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武是哪里人:众多城市成为泽国后的深刻反思 ——朱大鸣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21:01

众多城市成为泽国后的深刻反思 

2011-07-05 20:22:13|  分类: 经济时评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众多城市成为泽国后的深刻反思

 

地方政府仅仅注意“经营城市”的方式进行城市化,灾难却让其软肋暴露无遗。风平浪静显示不出勇者和庸者的区别,暴雨让城市化光鲜粉刷的外皮逐步剥离,一下子显露出来其粗糙的内核。大量城市成了水城威尼斯,而公交车行驶于水上,甚至有居民在街道捉鱼。如果悲剧一次次上演,那就是闹剧。作为雨果笔下城市良心的地下道,则正当的体现了这些外表光鲜但实质上依旧落后的城市。

 

近年来,中国城市防洪防涝的脆弱性,已经暴露出软肋,我们固然对于那些对抗灾难的英雄感到敬仰,同时也反思——我们的城市良心,是不是该有所改善。

 

日前,成都暴雨让成都的公交车无法通行。而此前,武汉、北京均因为内涝而显现出其脆弱的内核,在发展城市表面文章中,我们令世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一些隐秘之处,一下子就落后很多。5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持续遭遇暴雨侵袭,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11省区市受灾严重。每次暴雨来袭,大城市屡成泽国,内涝问题成为近期困扰中国城市的燃眉之急。自然灾难,给我们只重视城市表面的城市化,敲响了警钟。

 

大家都在拼命地将城市土地资源货币化,城市没有留足足够的空间来进行蓄水,土地全面硬化导致排水系统“排不胜排”。昔日农田树林和草地,都天然地充当蓄水池,从地下自然的走向河道。但随着城市硬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雨水难以自行排除,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正如同没有蓄水池,仅仅逼走城市积水,总有一个限度。而防涝结合,要让城市建立在科学健康的轨道上,而不是让金钱的欲望推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

 

要把城市当作一个生命来看待,而不是当作一个仅仅是待售的活物。很多城市的规划都成了赚钱的工具,更多的城市为了土地财政,并没有考虑全盘的因素,在卖地的驱动下,进行城市大规模的扩张。这样摊大饼式的城市化,牺牲城市防灾能力,最终可能埋没整个城市化光鲜的功绩。

 

全球著名的城市,在经历了后现代化之后,都有着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东京、汉堡、巴黎、布拉格、鹿特丹等等国际性城市,排水系统和防洪系统都比较完善。还有的城市,将暴雨变害为利。比如说开创了其独有的“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体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这些地方平时为公用设施,大雨到来时就变成储水空间。这样的设计,就很不错,将灾难转化为可资利用的财富。

 

经过一番暴雨洗礼之后,各地肯定会掀起一波城市地下水改造的热潮,因为这些都增加了财政开支,为先前的不足补课。更重要的是,安全是城市建业之本。城市的防御能力在平时也不能疏漏,防御能力是在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一场自然灾害就让城市倒退很多年,我们的城市建设再快,也失去现实的意义。城市不是脸蛋上粉末,只需要涂抹就能展现出现代化的光彩,而是作为生活的港湾,其中任何一场灾难,都可能打翻停泊其内的帆船。

 

地方政府在发展城市的时候,不能光以经营城市和卖地生财为能事,更重要的是,让城市化建立在实实在在的防洪防灾的基础上,要有造一座千年城市的雄心,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任内光鲜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