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爱人电影资源:继承孙中山海权思想 两岸共卫南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19:53
继承孙中山海权思想 两岸共卫南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2 00:14:34  

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两岸誓言保卫南海的主权和利益是一致的。

  中评社香港7月2日电(特约评论员 王名舟)孙中山先生在他的早期革命活动中就认识到,反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是要收回海权,认为只有掌握了海权的国家才可以强盛壮大。1840年第一次雅片战争后,中国沿海的港口、岛屿、商埠、海上交通权、海关权、海洋外交与贸易等主权都先后丧失,辽阔平静的东南海疆变成列强入侵的通道,炮台要塞成为国家挨打的致命弱点,孙中山先生对此痛心疾首,说:“中国自与外国通商以来,同外国订立了种种不平等条约,将中国主权、领土送与外国,所以,中国与外人订立通商条约之日即中国亡国之日。”

  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开始把建设强大的海军列为巩固海防、保卫海权的首务之急。他在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当日即发布命令:“以红旗右角镶青天白日,日有十二芒为海军旗”,寓意中国的海洋权益“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必以战斗保卫之。孙中山希望能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主张“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民国海军与列强齐躯并驾,在世界称为一等强国。”

  1923年12月,孙中山在广州旗帜鲜明地支持广东人民收回海关主权的反帝爱国运动,发表《关于海关问题的宣言》,郑重宣布:“列强对于此事,绝无干涉之权”,表达了中国政府收回海关主权的决心。

 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的地缘因素,孙中山提出中国应该远扩视野,东出太平洋与列强进行远洋权益争夺,他说:“海权之竞争,…今后则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盖太平洋之中心,即中国也;所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海权问题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 
实际上,两岸海军曾经有过默契配合保卫南海的先例:1974年当中国海军经台湾海峡开赴西沙群岛作战时,台湾当局领导人曾经一句“西沙战事紧哪”致其指挥的海军舰艇打开探照灯协助通行;1988年3月,大陆海军舰艇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区对外国海军的侵略进行反击时,驻守太平岛的台湾官兵曾让大陆军舰停留一周并给予补充粮食与饮水。当时的台湾“国防部长”郑为元还公开表示:“如果再发生战争,国军将助共军抗战。”

  今年6月以来,两岸行政当局针对越南和菲律宾挑衅发表的声明和谈话,也可以看出双方表达的立场是基本一致的。6月15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杨毅声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指出维护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多次重申中方致力于双边协商解决南海争议的立场,致力于与有关各方一道,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的决心。

  6月10日台湾“外交部”重申:无论就历史、地理及国际法而言,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及其周遭水域系属“中华民国”固有领土及水域,不容置疑。表示愿秉持“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基本原则,与各方共同开发南海资源,并呼吁相邻南海各岛礁的各方应自我约制,透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南海争端。这就是说,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两岸誓言保卫南海的主权和利益是一致的。 
   两岸军方在行动上亦表现出了默契。中国最大的海事巡视船“海巡31号”自6月15日从珠海起锚,开始纵贯南海海域的巡逻并访问新加坡,高调地宣誓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警告菲、越两国不要玩火。台湾军方在近日也宣布即将派遣飞弹快艇进驻南海,并要在控制的岛屿上派驻坦克。新加坡媒体还报道,日前有一支由十余艘舰艇组成的台湾海军编队悄然出现在南沙东部海域,包括“武夷”号补给舰、“承德”号护卫舰和“郑和”号护卫舰等。有评论说,这是海峡两岸军方联合展示肌肉的强悍合作,是近年来两岸关系不断交流发展的结果。

  两岸共同保卫南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其一,表明“九二共识”的一个中国原则开始在军事领域取得进展,预示着两岸军方将有更广泛的协同与合作;其二,两岸的团结向外敌展示出中国捍卫主权的坚强决心和巨大能量,达到震摄敌人的效果;其三,两岸军方表现的默契可以联想到两岸高层的互动,有利于推动国家统一进程的开启与协商;其四,共同保卫南海可以看作是两岸以实际行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对孙中山海权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