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连云港汽车:《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09年11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16:15

旧文今读。两年前,发了一篇拙文,先是光明日报用了,后来江西日报又用了。今天看来,其中还有不少不妥,请各位博友指正。

 

《百城赋》说

2009-11-26

陈东有

  2007年7月8日,《光明日报》在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举行《百城赋》研讨会。时赋文已发表20篇,社会反响十分积极。为《百城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者、专家汇聚于千年书院,品尝佳作,斟酌点评;创作、批评同行于百城华章,回顾赋史,再新文风。余作《百城赋说》,如同为庐山添一草一叶耳。

《百城赋》出,洛阳纸贵。“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先睹为快,竞相传诵。已付梓二十篇者,虽不说字字珠玑,却也是篇篇玉盘。若以意境粗而论之,各具特色。高远者:《九江》、《重庆》、《深圳》、《南京》、《大连》;厚重者:《西安》、《武汉》、《长沙》、《济南》、《太原》;清新者:《宜宾》、《三亚》、《广州》、《温州》、《南宁》;明快者:《昆明》、《大庆》、《福州》、《香港》、《酒泉》。真可谓:古树新花,古为今用大手笔;“齐放”“争鸣”,推陈出新亮佳篇;作者妙笔,“传形传神传文化”;读者意会,“爱国爱城爱家乡”。《光明日报》精心创意;百城有赋,功莫大焉。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形为神之衣,神为形之体,形神相配,神韵天成。赋文两千年,兴衰更替,褒贬纷纭。虽说兴也文采,然衰也文采。若专以形式为上,重文轻意,得形忘意,必因文采伤神韵。言而无物,脱离大众;文若害意,和者日少。风雅尊贵,越要珍惜;绮艳虽美,不可贪多。何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雅俗共赏者是为上品。百城新赋,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采结构,明白清晰;古史今事,深入浅出,形神多已兼备矣。

 

诗有气韵,才能生动;文需点睛,方可传神。体物者,所体之物,应是我志之物;写志者,所写之志,也是有物之志。无我之物如无病之吟、无绩之颂,无一可取;虚立之志如虚张之势、虚情之意,虚而无用。体物写志当在恰到好处,体物有余,文虽短也气闷;写志不足,赋虽长也气弱。或曰体物不易,虽山水无垠,然万物有限,你我相仿,易于雷同;或曰写志更难,虽心胸方寸,然襟怀宽阔,同胞兄弟,个性有异。回顾赋史,体物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千篇易得;浏览文集,写志者,“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佳句难求。

 

自古以来,赋文谋篇虽有巧术,然关键处还在于描景状物,如写我心;叙史说事,如吐我意。物我相会,文气相贯;情景交融,自然流畅。更有佳句言志,抒怀传神,生生而动,或高远、或厚重、或清新、或明快,意境必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开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唐之杜牧《阿房宫赋》收笔“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议事论史,给我多少棒喝。北宋欧阳修《秋声赋》有“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苏轼《前赤壁赋》有“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取物说理,给你多少醍醐。好赋也!百城新赋,体物浏亮,古之史实典故人物,历历在目,使后来者自豪;今之经济社会画图,景景于前,促创业人奋发。但愿多有写志佳句,启迪我辈或明彻事理,领悟人生;或胸怀宽广,立志高远。如今现代,正需要更多先进文化、精神食粮。

 

临长江大湖兮,广我胸襟;登高山险峰兮,宽我眼界。窗外,江山美景,叹为观止;屋内,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今日诸名家莅临我江西九江,共议百城新赋,学生借座,幸甚致至。前人有曰:取上者得中,取中者得下,取下者一无所得。上述拙说,但愿百城新赋佳篇如涌,《光明日报》锦上添花,敬请大家斧正。

 

百赋既开,万赋天来。愿我中华赋友,以庐山为笔,鄱湖为墨,展铺长江之帛,尽书千山万水,锦绣前程。谨借刘上洋先生《九江赋》写志句共勉:“人之最贵,贵在功丰而不傲;行之最难,难在步阔而不止。”

 

 

 

 感恩天地君亲师

2009-11-28

     (2009年11月26日感恩节思念)

           陈东有

今天是感恩节,好几位朋友,包括过去的学生,给我发来节日的问候。我非常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我提了个醒:他们中有工作很忙的,工作再忙,别忘了感恩;他们中还有生活拮据的,生活再难,别忘了感恩。

  我们当然要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知恩不报非君子,有恩不谢真小人。但是有句老话要提起,那就是感恩天地君亲师。天下惟大者,天地君亲师。这里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社会的概念,而是对我中华民族思想精华的再理解。天者,自然之体也;地者,立命之基也;君者,我之国家也;亲者,生育之源也;师者,教我之人也。无天,我无以呼吸;无地,我无以站立;无国,我何以有家;无亲,我怎能为人;无师,我难以有智。感恩,先要感天、感地、感国、感亲、感师。大恩大德者,无可比于天地君亲师。首要感恩者,我之天、地、君、亲、师也!

  

  父亲的母亲,北方人称之为奶奶,我们南方人叫婆婆。婆婆去世已经32年了,那年她老人家71岁。

  我们兄弟二人,是跟着婆婆长大的。在我的记忆中,是婆婆为我煮了两个荷包蛋,并在蛋汤里滴上几滴墨汁,看着我吃下后,领着我走进了小学校门。每一次开家长会,是婆婆牵着我的手去老师交流。炎热的夏天,她唠叨着不许我们去赣江游泳;寒冷的冬夜,他让我们坐进被窝里听她念“大雪飞飞,写信去归,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在外惹祸,她也会拿起扫把揍我几下,骂上几句。有一次,她手边没有扫把,趁我想跑未跑之时,揪下我头上的军帽,朝我头抡了一下。原本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却见一缕血从我头上流了下来,我只觉得头晕。婆婆急了,抱着我问怎么回事。这只怪我顽皮,把帽子里层衬布掏了一个洞,放了一块钟摆进去,那就是一快铁,轮在头上还有不见血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里缺粮,主食是包菜皮。主家的婆婆,每天往煮饭的鼎罐里放下一把米,米烂后把饭捞出来,分成两小碗,留给做工养家的公公和爸爸,然后是一大筐包菜皮倒进鼎罐,煮烂后,就是一家人的主食了。有时,她会在捞起来的烂饭里,抖落一小半碗到我的小碗里。那些岁月,她吃得最少,常常连包菜皮也吃不上,全家人就她出现了浮肿。记得步行串联那阵子,我只有14岁,也和几个邻居同龄扯起一面小红旗,要步行741里上井冈山。婆婆一边帮我收拾背包,一边再三力劝,说是快要过年了,不要出远门,年纪小,自己照顾不了自己。并许诺,过年一定多给两角钱的压岁钱。从井冈山回来,我发了高烧。她先是拉着我去了医院,后来又跑去别处,说是为我求菩萨保佑。下放农场那几年,每次回家,都是她为我烧好一碗蛋煮线粉;每次返回农场,都是她早起,为我炒好一碗蛋炒饭。几十年了,还记得最好吃的一碗饭,就是婆婆为我特做的“晚米饭盖浇板栗红烧肉”。在农场里,每当有同学从南昌回来,都会听到有同学叫:“东有,你婆婆给你带盐菜压肉了。”

  过了六十,婆婆老得快多了,一头银发,让人们尊敬。七十年代中期,我回到南昌来了。她很高兴,总是催着我成家,还让我叔叔为我买了一顶双人床用尼龙蚊帐。当时是二十几块钱,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二,很时髦。她用一个袋子包好,里面放了一小张红纸。她是得肺癌去世的。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也不懂。她只是常常咳嗽,后来咳出了血。她的病是操劳出来的,为了我,为了我们兄弟,为了我们这个艰难的家。病重,开始臥床,她仍然挣着起来,点煤球炉,为全家烧饭炒菜。1977年4月,公公因患脑溢血突然去世,婆婆身体状况就更加糟糕了。肺部肿块已经突现出来,婆婆开始因剧痛而呻吟不止。有一天,是星期天,天气顶好,她的气色也不错。她把我叫到床边,拿出一个牛皮纸包,打开,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交给我:“这是两份工份券,可以买到自行车和缝纫机;这里还有一丈多布票,你就买的卡做身好衣服;这是二百块钱,结婚时买点东西给你的女朋友,就算我送给她的礼。你不听我的话,到现在也不知道我的孙媳妇在哪里。”婆婆交给我的这些,就是我们全家的家当,不亚于今日一个普通家庭的房产和全部的积蓄。

  那天,我去上班前,到了婆婆的房间里,跟她告别。她的声音很低微:“崽,你去上班。”我到了单位上,心里却总不自在,总觉得有一种声音在呼唤我:“快回家!”我忍不住了,立即撘乘最近的一班火车回家。走进小巷,已见邻居面露愁容,用手挥我快到家去。我心知婆婆不在了。三步并做一步冲进家门,只见她老人家真的已经躺在厅堂地上的竹板床上,只是眼睛还没闭上。她是在等我回来!我含着泪,蹲下去,帮她闭上眼,轻轻地叫着:“婆婆,我回来了!”我后悔,那天为什么要去上班。  

  三十二年过去了,婆婆的音容笑貌仍然时时在我面前出现。感恩节,让我想起的第一位该感恩者,就是她老人家。我和弟弟时常谈的一些话中就有这样的内容:如果婆婆(当然还有辛苦了一辈子的公公)能活到今天,那该多好啊!

  不知婆婆在天之灵能否听到我们的怀念、我们的感恩?

 

 

 

关于喝墨汁的说法――感谢博友们支持《感恩天地君亲师》:

2009-11-30

前天,我把拙文《感恩天地君亲师》挂上江西文明网,得到了博友们的支持。昨天晚上,我试着挂上中国江西网和大江网,没想到,支持的博友更多。读着大家的留言,我心中十分感动。这是博客的力量,更是博友们的真情。特别是好几位对前辈、对奶奶深深思念的博友,你们说的,正是我心中的情结。小时候,我并不知道亲情里的内涵,从未去真正理解它对我们的重要意义,从未想到应该如何去珍惜它。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往往是在失去之后,我们才知道它是多么的宝贵。我们的祖辈、父辈,大多是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奋斗过来的。我们今天也要艰苦奋斗,但比起他们来讲,条件要好多了(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正如有的博友所说,当祖辈、父辈们在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要如何地孝敬他们;当他们离我们而去,再想尽孝,却已是晚了。又如有的博友所说,过去想尽孝,条件不允许;今日条件好了,老人却又离开了我们。这也是“人生不如意处,常十之八九”。我和弟弟常后悔之事,就在这里。

有博友问道:读小学的第一天,还要吃滴了几滴墨汁的清蒸荷包蛋?

这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期望。我们常说那些有学问的人是“一肚子墨水”,读书叫做“喝墨水”。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孙有出息,要有出息,就得读书,就得要有学问。我想,老人们把原来是作为比喻学问的“墨水”变成真的墨水来操作了,但信仰的实质还是一种象征。煮碗荷包蛋,是喜庆之意。滴上几滴墨汁,表示对孩子读书启蒙的祝贺和期盼,希望孩子能读好书,长见识,有学问,将来有出息。从这件事里,我更感到婆婆对我的爱,对我的关心。我在家是长子长孙,按理,是家里重点期望的对象,也是重点培养的对象。这几滴墨汁是婆婆代表全家人让我喝的。

后来,我女儿读小学的第一天,我和她妈妈也这样祝贺和期待了她一回。她十分高兴地把蛋和墨汁喝得干干净净。

当然,现在的墨汁不能乱喝,有化学成份在内。一般是用好的墨碇在砚台里磨出的墨汁,这样比较安全一些。只要两三滴足够了,太多就把蛋汤渗黑了,不好看,也不能吃。

喝了墨水不一定就能长学问,还得靠自己好好学习。但是孩子成长要鼓励,这种很象征意义的风俗和期待就是一种鼓励。

仅供参考。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09年11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09年12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06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1~5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2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1年3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0年04-12月 《陈东有的个人空间 》日志 2010年01月 不宜吃的食品 2009年11月10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民间实用验方(皮肤科)2009年11月4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男人空间该有的日志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中发[66]277号 1966年5月23日)_严伟东的个人空间... 幸福似乳沟,挤挤还是有的 - Qzone日志 引用 2009年11月17日 - 梅兰竹菊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月 月的日志 ★资料搜索链接:个人图书馆、个人空间日志网址 民间实用土方验方书架实样代码2009年11月11日【原创】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篇 2010年11月15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养生篇 2010年11月15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养生篇 2010年11月16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养生篇 2010年11月16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养生篇 2010年11月17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 2010年11月17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2010年11月18日 - 杨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