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用法图片大全:银行大幅提升利率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4:46

银行大幅提升利率说明了什么

(2011-01-26 17:33:59)转载 标签:

财经

分类: 走笔经济观天下

据某证券报报道,在央行严控信贷数量的背景下,最近一些商业银行不但取消了大量的前期给予客户的利率优惠,而且大幅调高了对客户的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在10%至45%不等。

 

在调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调高利率并不足为奇,但此次取消优惠利率,上调对客户的利率现象不但普遍,而且力度较大,引人注目。自去年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逐步“退出”以来,关于调控的关注度就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关注。此次利率的普遍调高,至少可以说明如下三个问题:

 

一、关于数量化工具和价格工具的关注,并无太大意义。

 

在货币政策中,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上的票据发行被视为数量化工具,而央行直接调整所谓的“基准利率”被视为价格工具。每当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媒体和社会各界就开始猜测是要动准备金,还是加息。其实,从本质上看,这种区分是无价值的,媒体的过度关注也是无意义的,因为最终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是等价的。数量紧缩了,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必定上升,只要持续一段时间,银行的经营成本上升,在法定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不减,此时银行必定具有主动调高利率的动机和能力。因为,目前虽然利率受管制,但在一定幅度内上浮是合法的。

 

根据最基本的供求曲线,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应减少的必然结果就是价格上升;在价格提升和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必将上升。数量和价格这两个变量,是相互作用的。只要受过基本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就知道供求关系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两条曲线组成的。

 

1979年,沃尔克执掌美联储之后,执行货币主义政策,也就是控制货币量。在货币供给压缩后,货币市场要出清,必然要以利率上升为代价。事实上,数量紧缩之后,利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上升到了两位数。研究经济史的学者甚至认为,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直接提升利率容易受到巨大的阻力,而借用当时接受度已较高的货币主义思想,从数量下手,是沃尔克的一个政治策略。

 

同样,在格林斯潘上台后,美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逐步转向利率(主要是隔夜的联邦基金利率),而要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某一水平或者宣布上调下调,意味着联储在数量上要作出配合,即在公开操作市场上充当最后出清者的角色,吸收或投放市场任意需求量的流动性,否则利率目标宣布出来也无法实现。

 

总之,在价格和数量这两个变量中,政策调控者只能控制一个变量,而要实现控制目标,还必须在另一个变量上作出配合。那种过度关注数量工具或价格工具,实际上是在思维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两条曲线中的某一条,是一种单曲线思维模式。

 

二、说明此前的数量控制政策根本就是被动适应性的,而非主动性紧缩的。

 

此前多年,央行常规性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最近两年,央行更是频繁地调整准备金。但这些政策在最终商业利率上体现得并不充分,紧缩之后,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利率调整幅度相当小。这说明那些数量工具的运用,只是为了吸收增量的流动性,而没有实质性地收缩既有的过度流动性,甚至增量流动性都没有充分吸收干净。通俗地讲,只要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利率没有上升,所有的数量紧缩都可以认为是假象。

 

三、货币信贷市场上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上,所有的价格管制如果没有数量上的配合都会扭曲市场机制,最大的可能是短缺。所有的数量管制如果没有价格自由化,要么一定会产生黑市。供求定律之于经济学,犹如万向引力定律之于物理学。违背最基本的供求规律,一定会付出代价。历史上行政管制价格,没有不以失败而告终的。古罗马管制的失败、1949年前夕蒋经国在上海进行的物资金融管制、1970年代欧美的物价和工资管制,没有一个不是以失败的结局载入史册的。

分享

1

阅读(26)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精)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关于银行业的四个基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