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熊 寿命:中华文化的勃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0:16:35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中学 王振邦
 
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
(1)如何区分诸子百家及其思想
单纯地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或者是了解他们的思想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但让他们“对号入座”,对初一学生来说存在认知困难。
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简单化,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转化,墨家的非攻,法家的改革等。教师首先在学生理解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再和学派放在一起强化认识,然后再让学生去认识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即先认识思想,再了解学派,再找他们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这样的一个认知过程一般不会造成认知障碍。
(2)如何在学习中体验孔子的教学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对今天学生的学习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对教材内容和孔子言论进行概括:①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②因材施教。③启发思考。④谦虚好学。⑤温故知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或同学学习上的事,举例认证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思想对自己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3)如何在生活中体验诸子百家的思想
诸子百家的思想大可以治国,小可以修身,如果用在班级管理或者家庭教育中,也有他的用武之地,因此说,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体验这些思想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例如用法家思想管理班级,学生自然会想到对班级的某些制度进行改革,对班规班约产生了新的认识,这样会有利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式。
(4)如何破解学生对历史信息识读与分析的障碍
诸子百家的言论都是古汉语,生涩难懂。即使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言论,也会使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识读障碍和分析障碍。课堂容量又不允许教师给学生详细解释。建议以背景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背景资料既要有适合学生阅读的译文,又要有相关的事例。
2.难点
如何让学生会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奥运会和《百家讲坛》的热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越来越被现代人青睐。作为知识储备很浅的初一学生,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视为一种时髦的行为,确实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如果能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诸子思想认识到一种“酷”的境界,诸子思想对学生的积极的指导和影响也就不需要去用说教完成了。
三、学法指导
1.表格归纳法
通过表格,清晰地展现诸子百家的创始人、代表人物、时期、主要思想等重要历史信息
学派
姓名
历史地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创始人
春秋晚期
《论语》
①“仁”②爱人;③“为政以德”
①广收门徒;②创办私学;③因材施教;④谦虚好学;⑤温故知新
孟子
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
/
①反对一切战争;②“仁政”治国;③反过捕,按令伐
道家
老子
创始人
春秋晚期
《道德经》
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②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庄子
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
/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创始人
战国时期
/
①主张“兼爱”,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②主张“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
代表人物
战国末期
/
①主张改革;②提倡法治;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兵家鼻祖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范例教学法
教师可以孔子为例,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对孔子需要了解的几个方面,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形成对人物了解的基本框架,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对老子、墨子、庄子、孟子、韩非、孙武的人物分析。
3.情景体验法
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认识,可以模拟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情景,让学生通过对情景的反思寻找诸子思想的现实影响。
4.分组学习法
教师课前准备充足的设问性题目,对教材内容进行递进式提问,通过小组讨论,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教学内容,小台阶跨越,逐步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认知障碍。
5.歌谣学习法
本课牵扯到学派、人物、思想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编成歌谣让学生熟悉,会有更好的效果。
春秋霸,战国变,解决问题出高见,既著书,又互辩,百家争鸣学术繁。
孔仲尼,儒家办,仁爱道德正统传。美德尚,民力怜,苛政乱刑民心散。
创私学,无贵贱,广收门徒有三千,因材教,学要谦,启思温故《论语》言。
邹孟轲,见战残,提出“春秋无义战”。用“仁政”,体民艰,科学捕伐护资源。
道家学,老子建,《道德经》里思想全,凡事物,皆两面,条件具备皆互转,
想问题,从正反,以柔克刚最体现。宋庄周,顺自然,“无为而治”水行船。
鲁墨翟,爱相兼,互助不欺倡义战。倡改革,法家韩,法治专制秦君建。
昔孙武,《兵法》传,知彼知己嬴百战。
四、中考命题分析
本部分在中考命题中所占比重很小。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通常是结合图片或用现实情景来组织命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8年,四川贤阳)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主要事迹以及主要思想,只要学生能准确判断出事件所体现的思想,此题便迎刃而解。“周游列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杏坛讲学”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成果。《论语》中的这句话固然能反映出孔子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但只是他仁爱思想的体现。主张“兼爱”,“非政”的是墨子而不是孔子。
答案:B
2.(2008年,安徽)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言论整理流传情况。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的设置接近了孔子和学生的距离。
答案: A
六、同步检测
1.右图是我国一位著名历史人物。以下观点符合其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D.“为政以德”
2.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            的思想 (      )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3.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      )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
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4.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      )
A.《春秋》                      B. 《道德经》
C. 《孙膑兵法》                 D. 《孙子兵法》
5.下列语句出自《论语》的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春秋无义战”
6.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 B.乱世出英雄
C.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D.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借此出人头地
7.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A  6.A  7.B
8.(1)图一:道家思想  图二:法家思想  图三:儒家思想     (2)言之有理即可    (3)注意图片、代表学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