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小日子txt下载:薄熙来提“小平遗愿”有何深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59:14
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提出: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多次强调,要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今后要在“后半句”上多下功夫,实现小平同志遗愿,把共同富裕搞好,以圆满完成改革开放的伟大任务。(新华网6月27日) 

    以上这段话,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出席在渝召开的“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时所作发言的一部分。

 

    早在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就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时至今日,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刻,为何“共同富裕”被再次提及?

 

    在笔者看来,薄熙来同志如此看重“共同富裕”,有以下几方面深层次的含义:

 

    首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任务的再强调。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其他道路都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自她成立之时,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身为之奋斗的不懈目标。在借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经验之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准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要战略问题。搞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落脚点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薄书记重申“共同富裕”,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任务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准确把握和重点强调。

 

    其次,是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科学把握。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值得自豪的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城乡差别、地区差异、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悖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衷,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提出解决城乡差别、地区差异、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正是恰逢其时!蛋糕做大了,也要注重蛋糕的合理分配问题。正如薄熙来同志所说:“30多年过去了,‘前半句’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今后要在‘后半句’上多下功夫,实现小平同志遗愿,把共同富裕搞好,以圆满完成改革开放的伟大任务”。

 

    再次,“共同富裕”是进一步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更高台阶的内在要求。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疲软,进口减少。这就对我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重要。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变过去十分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主要依靠内需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扩大群众消费能力是关键。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共同富裕”是前提。只有让更多的老百姓“富起来”,才能释放出更大的消费力,从而使得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内需拉动型。内需稳固和强大之后,会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上档升级,使得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样一来,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呈现出良性循环。

 

    最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美好未来坚定决心的有力表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与“共同富裕”理念具有本质上的统一性。“人”要得到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人经济状况要有“质”的飞跃。薄熙来同志重视“共同富裕”,不仅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坚定贯彻,更是展现出了共产党人为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强调“共同富裕”,既是对过去成就的肯定和自豪,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激励和鞭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是党对全国人民许下的庄重承诺,更是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美好蓝图、为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