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和赵丽颖亲吻图片:阴阳气血失衡的能量图及治疗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58:37
阴不亏不得脑出血,阳不亏不得脑血栓

作者 黄沙

病之本,本于阴阳

治病必求于本

阴不亏,血管弹性好,经络联系紧密,不得脑出血,也就少得三高症

阳不亏,一身温暖,血脉活,不得脑血栓,也就少得肿瘤

阴者何物:脑髓、骨髓、精液……(血属阴)

阳者何物:体温、温暖、温热(体内的阳气形之于外)(气属阳)

如何做阴才足:节欲、少劳、营养(核桃榛子松子豆花生,猪肉皮、深海鱼一类,酸甘味)、爬山,居住北方、居住山区

如何做阳才足:晒太阳、游泳、内家拳锻炼,居住湖海边、居住南方,食辣椒、葱姜蒜类,辛甘味为主

 阴阳气血失衡的能量图及治疗方法人体是阴阳的统一,只有阴阳平衡,人体才能健康,否则人体就会生病……本文将人体阴阳失衡的归纳为下列情况,明白其中的含义,可能对于学习、理解中医很有好处。第一条:人体正常的阴阳平衡图解。

 

 

说明:正常人,左右阴阳能量相等,阴阳相互制约;上下能量也相当,也能相互制约。

 第二条:单纯肾阳虚能量图

脉象:六脉正常,唯右侧沉细而弱。

病机:肾阳虚衰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阴茎及睾丸发凉,或阴汗时出,性欲减退,阳痿早泄,小便清长。

治疗:温补肾阳。

第三条:单纯肾阴虚能量图

 

脉象:六脉正常,唯左侧沉细而弱。

病机:肾阴虚

临床表现: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阳具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崩漏不止;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溲黄便干,舌红少津。

治疗:滋养肾阴。

第四条:肾阴阳两虚

 脉象:左右尺部沉细而弱

病机:肾阴阳两虚

临床表现: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遗精失眠、多梦

治疗:阴阳平补。

第五条:气虚

 脉象:右寸细弱

病机:肺气虚

临床表现:临床以咳嗽乏力、畏风自汗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见于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治疗:阴阳平补。

第六条:血虚

 

脉象:左寸细弱

病机:心血虚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

治疗:补养心血。 

第七条:气血两虚

脉象:左右寸脉细弱

病机:气血两虚

临床表现: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形寒

治疗:补气养血。

第八条:心肾阳虚

 脉象:左寸沉细、右尺沉弱或滑

病机:心肾阳虚(温运无力,致血行瘀滞,水湿内停)

临床表现:畏寒肢冷,心悸怔忡,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或唇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西医最常见的是疲劳综合征。

治疗:温经通脉、温阳利水

第九条:心脾两虚

 脉象:左寸细弱、右关细弱

病机:心脾两虚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

治疗: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第十条:肝郁脾虚

 脉象:左关郁塞、右关细弱

病机:肝郁脾虚

临床表现: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少,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溏结不调。西医临床上多见于乙肝、浅表性胃炎、更年期综合症……

治疗:疏肝健脾

第十一条:肝郁脾滞(中焦郁塞型)

脉象:左右部郁塞

病机:肝郁脾滞

临床表现:情怀抑郁、焦虑不寐、寒热时作、口干口苦、目障耳闭、食少神疲、胁痛腹胀、乳胀乳癖、经水不调、痛经、癥瘕积聚、顽固性便秘等症。

治疗:疏肝畅脾

第十二条:气血上逆

 脉象:左右脉象有上越之势,脉滑或脉弦

病机:气血并走于上

临床表现:头重脚轻,头部两侧跳痛,双下肢无力,失眠,心烦,口苦,血压增高

治疗:泻上补下;育阴潜阳

第十三条:大气下陷

 

脉象:左右脉象有上沉之势,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病机:大气下陷

临床表现: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治疗:升阳举陷

第十四条:左克右型(火克金)

 

脉象:左寸浮实、右寸细软

病机:心火亢盛证,肺气不足

临床表现:失眠多梦、心烦意乱、小便黄赤、气短、偏头痛、咳嗽、哮喘……

西医的心源性哮喘脉象也可见此。

治疗:清心泻火、健脾益肺

第十五条:右克左型(金克木型)

 

脉象:右寸浮实左关郁涩(金克木所致);

左寸细软(木郁不生火)

病机:肺胃气郁,克干木;肝木不生心火

临床表现: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病、肺心病等

治疗:泄肺气、降胃气、疏肝气、益心气

 (待续)
 经络中的气与血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如《灵枢. 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此外中医还发现了人体内经络气血多少的遗传规律。以上内容似乎不仅仅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的,还需要有大量严谨的特殊试验方法才能得出以上结论。如此大量而严谨的实验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为什么现代人不能复制出来以上的实验内容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后我们发现:

一、古人是用顶眼看到的经络气血运行状态

       顶眼就是用脑屏或松果腺的视觉功能来观看普通肉眼看不到的事物,有些像现代的X光机。有些人还具有彩色透视功能。说古人用肉眼看见经络的状态有如下依据:

       1)古书中的直接记载

       《灵枢. 骨度》说:“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另外《奇经八脉考》说:“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查之”。

       2)现代有透视能力人的描述

       在前一个阶段的经络研究中,曾有人利用具有透视能力的人观察经络。

       3)普通人用肉眼看不到经络

       4)古书中的间接记载

       《灵枢. 经脉》中记载的手三阴经均起于胸腹,而这种起于胸腹的经络感传是不能用现代方法诱发的,只能是用顶眼观察到的经络自然循行状况的真实记录。《灵枢. 五十营》记载的:“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在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只能是观察得到的。

       那么古人用顶眼到底看到了些什么?经过研究整理资料后我们发现有如下内容:

        1)流动着的经络是一条亮线

       如果经络处于关闭状态,即便是具有透视功能的人也看不到经络。只有经络处于开放或流动状态,具有透视功能的人才有可能看到经络是一条亮线。作为一条亮线的客观指标应当具有亮度和宽度两种类型。正如《灵枢. 骨度》说:“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其中浮(明显)、坚(坚挺)、亮(明亮)是气盛的表现,反之沉(不明显)、软(疲软)、暗(灰暗)是气虚的表现;而亮线的大小反映的是循经血液流动量的多少。亮线宽大的血多,亮线细小的血少。上述经文的具体记述可能有误,应改为“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气多血;细而沉者少气少血”。

       2)不同的经络具有不同的颜色

       在经络开放时,不仅各个经络所具有的震动频率不同,它们的电磁波谱(可能是红细胞通过微循环时细胞膜电位变化所至)也会不同。因此,有人看到的经络会具有不同的颜色。《素问. 经络论》载:“帝曰:经之常色如何?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常色也”。

       3)我个人的经历

       1982年的一天,我因为左肩后部冷痛,便开始运气治疗。首先入静,再意守左手的少泽穴,当气感充盛后,气流便循左小肠经向心性流动。这时,我突然看见了我的左手臂上流动着的经络。这是一条流动着的亮线,约有筷子粗细。经络的亮度很象点燃的白炽灯灯丝,外周的上肢有淡灰色的影子。流动的速度很慢约每秒2cm 。当经络流到左肩后部时,冷痛感立刻消失。

二、经络气血多少的临床表现

       用顶眼观看经络状态并不是常人所能看到的事。为了普及应用经络气血的理论,古人发明了一套临床观察的方法来判断经络气血状态。如《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 五音五味》就记载了以经络皮部和经筋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经络气血多少的内容。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气血多少         毛发                皮肤                      经筋

气多                毛长                 热、薄而软           肥

气少                毛短                 寒、坚而厚           瘦

血多                毛多且美         润泽                    

血少                毛少且恶         枯涩

气血皆多        毛美、浓密     薄软温润               肥

气血皆少        毛少或无         寒坚厚涩               瘦

此外古人还从脉象上来判断经络气血的多少。如《素问. 刺志论》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脉实血实,脉虚血虚”。现代也可以用经络辩证仪来判断经络的经气虚实。

三、遗传性的经络气血多少规律

古人在大量的观察了经络气血状况之后发现,在正常时各经脉气血多少的情况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各家的观察结果略有差异。现对比如下:

经络名称         九针论          五音五味            气血型志

阳明                多气多血       多血多气            多血多气

太阳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少阳                多气少血       多气少血            少血多气

太阴                多血少气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少阴                多气少血       多血少气            少血多气

厥阴                多血少气       多气少血            多血少气

以上内容虽然记载了古人略有不同的实验结果。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尚不明确的问题:

       1)阴经的记载有不同的结果。

       2)只述六经,不分手足似嫌分类太粗。     

       3)试验的结果只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4)临床使用价值不大。

四、经络气血多少的影响因素

       以上只是概述了遗传上经络气血的流行病学情况,实际应用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差异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记述了二十五种人的经络气血多少特征,实际上还有很多。

       2)年龄差异

       《素问. 上古天真论》和《灵枢. 天年》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经络气血变化规律。   

       3)地域因素

       《素问. 异法方宜论》间接的记述了不同地域人体经络气血的特点。

       4)其他

       还要考虑季节、药物、饮食、情志、工作、锻炼、性生活等因素对经络气血的影响。

五、常用的经络气血调整方法

       1)中药

       中药的归经就是很典型的调整经络理论,其中的补血药独具特点。

       2)针刺

       针刺补或泻经络之气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通过调整经气也可以补充局部的血液。但是若欲在整体上补血,还是以中药为佳。

       3)艾灸

       艾灸对经络的作用以补气为主。

       4)推拿

       推拿按摩对经络的作用机理与针灸相类似,可补可泻。

       5)乐音

       乐音通过共振的作用促使经络开通,具有补充经络之气的作用。虽然也可以用比某经络固有频率高一个八度的乐音来达到泻的作用,但大多还是用于补经络之气。

       6)气功

       气功疗法可以疏通经脉,如果是大周天功,那对经络的补气作用就更为具体。

       7)食疗

       实物其实也是药,可以在食疗书上查出某食物对经络的作用。

       8)情志疗法

       情志可以影响经络的气机,利用情志对经络的影响也可以调整经络的气血。

六、探讨经络气血的实质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这个通路与血管的明显不同就是,可以对所循行之路经具有直接的营养作用。现代看来,具有这种作用的血管就是微循环。解剖学的实验发现经络处的小血管特别密集,且呈循经性的管网状结构。如此来看,经络中的气就是可以使循经微循环开放的因素如局部交感神经的抑制、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经络中的血就是血管中的血。古人通过调整人体内经络中的气血来调整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而治疗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疾病。 

探讨经络的排列顺序(三)

探讨经络的排列顺序(二)

探讨经络的排列顺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