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驾峨眉山:教育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26:40
 核心观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这是学校对学生大爱的真正体现,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体现。

  大学应当要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之所以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不仅教学的体系和课程内容由教师制定,教与学的活动也是在教师给定的框架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和能动意识受到很大限制,其创造意识也受到抑制。如何使学生能够自由发展?如何使学生成为既有益于社会又最适合他自身的“自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答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不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这是学校对学生大爱的真正体现,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体现。这样的教育要求教师常常“无我”地、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育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有真正的爱。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有多样化的人才,才可能使更多的学生成才。

  大学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每所大学都重视其发展战略,重视学科建设、研究平台建立、人才引进等,这些理当如此。但如果仅限于此,而不重视教育模式的转变,那就是战略的重大失误。

  从长远看,影响一所学校声誉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其实不是论文、平台、获奖等,最重要的因素是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总体表现,或者说是培养社会杰出人才的总体状况。人们之所以认为哈佛、耶鲁、北大、清华是杰出的,不是发表了多少优秀论文、获得多少科研成果、具有多大的平台,而是因为在各个领域都活跃着这些学校的杰出毕业生。由此可见,学校的发展战略就应该更加重视人的培养。

  如果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自由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学生未来就能够成为最适合他自身的“自己”,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在社会上有更好的表现,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如果仅仅从一些时下关心的指标出发,仅仅从短期效果审视,那样制定出的政策就可能愧对高等教育的未来。

  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非弱化教师的作用,并非否定教师在执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这种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更具爱心,教学和教育活动也应该更具艺术性,但同时教师的工作量也更大了,因为他们必须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教师代表李艳梅教授讲得非常好:“对于教师而言,每名学生都是唯一,都需要你去发现、欣赏、雕琢。我总是微笑地面对学生,希望他们也微笑着面对人生、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真谛。

  (本报记者李凌根据采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的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