钕铁硼防腐处理:足跟痛只需轻跺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4:36:46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韩 磊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于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或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症好发于成年人,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体型肥胖者。查体可在跟骨结节略偏内侧处触及明显压痛,X线检查可于跟骨侧位看见跟骨结节处向前呈尖状凸出。
在以往的西医治疗跟骨骨刺中,最早从形态学出发,不该有的异常形态,即骨刺长出来了,那就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掉。之后,X线片上骨刺不见了,但症状反而加重,令西医陷入困扰,只好采取对症治疗。
追究本症病因发现,其与足底跖腱膜关系最为密切:由于长时间站立、长途行走、体重增加或足力降低等情况,导致跖腱膜跟骨结节附着处长时间受慢性牵拉而发生纤维组织炎症,最终在局部拉应力下形成骨刺,被包在跖腱膜的起点内,引起跖腱膜、趾短屈肌、拇展肌内侧张力增加,或引起滑囊炎,遂出现足跟痛。
因此骨刺不是长出来的,而是“拉”出来的。临床症状的轻重和骨刺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跖腱膜局部应力增高以及炎性反应可能是最为关键的致病因素。显而易见,消除局部高应力、促进炎症吸收的方法最为适合。推拿手法具有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筋肉紧张等作用,多被推荐为首选手段之一。但由于足跟部位表面组织厚实,影响手法作用力的渗透性,用力过轻则效果不明显,盲目过重用力则可能加重病情,医者对力度大小往往拿捏不准或不到位,影响了临床运用效果。
孙树椿首席研究员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治疗伤筋疾病的宫廷手法体会颇深,强调“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的理念。他认为“筋喜柔不喜刚”,根据足跟痛的病损特点,提出将医者主动施力的手法操作巧妙地变化为患者控制的自我按摩方法,即“轻轻跺脚”,起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跺脚的下压力应以患者自觉足跟及足底产生酸胀感为宜,随着症状好转,每次跺脚的下压力都会比上次稍重,直至足跟及足底的酸胀感消失或不明显了,即为治愈。此方法患者操作简便,无痛苦,而且效果更加显著持久,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