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直飞悉尼:有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践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22:26
[摘  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在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但也出现了很多无效或低效的“畸形互动”,如单一型互动、偏爱型互动、点缀型互动、情感缺失型互动、目标缺失型互动等。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互动应注意抓好互动的预备、组织、完善等各个环节,争取达到理想的互动境界。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互动;策略

    一、新课程教学互动的现状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在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也产生了很多无效或低效的“畸形互动”,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引起注意。

    1.单一型互动

    新课程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互动还是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学生则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有研究表明,从平均水平来看,师生互动在我国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比例高达近90%,在总的互动时间上更是高达93.2%,生生互动时间则只有6.8%。很明显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是单一性的。

    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应各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2.偏爱型互动

    现实的教学情景表明,很多教师在分配学生课堂互动机会、互动内容和互动时间时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学生干部或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内容和时间。在互动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教师对待“优等生”要比其他学生好。这类互动“因人而异”,既不利于整体教学互动质量的提高,也不符合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3.点缀型互动

    在各种新课程的课堂展示活动中,大家一定会发现都有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活动,都有充分的师生对话,整个课程充满了“互动”的景象。倘若你认真分析一下或做个课堂实录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不良症状”:有的合作只有几十秒钟,有的合作没有实质可究的主题,有的合作有“合”而无“作”或有“作”而无“合”;在师生对话中,多数停留在“是否”型的简单问答上等等。显然这种互动是为锦上添花而点缀的,点缀型互动是贴着“新课标”标签的形式互动,没有互动实质。

    4.情感缺失型互动

    这类互动决不会出现在公开课上,但在平常的教学中常有,表现为:当教师提问而学生答不出时,侮辱或罚站;当学生听不懂而提问时,遭到嘲讽;当学生合作讨论,有说有笑时,受到批评;当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面无表情、语气生硬等等。

    教学互动是人际之间的互动,是师生都作为平等的人而发生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不只是知识的弥漫和智慧的扩张,更是师生情感、人格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没有情感的互动,就像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不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5.目标缺失型互动

    这种互动在平时教学和小范围的听课活动中时有出现。主要表现在:互动是随心所欲的,高兴时就让学生互动一下,“放放风”或干脆“放羊”;不高兴时,一切由教师主宰,学生毫无“言论自由”;不管有没有互动的必要,也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互动,只要有人听课,就来“互动”;而且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互动中学生往往可以“自由活动”。这类互动既不顾学生实际,也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教学因素。这类互动是为听课而生的,是为课改而动的,是随教师情绪而变的,是完全不顾教学后果的互动,其根子就是教育教学目标的缺失。

为了从学生角度了解互动情况,本人进行了有关的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及调查情况如下表:

是否愿意互动

互动效果

最喜欢的互动形式

最有效的互动形式

愿意

无所谓或不愿意

一般

小组或全班讨论

其他

小组或全班讨论

其他

85%

15%

30%

51%

19%

87%

13%

83%

17%

    从中看出绝大多数人(占85%)是愿意互动的但没有机会互动,有多数人(71%)认为课堂上是有互动但效果不大。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课堂上很少有互动或没有互动,为什么呢?与学生交谈后,才知道:他们认为上课时老师讲得多,不太有小组讨论等活动,因此没什么互动。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与学生交流均反映出:学生最喜欢的互动形式是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最令人费解的是,学生认为最有效的互动形式竞是全班性的讨论和小组讨论。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多年来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师讲生听”和“师问生答”,在学生看来并不是最有效的!

    二、有效教学互动的形式

    有效互动不是任由教师控制、单向影响的活动。从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来看,有效的教学互动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双向型

    在这种互动方式中,师生之间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的师生对话形式。

    2.多向型

    这种互动形式与双向型互动不同的是,互动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之外,学生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双向流通。它强调信息的多向传递反馈。在课堂上的常见形式是: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

    3.网状型

    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和教师构成一张紧密联结的网,每位学生、每个老师都是这张网的一个结点。能够牵一点而动全网,互动的辐射范围非常广。这种互动强调师生平等参与学习活动,信息全面开放,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源。这种互动的载体往往是大型的数学游戏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网上互动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种互动往往交织在一起,缺一不可。就教学效果来说,在这三种互动形式中,双向互动的效果比较差,多向互动的效果比较好,但效果最好的是网状互动。

    三、教学互动的组织实施

    教学互动的组织实施一般按以下流程:

    (一)互动的预备策略与方法

    1.创设利于有效互动的环境

    互动理论强调互动是人与环境的作用。因此,创建适于学生互动学习的物理环境(比如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灯光、绿化等)和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前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互动。在互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互动、创设互动条件、消除互动障碍,努力培养学生乐于互动的态度。

    2.预设互动:有效互动的支点

    要切实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就必须要有互动预设。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教材、学生实际、教法等,预设好如何互动引入?何时在课中互动?怎样互动?在结尾如何互动?是否要延伸互动等问题。预设互动的要点是:“多预精用,弹性设计”。多预精用是指预设时多准备几种互动方案,在互动的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要多元化,但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课堂实际,精挑细选地用。弹性设计是指根据课堂的多变性、生成性,在设计互动活动时要考虑“不同人的发展”而因人设计学习目标,考虑“不同人的认知”因人设计互动内容、互动形式。

    (二)教学互动的组织策略与方法

    1.疑问:有效互动的起源

    问题是学生思维互动的发动机。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就是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没有油的发动机,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没有思维上的实质互动。问题又何来?通常是由教师来提。对教师提问来说主要是注意两方面:怎么提和提什么。有效互动的提问重在引导,要避免大量的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这会造成互动范围小、学习被动或互动失真,甚至造出“南郭先生”。提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互动、要因人施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

    2.对话: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课堂上互动不起来,在很多情况下,问题就出在对话上。如何才能实现真实有效的对话呢?(1)人与人之间必须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你—我”关系。特别是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观念平等、人格平等,要尽量保护学生的创新灵性,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2)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这要做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合作:有效互动的特点

    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合作是教学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师生、生生有效合作,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必不可少。只有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讨论才能深入,才可能有思维碰撞的火花。

    (2)合作中的启发、引导、调控是关键。当学生在合作中有困难、有疑虑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引导。对合作中个别学生或小组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合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优生占主角甚至没有合作的现象,这时教师要积极调控,比如在交流时间、小组人数、组员结构、任务分配等方面作适当调整和控制。教给学生有效的合作技巧,如倾听、相互信任对方、相互鼓励支持等。

    (3)合作后的评价、归纳、提升是重点。对合作中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及时肯定表扬。对合作中并没解决的问题或生成的新问题,教师要阐释、归纳和提升。对个别运转不好的小组,还要在课后进行师组互动了解原因。

    (4)设法在课外建立“师生互动场”,(类似课外辅导小组)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这也是加强师生互动的良策。

    4.做中学:有效互动的新形式

    “做中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做中学”大多是在学生的相互合作中完成的,在“做”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约束,形成真正有效的合作互动。

    5.非言语沟通: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

    有效互动不是单一的依赖语言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除了言语沟通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言语沟通。比如课堂上的体态语言交流(如眼神、手势、身姿、头语等)、书面语交流(如评语、作业批语、留言本、数学日记、网上的交流等)。数学学科本身较抽象乏味,但在互动中加入非言语沟通,就会使枯燥的互动顿生生命活力,其互动效果自然妙不可言。不过运用体态语时,要注意:(1)要恰当准确,自然得体。(2)要协调一致,整体配合。体态语与有声语言、体态语各类型之间互为补充、相互配合,才能更具体、真切地交流互动。

    6.信息技术:创新互动的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背后凝聚着强大的价值诉求:平等、沟通、透明、快捷、共享、互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理念与互动理念是如此的一致,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通过网络的载体(如组建QQ群、建立教育博客等),在所有的学生、教师之间构建一个虚拟又实在的“互动社区”。在这个社区,所有人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陌生的,他们都是主人,他们之间互为主体,可以“无所顾忌”地交流,这样建立的互动是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我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互动,让人们在共享、互动、开放的状态里形成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我相信这是我们将来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互动的完善策略与方法

    抓好互动的几个“度”是有效互动的关键。由于师生背景和认识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只有适“度”互动,才会产生有效的互动。

    1.互动的广度

    实际教学中互动的广度往往不够,主要有以下原因:受题材限制(范围小或难度大等),学生施展不开;怕犯错,被取笑;没有足够思考时间;没有平等的发言机会等。为此,在教学互动中,一方面要善用教材,分层次挖掘合适的题材。另一方面,在互动时要积极引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创设宽容和谐的互动氛围。要使每一位同学有所感、有所知、有所议、有所获,确保学生全员互动、全程互动和有效互动。

    2.互动的深度

    要真正使数学教学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就必须要关注互动的深度,即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层面的互动,而且也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情感体验的交流。

    3.互动的延展度

    实际的教育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因此互动也不止于课堂。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的延伸,课外教学互动的时空更大,教师要积极建立课外互动的机制。如引导学生建立互助学习小组、课题兴趣小组、教学日记的交流互动等。此外,我认为家校之间、家庭成员之间若能建立起有效的互动,也一定能促进学生良好互动习惯的养成,达到以互动促互动的效果。

    四、教学互动研究的反思

    有效的教学互动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它是将理解透彻的原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动态生成的。正因为是动态生成的,也就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

    1.互动中的优化问题

    在教学中,当学生真正互动起来的时候,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有很多的。这些方法和想法是共享了,但部分困难学生可能掌握不了,甚至觉得更乱了。怎么办?这就有一个优化问题,就像玻利亚的解题表一样,是不是有一个基本规范呢?因此生成的新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优化学生在互动中产生的“研究成果”呢?值得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探讨。

    2.多层次互动问题

    教学互动也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方法,需要教师之间经常进行交流探讨(即师师互动),比如,以教学互动为主题的课例分析、专题研究等。我相信这种互动一定会使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产生更有效的互动。

    3.互动中的方法问题

    互动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方法。从理念的角度说,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独白”和单一,走向交流和多元,使知识在互动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教学互动也是很微妙的教学艺术,要想更上一层次,把握教学互动的艺术规律,还需要请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新课程的教学互动更科学、更有效。另外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互动的模式方法也会不断完善和改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

“全员参与、平等信任、互尊互爱、自由沟通、情知相融、共同活动”是我们新课程所要求的互动的理想境界。愿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能在新课改中进一步领悟“互动”的理念,更深一层探索和把握“互动”的方式、方法和模式,早日达到理想的互动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