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指标公式:易经告诉我们人阴阳失衡会百病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2:55

易经告诉我们人阴阳失衡会百病生

2011-06-23 09:34:37|  分类: 黄金风水初探 |  标签:易经  阴阳  生病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

      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持体内阴阳的平衡。一般来说,人体阴阳的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酸碱平衡。正常情况下,血液的酸碱度会保持在7.35~7.45之间,此时人体的免疫能力正常,很少会出现生病的状况。但是,假如我们食用了过多酸性或者碱性的食物,使血液呈现偏酸或者偏碱,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血液偏酸会降低体内钙盐的含量,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引起各种疾病,常见的有食欲不振、驼背、便秘、龋齿、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胃溃疡和脑溢血等。因此,为了避免酸碱出现失衡,我们必须对饮食进行合理搭配,水果、蔬菜等是碱性食品,而鱼、肉、蛋奶等属于酸性食品,在饮食中我们要注意荤素的合理搭配,这样不但可以避免酸碱的失衡,也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其次,动静平衡。我们的生命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现代的医学专家认为,生命不仅要运动,还需要静养,需要动静结合。理想的分配是三分运动七分静养。运动,锻炼的是我们的筋骨,当我们进行全身性的运动时,能够有效增强氧气供应,增加肺活量,使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促进肠胃的蠕动,达到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的目的。但是运动过量的话,会使体内的能量消耗过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此时,我们需要用静养来调节身心,静养锻炼的是我们的精、气、神,当肌肉和大脑的神经处于松弛状态时,体内的血液流量会比平时提高15~16倍,以促进血液的循环,为全身的组织器官输送足够的营养素。所以说,只有动静合宜,保持身体动静的平衡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进一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最后,心理平衡。每个人在社会上皆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这种平衡对我们的健康很有益处。一旦这种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时,人们往往会失去心理的平衡,陷入苦恼和烦闷之中,这对健康是很不利的。因此,为了保持心理的平衡,我们必须要对别人多一点理解、爱心和诚心,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乐观的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二、人体为何会阴阳失衡。

 人体阴阳的平衡并非固定不变,“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因此,阴阳平衡很容易会被打破。这是因为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并非绝对的静止的平衡,阴阳两者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但在正常情况下又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协调,如此,才有我们身体的健康。当其中的一方出现偏盛或者偏衰的情况时,另一方就会代偿弥补,此时体内的阳气和阴精如果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的平衡,那么阴阳也会随之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具体来说,导致阴阳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体的老化。我们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不断老化的过程,从出生、成长到衰老,阴阳的失衡始终都会伴随着我们。开始的阶段,由于新细胞生成的数量和代谢速度超过旧细胞死亡的数量,因此这种失衡所表现出来的影响便不明显。随着我们身体功能的不断增强和完善,成年以后,体内的阴阳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如此也维持了我们身体的健康。到了晚年,由于新细胞生成的速度越来越慢,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同时开始逐渐地衰退,这会导致阴阳失衡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身体的疲劳感和各种疾病也随之而产生。这就是人体成长和衰老的自然规律,假如我们能够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就可以延缓衰老、常保健康。

 2.七情的影响。《素问·举痛论》中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包括喜、怒、哀、乐、悲、恐、惊,中医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一个人情绪的剧烈变化会对阴阳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阴阳的失衡,使体内的气血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转,气血功能也随之而出现紊乱。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一旦其中一情出现问题,会连带着使整个人体的气血、脏腑和阴阳出现失调的状况,引起各种疾病。

 3.六气的影响。六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从四季的气候来看,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其中还包括自然界的各种复杂变化。正常的六气是不会导致阴阳失衡,但当气候出现异常的变化时,六气随之发生异常,出现太过或者是不及的情况,此时,它就会对人体的阴阳造成影响,导致阴阳失衡,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除了以上的几个因素之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温室效应加剧、大气污染、绿化面积减少、电子产品污染、食物污染、噪音污染等,这些也都会严重破坏我们体内的阴阳平衡。

 三、阴阳失衡百病始生。

 阴阳的失衡包括脏腑、气血、经络和营养等的失调,以及上下升降、表里出入等气机运动的失常,它是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依据。在病理上,阴阳失衡主要的表现有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其中阴阳盛衰是最基本的病理反应,它又分为寒热两种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的盛衰指的就是其中一方的偏盛或者偏衰,具体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阴胜则寒:阴胜是由于体内的阴气过于亢盛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它多是由于感染风寒阴邪,或者食用了过冷的食物,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导致的阴寒内盛。阴的特点是寒、湿、静。因此,阴气偏盛产生的病变多表现为肢体寒冷、口淡不渴、脉迟、苔白等。同时,由于阴气过盛,相对的阳气就会出现偏衰,以致于引发腹痛、恶寒和溲清便溏等症状。

 2.阳胜则热:阳胜是由于体内的阳气偏盛而产生的病理变化,阳主热,阳气的偏盛会引起身体功能的亢奋和代谢的亢进,增强身体的反应。阳的特点是热、燥和动。所以,阳气偏盛所导致的病变多表现为烦躁、发热、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

 3.阴虚则热:阴虚指的是体内的阴液不足,它多是由阳邪伤阴、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者久病耗阴所引起。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面红升火、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消瘦、盗汗、脉细数无力等。

 4.阳虚则寒:阳虚指的是体内的阳气不足,它多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过劳、久病失养、饮食不当、过度受寒、药物过量等所引起。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舌淡、面色白、脉迟、小便清长、下痢清谷、喜静蜷卧等。

 由此可见,阴阳的失衡是导致病变的根本原因,无论病理的变化再复杂,也都是由于阴阳的失调所致。所以,加强对阴阳两气的维护就是我们养生和保健的最大课题。

 四、饮食调理阴阳失衡。

“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人的一生都处在阴阳的不断消长和转化之中,生命储备是维持阴阳平衡的基础,而饮食又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透过饮食来调节体内阴阳的平衡,是养生的关键。

 人体阴阳的失衡常常表现为阳虚和阴虚两种症状,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在饮食的调理上也是大不相同:

 阳虚是体内的阳气不足所引起的,它通常又分为脾阳虚和肾阳虚。其症状一般是手足发凉、畏寒肢冷、体温偏低、腰背怕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阳痿、舌淡苔白和脉沉迟无力等。阳虚的人应该食用温热的食物,最适合热量高而又富含营养的食品,生冷之物对阳虚者来说是大忌。比较适合阳虚者食用的食物有羊肉、姜、胡椒、肉桂、茴香、冬虫夏草、人参、鹿肉、羊骨、牛鞭、海虾、淡菜、韭菜、大葱、丁香、豆蔻等。

 阴虚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减少,或者久病阴伤、房事不节、情志内伤等引起。其症状一般表现为形容憔悴、身体羸瘦、咽痛咽干、口干喉燥、大便干燥、小便短赤、骨蒸盗汗、呛咳、消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阴虚的人应该食用清补的食物,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蔬菜瓜果可以食用,但辛辣刺激和温热香燥的食品一定要忌食。适合阴虚者食用的食物有小麦、糯米、黑芝麻、绿豆、黑木耳、银耳、猪肉、乌鳢、牡蛎、蛤蜊、乌贼、梨等。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有五大类,即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只有使各类营养素摄取均衡,才更有利于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如果营养摄取失调,会导致体内阴阳关系紊乱,引起各种病理反应。具体而言,要做到饮食均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氨基酸平衡: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主要包括八种,即离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白氨酸、异白氨酸、羟丁氨酸及甲硫氨酸。当其中的任何一种氨基酸缺乏时,就会造成体内氨基酸的失衡,也会影响人体对其他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八种必需氨基酸是我们的身体不能够自行合成的,必须经由摄取蛋白质食物来获取,而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又取决于其中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只有它们的比例越接近,才能创造出更高的营养价值。当它们能够被人体彻底吸收时,就代表氨基酸处于完全平衡的状态。

2.保持热量平衡: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的物质主要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此它们又被称为热量营养素。当人体对三者的摄取量适当时,它们才能在体内发挥出各自的功效,对身体功能具有促进和保护的作用。反之,如果三者的摄取失衡,就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医学研究认为,人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取量最恰当的比例是6.5:1:0.7,当它们被人体完全吸收后,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身体提供60%~70%的热量,蛋白质可以提供10%~15%,脂肪可以提供20%~25%,此时体内的热量即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如果其中一种的摄取量过高,造成了比例的失调,就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当碳水化合物过量时,会使消化系统和肾脏的负担加重,阻碍人体对其他营养素的摄取,还会造成体重的增加;当脂肪的摄取过量时,会导致高血脂、肥胖和心脏病等病症的发生;当蛋白质的摄取过量时,则会对蛋白质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使体内的氮处于失衡的状态。

 

 

 3.保持各种营养素摄取均衡:在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并且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营养素的需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应该和标准供给误差不超过10%,在这种状态下即被视为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