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延亿法师简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为养家糊口曾打7份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1:1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为养家糊口曾打7份工

 

晨报图片 制图 夏曾珍

晨报记者 徐颖

因为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的到来,沪上文艺小清新们昨天度过了狂欢的一天。上午,略萨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一个作家的证词》为题,进行了演讲;下午,他又转场至上海戏剧学院,参加由99网上书城举办的朗诵会,他用母语西班牙语为读者朗诵了代表作《酒吧长谈》的片段,并与中国作家叶兆言和孙甘露进行了对话。这位诺奖得主坦陈,自己得奖后,成了被媒体疯狂追逐的受害者,随后又自曝,“吃饭”不能全靠写作,最多时,他曾打7份工来“养家糊口”。

诺奖得主成受难者

2010年,略萨以74岁的高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大的改变,莫过于从此深陷于记者的包围圈中,“很多人来采访,不让你安静生活,不让你好好工作。我成了媒体的受难者和受害者。”

略萨说,诺奖让他得到了更多的称赞,但与此同时,“总是不断有记者来采访,我真的很想逃到没有记者的小岛上去生活。虽然我本身也当过记者,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完全是受难者。”

对于诺奖的公平性,略萨表示,它像其他奖项一样,有时候很准,给予了应该得奖的人,比如海明威等,都是众望所归的作家;但搞错的也有,“第一个诺奖获得者是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你肯定不会看他的作品。当时和他竞争的是托尔斯泰,最后他赢了托尔斯泰。很多人完全是应该得这个奖的,比如博尔赫斯,但他没有得。我获得诺奖之后,人家采访我,我确实觉得有点难为情,博尔赫斯没有得奖,而我得奖了。但这也可以理解,诺奖评委会有时候也会搞错。我希望给我奖这个事情没有搞错。”

曾打七份工来养家

功成名就的略萨,如今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不过昨天他表示,对大部分人而言,百分百的时间用于写作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本身是一个富有的人。“‘吃饭’不能全靠写作,必须还要找到一个‘吃饭’的工作,然后才能从事写作。”

略萨透露,他19岁时遇到胡利亚姨妈后,两人就结婚了。“那时大学还没有毕业,我必须要工作,要养家糊口。在大学图书馆工作,在广播电台也工作过;登记死人的工作我也做过,找到一个死人给我一份收入,那个钱很少。但我对文学的激情,哪怕做了7份工作,我还是找出时间,在工作之余写作,连星期天也写作。”

“生活中只有写作,是很幸运的”,略萨说,他现在已拥有了这种幸运。不过他觉得,一个作家若总是被人夸赞,有奖金、有政府补贴,会很危险,他的创造性就会丧失一些,“很多好的作家,都是不断克服碰到的困难,一些杰出的作品,都是从困难中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