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片尾纯音乐:湖北随州大洪山风景区:文化为旅游发展铸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03:26

湖北随州大洪山风景区:文化为旅游发展铸魂

2011年07月07日 16:43   来源:中国经济网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中国经济网随州7月7日讯(记者魏劲松 柳洁、通讯员钟克波)       七月的大洪山,流金似火,游人如织。佛教文化周、科普大洪山展、红色文化游……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在感受大洪山生态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这里浓郁的地方文化的气息。

    “近年来,我们大力培育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创新文化,实干创业的“干事文化”。这些文化,成为推动大洪山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谈及文化,大洪山党工委书记刘泽富自豪地说。

    消逝中的保护:传统文化借力旅游焕发生机

    文化为旅游之“魂”,旅游无“魂”不立。

    大洪山认为,旅游文化是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形式。

    那么,如何调动这种内在的冲动,顺利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大洪山做好为旅游文化定位这一环。

    对于文化定位,大洪山颇费周折。

    2009年之前,大洪山总是将王匡、王凤作为大洪山旅游文化的代表人物,将大洪山旅游文化定位为“好汉文化”。

    然而,有人提出异议:好汉虽好,但是缺乏智慧,与英雄有区别,而且王匡、王凤还是反叛文化的代表,此定位不仅单调,而且不合时宜。

    寻找大洪山旅游文化的定位,大洪山冥思苦想。

    2009年7月,时任湖北省省长的李鸿忠视察大洪山,提出:大洪山要打造“湖北佛教首山、华中养生天堂”。

    此话一出,让大洪山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大洪山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唐中兴时期,慈忍大师在这里开山,逐步形成曹洞宗系,成为中国佛教五大宗系之重点,并将佛法远播海外.

    将大洪山定位为佛教首山,名符其实。同时,大洪山存在的溶洞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长寿文化、生态文化,也是打造“养生天堂”的有力证明。

    如何在消逝中保护?大洪山大手笔运作。

    为再现唐宋时期的“楚山望刹”之景观,大洪山礼邀深圳弘法寺主持印顺大和尚出山,投资4000余万元,重建宝珠峰核心景区----慈恩寺。首期工程----金项及大悲阁已于今年5月底建并开放。

    与此同时,在开发好两王洞、筱泉洞的基础上,白龙池古栈道、森态漂流等景点也相继建成。“华中养生天堂”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传统文化借力旅游焕发生机。据统计,在金顶及大悲阁免费开放的三天时间里,就接待游客4.5万人。这一数字,相当于1998年一年游客的接待量。

    发展中的提升:创新文化借力发展提升幸福指数

    站在大洪山顶上,云帆点点,涛声阵阵。山下,房屋林立,人潮涌动。

    滔滔的林海总是激起大洪山人的心理冲动。

    千百年来,大洪山梦向林海,向森林索取大自然的赠礼。林海雪原,也煅造出大洪山人善于开拓、勇于冒险的精神。

    发掘大洪山历史积淀中的包容文化和开拓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文化,突出创新文化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洪山让干群在共谋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以创新思路推动经济发展。大洪山提出并实施了全力打造五A级景区、将大洪山培养成世界华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以旅游带动传统农业发展。去年,地方可支配财力超过2000多万元,2万人口的山区小镇,农村居民年存款收入达到2.6各亿元,各类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社会民生明显改善。

    以创新思路改变生态。大洪山每年拿出30多万元的管护费,把核心区域的2.6万亩山林托管给农户,让农民通过看护山林获得收入。将以林为生的2万农民转变为靠旅游为生。

    以创新思路改善民生。支持村民围绕服务游客,发展农家饭庄、客栈、旅游纪念品等项目,从自主就业中获得收入;支持村民组织施工队,参与景区建设工程;把120多名困难群众,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

    以创新思路建设队伍。大洪山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网上信访”制度和“廉政维稳保证金制度”,保障基层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有效运行。

    大洪山众多“率先”和“第一”在网上引起热议。网民“永远春天”认为,先进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落后势必影响和制约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洪山的创新文化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代气息,是大洪山又好又快发展的灵魂所在。

    成长中的激励:“干事文化”与发展相融合

    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干部干事,天经地义。如果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就会影响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向干部要生产力”,是大洪山培育“干事文化”的集中体现。用刘泽富的话说,“干事文化”这一理念,落实到实处,就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干事文化”落实为做事的胆略。慈恩寺金顶项目建设,专家论证资金需要4000余万元。钱从哪里来?面对困难,大洪山人果断决策,先上项目,边上项目边进行资金运作。这一倒逼机制,使金顶规划在10个月完成,从开建到建成开放,也仅用13个月时间。

    “干事文化”落实为打造能征善战的团队。今年4月12日,离金顶建成并开放只有49天,市领导在山项召开现场会,对工程建设进度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所有干部充分发扬“白加黑”、“五加二”和顽强拼搏、忘我工作精神,在规定时间内出色的完成了工程任务,创造了令人称奇的“大洪山速度”。

    “干事文化”落实为干就干好的气魄。在金项建设期间,三分之一的天气是晴天,三分之一的天气是雾天,三分之一的天气是雪天,施工难度很大。从项目设计到建设,数万个工序都需要人落实。关键时刻,景区干部敢打硬仗。大雪封山,他们吃住在海拨1055米的山顶。食物送不上山,他们用馒头就着雪花充饥。金项开光期间,要接待1300多名海内外嘉宾和各方居士,接待组科学调度,全市73辆大巴车全部被调度使用,大洪山范围内的所有宾馆都住满。大洪山26名干部创下了小乡镇接待大活动的奇迹。

    “干事文化”落实为真诚的服务。在许多地方,项目完成受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服务质量。大洪山提出,要在全区树立“为一元钱投资服务”的思想。成立专门的投资委员会,对于申报的投资项目,由投资委员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开会确定,两个工作日内依法完善各项手续。建立起了“一条红地毯铺路、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支笔审批”的“四个一”办事机制,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

    刘泽富说,大洪山为培育“干事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积极创新干部管理体制,推行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凭正确的政绩选干部、用干部,让想干事、肯干事的有舞台,能干事、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捣乱事的没市场,让人人干事、事事能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干事文化”得到大力弘扬。

(责任编辑:永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