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日本官网:镇远——清末民初的“黔东商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46:30

□文/图 杨涛声

  苗乡古城镇远在历史上曾经不仅是黔东地区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而且也是经济中心。尤其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其商业繁荣已达到当时的鼎盛时期,成为黔东的商贸都会。为黔东边域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较为牢固的基础,这无疑是对古近代贵州经济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商都锁定镇远是历史选择
  自明代以来,在西南众多边陲城邑中,地处黔东的镇远应是一座举足轻重的城镇,这是因为它处黔东要塞,扼湘黔咽喉,锁滇楚门户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镇远府志》对当时镇远有这样的描述:“尔其水陆交冲,人多负贩,商贾辐辏,货可经营。骢蛮言旋,载黔雨滇风而往;舟桡戾止,溯江沱汉广而来。”明朝统治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西南边疆战事频繁,纷争不断。朝廷屡派重兵跨越千山万水,从中原入湘,来到湘黔两省交界的黔属府郡镇远,大量屯兵驻守,运达辎重物资,镇压以苗族人民为主的少数民族起义,力保西南边域稳定安宁。在每次朝廷出兵西征的同时,都有一大批流民随军涌入镇远,其中大多数是商人。他们通过“黄金水道”氵舞  阳河从闽浙皖湘赣等诸省,运来各种军需物资和生活用品。他们修街巷,筑码头,建屋宇,开店铺,办厂坊,使镇远从明初不足1000户,到明末增至3000余户,居民达12000多人,商铺、作坊800余家,成为黔东地区商贸经济初步繁荣兴旺的边城重镇。
  历史进入清代,康乾时期,国运昌荣,堪称盛世。西南战事稍息,百姓安居乐业。这期间又有大批内地商贾驻足镇远,从事商品多样、规模不等、边民急需的经商活动。镇远又从沉寂已久的清冷中复苏,商人们买地建房,办厂开店,大兴土木,物流通畅,呈现久违的热闹景象。这时城中商铺速增到1200多家,经商者达3000余人。然而,自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皇帝统治的数十年间,西南地区又重燃战火,社会动荡,不得安宁,尤其咸同年间,朝廷派兵清剿以张秀眉为首的黔东苗族人民起义长达18年之久,致使镇远这个军事重镇、指挥作战大本营,时常笼罩在硝烟弥漫的血雨腥风之中。城内商人们惶恐不安,屡遭匪患,搅乱了正常的商业活动,黔东商贸中心地位受到冲击和震撼。
  光绪皇帝即位后的清末至民国初期,由于慈禧掌权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内地军阀各踞,战乱不休,无暇顾及西南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远离战火的镇远这段时间有幸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安宁和休养生息的机遇,吸引大量商人纷至沓来,使这座奇特边城成为无数商家去滇黔川和东南亚“淘金”的必用宝地。这期间,大量资金和物资流入镇远,城内各类商铺、厂坊猛增至3000多家,经商者达6000余人,居民7500多户,约35000人,不断扩大的城市建设和日益繁荣的经济,使镇远成为名符其实的“黔东商都”,这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湘黔川三省边区商品集散地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沅江支流氵舞   阳河中段河畔,地处湘黔川三省交界结合部,重峦迭嶂,峡谷幽深,地势险要,关隘重重,古代和近代都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互往交流的必经通道,不仅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更突显的功能是三省交界地的贸易轴心和商品集散地。
  从古代历朝到民国初期,内地至贵州交通十分闭塞,没有一条途径镇远的陆上公路,仅有一条崎岖坎坷的狭窄山道。于是,蜿蜒奔流800里的氵舞   阳河便成为水上交通的大动脉。长期作为府郡建置的黔东中心城市镇远,经过数百年沧桑变迁,反复营建,至民国初期,以水运为主的商业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臻于完善,城区已建成9段牌街、12条巷道、8个码头、10多家马店、30多个堆栈、100多个货仓。其中沿河两岸的大河关码头、禹门码头、冲子口码头、米码料、月亮码头、吉祥寺码头、西门码头、上北门码头等,依河而建,青石铺砌,布局合理,形态各异,气势不凡。水运工具是木船,大小不一,形状相似,桐油漆面,桅杆高擎,如同驰骋江河波涛中的战楫。大船可载货20余吨,中船可载货8吨,小船也可载货2吨。据史料载,清末民初,镇远水上交通很是发达,运输非常忙碌,每日各码头停泊舟船超过200余只,最多时可达300余只。城中十里河面船帆涌动,来往穿梭,浩浩荡荡;码头熙熙攘攘,吆喝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呈现一片繁忙欣荣景象。
  因三省边区交通不便,无数商贩利用马帮或肩挑背驮,将货物运抵镇远码头装船,运往湖南洪江商埠,又由沅江转运内地销售。内地货物从洪江装船往舞阳河水运到达镇远,又由镇远起岸,用马帮驮运经贵阳到周边,有的进云南,入缅甸,抵达东南亚及西亚各国。每日码头商品吞吐量2000吨,搬运工200多人,最多时达3000余吨,搬运工500多人,这样的大规模商品集结,商品输散的物流运转状况,在当时整个西南地区也是极为罕见的,《镇远府志》中有镇远为“西南一大都会”的称誉也就不足为奇,是对搞活湘黔川三省边区贸易,改善各阶层边民生活所需,促进落后民族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镇远成为三省边区物资集散地理所当然,名符其实。

  商铺多物流畅是商都标志
  清末民初镇远成为黔东商都,其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商铺林立,商品丰足,商业色彩浓厚,经商气氛热烈。二是物流通畅,交通持恒,购销两旺,较长时期保持市场相对稳定。
  被誉为湘黔“黄金水道”的氵舞   阳河从镇远城中流过,两岸是府卫两城,两条贯穿东西的长街两边,伫立着一排排风火墙相隔,一楼一底紧密相连的青瓦木质徽式建筑。这些民宅居屋都是悬挂招牌,冠名字号,经营各类生意的商铺。其中金号12家,银饰店8家,绸布店18家,印染坊16家,石印行5家,书店4家,百货店13家,杂货店10家,瓷器铺6家,铁器铺7家,木器行13家,竹篾制品店4家,餐馆50多家,客栈旅社80余家,还有面馆、粉馆、小吃店、戏院、茶馆、照相馆、眼镜店、理发店、鞋店、澡堂,以及妓院、赌场、烟馆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不胜枚举。在这些商铺中,最有名气的要数覃聚华金银铺、涂白聚金号、老天城金号、老宝成金号、文裕泰金号、唐荣泰金号、胡正昌金号、尹泰丰绸布庄、杨德兴瓷铁铺、刘永春木行、申义泰木行、申裕龙木行、王宝田木行、杨茂兴染坊、黄金聚染坊、刘春茂染坊、胡兴华印染店、彭华权印染店等。这些远近闻名、优质诚信的老字号商铺的商品,成为镇远当时的知名品牌,并引领商界支撑起商都经济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镇远当时的商品市场,主要急需的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布匹、木材、盐巴和茶叶。除木材、布匹经商铺公开上市销售外,粮食、盐巴、茶叶多数都在私下交易后用船只或马帮从水陆两道运走,市面上很少看到这类紧俏利丰货物的商铺。尽管如此,由于镇远水陆交通较为便捷,无论商家采取什么形式交易,这些主要商品和其它商品仍然容易流通,购销也较顺畅,每天商品总成交量达数千宗,成交额相当可观和稳定,这在当时贵州商界极为少见,且名列前茅。

  民间商会活跃体现商业化特征
  古时镇远城里的土著人都是苗、侗少数民族。自汉代以后,历代朝廷派兵戍边拓疆驻守西南后,镇远城才进驻内地大批汉族将士和其他移民。他们用武力驱赶少数民族,逐步取代主人位置。明清两朝的数百年中,几乎全国各省都有商人陆续来到镇远从事经商活动,其中不乏闻名遐迩的晋商、徽商、闽商和粤商。他们在镇远购地建房,长久定居,利用其物流中转和交通枢纽的特殊功能,将内地货物销往滇黔川三省和东南亚及西亚各国,又把销售地大批商品运回内地,从中牟取可观利润。
  为确保来之不易的商业利益,全国各地在镇远经商的商人都自发成立了各省同乡会,并建立江西会馆、江南会馆、福建会馆、两湖会馆、四川会馆、豫鲁冀会馆、陕西会馆、贵州会馆等八大会馆。会馆成员都是商人,因此同乡会实质上是商会,主要职责是团结同乡商友,争取合法权益,保障切身利益,共享商业信息和成果。各商会之间有来有往,但不甚密切,有争斗也有合作,总的来说,能做到通情达理,相互照应,协调平和,其目的是能让各地商家在镇远这块得天独厚的宝地上获得所需的商业利益。这在镇远各种史料中从未发现有关商会间激烈争斗、骇人听闻的记载。因此,无论是动荡时期或稳定阶段,无论是繁荣时期或萧条阶段,各商会都能审时度势,顾全大局,以和为贵,化戈为帛,坚持不懈,同舟共济,使镇远繁忙的商业运作从未停止,贸易交流不断持续,巩固其黔东地区不可取代的商贸中心地位。纵观贵州历史,至今还没有发现哪个地区在古代和近代有象镇远这样数量多、时间久、功能完善、组织严谨、作用显著的商会(直至今日一些商会会馆建筑依然存在),这是贵州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是清末民初镇远商贸繁荣的有力见证,更是对“黔东商都镇远”这一称誉的肯定。
  从清末到民初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重提这时期镇远的商贸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历史状况,可以温故知新,以史为鉴。这对于正处在当今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镇远乃至贵州东部的经济发展,应该有着某些启示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