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佐利黑掉巴萨点球:《心经》的要义?---17世大宝法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34:32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开示 —— 《心经》的要义
转载媒体:噶举大祈愿网站
时间:2007年12月21日
地点:印度 菩提迦耶
藏王松赞干布时,迎请译师翻译般若部的各种经典,包括十万八千诵、八千诵等多种版本。当时即译有《心经》简本,并订定简本代表有关“般若部”法教的精华,应广为持诵。噶当派多位祖师撰作各种注解,加以发扬。我们现在念诵的是梵文版的《心经》,为什么要念诵梵文版呢?这是为了感念印度圣地的德泽。
经中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以唯心来说,一切色相都是空性的,虽然显现了,但却没有自性,不是固有的实体;由于不是固体的,因此能显现。色相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它的本质是空性的,也就是无中生有,因为无所以有。以空性来说的话,无根、无基,这是一种无的空性。经典中谈到各种不同的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等,也提到各种比喻,例如:如梦、如幻、如泡影等,指出一切都只是因缘和合,不是实有的。一切色法、一切有相,加以观察分析时,都没有自性。透过观察分析,我们开始对物质实有的观念产生疑情,进而了解物质非实有。
以五蕴当中的色蕴为例,这好像容器中的水,若没有容器,就没有容器中的水。五蕴都是如此,都如同水,若没有执着的容器去盛放它,容器中的水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从见道位来说的,指一切都不落二边。“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是由修道位来说的。从这里一直到“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指一切都是不成立的,能证和所证的智慧都不存在。总之,在圣位时,我们会看到一切都没有世俗谛的显现。因此,菩萨们安住于般若法而到达彼岸,即达到涅槃解脱。
之后,又说了大明咒,因为从凡夫到成就菩提,我们必须升起智慧,因此“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由资粮道、加行道、资粮道到修道,一步步往上进阶。“嘎喋,嘎喋”是资粮道与加行道,“巴惹嘎喋”是见道,“巴惹桑嘎喋”是修道,“菩提索哈”是证得菩提。所以,这咒语时由下道步步往上,让我们的心不断进展,直到最上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