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集团化办学辐射优质教育2011.78教育报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15:05
集团化办学辐射优质教育

  常州是江苏最早实践集团化办学的城市之一,近年来,该市通过行政推动,在原有6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再添6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几乎覆盖整个常州城,基本构成了优质教育辐射体系。

  集团化办学真有这么大魅力吗?教育集团会给常州的家长、学生、学校乃至地区教育带来什么变化呢?一度火热的集团化办学几年实践下来,发展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将名校送到家门口,省钱省力质量不减

  戚墅堰区位于常州的东大门,一直以来,大多家长因慕名城区的热点中学,选择送孩子到常州主城区读书,但路上来回就得一两个小时。自从2008年戚墅堰实验中学签约加入省常中教育集团以来,这种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

  该校与集团内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和省常州中学分别举办了初、高中合作班,合作班主要科目教师由常外和省常中派出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与两校同步。合作班面向戚墅堰区招生,由学生自愿报名、学校推荐,每年招生期间,戚墅堰实验中学都将报名学生的资料公开发布,实现完全公平竞争,当地学生不必到主城区择校,多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3年来,合作班在戚墅堰区取得了良好效益,当地群众称赞这一举措将名校送到了家门口。初中合作班学生王煊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小升初时,他非常犹豫,到底是像别人那样花钱进市区热点学校,还是不花一分钱进家门口的学校。考虑到市区实在太远,他决定将孩子送到合作班试试看,结果孩子成绩不仅跟择校的学生差不多,而且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了。王煊的父亲还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与邻居家择校的赞助费和交通费相比,一年下来,我们少花了3万多元!”

  量身定做教育集团“菜单”,均衡配置优质资源

  近年来,常州市中小学已探索组建了6个教育集团,除了由省常中、常州外国语学校、戚墅堰实验中学等学校组成的省常中教育集团外,还有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等,范围遍及城乡。

  为加大优质学校的智力输出力度,常州市教育局通过行政推动,计划在市区新组建6个教育集团,并将已有的教育集团扩大规模,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满足城乡居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各学校有不同的运行方式,涉及人、财、物等方面,推进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能采取统一方式。集团化不是‘摊大饼’。”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介绍说,在行政推动的过程中,市教育局与各区教育局及相关学校经过充分沟通,为各个教育集团量身定做了“菜单”。其中,大部分教育集团采取的是合作办学的模式,如新组建的实验初中教育集团,由办学基础较好的实验初中向集团内学校派出分管校长和优秀教师;有的教育集团统一学区、统一招生、统一配备师资;有的教育集团采取以理事会形式进行集团管理,学校隶属关系不变,主要进行转变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如城区名校北郊中学与新桥中学组建的北郊中学教育集团就是如此。

  “从目前来看,集团内骨干教师的流动,对提升各学校的办学实力,均衡配置优质资源,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丁伟明表示,无论是帮扶型的教育集团还是合作型的教育集团,历史积淀与学校本身的发展能力是关键,行政部门主要起牵线搭桥的作用。

  “满城皆名校”是稀释资源还是盘活一盘棋

  在常州推进教育集团化的过程中,有人担心,这种“满城皆名校”的模式会稀释名校资源,不利于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实际情况如何呢?

  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早在2007年就正式挂牌,目前该集团共有7个校区,每个校区都是独立法人。集团以优质学校均衡化为办学理念,集体进行课程改革,根据每个校区的特点打造特色课程,不仅没有稀释名校资源,而且把一些村办小学纳入正轨,形成了“一校一品”的格局。经过几年的发展,集团内的各个校区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花园小学原本是该集团内一个较薄弱的校区,随着办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学区内流失的学生如今纷纷回来就近入学,学校也逐渐发展成集团内的单列校。该校学生卞浏予一、二年级时选择在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的北校区就读,后来发现转回来不仅同样能够享受集团的优质资源,课程质量也很有保障,于是三年级时就转回家门口的花园小学。

  “说到底,集团化不是合并学校,而是为了帮助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手段不是目的。”丁伟明说,教育集团的发展,对薄弱地区来说,是引进优质资源,对基础较好的地区影响则更为深远,整合的是一盘大棋,最后的落脚点是整个教育的发展。

  ■本报记者 缪志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