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巨阴女真实图片:日本人眼中的十三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28:22
广州的十三行
·〔日〕增井经夫著 王继棠译·

  在谈论关于广州的许多史话中,最著名的话题是活跃了一个世纪以上成为公行的商人团之始末。以绢与银、茶与鸦片的豪华贸易为背景,成为中国近代外交舞台,他们的工作及其生活在中国人来说结成了欧美的异国之梦,在欧美人来说是描绘中国的东洋之梦。我在这里说的商人团即十三行的历史,想择其经济的特色与政治的特色暗示中国的民族与中国的社会。
  广州自古以来当然是外国贸易中心的繁盛通商港口,与渡过南海而来的外船进行交易的中国商人,以当地商人为主,比由他省来的外来商人更富于进取。这是从15世纪随着中国人出洋到国外的发展而产生的倾向,福建、广东、安徽各省的商人早就出海外熟练于外国贸易,贸易集中在广州因而多且活跃之极。想到在伦敦的Steelyard如同在长崎的大坂商人,不难想像出他们在广州早就有着某种程度的团结。Morse说:在中国内地居住他省的如英国的苏格兰人、德国的撒克逊人、美国的肯德基人,对抗当地商人的压迫,拥护自己利益的外来商人已经在16世纪末期形成了一群。明末周玄暐的《酒林续记》里也记上了称为广州的三十六行。这些商人全部是牙行即贸易买卖介绍人,到17世纪称此为十三行。后来试找寻这些成员的故乡,半数出身福建,其他是广东、安徽。贸易商人们以十三为幸运之数,集近此人数保护其特权。或十三之数的由来是当时航行到广州的外国之数十二三,每年送出之船亦有十二三艘,各由一名中国商人担当与其进行贸易。
  17世纪中国的王朝交替,海上来访之客也有变化。从前与伊斯兰教诸国的贸易换成了与西洋诸国的贸易,由此两世纪之间,输入宝石、象牙、香料,输出绢、黄金、陶瓷器的旧式贸易像杂多的小川流入一条大河似的,乘着茶与绢的输出、银与鸦片输入这条轨道而来。这从西洋方面来说,由一下子发大财的冒险而成资本主义活动,显示近代国家成立的侧面。从中国方面来说是“中国物产欧人取之是必需品,欧洲物产中国取之不过是不必要的东西”的傲慢态度被鸦片的魔术一举粉碎了,中国成了欧美制品的大市场,显示出半殖民地化的一面。中国的对策也自明末清初有过闭关自守主义,但在1685年撤去海禁,1757年再度闭关自守,除广州一港以外全部封闭直至《南京条约》签订。在广州交涉的不仅仅限于贸易,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有直接影响以至有着重大任务。立在这些重要的门上成了缓冲机、门窗的合叶、送风机,正是商人团的十三行。
  广州贸易自古以来是中国政府的理想财源。设置官厅征收关税是从6世纪起,创设有名的市舶司是971年的事。自此以后,官宪之手总是在贸易商人之上,这只生金蛋的母鸡是不能从官僚的笼里放出来的。因而官僚自身独占这有利的特权屡屡任命特定的商人。1685年设置“河泊”(Hoppo)即粤海关监督,逐渐把商人与官宪的关系组织化。据《粤海关志》、《澳门纪略》记载的明代制度,来广州的外国商人居住在中国商人的商馆,称此为十三行,表示组织的齐备。屡屡有什么官商、王商、皇商谋求所谓贸易的垄断,表示出官制的不完备是监督与总督的势力之争等。不久,到1720年,当时有16家贸易介绍人设十三条规约作监督的统率以至明确地组织公行。“行”是“行商”,即经纪,“公”是公许的联合之意。据Morse,Hunter,Ljurgstedt,Cordier等的研究,全部考证那年代公行的创立,实在一贯以来全部制度是统一在海关之手,海关利用这些,当时渐渐事务繁多,回避对外交涉的责任,只不过是征税的实益。但是直接遭到内有总督,外有英国商人的反对而解散。1724年布政使杨文乾把广州贸易商人从四五十家选为六家,再兴公行。这些公行全部一般地称为十三行,这称谓同时是指大商人与豪华的商馆。
  这商人团与监督的关系其后逐渐紧密起来。外国的外交交涉全部通过其手提出,关税亦全部在其手上缴纳。1736年,监督为了代纳外国船的关税,选进有信用的行商为保商,这些商人的资本很大,强化贸易垄断,在1760年时组织九家公行,排斥其他商人。但监督的横征暴敛,外国商人——其中心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反对也越来越甚,其后商人屡屡相继破产。1780年产生输出入品课3%的特税以设立行用银,充作关税与偿还商人负债的制度,1813年设置总商。19世纪初也是这制度的黄金时代。连在官宪的横征暴敛与外国商人反对的中间,还有当时知名的浩官伍敦元,其拥有财产计达2600万银元,为世界最大的富豪。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盐与铁的商人积财传为巨富,但广州两三个商人远远凌驾于他们之上。原因是他们不仅是封建的商人资本家,而且还与欧美的商业资本接触。
  我们能够发现向着闭关自守的中国门户侵入的欧美近代资本的姿态。利用商人的官僚们逐渐成为大地主。商人当中也有经营金融业的。称为《粤雅堂丛书》、《海山仙馆丛书》是他们亲手出版的,也经营种种社会事业。中国的新经济率先由十三行萌芽,称为买办资本的财阀亦由此而产生。但从中国的行会组织出发,与官宪深深结合着是其最具特色之处。中国近代的鸦片贸易如何侵蚀中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依靠十三行在进行鸦片与茶交流之间,他们自己完成先驱者的任务是不能忽略的事实。但他们与Hansa、Steelyard有着不同意义之处,是必须考虑中国的特质。
  我们知道广州存在着称为七十二行的各种行会,又知道有多少大家族的存在,也知道市场的组织是非常旧式的。在中国最新流行与知识发祥地之条件是理应具有的,为什么中国社会的旧情况在广州这样清楚地残留下来?这说明它的途径不是惟一的。移住到广州来的中国内地民族,把在北方根深蒂固培养的好几个生活样式在新开拓地上继续保留着。他们的相互扶助的生活,血缘团体强力韧带因迁徙反而增强。那些称为客家的移民不过是其中之一例。广州话里残留着古汉语的发音遗迹。在这气氛中成立的贸易商人团今更加上一个要素,这就是与官僚的勾结。今日残留着很多十三行商人的名字。浩官、启官、鳌官、经官、茂官、瑛秀、球秀、金秀等达数十人。这些“官”和“秀”是用金钱买来的官职,是对具有官僚地位的称呼。在长崎贸易的中国商人几乎全部也有官名。官僚不仅只是压迫商人,商人自己也是官僚。事实上由十三行出身而直至成了总督的人都有。中国官僚是一种商人,中国的富豪全部是一种官僚。
  广州十三行是官僚化的商人,因而,在中国相互扶助的生活不是常与官僚对抗的,有时连结在一起,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和民族之谜的一个关键。而且十三行最密切的伙伴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以国家势力作为背景独占了东洋贸易。19世纪欧洲自由主义终于废止垄断(1834),接着要求的是废止广州的中国商人贸易垄断,即公行。冥顽的中国官宪阻止澎湃的西力东渐的结果是鸦片战争,战争的炮火炸毁了公行垄断,破坏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以至动摇其封建社会的基础。我想在这里结束我的话。中国人一般称十三行是17世纪起面临广州珠江夸耀其豪华的外国商馆,成了东洋名胜之一而直到鸦片战争后。战后,广州人的排外热出现在1842年和1843年的两回火攻;1856年的“亚罗号”事件更煽起排外热,把它全部烧光了。今日称为十三行街的地方正是其遗迹。

  说明:本文载于《支那文化谈丛》,日本名取书店194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