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乐园 下载: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公布 2020成为亚太研发中心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49:01
2006年3月31日 10:50
[我要留言]



今天公布的《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未来15年上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
蓝图已就,行动在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持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将越走越宽。
编制:300人的500多天
说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形象地用了“300人的500多天”来概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2004年3月,由市科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启动了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规划纲要》的编制高度重视,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强调要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需求,集聚各方智慧,编制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规划纲要》。在规划启动之初,就建立了一支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方面人员组成的工作网络,核心人员300余人,先后进行11个专题的战略研究,召开各类座谈会、研讨会百余次。而以技术预见、专项论证等方式参与到规划中来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则超过2000人。《规划纲要》草案形成以后,先后提交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审议,并征求了国家有关部门及专家的意见。
依靠大家共同努力,核心小组在2005年11月基本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的区域科技创新标杆”和“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的竞争策略。李逸平介绍,这次的规划是站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研究科技的需求、科技的支撑和保障问题,努力做到“跳出科技看科技”,跳出“小科技”的封闭循环,转而思考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变中的“大科技”问题,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上海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一方面,上海的规划在总体目标、基本思路、重大举措上与国家规划相衔接,从而为上海全面对接和尽可能多地参与国家战略、服务全国发展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考虑到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和上海现实发展状况的差异,上海科技发展规划在呼应和对接国家目标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从而使服务全国和自身发展更加协调一致。
亮点:一标杆、一主线、一重点、一突破
标杆确立—————以知识竞争力为测度。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必须放眼世界,参与国际竞争。选择一个衡量不同国家都市间可比较的标杆作为参照体系很有必要。经过大量分析论证,规划编制小组选择了“知识竞争力”,即衡量一个地区将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转化为知识经济产出以及社会财富的能力,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标杆。专家经研究后发现,知识竞争力与上海在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吻合度很高。未来15年将是上海面向知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知识竞争力指标体系对于这种发展轨迹的跟踪与发展态势的描述,就显得更加准确和兼容。
主线突出—————自主创新,应用导向。相对本市科技发展的较高水平,上海科技供需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针对此现状,《规划纲要》将“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作为本市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竞争策略。
定位上,在确保一定的科学发现作为必要战略储备前提下,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路径上,在若干优势领域内聚焦有限目标,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上海自主创新能力。抓手上,将战略产品研发、示范工程建设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突破口。载体上,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战略产品必须由企业提出并作为主要执行单位,由企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展联合攻关。
重点聚焦—————“四个上海”,HEAD引领。未来的科技上海到底什么模样?组成英文单词“HEAD”的四个字母巧妙作了概括—————“健康(Heal thy)上海”、“生态(Ecological)上海”、“精品(Advanced manufa cturing)上海”和“数字(Digital)上海”。
遥望2020年,分子诊断等技术将营造身心健康的生活,再生能源等技术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都市,燃料电池汽车等将带来自主产权、升级换代的高端精品,传感网等技术将提供无所不在、高效可信的数字化智能服务。与此同时,上海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质科学与信息、空天与地学以及交叉学科等领域将作前瞻布局,力争在若干优势领域抢占世界制高点,形成新的优势学科领域。
瓶颈突破—————“三机制一体制”,创新体系。以“核心资源形成机制”、“企业动力激活机制”、“市场价值实现机制”和“科技统筹管理体制”为核心,力争打造要素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合作开放、互动充分并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形成创新人才集聚、研发设施完备、成果转化通畅、创业孵化便捷、主体实力强劲、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
展望:城市的创新规划
《规划纲要》出台,未来15年上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已十分明确:今后上海科技创新将围绕国家科技创新的总体战略布局,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任务,以应用为导向,以上海的知识和人才优势为支撑,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做到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可持续发展,支撑城市功能提升。
这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不仅仅是与科技相关的发展规划,而是涉及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上海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支撑,一种引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博士生导师张世永教授认为,“数字上海”关键技术及应用的实现,将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构建上下游的垂直产业链,并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数字化,使上海从信息港走向智能港。
“知识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汪怿认为,近年来,上海已形成了培养、引进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但客观地讲,与一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与创新中领跑的国际大都市相比,“缺大师”、“缺领军人才”仍然是上海的“短板”。此次《规划纲要》强调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资助和扶持创新团队,夯实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基础等内容,对于上海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吸引并培养自主创新的“千军万马”,具有重要意义。他还特别强调,除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也应以市场为导向,在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上发挥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