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獐:关于“满仓操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36:51

关于“满仓操作”

摘自 滴水穿石 博客  2011-04-30

多数人喜欢“满仓操作”,包括多数机构也是如此,这其实很好理解。在另一个极端,很多人又喜欢“空仓”、“斩仓”。

 

机构们喜欢满仓操作,有的是基于自身利益,有的则是基于业绩压力,如果自己的仓位不足而同行们均满仓,自己的短期业绩就会落后。而到了一个极端高价以后,股价会下跌,机构们及其同行又纷纷斩仓、调低预期,而基金持有人则纷纷赎回,这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下跌。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情况,最夸张的就是一些私募机构被清盘,此时就是不计成本的斩仓出局。

 

一些自称是“价值投资者”的人也喜欢满仓操作,理由是“我选的是体质非常好的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不断成长,因此会比较抗跌”或者是“我的持仓当前是低估的”。其实这种想法非常想当然。企业品质好、股价非常便宜,但是仍可能继续下跌,当然没有人能买在最低点,但是即使是低估的一些股票在极端环境下也可能随大势同比例下跌,此时如果满仓股票的话,组合的净值会下跌严重,而且被剥夺了“利用非理性的低价”的机会。而且如果此时出资人撤资,就可能被迫贱卖股票,在浮亏状态下出售股票,会将持仓的成本垫高。

 

就股票投资而言,非理性下跌是家常便饭,多数时候市场的动向不明,因此除去极少数“遍地黄金”的大底部外,多数时候不宜满仓操作,更不能“满仓股票”。股票并没有契约型的现金流,即使我们能搞清楚它的长期基本面及价值底线,而且也是以低价购入,但是多数时候低估的股票仍会继续下跌。现金在上涨的时候似乎是累赘,但在市场非理性下跌的时候,它的作用被双倍甚至数倍的放大。

 

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多数时候市场可上可行,因此保留一个平衡的投资组合,组合里面的股票以低估的“稳定增值类”的股票为主,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及套利仓位

 

有了这样的一个投资组合,就有了相当强的应变能力、对复杂环境的驾驭能力。显然,“攻守兼备”的特征是具备的:

1、如果市场是温和的上升,由于稳定增值类的股票组合有非常充足的安全边际,完全可以做得到“5、6成仓位也能跑赢市场”;

2、如果指数下行,稳定增值类的股票组合很可能下跌更少,而且手中的现金仓位则可以进一步捕捉有利的投资机会;

3、如果指数出现极端的下跌,此时这种组合是最有利的,最低限度可增持原来的便宜股票,其次可能会发现“更便宜的股票”;如果指数大幅上升,组合可能会不如市场。

 

极少数时候,指数环境是“遍地黄金”、“出现了大面积的深度价值类的低估股票”,多数时候指数只是处于正常环境,可上可下,所以,绝对不要轻易“满仓操作”,而且即使是投资股票,得以“稳定增值类”的低估股票为主。

 

就股票长期投资而言阶段性的跑输市场是常有的事,长跑的关键不在于“牛市跑得欢”,而在于“在任何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在极端熊市里面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及现金仓位以增持便宜的股票”。

 

从市场机制来看,多数人、多数机构喜欢“满仓操作”,注定会引发趋势性的向下波动,加上熊市后期“基金持有人赎回”、“各种借贷资金撤离”、“机构清盘”等非价值因素的影响,即使是便宜的好股票也会被抛售、被打压到荒谬的低价。因此,“市场出现非理性的下跌”在概率意义上讲,是必然发生的。如果轻易满仓操作,不仅组合净值会大幅下降,而且也失去了“低价位增持”的良好机会。

 

从数学意义上讲,现金的价值绝对不是0,市场上行时它的价值一时是0,但是市场出现非理性的下行时现金的作用被几倍的放大。

 

保持一个平衡的保守投资组合(单个项目的高质量是基石)、多数时候以稳定增值类的股票组合为主、多数时候保留部分现金及套利仓位以应付非理性的下跌,正是长跑取胜的关键。尽管这种长期投资策略远远做不到“在任何环境下均取得优秀的业绩”,但相当多的时候在账面业绩上败给市场不仅是必然的,更是必需的。正如一个高明将军会时刻保留预备队以应付可能的意外情况一样,我们放弃部分“收益”(只是可能的收益而已)以换取极端环境出现时的应变能力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