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怀旧:“如果内销没做好,那就可以说国联没有发展好”——访湛江国联水产李忠人物访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11:51

“如果内销没做好,那就可以说国联没有发展好”——访湛江国联水产李忠

更新时间:2011-3-11 15:24:18 来源:农财宝典 作者:《农财宝典》记者 周见喜 庹朝均 浏览:62

2010年12月31日,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在湛江隆重开业。这个市场,让湛江的水产交易格局悄然间发生改变。作为南方国际交易中心董事长,李忠虽然一直在强调市场之间共存的道理,但很显然,湛江水产市场之间的竞争已然无法避免。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揣测,南方国际水产交易市场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那么简单。而据李忠透露,与之对应的北方水产交易市场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如何看待水产交易中心的建立的影响?对内销持怎样的态度?国联未来的发展战略如何?《农财宝典》记者带着这些疑问,与李忠进行交流。

关于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

《农财宝典》: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与其他水产市场有何区别?

李忠: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位于湛江赤坎区,是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三声的交界处, 而且是距东盟五国海上航行的最短距离,我们的地理位置很优越。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不光可以让我们做国内三省的生意,还可以做东盟五国的生意。

与其他同类水产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水产市场基本上都是做原料的集散地,而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的定位是,不仅要做原料的集散地,而且要做成品的集散地。比如说我们从东盟五国获得半成品的原料,再通过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将这批原料提供给本地加工厂,实现半成品到成品的转变。湛江有近200多个水产加工企业,可以从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采购半成品原料进行
加工,然后再出口。

另外,还有东盟五国,也就是泰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每年出口中国的水产品接近200多万吨。我们的目标就是,这其中至少要有一半的量是通过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进行集散的。

这就是我们与其他不同水产市场不同的地方。

《农财宝典》:起名南方是不是意味着以后要主打南方市场?

李忠:我们把他起名为南方,不仅仅说它就是局限于广东、广西以及海南三省的集散地。我在这里可以透露一下,在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之后,我们已经打算在天津的滨海新区建立北方的水产集散地。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主要针对的是三个省以及东盟五国,我们在北方还要建设一个北方的水产交易中心。我们主要是针对东北和华北,包括日本和韩国的后方市场。

目前中国超过50%的海产品主要从东盟采购,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南方水产交易中心保税的作用。东盟海产品通过保税通道进入中国以后,可以再通过海运到北方的交易中心,这样物流成本
就可以大大降低,我们计算,每吨可降低2000元。

之前在没有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的时候,也没有南方保税这个概念的时候,东盟的海产品主要是通过边贸进来,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正关进来,可以节约大量成本。比如说通过边贸进入广东,每吨的物流成本在2000元,但是如果通过海路的话,每吨物流成本只有800元/吨,然后从南方再到北方的物流成本是600元/吨,这样的话我们的物流成本就节省下来了,我们的优势在这方面。

《农财宝典》:南方国际水产市场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如何?

李忠:国联是一个上市公司,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母公司是国通水产有限公司,而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就是国通来直接投资的。如果说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很顺利,成功延伸至北方市场的话,那不排除将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并入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农财宝典》:作为连接东盟的桥头堡,南方国际水产交易市场将打造怎样的国际性平台?

李忠:湛江作为广东省的沿海城市,本身的战略定位就是对接东盟的桥头堡。那么湛江以什么方式来和东盟进行对接呢?我认为是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第一个对接项目。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然后再加上我们的保税仓,这些都能够给客户带来看得见的好处。

另外,12月31日我们的第一期对虾交易区开业,目前已经有69家商铺进驻,另外还有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产支行是目前中国第一家进驻水产交易市场的支行,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的商户。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完全三期全部建成之后,我们涵盖了冻品、干品,除此之外,还包括活鲜、美食以及超市。我们的目标是要引进500个商户,每年的交易量超过100万吨以及达到100亿元的贸易额。

《农财宝典》:从本成品的进口,再到加工之后的出口,南方国际水产交易中心能过在其中起到怎样的附加值提升作用?

李忠:其实我们从东盟五国进口的水产品,其中有80%是内销,只有20%是作为我们加工出口的原料补给。对于湛江及国内的加工企业来说,一直以来就存在养殖淡季原料虾缺乏的问题。而南方国际水产中心的建立,通过从东盟五国的进口,这种情况将大大改善。

《农财宝典》:南方水产市场将对水产行业洗牌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忠:水产人的资金实力是很欠缺的,那我们成立南方保税,还有一众商业银行加入。我们的融资是很困难的。除了融资之外,我们保税仓兼具捆绑融资功能。比如说,我们的出口产品进保税仓,可以获得退税,可以拿报税单到银行抵押获得资金周转。进口产品如果卖不掉,可以先进保税仓,视同出口,等卖掉之后再补税,降低我们的成本。

关于洗牌问题,我觉得是做大做强的过程,不存在洗牌问的题。我们的商户有的可以一年做到20个亿,小的商户一年1、2千万的也有,但是我们绝不存在小的会被打压出去。小的商户我们会把他培育起来,大的商户我们会将他扶持成区域乃至全球的水产企业。

关于对虾内销

《农财宝典》: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对美国的对虾出口同比下降了8.4%,出口量只有4.4万多吨。在你看来,中国对虾出口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李忠:对虾是食品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对于对虾产品的需求的增加,国内市场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国联而言,我们未来的出口是不会增加的。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走高,我们会加大进口量。人民币升值是不利于我们出口的,但是却对进口非常有利。

中国有13亿人,南方建成并且成功对接北方市场之后,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3-5年之内,我么要把中国的对虾实现期货交易。据我所知,目前我们的很多农产品都实现了期货交易,那么随着对虾标准化的提高,随着需求的提高,我们实现期货交易是很有可能的。

我认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对虾出口量的下降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不过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却为国内市场的销售创造了机会。我记得2007年的时候,中国自身对于对虾的需求还没有100万吨,但是到2009年的时候,就已经超过100万吨,达到150万吨的需求量了。这并不是说完全是因为出口量下降,将减少的那部分转移到了国内,而是中国人本身就存在这个需求。

所以认识到这点之后,我们不光要降低出口量,而且要加大进口量。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

《农财宝典》:国联未来的战略主要是看重内销还是外销?

李忠:中国的海产品产量在9000万吨,但是需求在1.2亿吨,所以还需要 进口2—3千万吨。国联主要是出口市场,前面我讲过了,首先要明确的是,国联的出口比例不会增加。

“不能说对虾价格高企,因为对虾产业是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成本出现上涨。至于内销方面,国联未来的 方向是深加工以及品牌战略。在未来的规划里,我们在中国会建一万个零售终端。内销市场的空间很大,相对出口而言,内销反而会越来越容易。因为人民币升值,我们的进口就存在优势,做内销会一路走顺。”

讲到战略,不仅仅是国联,全球的水产企业未来的5—10年都必须看好中国市场。从国联的发展来看,如果内销没有做好,就可以说国联没有发展好,所以我本人的重点工作还是在搞好内销上。

在中国谈不上后金融危机,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受到长期的影响,因此,对虾产品的需求会一直保持很旺盛的状态。

《农财宝典》:2009年国内内销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虾价高企的情况下,国联如何开发内销市场?困难在何处?

李忠:房价增长了50%,我们的民生的东西高了30%叫不叫高企?我认为很正常,根本不能叫做高企,甚至还没有达到它本身应该具备的价值。现在的对虾是3万元/吨,我相信就算达到5万元/吨,13亿人里面,至少有5亿人可以接受。

不能说对虾价格高企,因为本身的对虾产业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成本出现上涨。至于内销方面,国联未来的方向是深加工以及品牌战略。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我们在中国会建一万个零售终端。

内销市场的空间很大,我不认为内销会出现困难,相对出口而言,内销反而会越来越容易。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民币的升值,我们的进口就存在优势。我们做内销会一路走顺。

未来我们的内销会超越出口,这点是肯定的。在2011年,我们的进口、出口、内销的比例所占比例会各占1/3。

国联在科技方面不是在规划,我们已经在实施。目前国联的选种、育种中心以及疫病防治中心,对虾和罗非鱼营养配方中心,食品加工工程中心已经在实施。国联在科技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
的领先地位,不管是人才、技术还是研发课题和研发方向都在前列。

《农财宝典》:内销市场应该如何引导?

李忠:中国的市场不是很有诚信,但是给国联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另外,中国对海产品的品牌的依赖性不是很强,这又给了国联发展壮大的机会。在水产品加工企业,没有几个企业具备水产品品牌营销条件的,我认为国联可以。国联在食品安全管控存在一定基础,在品牌营销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刚好这个空格,给国联在内销方面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当然,我也不是说其他企业没有品牌的意识,而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没有质量生产的管控能力。

《农财宝典》:加大东盟对虾进口量,是否会对国内虾价造成冲击?

李忠:这个我一点都不担心。在讲原因之前,我想举个例子,各位觉得中国自产的粮食能解决13亿人的温饱问题吗?实际上并没有。说回虾价的问题,有人担心进口对虾数量的增长,会降低国内虾价,最终损害虾农的利益。我觉得没有担心的必要。中国目前自产的虾在110吨左右,但是实际需求却达到150万吨,如果没有40万吨进口的话,中国是没有解决国内对虾产品的供需平衡的。另外,在价格方面,中国的虾价和猪肉价格差不了多少,这是很不正常的。我相信,当人们意识到了营养的重要性,我认为中国在未来几年内,需求可以达到200万吨。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就来了,缺口的100万吨产量去哪里找?只能依靠进口。

“有人担心进口对虾数量增长会降低国内虾价,损害虾农的利益。我觉得不必担心,中国目前自产的虾在110吨左右,但是实际需求却达到150万吨,如果没有40万吨进口的话,中国仍未解决国内对虾产品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