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若尔盖旅游:《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0年01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04:00

我的鄱阳湖

2010-01-03

――欣闻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陈东有

  鄱阳湖,魂牵梦萦的那一湖清水!每当我坐着汽车或火车从她那画一般的湖景边经过,每当我乘着飞机从她那梦一般的上空飞过,每当我坐着轮船从她那玉一般的湖面掠过,每当我站在庐山含鄱口上眺望她那晶莹茫茫的身姿,我总是感慨万千,忆想联翩。

我在鄱阳湖边上工作生活了四年。时间不长,却刻骨铭心。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那里度过,为人处世的思想性格在那里初成。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草,那里的人,常常一一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1970年的1月,作为下放知青,作为人生第一次正式参加工作,刚过17岁的我和800位同学打起背包,从云居山脚下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来到了恒丰农场。农场位于永修县的东北区,面临鄱阳湖,东面就是吴城镇和今日的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北面与星子县、德安县相望,我所在的二分场的大部分都与浩浩荡荡的鄱阳湖交接。

在这里,我的第一次劳动就是向血吸虫开战:在龟山湖湖边上铲草皮。龟山湖只有千把亩水面,是人工在一座形似乌龟的小山下建起一条小堤,把鄱阳湖截下一小段形成的内湖。把草皮铲起来,不是像今天,可以卖到城里铺草地赚钱,而是堆起来捂实让它发酵,把草皮里的钉螺沤死,以消灭血吸虫。当农工师傅在草皮里找出钉螺给我们看时,我才开始感觉到了血吸虫的威胁。

在这里,我第一次感觉到劳动的甘和苦。那是修建一座中型扬水站,扬水站建在鄱阳湖边上,就是把鄱阳湖的水抽上山来灌溉。站在水站高处,脚下就是鄱阳湖。当时是初春时节,鄱阳湖水还在那远远的水天之际,没有涨过来,湖草却已有几分浅绿,眼前分明就是一片春色,似乎这不是鄱阳湖,而是大草原,让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就在那个工地上,我学会了打炮眼,手掌上血泡叠血泡,用手帕包着,咬着牙,继续挥大锤;我练出了好肩膀,挑起了我自己以前没有挑过、此后再也不敢挑的254斤重的担子走二百米不歇肩;也练出了好饭量,一斤半米饭下肚不觉得饱,至今对米饭感情不减。

在这里,我第一次骑上了马。我们看见那湖地草场上远远地有十几匹马。一问,才知道,那是从部队上退役下来的战马。这可是大刺激!于是几位想玩马的“同志”,趁中午大家休息时去找马了。都是城里来的学生,谁也没骑过马,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马都没有鞍,怎么骑呀?情急之下,什么也不顾了,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何况是马!就有两三个性急的抓住马鬃往上跨了。有的根本就上不去,白抓了几根鬃毛;有的上去了,却是比较矮小的马,只在原地转圈圈。其中有一位外号“猛将”的哥们骑上了一匹高大的枣红色公马,那马厉害,甩开四蹄,朝湖水那边奔去。我们都惊呆了。那位老兄真行,右手放开鬃毛,像举起马刀一般在空中比划着,大声叫起来:“为了列宁,冲啊!”这是电影《列宁在十月》结尾的一个片断:列宁的卫士瓦西里上了前线,骑着战马,手拿马刀,高喊着向敌人冲去,很酷!很帅!平时我们都喜欢摹仿。就在我们为这位老兄的酷举击掌叫好之际,只见那马儿轻轻一抖,就把那位老兄抖了下来,掉在草地上又滚进了水沟里。大家是先惊后乐。我还幸运,抓到了一匹不高不矮的白马,骑上去,转几圈,开始跑起来,越跑越快,渐渐地如同腾云驾雾一般,于是也叫了一句“冲啊”的,只是不敢放开手中的马鬃。正得意时,那马突然仰首举起前蹄,把我掀了下来。还好,鄱阳湖的草地草是柔的,地是软的,一点也不痛。惊去乐来,痛快!潇洒!

在这里,我第一次参加围湖造田。我们分场那块造田面积有四五百亩,需修建圩堤大概有一里来长。立冬时开始,二百来人上阵,春节前干完,任务很紧。我们住的是草棚、垫的是禾草。冬天鄱阳湖的风真大呀!晚上风吹得“呜呜”直响,冷风直往被子里钻。白天还是风,送上来的饭菜就见不到热气,吃慢了,就成了冷饭团拌土灰了。当时的工具就是锄头、扁担、土箕,后来来了一部“东方红”推土机,任务是压实土方,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快近年关时,圩堤基本成形,任务就胜利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让那部推土机在那儿修边压实。我当时一是学会了几首民歌劳动号子。当地的农工师傅不少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从苏北和皖北迁过来的,他们的民歌号子与我们江西的虽然很不一样,也挺好听,挺逗乐的,能让人忘记劳动的疲惫,能融洽劳动者的情感。二是学会了开推土机。现在看来,推土机最好学了,不像汽车那么快,也不像自行车会倒,双手抓好两个方向把手,脚踩油门,眼睛向前看,别慌别乱,“突突突”就开上去了。开推土机的师傅是一位老知青,比我大五六岁,人很好。他见我总会在休息时走到他这儿来,坐在机车上问这问那,心里就有数了。“想试试?等下收工时晚一点走,我教你。”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他还教我开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虽然那时我开得都不怎样,但为我后来学开车奠定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在这里,我第一次参加抗洪。1971年,分场组建了知青连队,80多名知青在十几户农工师傅的指导下,负责管理100多亩山垅水田、200多亩熟地、200多亩新茶山、800多亩湖田以及半个龟山湖面,还有一座砖窑和一个可养1000多只鸡的鸡场。鄱阳湖,涨时一个面,三、四千甚至五千平方公里;涸时几条线,就是几条大河沟。大概是1972年夏天,一场大洪水袭来,湖田全淹了。正是早稻将收的时候,淹得心疼啊!我们站在被淹的湖田里,一把一把地将稻穗捞起来,割下,能收一点是一点。有人提醒我们:当心血吸虫!那时哪顾得了那许多。洪水越来越大了,眼看就要倒灌进龟山湖。一旦外湖水漫过湖堤,甚至出现塌堤,那内湖里面养的十几万尾鱼就全跑了。我们提心吊胆,一天24小时值班看守湖堤。我当时是副排长,也就是生产队副队长,值夜班的任务就我来承担了。有一位老农工李师傅指导,我领着几位伙伴在堤上巡逻,到闸口上查看。虽然是仲夏,但鄱阳湖的夜风却是凉习习的,让人犯困。过了午夜,水开始在退。李师傅说:这下可好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他让我们到他家里去休息一会儿。刚坐下,守闸口的人来报告,说是抓到了两条大鱼,一鲢、一鲑,都有十来斤。大湖养大鱼,一点不假。不过,十来斤重的大鲢鱼,常见,五斤以上的大鲑鱼就难遇了。正好肚子也饿了,打牙祭吧。李师傅烧起灶来,这边开始剖鱼。遗憾的是当时食油太少,我们也不好意思让李师傅多放油,只是在锅里滴了几滴,表示一个意思,鱼就下锅了,多放薑、蒜。那夜,大家吃得高兴,吃得痛快,鄱阳湖的鱼真鲜!

在这里,我第一次参加“打大阵”,至今后悔不已。当时围湖造田,各地都在干。修建围湖的圩堤时,一定会在两座圩堤之间留出“无主湖地”。这种地,当湖水水位低时,小则三、四十亩,大则上百亩;水位高时,一分也没有,全被湖水淹了。所以这些地,政府也不计算种植面积。湖地很肥,如果当年不涨大水,农民兄弟去种点什么,不需管理,收成也不少。1973年吧,我们连的农工师傅在一块无主湖地上种下了四五十亩芝麻。到了收获的时候,竟然也是一片喜悦。喜悦归喜悦,还没有去收,对面圩堤里的农民兄弟就拿着扁担绳索来收获了,理由是:无主地上的东西老天爷给的,谁收归谁。于是一场“打大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对方三四十位,有男有女,估计是一家一家来的,收到了芝麻就归各家,利益直接。连队领导调了我们知青上去做工作,也是三四十位。我当时正在窑上做砖,也被调上去了。领导再三强调,只要把芝麻收回来就行了,千万别发生冲突,更不要打架。芝麻是我们种的,可人家已经把芝麻都收好打捆了,有的已经挑到他们的堤里去了,这三四十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上去了,与三四十位决不会放弃利益的农民对到一起,能不发生冲突吗?真的打起来了,还越打越大。我是排长,不能让大家打出事来,下死力气劝那些火气大的伙伴,“别打!别打了!”谁听?谁也听不到。架没有劝住,我就觉得背上被硬物狠狠地打了一下,顿时感到胸闷,眼睛直冒金花,说不出话来。也不知是哪个小子干的,这要是打在头上,保不准就开瓢了。后果是,双方各抢到了一部分芝麻,各有七八个人受伤,我是轻伤吧。今天想来,何苦?那四五十亩芝麻,打出籽来,顶多也就收个二三百斤,当时是五角一斤,虽然那时我们的工资也就二十块钱,但赔上十几个人受伤,真不值!

说到那里的农工师傅、农民兄弟,我就有一种深深的感激之情。

刚才讲到的李师傅,本地人,当时的年纪五十多岁,右腿残疾,但农活做得很好,耕、耙、栽、插,样样好手,做砖、烧窑、打鱼、养猪,件件精通,他说他是在鄱阳湖边上长大的,我的农活和做砖烧窑,大部分是他教的;为人更好,不仅和气,还乐于助人。他有一绝招,能用莫明其妙的草药治病痛。有一年夏天“双抢”时节,正忙,我屁股上长了一个疖,又红又肿,坐不得,走不得,躺下也难受。到医院吃药打针没用,还发起烧来。他让人把我扶到他家,从那放祖宗牌位的桌案上取下一个破铁锅,铁锅里有小半锅被灰尘蒙了的黑乎乎的东西。他吹去灰尘,又从炉灶里铲出些火烬来倒在堂前地上,放上铁锅,过了一会,一股药香飘出。他随手拿了一根小树枝,在锅里拨了点那黑乎乎变成粘乎乎的东西,放在草纸上。接着要我把裤子脱了,把那草纸朝我那疖肿处贴去。顿时我就感到那地方一阵温热。他说:回去好好歇歇,明天就会消肿。其实,当天晚上就消肿了,第二天早上起来,走路已经没有问题。我后来请教他,那是什么好药,他笑着说:都是鄱阳湖里的草。

在去知青连队之前,我先后在两个农工排(生产队)工作过,于是有两家非常好的房东。第一家姓章,章大伯在总场商店工作,夫妻俩都是皖北人。那时我们食堂的伙食很差,中餐和晚餐各是五两饭,菜就说不到了,常常是萝卜干、咸菜,有时就是酱油汤。章大妈对我很好,当章大伯从单位上偶尔带点好菜回来,她烧好了就会用小碗另盛一点,留给我。一个冬夜,我们几个人顶着大风大雨,把一个急诊病人送到总场去,来回十二里,全身湿透。回到住地,章大妈一家人已经为我们生起了火炉,还为我们找来了干衣服,连被窝都帮我们烘热了,真暖和!

第二家杨大叔,夫妻俩是星子县人。杨大叔对我们说,你们的根恐怕留不住,好好锻炼锻炼,将来的前途大得很。杨大婶很喜欢和我们聊天,问我们的情况。她家里有好吃的,一定会分一些送到我们房间里来。那时干活作兴比赛,你今天插秧一亩,我明天就要插一亩一分。杨大婶把我拉到一边说:比不得,累出病来不得了。她批评杨大叔:要干你自己去干。年轻人慢慢来,急不得。有几次干活回来晚了,食堂里没饭也没菜,她知道了,把自家吃的省下来给我吃。她说得好:我们家七八口人,一人省一口,也能管你的饱。杨大婶生了六个孩子,前面五个都是女儿,第六个是儿子。她说:我知足了。

除了李师傅、章大妈一家、杨大婶一家,还有许多至今难以忘怀的乡亲:那嗓门喊破天的老尹――他站在上垅村的山头上喊一句“上工了”,三四百米外的下垅村也听得见,大家都上工去;大学毕业下放到此“改造思想”却能让果树丰产的技术员广东人老陈;一坐下来嘴皮子不停故事不断而且特喜欢找我辩论的小组长老金;在我患虐疾高烧42度时抄近路送我去总场医院的老笪父女俩;在我染上菌痢,拉肚子拉得不成人样时,为我送来有效草药的小李……

鄱阳湖畔,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些事,那些人,已经过去三、四十年了,至今不能忘怀,也不敢忘怀。

今天,当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消息传来,我心潮起伏:这是一项宏大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民生工程!我为鄱阳湖祈祷,我为我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鄱阳湖畔的父老乡亲祈祷:结构优化的经济可以发展得更快,城乡统筹的社会可以进步得更好;父老乡亲不会再去围湖造田了,不会再去为几百斤芝麻“打大阵”了;湖水可以得到有效的调节,血吸虫病可以得到更好的防治,人民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都将有更好的保障和发展……

我思念我的鄱阳湖,我祝福鄱阳湖畔的父老乡亲!

                                     写于2010年元旦

 

 

 

 

幸福在哪里?

2010-01-17

陈东有

人家讨论“幸福指数”,我想谈谈幸福感觉。

几十年的伏案工作,使我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常常是不过零点不休息。前几天,气温突降,真冷,而且感觉屋里比屋外还冷,这是咱们南方的冷不同于北方的特点。将近午夜,妻子把一碗热气腾腾的海带汤端到了我的面前,她说:“尝尝咸淡。”我抿了一口:“正好。”她说:“那就趁热喝了。”她守在我的身边,看着我三口两口地把汤喝光,拿着碗走了。我突然傻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书,只觉得,不仅全身暖和,心也暖和和的,整个身心都被那海带汤给暖化了——这不就是幸福么?妻子又把续好开水的茶杯端进来,放在我的手上:“捂捂手”。我接过茶杯,轻轻地对她说:“谢谢!”她笑了,转身走出了书房。——呃,这些事都很平常呀,怎么今天的感觉就不一样呢?前些天,她还上街去买了一个捂脚的电暖器放在我的书桌下,我怎么就没感到幸福呢?还有……也许是这两天的降温,把我这种习以为常的麻木冷醒了,让我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这一小碗的海带汤中,就在捂着热热的茶杯的手掌心中。

天有阴晴雨雪,季分春夏秋冬,人生本是苦乐相伴,艰难坎坷自不必说,幸福总是有的。记得从农场考上铁路技校,回到南昌,幸福;后来又考上江西大学,幸福;去厦门大学读博士,幸福;能读上书,而且能不断地读书,真是幸福。工作上,领导看得重,同事们看得起,多多给予支持鼓励,不断地上台阶,也是幸福。谈恋爱,结婚,生女,孩子懂事、有出息,当然幸福;等等。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幸福不仅是让人高兴的大事、喜事,更多的是小事、常事、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事,是只有自己或几位当事的人心里感觉到的事。

一顿饭的幸福——那年,我还在下放,端午节回家,婆婆知道我们平时的伙食不好,自己节衣缩食,或弄点好菜让人带到乡下去,或在我回家时改善生活。这次她为我特意做了一顿好饭:板栗红烧肉盖晚米饭,这三样东西在当时都是难以弄到的,也是最好吃的,而且是一大碗。那是最幸福的一顿饭,又香、又爽、又饱,口感、胃感都好极了,至今仍然保持着我对吃饭最幸福感的纪录。

愧疚与幸福——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最近他的父亲来到南昌看病,他为父亲洗澡洗脚。从小就一直认为父亲的身体是最强壮的他为父亲擦背的时候,父亲瘦小的身躯使他心中万分地愧疚;他为父亲洗脚时,父亲那双満是老茧的大脚让他感到心疼。他流泪了,这是愧疚的泪水。父亲看着孝敬的儿子,默默地流下了的眼泪,这是幸福的泪水。

幸福既然可以是平常事,也就出现在平常之中:父母在堂,多事孝敬,多敬一口,上下融融,多孝一事,少些后悔,幸福;一家三口,下班之后,下厨上桌,一碗两盘,不求丰盛,只是温馨,饭菜之间,又有新语,幸福;与爱人两情相悦,理解宽容,推而就之,默而近之,她有唠叨,我有笑谈,幸福;与同事共同努力,或加班加点,或废寝忘食,事成之后,或茶室小坐,或三杯两盏,幸福;假日出游,约好几位同伴,进山林,望江湖,沐阳光,观明月,幸福;虽是陌路,你我相助,虽是擦肩,微笑结缘,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幸福……

当然,正因为是小事、常事、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事,是只有自己心里感觉到的事,也往往因为习以为常而容易忽略、忘记,甚至不以为幸福。这就太不珍惜了,太浪费了,太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给自己带来这种幸福感觉的人和事了。千万不要等到幸福“失去之后才感到珍贵”而后悔,千万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幸福在奋斗之中,幸福在憧憬里;幸福在比较之中,幸福在回忆里;幸福在理解之中,幸福在现实里;幸福在发现之中,幸福在我们的心里……

 

 

 

 

幸福的“海带汤”--感谢博友们支持《幸福在哪里?》

2010-01-23

陈东有

冬寒之夜,妻子为我端来热气腾腾的海带汤,让我感到妻的温暖、家的幸福;于是我把我的感受和着一些联想送上博客,一是不能断了博文,否则就断了交流;二是与博友们交流自己对幸福的认识。没想到许多博友把这篇拙文给“顶”了起来。妻子看了我的博文,当然高兴,看了大家的“顶”论,更是幸福,因为大家都在表扬她。这碗给我带来幸福感的“海带汤”自己幸福起来了,而且这种幸福来自最为平常不过的交流,来自各位有的相识、更多是从未见过面的博友。这又一次证明,幸福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幸福就在我们的交流之中;幸福可以发现,可以创造,可以积累,可以收藏;幸福通过交流、分享可以酿造出更多的幸福和更多人的幸福。

读了大家的评论,我为各位博友的胸怀、情感、思想所感动。各位对幸福的理解,虽然与我多有共同之处,但还有许多我所不及、所未体会、所未达到的境界:

“幸福确实要有一颗易感的心。”

“心中多春天,笔下多温暖。”

“常怀感恩之心,就会常有幸福之情。”

“幸福时常都在,只是感悟要在内心很柔软的刹那。”

“幸福‘指数’就是幸福感觉的数字化,没有感觉肯定就没有幸福。”

“幸不幸福,就像穿鞋子,只有自己知道。”

“平凡中才能感知幸福。”

“幸福就在于有一颗平常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能够感知幸福的人,才能懂得幸福!”

“能够珍惜幸福的人,才能拥有幸福!”

“幸福源于心中,平平淡淡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可是就是因为很多人不甘于平淡,让属于自己的幸福溜走。”

“平淡的幸福,幸福在身边。”

“幸福就在平平淡淡的生活和平平常常的点滴细节中。”

“幸福在过程之中,幸福在感觉之中。”

“幸福是一种感知,与金钱、地位无关,如果能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合二为一,那就是幸福。”

“幸福的细节或许有所不同,但幸福的回味应该一样悠长。”

“用心创造幸福。”

“千千万万的人寻找幸福,原来幸福就在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只是需要用心去感悟。”

“我认为能为长辈尽一点孝,是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这些话语写得多好!都可以成为最佳“微博”。让我好好地品味,好好地享用。
    最后这一条评论者署名“同事”,不知是不是我的那位同事?如果是,这就是他的胸怀,大家可以对他有更多的了解;如果不是我的那位同事,那我愿与他结为同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可以因此向他学习,受他影响。

还有位朋友半月前在网上买了足浴盆给父母,明天就去为他们洗脚,我读了后很感动。更可敬的是他对幸福的认知从“追求”改为“创造”。我不如他(她)。

所以,我要谢谢大家,11月23日上博客至今天,两个月整,发了17条博文,“认识”了好多好朋友,得到了好多博友的支持,真幸福!不论大家如何评论,都是令人快乐的事。我要谢谢博客,网络这东西真是太神奇了,博客这东西真是太有意思了,它为我打开了又一片新的生活天地,为我建立了一座可以和天下朋友聊天的茶室,为我建设了一间可以与八方来客疑义相与析、快乐共同享的书房。

有人对博客持反对态度,以之为“扯蛋”;有人对博客持不闻不问态度,以之为“无聊”。也有的朋友虽然喜欢博客,但往往把博客当作自己寻找痛苦、寻找气愤的工具。何必呢!上上网,写写博客,与博友聊聊,试试,用获取信息和寻找朋友聊天的动机,用发现兴趣和得到乐子的心态,一定会有收获,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生存的另一种价值和乐趣。

生活中有甜酸苦辣,人生中有悲欢离合,我们可以用甜蜜和欢乐冲淡痛苦和辛酸,抚平悲伤和哀怨,增强精神和力量。何况还可以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高见,提出有利于社会健康进步和经济顺利发展的建议,为更多人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人生艰难,生活不易,需要我们去把握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那就是知道选择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乃至度过自己的一生。就像与生俱来的求安避险、求乐去痛的能力一样。

博客可以成为我们通过交流发现快乐、发现幸福、发现知己、发现兴趣和乐趣、发现知识和智慧的百花园。难道不是吗?

乐观,就是幸福之门。

   嗨,幸福的“海带汤”!

 

 

 

荐勤兄弟,你不该走,你不能走!

2010-01-23

陈东有

今天上午10点30分,乌云低垂,大地无语,为维护世界和平奉献年轻生命的钟荐勤同志的骨灰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了家乡。四千四百万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为英雄落泪,十六万七千平方公里的山河为英雄默哀,飘飘细雨为英雄哭泣,呜呜寒风为英雄悲歌……

荐勤兄弟,你不该走,恐怖的枪林弹雨从未阻挡住你维和的脚步,而地震却让你和我们永远分手;

荐勤兄弟,你不能走,半岁的小女在等你取上名字,她太想太想要你亲亲她的额头;

荐勤兄弟,你不该走,你不能走!乡亲们伫立在风雨之中,朋友们泪水洗面久久等候;

荐勤兄弟,你不能走,你不该走!老妈妈悲痛欲绝,谁来为她擦去滚滚热泪,谁来为她分担这如山般沉重的忧愁。

荐勤兄弟,你看到吗,家乡所有的大山都在拦阻你,你不该走,你不该走,你年轻、健壮,世界上还有多少事等你去做,还有多少路等你来走;

荐勤兄弟,你听到吗,家乡所有的江河都在拥抱你,你不能走,你不能走,你是我们的英雄,还有多少知心话你还没说,还有多少幸福生活你还没享受。

荐勤啊,兄弟,你不该走,你不能走!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0年01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0年04-12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06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1~5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2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3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09年12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09年11月 男人空间该有的日志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中发[66]277号 1966年5月23日)_严伟东的个人空间... 幸福似乳沟,挤挤还是有的 - Qzone日志 2010年11月01日 - 扬州浪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10年01月12日 辞旧迎新 消灭蛀虫(完工) - wenxiang096的日志 - ... 2003年01月02日 - yzhx521的日志 - 网 月 月的日志 ★资料搜索链接:个人图书馆、个人空间日志网址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篇 2010年11月15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养生篇 2010年11月15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养生篇 2010年11月16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养生篇 2010年11月16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养生篇 2010年11月17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 2010年11月17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2010年11月18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养生篇 2010年11月18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