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炼气士无错:唐雎不辱使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6:11:54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好得很,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继承这块封地,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听后)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大于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尸体倒下,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为何会到了这种地步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编辑本段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

二、问题探究

  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唐雎: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爱国。    秦王:欺软怕硬、卑躬屈膝、前倨后恭。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野心勃勃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居于上位者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必须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说起起自己“灭韩亡魏”的能力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使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谋略颇深。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说布衣之怒只是“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轻蔑。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称颂唐雎的胆识,是对唐雎的一种赏识与称赞。   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理解重点

通假字:

  1.故不意也(“错”通“措”放置)

 

  2.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灰色)

 

  3.轻寡人 (“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4.岂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

 

  5寡人矣(“谕”通“喻”,明白)

 

  6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一字多义:

  以:

 

  1.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有先生也(因为)

 

  4.君为长者 (把)

 

  5.头抢地耳 (用)

 

  徒:

 

  1.亦免冠跣(光着,动词)

 

  2.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

 

  1.此庸之怒也(……的人)

 

  2.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

 

  1.此庸夫之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2.怀未发(愤怒,名词)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而:

 

  1.挺剑起(表修饰,不翻译)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3.受地于先王守之(表顺承,不译)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曰(代词,指唐雎)

 

  者:

 

  1.以君为长(……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的原因)

 

  然:

 

  1.虽 (这样)

 

  2.秦王怫怒 (...的样子)

 

  虽:

 

  1.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

 

  2.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即使)

 

  于:

 

  1.受地先王(从)

 

  2.仓鹰击殿上(到)

 

  3.请广君(给)

 

  与:

 

  1.轻寡人(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臣而将四矣(加)

古今异义:

  1.非若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6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长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

 

  9.以头地耳(古:撞。今:抢夺)

 

  10 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

词类活用:

  且秦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

 

  尸百万,血千里——————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尸二人,血五步——————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

 

  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亦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与臣而将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

特殊句式:

  非若是也—— 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唐雎的说话技巧  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这是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结果。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是诈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并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这是一种崇仰先王、不为利诱的明显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可见,“守”是不畏强暴、坚守国土的具体表现。由于唐雎坚持原则,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以“亦……尔”的口吻鄙视“布衣之怒”时,唐雎立即驳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接着用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犹如锃亮锋利的匕首,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又好似撼天动地的警钟,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但是,这些有根有据的“士之怒”,毕竟是历史上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秦王虽有所触动(威胁),但还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势必会存侥幸心理,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总之,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论敌,不辱使命。当然,如果唐雎手中没有真理,没有尊重客观实际的科学态度,那么,说话技巧再高明,充其量也只能是诡辩而已。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