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汽车南站是几环:易经养生全书(活用易经,百病不生) 治脾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9:52:22
 

第一部分

人们常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穷究"天人合一"。那么,《易经》是如何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其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本书就为你解开《易经》的健康密码,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使你悟出其中真谛,轻松获得破解生老病死的密码。
第一章《易经》,医道之源
人们常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穷究"天人合一"。那么,《易经》是如何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其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本书就为你解开《易经》的健康密码,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使你悟出其中真谛,轻松获得破解生老病死的密码。
1.养生从《易经》学起
提起《易经》,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本占筮之书,跟养生学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易经》与养生学有着深厚的渊源。《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国人养生治病的经典之作,其实,它只不过是《易经》的一条分支。包括其在内的众多医学典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易经》发展而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可见,医易相通,只有把《易经》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和诊疗的实践中去,才能达到尽享天年、悬壶济世的目的。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鱼与水的关系"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只有人体的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我们的生命才能年复一年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往今来,中医养生学家们都将"气候-物候-病候"作为养生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随之产生一些特殊反应:春夏季节,天气变暖,在人们体内蛰伏一冬的阳气开始向体外生发,从而推动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从体表排出,这是机体用排汗的方式来散热,以调节体内阳气的过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节,气温低,人体为了自保阳气,会表现为尿多、尿频而皮肤汗少。
中医还认为,昼夜晨昏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的生活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否则人体会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养生贵在天人合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天地自然原则。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人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对应。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及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只有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才能使人体强健、祛病、增寿,乐活于天地之间。
第二,顺应人体生物钟原则。人体的血液中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我们若想养生,必须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唯有凡事都顺应生物钟,做到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的大环境,使日常生理活动、行动坐卧与这些节律合拍、和谐,才能拥有健康。
第三,融入生活养生原则。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车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噪声、尾气污染,居室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加上过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会给人们带来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因此,把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养生,远离山珍海味,做到主食与副食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平衡,杂与精平衡,寒与热平衡,干与稀平衡,摄入与排出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等。
2.学习《易经》,认识自我健康
《易经》的人体观
《易经》的人体观是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并依此划分身体各个部分。将人体的上下、内外分别以阴阳两种性质来代表,即上身、外表为阳,下身、体内为阴,而在体内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又有阴阳之分。所谓"阴阳",在中医的概念中,仅仅是引进古代自然哲学中的两种代表符号而已,比如日为阳、月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如此,身体的各种状态及健康、疾病的各种程度都可以划分为阴与阳。
阴阳属性表
阳 动态 外向 上升 温热 明亮 无形 功能 兴奋 散发 温煦
阴 静态 内守 下降 寒冷 晦暗 有形 物质 抑郁 凝聚 滋润
与此同时,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以八卦配脏腑和人体各部位(见下表)。
八卦 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卦数 1 2 3 4 5 6 7 8
五行 金 金 火 木 木 水 土 土
脏腑 脑/大肠 肺 心/小肠 肝 胆 肾/膀胱 胃 脾
部位 头 口 目 足 股 耳 手 腹
总之,《易经》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各个脏器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脏器之间无法协调,则整个人体形态不协调,出现肥胖、羸弱等非正常之形,甚至表现出无精打采、情绪低迷的样子;而脏器间达到协调一致,则整个人体形态和谐,而且也会表现为神气活现、精力充沛的样子。
《易经》的健康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器官、细胞甚至某种成分的变化,都和全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经》倡导我们要认识和把握健康的本质,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体,只有在整体的"阴阳"保持平衡的状态,身体才是健康的。但我们知道,人体不可能处于绝对的阴阳平衡,往往在健康与病态之间还有"第三态",等于我们现在说的"亚健康",那又该如何看待呢?当然,这本身也是阴阳失衡的体现,但仅以此判断无助于解决身体"健康"问题。所以,中医又将人体各个部分代之以"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并以其"相生相克"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来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通常,五行与脏腑相配,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即以五行的关系来比拟五脏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因此,如果身体阴阳失衡,就可以借用这一关系来调整五脏的状态,恢复健康。
《易经》说生命的基本物质
《易经》把对自然界的认识归纳为五种基本物质,所以,《易经》也认为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种,即"元阴(精)、元阳、气、血、津液"。具体来说,"元阴"与"元阳"是"生命原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支撑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元阳是肌肉收缩和饮食过程中产生的,它的作用是温煦身体、推动气机运动、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等,并通过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气"来实现生命活动。
气、血、津液来源于饮食中所摄入的水谷精微以及呼吸运动中吸入的清气,是构成人体维持延续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又共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和肌肉,也是内脏和筋肉正常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中医也将这五种物质分为阴阳两大类:"元阳、气"属于阳,"元阴(精)、血、津液"属于阴。血、津液和精又合称为"阴液"。因此,我们生命的基本物质中,如果有一种或几种出现不足或过多,就会造成身体的阴阳失衡,导致疾病产生。
《易经》告诉你不生病的智慧
在看中医时,你细心观察一下会发现,同样是感冒,用的药却不一样。事实上,通过对疾病的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同一种病、同一种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的发病症状往往不同,只有少数人的症状是接近的;反之,病因截然不同的病,发病症状却往往类似。所以当人得流感时,虽然病毒一样,但发病症状或表现为咳嗽气喘,或高烧不退,或四肢酸痛、乏力,也有一部分人不用吃药,两三天也能自愈。其实,这就是因先天体质不同而造成的。
人出生后,由于不同气候的影响,先天体质也各不相同,以适应当时自然界的风、寒、湿、燥、火等。再加上父母遗传、环境等的影响,自然会导致先天体质出现偏差。同样,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先天体质无法适应。先天体质决定了人一生中易患的疾病。也正是有了这个思想,我们才可能实现"治未病、不生病"。
用《易经》认识自己的体质卦象
先天体质可按生日时辰起卦,方法是:年+月+日之和除以8的余数为上卦,年+月+日+时之和除以8的余数为下卦,年+月+日+时之和除以6的余数为动爻,如余3则三爻(从下往上数)要变(阳变阴、阴变阳)。余数为0时按余8或6计。
1.年数、时数均按十二地支计数: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酉十、戌十一、亥十二。
2.月数按一月计一数,至十二月计十二数。
3.日数按初一计一数,至三十日计三十数。
4.卦数按乾(金一)、兑(金二)、离(火三)、震(木四)、巽(木五)、坎(水六)、艮(土七)、坤(土八)计数。
如某人生日时辰为1988年4月25日10时(夏历戊辰年三月十日十时),算法如下:
5+3+10=18/8 2(兑)
18+6=24/8 8(坤)
24/6 6
其卦为"萃"之"否"卦。(萃卦画完卦后,动爻可以O表示,变卦画在旁边,下面画交互卦)
通过上面的方法认清了自己的体质卦象,就能根据后面的方法进行后天的调养。
3.外调内理、内病外治是养生治病的最高境界
根据《易经》阴阳的原则,《黄帝内经》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违反了阴阳四时这个法则,身体内在就会出问题,就会生病;反之,自己养生,调养、保养身体,就可以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不生病。基于此,《黄帝内经》提出一套"外调经络、内理脏腑"的养生之道,也就是"外调内理"的养生理念与养生方法,并由此延伸出了"内病外治法",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目的。
用好七大穴,全家身体更健康
人体十二条正经,每条经上都有七大英雄之穴,可谓一穴胜十穴,知其所处位置、各自功能,再沿着经络这条神秘通道自然可以到达与其"同声相应"的脏腑,这也就掌握了治病保健的精髓所在。
(1)井穴:主管身上十二条正经所有支脉的要穴提起"井"会让人联系到水,这个"井穴"也好比水的源头,就好像是人体经脉之根。要知道,只有水的源头源源不断,人体经脉气血才会畅通无阻,人体阴阳才能趋于平衡,脏腑才会安康、协调。所以,只要我们照顾好全身十二经上的每一个井穴,就是抓住了身体健康安宁的"根"。
我们知道,感冒发烧时,吃药都要用水送服,医生也会建议多喝水,以便体温恢复正常。从这个生活常识我们可得出结论,诸如感冒发烧这一类的身体不适,在井穴贴上"同气相求"的药物,就有助于缓解不适,因为药性会通过井穴进入经脉,使病症无处藏身。
(2)荥穴: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要穴"荥"好比泉水汇成一条小溪流,当这股力量平缓流动的时候,小溪的两岸就会草木丛生;如果小溪堵塞,水无法往下流,小溪下游就会干涸,无法流动的水变成死水,就会变质。
人体往往会出现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多是火邪引起的"上火"。因为一旦火邪上身,肯定要往身体上部走,等于把溪流堵塞了,于是我们就会看到嘴起疱、淋巴肿大等症状。所以要想摆脱这些困扰,就得求助于掌控人体发热问题的要穴--荥穴。此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当你将药物贴在荥穴上,药的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流入脏腑器官,并逐渐渗透到各种疾病的所在之处,直至驱走体内的"害群之马"。
(3)经穴: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要穴这里的"经"是人体十二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滋润着全身的脏腑器官。俗话说:"龙行一步,百草沾恩。"只要我们把身上所有的经穴像照顾父母、儿女一样,精心备至,就几乎不必担心身上这儿不舒服、那儿又痛的事情了。
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尤其擅长诊治喘、咳、寒、热之证。比如咳嗽、便秘、腹泻等问题都可一一解除,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将药物敷在穴位上,让药性通过经穴这个大枢纽进入出现问题的脏腑,坚持一段时间,自然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4)合穴:主治六腑疾病的要穴"合穴"在经络上有"入海口"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的脉气最为强势,蕴藏的力量就像流水即将融入浩瀚大海时一样强大。照顾好合穴,就是给人体的内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上了一把健康锁。不过要想摆脱五脏上的疾患,就不是本穴的功能范畴了。
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比如说胃气不足,就在足三里穴上贴甘草来培补。因为这样可以使甘草的艮土之性通过合穴进入同属艮土的胃部,可见,养生保健只要做到"同气相求",我们的身体自然就会健康、安宁。
(5)原穴: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在人体的十二条正经上各有一个原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原"顾名思义就是原气(又称元气、真元)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元气是人的先天之气,身体脏腑器官、经络气血的正常运作都依赖于元气的滋养,只有元气充沛了,人体这部机器的各个零配件才能发挥其各自功能,我们的生命活动才会正常运作。由此可见,给原穴悉心的呵护,就是抓住了人体元气出入的总开关,这样我们才会健康,少得病。
反之,如果脏腑有疾患,都可取相应的原穴来治。像困扰现代人的颈椎病,往往与肺气亏虚有关,治疗时必须先补足肺气。值得推荐的方法是将白参片贴在肺经两侧的原穴--太渊穴上,只有把肺的元气补足了,才能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6)络穴:主管人体十字路口的要穴身体一旦出现兼有两条经络问题的疾患,找对络穴治疗是最明智的选择。人体的十二条正经在四肢部分各分出络脉,其上各有一个络穴。这个穴位就像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上掌控全局的红绿灯,只有指示灯正常运转,复杂的路面情况才会变得井然有序。
对于人体而言,此穴可以将人体相表里的经络沟通在一起,其交会点就发挥着路面红绿灯一样的作用。因此,当你将药物贴在络穴上,其性气便可同时引导药性进入两条经,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说,某人因感冒而引起咳嗽、头痛等不适,单靠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个络穴--列缺穴便可解决这个难题。
(7)郄穴:主管急病的要穴"郄"是间隙的意思,是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意思,所以自古以来身体出现急性发作的小毛病都找郄穴。郄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在下肢处也各有一个郄穴,合称十六郄穴。药物贴于其上,药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气相求"的治病效果自然会发挥到极致。阴经郄穴擅长根治血证,如咯血就可以找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穴来治疗;而阳经郄穴擅长治急性疼痛,如脖子痛就可以找足少阳胆经上的郄穴--外丘穴帮忙。

十二经脉七大穴表
经脉 井穴 荥穴 原穴 经穴 合穴 络穴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列缺 孔最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通里 阴郄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内关 郄门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前谷 腕骨 阳谷 小海 支正 养老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液门 阳池 支沟 天井 外关 会宗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二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偏历 温溜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公孙 地机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大钟 水泉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蠡沟 中都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京骨 昆仑 委中 飞扬 金门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侠溪 丘墟 阳辅 阳陵泉 光明 外丘
足阳明胃经 厉兑 内庭 冲阳 解溪 足三里 丰隆 梁丘
养生保命真法,让我们终生受用
"《易经》内病外治疗法"是指在《易经》的理论指导下用同属性的食物、药材去补益、调理同属性的脏腑。比起内服药物的方法,它有不少优势,更适合家庭使用,可谓是家庭治病养生的首选之法。
起效快当你找到病因和选中需要调节的经络、穴位后,就可以依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原则来挑选药物,再将所造药材外敷在最恰当的经络穴位,这样药物的性味才能输送到五脏六腑,借此补虚泻实,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一般来说,无论是补还是泻,见效都很快,一般10分钟内就会看到成效,尤其针对体质羸弱的人效果会更加明显。在使用外治疗法的同时,最好配合食疗。根据自己的体质特征,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药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安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即便是一剂解药,也有副作用。而外治法是在体外用药,通过经络穴位发生作用,它不像内服药物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是绕开了肠胃这条通路,让肠胃免受不必要的刺激。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内病外治法时,一定要多观察患者身体在外治前后的各种变化。因为任何一种疾病的诱因都非常复杂,如果病情出现好转,可以遵照医嘱继续使用;如果病情加剧,要立即停止使用。
成本低传统中医常用的敷药、艾灸、拔罐、刮痧、放血、扎针、熏洗、耳压等,都属于外治疗法的范畴。其中当属敷药疗法最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坚定患者的治疗决心。
外敷所用之药都是非常容易买到的药材,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低廉,成本也就几元钱到几十元钱,制作一次还可以用好多年,不会给患者造成什么经济负担,同时它的功效又会很好。
不受专业限制在药物外敷、艾灸、拔罐和扎针等诸多外治疗法中,当属药物外敷最为方便,不仅不受专业知识的限制,还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只要知道穴位在什么地方,把药物直接贴在上面即可,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
一学就会,流传千年的选穴秘诀
在家里用内病外治法治病,最关键的就是选穴。选准穴位,再在其上贴上合适的药物,就能起到让人喜出望外的效果。下面就以流传千年的选穴秘诀--《四总穴歌》为例,为你介绍人体最得力的四大穴位--足三里穴、委中穴、列缺穴、合谷穴的治病选穴经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大概意思是,胃部和腹部出了问题,要选足三里穴;腰部、背部不舒服,要取委中穴来治;头或脖子出现问题,用列缺穴来解决;脸或口腔发炎,合谷穴是不错的选择。
在胃经诸多穴位中,足三里穴被中医养生专家称为强壮之穴,民间也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一说。那么,为何足三里穴的成绩在各穴中最为突出呢?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约3寸的位置,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中医五行学认为,脾胃属土,胃经上的足三里是土经中的土穴,故有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的功效。如果经常对此处进行外敷或是艾灸,可有效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针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常见病,如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而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
日常生活中,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非常简便易行:可以每晚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不超过20次,以此处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感为宜,坚持3个月左右,自然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让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部疼痛的要穴,膀胱经的湿热水汽在此聚集。该穴位于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处,腿屈曲时,窝横纹的中点。凡是腰背部的所有疾病和不舒服都可以向委中穴求援。具体操作时可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