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阳药:中国人恐慌性买盐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6:09
中国人恐慌性买盐说明了什么本周全球的关注焦点仍然是日本核危机的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依然感到焦虑。

令人感到有些惊讶的是,与日本的相对平静相比,前几天包括香港在内的一些中国城市却出现了恐慌。

上周,一股抢购食盐的狂潮席卷中国内地,并波及至香港,并迅速演变成为一场令人难堪的闹剧。网上疯传的谣言称盐碘可以为来自日本的辐射威胁提供保护。成群的人开始抢购食盐,将商店和批发商的食盐抢购一空。

上周五,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群发手机短信,恳请市民不要相信谣言,不要再恐慌性地买盐。要吃上几公斤的盐才能摄入足够防辐射的碘这一事实已不再重要。事实上,抢购的行为非常混乱,有人甚至奇怪地买走了大量酱油。据报道,有零售商从抢购风潮的恐慌中看见了商机,把盐价提高了10多倍。

整件事令一些人感到尴尬和耻辱,尤其是和日本人的克制相比,毕竟日本才是真正遭受灾难的地方。在无比巨大的灾难面前,日本人有序而坚忍地排队买水、买食品或等车的情景,展现了日本人非凡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力。

和中国内地上演的景象相比,这种对比更加鲜明。有些学者提出,愿意相信谣言反映了政府缺乏公信力。这么说是有根据的:2008年,政府试图将含有会毒害婴儿的三聚氰胺的奶粉丑闻拖延至北京奥运会后才公布。或许在用一堆审查机构控制媒体的一党政府的统治下,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是,缔造了一张滋生妄想狂的肥沃温床。

更令人惊讶的是,媒体独立、信息自由流动的香港竟也加入到抢购食盐的疯狂之中。

对这种失控行为的另一种解释是,在力图应对激增的生活成本的同时,在这个世界工厂做着单调工作的工人们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广东许多工厂的工人春节返乡后没有回来工作。

中央政府刚刚给出追求幸福、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提法,抢盐事件形成了尴尬的反讽。本周《经济学人》杂志(Economist)发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题为“别担心,要幸福”,报道了多个省份是如何不为GDP数字、而为公民幸福的最大化而竞争。

顺便提一句,过去一周还有一个没有通过品格检验的案例,涉及新加坡传媒巨头新传媒(Media Corp.)。日本地震后不久,它就用一揽子新的广告方案吸引顾客,说它预计自己的新闻频道在报道灾难的时候,观众数量会大幅上升。这个利用地震捞一笔的笨掘尝试,一点也不奇怪地引起了愤怒,后来新传媒不得不道歉。

回到日本经济。中国和地区内很多国家一样,将会密切关注日本经济的恢复将有多快。如果像日本那样大的经济体(去年以前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倒退,那就有可能给整个地区造成负面的增长冲击。

但很多人乐观地认为,这样的情形是可以避免的。在余震还没有消退的时候,就有很多经济学家预计日本经济将随着重建工作的展开而强力反弹。但野村证券(Nomura)的分析师认为,这种乐观或许是不恰当的。他们在新发表的报告中说,虽然最初对于重建支出的信心将提振年内的经济,但这种情况或许会受制于后劲的缺乏。

更难量化的是,危机提高不确定性水平,会对投资者风险偏好造成什么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它受到日本危机的冲击,那就是正逢它自己已经在给经济踩刹车,并且面临着石油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时刻。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看到部分影响:上个月银行贷款大幅放缓,从1月份的1.04万亿元降至5,366亿元。

中国内地政策制定者需要巧妙平衡,一方面是为经济减速、戒除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另一方面又不能让房地产市场泡沫瞬间破灭、或扼杀就业增长。

我们上周看到的情况不像银行挤兑那样真正让人担忧,它不过是一场食盐的“挤兑”。但这次恐慌抢购说明百姓对经济走向存在更深层次的忧虑──这就不应被看作是“加盐少许”、无足挂齿的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