媒体札记:美美的惊叹号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作者微博】                     评论 

(2011年7月4日)

昨晚《新闻联播》头条是《各地干部群众立足岗位,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二条是《红心向党送祝福,各地纪念建党90周年》。

“永葆先进性、引领时代潮”的忠诚表态也同样频繁出现在新华社稿件和《人民日报》版面上,这两家中央级官办媒体从北京、吉林、新疆、江苏、贵州等四面八方推出发言者,表达对中国共产党执政90年的热爱与感谢,承诺将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用于部署学习的评论也已经发到第二轮。新华社在党庆次日即发一论,称赞“继往开来的纲领性文献”,二论要求“珍惜伟大成就,高举伟大旗帜”;《人民日报》昨日一论是《推进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今晨二论《牢记历史使命,无愧人民选择》。

继此前在海外版上论述“共产党为什么能促进民主”后,叶小文今天又得以在《人民日报》上署名,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保持先进性”。此文发布在“人民论坛•90年激荡历史的篇章”栏口下,在聆听了总书记“七一”讲话后,对问题做出回答:“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因为她始终能审时度势、把握大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拒腐防变、抵御风险,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与时俱进、与民同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在大庆之后的首个工作日里,各地机关报也正在加紧刊登汇总和研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成就的报道,篇幅较之献礼时刻有增无减。即使是新浪腾讯这样的商业门户,也需要继续把大红色的党庆专题顶在页面最上方,今天的头条选择包括“胡锦涛会见先进基层党组织及优秀党员”、“外国领导人和政党祝贺建党90周年”,以及徐才厚要求“军队坚定自觉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指令。

不过,比起那些全文刊登讲话稿的常规做法,网站编辑总要有一些能够吸引新时代受众的手法。凤凰网专题即列举摘录出总书记指示中的“刺激”性表达,例如“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惩治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决克服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主动正视社会变革带来的矛盾”、“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拜人民为师”、“不能把权力变牟私利工具”、“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以及“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

英雄所见略同。在过去的这个周末里,有心阐释报告的市场化媒体也纷纷将这些段落作为专家解读重点,以及概括成为头版头条标题。中新社在“七一”当晚即发出稿件,由中央党校教授等将之概括为“新语新意”:“讲话内容非常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将成为中共治党执政的重要理论文献之一”;“胡锦涛纪念讲话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总结,并纵观历史,同时对今后一段时间党的建设有所指导”。

在凤凰网专题中,紧贴着一排排胡锦涛的字眼,编辑们推荐四位地方大员的党庆言行,分别是汪洋“不要让太平盛世麻痹忧患意识”、薄熙来“中共90年优秀传统要传承下去”、俞正声“发展不能以扩大社会矛盾为代价”,以及张春贤那句“在历史演进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事实上,重庆市委书记还有一句更加能够刺激眼球的表述,即“唱《歌唱祖国》等救国建国歌何罪之有”。这是商业门户乐于从通稿中摘录的标题,根据重庆报章所载,薄熙来是在7月1日下午召开的重庆党庆大会上发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提及外界指责,宣称“有些人就是反感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动不动就制造舆论横加指责。而共产党人就是要提倡那些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思想和文化。而且要坚持,还要旗帜鲜明!”

都市报、晚报不需要像自己的母报那样继续党庆主旋律,他们已经用头版扑向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

而郭美美,真的还在。

“中红博爱”果然成为了突破口,《新京报》今刊报道,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翁涛承认,郭美美正是中红博爱前董事王军春节后新识女友。根据引述,王军起初未予承认此事,而后又认为是“小题大做”,直至26日在其要求下主动提出辞职。翁涛称,“我觉得再不说不行了,真相早晚要大白,我跟王军打了个招呼,你不同意我也要说出来,给大家一个交代。我之所以站出来说,也是在客观地分析这件事,郭美美这种无知的表现让太多人牵扯进来,而且我们受伤最大。”

《南方都市报》更是在头版将调查进展形容为“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关系接上链条?”根据这家在风波中扮演先锋角色的报纸所云,翁涛猜测,可能是王军曾开玩笑许诺让郭美美在中红博爱担任职务,导致郭将新浪微博身份认证改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据报道,这位中红博爱法人代表后悔没有早一点回应,主要是怕红十字会知道火是从他们公司的股东这里烧起来的。本以为事情在网上炒两天就会算了,但没想到炫富和红十字会的公益性质形成鲜明对比,导致话题经久不衰,“王军是在北京警方对郭美美立案时害怕的,现在他躲起来,我也找不到他”。

根据南都记录的对话,翁涛在评说炫富风波时,承认“公众的疑虑是针对公益制度管理”,“还能看到社会上老百姓压抑情绪较大,炫富不行,拿红十字会炫富更是肯定不行,也可以看到社会管理和创新是滞后的。”不过,他亦期望“事情到了一个该结束的时候”。

而据《新京报》引述,翁涛强调“博爱服务站不会有暴利”,“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没有利润上的收益,得到的是通过建设服务站带来的公益声誉。利润分配是我们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事情。”文中,他更是表现出信心缺乏:“我会把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写个方案放在博客上,让大家评价在这样的项目中,红十字会能带来多大的效应。如果有人愿意收购的话,我们七折就卖,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对媒体来说,郭美美事件,以及由其发掘出的中国公益慈善弊病可是个“抢手山芋”。在过去的这个周末里,多有周报、杂志问诊红十字会,其中尤以《财经》为最。编辑们在头版放上郭美美步出首都机场时的剪影,命题为“寄生‘红十字’”,文章提要有云:“‘郭美美事件’远未结束,它再次告诉人们,红十字会及其他所有的慈善组织应与权力划清界限。否则,戴‘红帽’的慈善组织,很难保持独立的地位,也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很难不滥用赞助者的爱心,很难不受到权力的庇护”。 

一位律师的分析评论《行政化是慈善机构命门》亦得配发,文中聚焦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独立”原则何以在中国发生本质变化,“本以独立为基本工作原则的红十字会,立足于一个科层式的行政机构,怎么会产生像样的内部监察?”并呼吁“暂未延及的那些社会自治组织(包括律师协会、医师协会)”以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为鉴,远离行政干预,回到“公法人”自治属性中。

根据《京华时报》对王汝鹏的访问,这位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则认为自家组织的双重身份并不改变社团性质和民间性质,“相比较国外的红十字会,政府拨款或向红十字会购买服务的比例比我们要大得多”。在他看来,“中国慈善公益组织的外部监管实际上比国外还要严格得多”,但也承认“距离公众期望有差距”。当记者问及博爱小站项目时,王秘书长则强调“探索公益项目市场化没有错”,更透露“人道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由于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我们深感忙碌和疲惫”,因此正在研究“一会两制”体制改革。

虽然承认“郭美美让我们反思红会管理体制”,但他显然对一些媒体和网民的不依不饶感到郁闷,根据《京华时报》引述,王汝鹏不仅直斥某卫视知名评论员(意指凤凰卫视阮次山)说中国红十字会至今未加入国际红十字组织“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言论”,而且抱怨:“2008年的一些负面新闻当时都已经得到澄清,比如所谓‘天价帐篷’的事,就类似于说郭美美是郭会长的女儿,根本没有这回事。我们委屈的是,这些已经反复澄清过的事情反复被拿出来炒作,甚至把它当作真实案例在一些文章中进行引用,这种混淆视听的做法是我们非常反感的。”

根据这份报纸今日总结“郭美美伤害了谁”,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提供解答,“郭美美挫伤的是慈善的官办体制,如果这个体制真的改变了,公益会变得更健康。”

面对这个惹下“弥天大祸”的小姑娘,评论员们其实已然词穷,几乎每一个评述角度在过去两周内都已用尽。《南方都市报》昨日评论周刊可称集纳:封面讲述“法律缺失”,亦强调红十字会中的“体制问题”,即“一切的源头恰恰是因为红十字会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即免予登记的团体,既然根本不需要主管部门的登记,当然也谈不上主管部门的监管”;而后更由经济学者解释“做慈善为什么这么难”,更对一周舆情作出总结--“郭美美是网络时代的‘反腐先锋’”。

而那些似乎逼近真相核心的报道也让郭美美的名字回到了门户要闻区。倘若确如翁涛等人所言,炫富美少女的名车名包只是来自于金主男友所赠,无干善款,那么“郭美美”事件又该如何落幕?

腾讯今晨立推专题《郭美美身份曝光,慈善追问继续》,并引用《新京报》前日所载专家之论,称若要解决资金监管问题,根本在于两条:“让慈善组织独立”、“放开对民间慈善的限制”。编辑结语更有期待,“倘若‘郭美美事件’能够成为中国慈善体制改革的契机,那么郭美美带来的这一连串问号,就有变成‘美美’的惊叹号的可能。”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