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x北冥神功:十三行——记载着商都的璀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9:27:36
 十三行的璀璨繁华可见一斑

乾隆期间,曾有《南海竹枝词》:

自是繁华地不同,鱼鳞万户海城中。
人家尽蓄珊瑚鸟,高挂栏杆碧玉笼。
奇珍大半出西洋,番舶归时亦置装。
新出牛郎印光锻,花边钱满十三行。

         十三行的璀璨繁华可见一斑。200多年前,十三行是全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通商口岸。那时的十三行,商贾云集,洋货如山、樯舶奔辏。“洋船争出是官商”,“银钱堆满十三行”,正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广州十三行在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广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明嘉靖二年(1523) 至1566年共43年,广州已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其后的清政府设立了粤、闽、浙、江四海关,广州粤海关的贸易量一直是4个海关之首。当年十三行的繁荣,可引用当年英国商人威廉?希克的描述:“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的泰晤士河。不同的是河面上的帆船形式不一,还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在珠江上长达几海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

  清政府将对外贸易的商人从牙行中分离出来,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牙行经纪人,指定他们与到达黄埔港的外国商船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史称“广东十三行”。在十三行设立的“洋货行”,被认为是外贸组织建立的标志。

  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后来清政府关闭其他3个海关,特许广州“一口通商”,作为中国惟一合法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清初为防范台湾郑氏反清势力,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广州再次成为唯一的外贸口岸,时断时续直至1842年。广州以对外洋船出口为主体的对外贸易,操作专业、环境宽松、贸易规模巨大。从此,随着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十三行”进入全盛时期,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

     据清宫档案记载,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税银仅52万两。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达到110万两。到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年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十三行被称作是清朝政府财源滚滚的“天子南库”。以十三行行商为代表的商业集团,是中国工商业阶层的先驱之一,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并立的行商集团,共同建构了覆盖中国以及东西方的贸易网络,堪称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在此后的100 年中,由于垄断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 十三行竟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 的关税收入。粤商人的勤奋以及诚信品质是促进十三行经贸迅速发展的基础。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来自各国的船队,每年五六月间泊靠广州港,带来异国的工艺品、土特产和工业品,在十三行商馆卸货交易后,带着中国丝绸的华贵、瓷器的典雅和茶叶的芳香,于九、十月间乘季候风回归。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了十三行独口通商的历史,盛极一时的十三行也最终走向衰落破败。1842年,清政府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宣布废除十三行商制度,“外商与何商贸易,听其自便”,规定“英商可赴中国沿海五口自由贸易”,代替“一口通商”,十三行失去外贸垄断的特权。广东十三行独揽对外贸易的行商制度宣告结束。清政府让十三行商人筹款作战争赔款,令富庶天下的行商家庭也纷纷破产。1856年,由“亚罗”号事件引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外交锋的战场。12月15日深夜,炮火将具有170年历史的商馆化为灰烬,行商各奔东西,十三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在十三行没落以后,中国的外贸中心转移到香港和上海。不少有实力的十三行商人带着大笔财富北上到上海,成为上海开埠的先行者。

 今天的十三行做着批发服装的生意,人和车都络绎不绝

       带着点点的唏嘘,确实令人情不自已地发出感慨。现在走到十三行路看看,虽然也是车水马龙,但人走过的脚印,车轧过的轮痕,跟当年的繁华盛世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交易的商品也远远不及当年高档。 这不要紧,十三行的劳动者们依然勤勤恳恳,或许这可贵的品质这么多年来扎根儿都没有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