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芯容机电有限公司:半数网民悲观保障房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9:21

半数网民悲观保障房说明了什么

  最近,各地方政府正在开展一项“史无前例”的保障房开工率统计和督建工作。太原将开工率目标定在60~70%;武汉要求159个保障房项目10月底前100%破土;北京则下令9月底前全部动工,比国家规定的11月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如此“比学赶超”背后,是保障房开工率严重不足的现实——截至6月初,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的平均开工率仅为34%,下半年形势堪忧。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半数网民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奇怪,甚至还看淡保障房的保障效益。调查显示,有49.81%的网民认为,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自己基本上不会受益”,43.91%的网民认为“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受益”。

  网民拷问福利制度公平性

  “今年新建1000万套保障房”,不仅是年初中央政府对百姓的承诺,更被视作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然而调查结果却令人颇感沉重——截至6月20日,共有18906位网民参与调查,仅有370人(占2.23%)选择“相信保障房政策对低收入无房居民有很大好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韩克庆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网民的态度至少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中下阶层社会成员的住房需求保障不足。现行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住房公积金三大住房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有限,不仅未能满足目标受益对象的需求,而且出现了制度无法顾及同时又有住房困难的“夹心层”。

  二是住房福利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配置有失公平,实际运行中存在严重的福利功能错位现象。例如,经济适用房政策本来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设定的,但大量此类困难户却因经济适用房面积过大、价格过高而“望楼兴叹”,而部分高收入者却通过权力寻租将其作为了二次置业的首选。

  同时,不少人也对保障房缓解高房价提出了质疑。调查中,认为保障房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问题的网民仅占2.54%,有33.91%的网民表示“只能部分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另有25.99%的网民认为“取决于保障房建设的力度”。

  在一些专家眼中,保障房是政府对付房价飙涨、住房紧张“所能做的最后也是最好的事情”。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全国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希望通过“商品房+保障房”的双轨设计帮助普通中国人圆买房之梦,也在房地产业隐现衰退迹象之际为中国经济提供一种缓冲。

  “然而,制度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韩克庆指出,现实制度安排已造成公共福利向既得利益阶层倾斜的趋向,制度整合与资源整合面临难题。他举例说,廉租房制度与低保制度挂钩,而单项住房福利政策却无法互通、互联、互补,无法提供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住房福利动态供应的选择机会,充分说明现行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的断裂性特征。

  地方政府为何被“千夫所指”?

  关于保障房迟迟未能开工的原因,高达64.17%的网民认为是“土地出让金不及商品房,没有纳入政绩考核,地方政府缺乏动力”,而认为保障房“利润低、汇款慢、战线长,开发商不愿投入”的占18.15%,归咎于资金不足和缺乏买方市场的分别仅占10.69%和6.99%。

  “多数网民都看到了问题的实质,主因是地方政府推进福利住房的动力不足。”韩克庆说,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财政带来的收入递增,因此对商业地产情有独钟,而对保障房的积极性不够。

  至于地方政府建保障房动力不足的原因,《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刘杉认为主要是没有解决好建设资金问题。对此,他建议探索金融创新,“应该让国有大中型企业介入保障房建设,既可解决地方政府资金不足问题,也可增加国企盈利。需要一个好的制度设计,需要地方让渡部分利益。”

  按照住建部的测算,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投资需求在1.3万亿元左右,其中8000多亿元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集,剩余的5000多亿元将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筹集。

  对于这种安排,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并不担心。在他看来,保障房的开工进度每年都相似,上半年主要做准备工作,筹资金、找土地、落实开发企业,下半年才是集中开工期。有机构统计称,去年1~11月份,全国保障房开工率只有70%;但最终结果是,全年超额完成了590万套。可见,去年12月很多地方政府“临时抱佛脚”,拼命赶工期。而今年前5个月的开工率比去年同期已有明显提高。

  “老实说,1000万套指标完成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央在地方政府屁股后面不停地抽鞭子,且以约谈、问责等相威胁,地方政府会动脑筋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工程质量和其他问题。”他提醒道。

  警惕“豆腐渣”与“伪民生”

  诚如杨红旭所言,近期屡有保障房沦为“豆腐渣工程”和“伪民生工程”的消息见诸报端。

  不久前,在广西住建厅督查组随机抽查的20个保障房项目中,大多数都存在使用“瘦身钢筋”、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管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最近,浙江温州首个两限房项目——苍南县龙港850套限价商品房,亦被曝出“九成分给了机关干部”。

  “反映出制度缺陷,政府信用消失殆尽,改革迫在眉睫。公务员住房与市民保障房应可以配比进行,最后过渡到一视同仁。”刘杉说。

  对此,本次调查结果也给予了印证——分别有27.19%和26.39%的网民对保障房的建筑质量和分配过程中的政策执行透明度表示了担忧,排在网民最关心问题的前两位。

  “当前我国城镇保障房建设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房受益对象的选择机制有待完善。”韩克庆指出,公职人员剥夺和侵占本属于困难群众的福利,只会激怒民怨民怒,不利于社会维稳。公平分配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生命线”,突破“生命线”的行为应受到惩处。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可谓“保障房元年”,我国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6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石家庄视察保障房时承认了质量管理仍存在问题,并表示要检查地方政府,同时纳入政绩考核。随后,住建部下达了各地必须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的“硬指标”。

  杨红旭表示,“此事系之民生,当然须严厉监督、查处,但更应抓紧完善住房保障的运作机制、体制,加大对社会机构参与保障房的政策优惠力度,光靠威、压、逼,终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