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怎样签订:真言实理浅说(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12:54

18.愚妄的鸵鸟


鸵鸟的翅膀欢然扇展,岂是显慈爱的翎毛和羽毛吗?……因为上帝使它没有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它几时挺身展开翅膀,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约伯记39:13,17-18』

  鸵鸟不是飞禽而是走禽。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及南美洲各地。栖息在开阔的热带稀树草原和沙漠地带。喜欢群居,很耐干旱,且又耐热,可以几个月不饮水;以各种树叶、杂草和小昆虫为食物。鸵鸟是现今地球上最大的鸟类,身高可达2.5-3米,体重达130-150公斤;它体健力壮,能驮得起150公斤的重物。其翅膀退化成装饰品,不能飞翔,但两腿很发达,善于奔跑;在开始奔跑前,要先做预备动作,即先张开双翅,好象帆船起航前张满了帆似的。

 


  圣经《约伯记》第39章中,只用几句话,就击中要害地把鸵鸟的主要习性说得活灵活现:“鸵鸟的翅膀欢然扇展,岂是显慈爱的翎毛和羽毛吗?因它把蛋留在地上,在尘土中,使得温暖;却想不到被脚踹碎,或被野兽践踏。它忍心待雏,似乎不是自己的;徒然穷苦,也不为雏惧怕。因为上帝使它没有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它几时挺身展开翅膀,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伯39:13-18』

  先看鸵鸟怎样产蛋与孵蛋。每当繁殖季节,雄鸟承担筑巢义务,通常有几只雌鸟把蛋产在同一个巢里。有人看到,4-5只雌鸟依次进入同一个巢内产蛋,每巢蛋的数目不等,有20-40枚甚至70-80枚。

  一只雌鸵鸟在一个产蛋期中,每隔三日产一枚蛋,共可产十几枚蛋。若是等到这一期的蛋都生完了再孵蛋,那么初期生的就会腐败掉。而每只雌鸟在不同的巢内产下几个蛋,几只雌鸟聚合在一个巢内产的蛋,其龄期很相近,就便于孵蛋。这样就要分许多巢产蛋。雌鸟产蛋后由雄鸟负责孵蛋,每只雄鸟都会公平地分得一份孵蛋的工作。孵出来雏鸟暂且跟雄鸟生活在一起。但是最初至少必须有两只以上雌鸟聚合产蛋,要不然它们的蛋就散置于广阔地地面上,成为“弃蛋”;因这些蛋相距很远,雄鸟难以把它们聚集在一处进行孵蛋,只好忍心任其被野兽践踏或被吃掉。有时鸵鸟也会把自己的蛋收集在浅穴内,以此当鸟巢,在上面踩来踩去,不免把蛋踹碎。只有分配雄鸟负责孵的蛋才得到保护,雄鸟在孵蛋时,全身紧贴地面,此时它异常凶猛,人或兽靠近来,它会发起进攻,猛扑过去,用脚去踢,直到来犯者惧怕而逃方才罢休。当幼鸟出生后,雄鸟就暂且同幼鸟结伴生活。

  且说鸵鸟的社群结构。在繁殖季节,每个“家群”都由多只雌鸟组成,通常有三只,一只处于优势地位,两只处于非优势地位,构成“一妻二妾制”;优势的雌鸟常攻击非优势的,有时还会把它们赶走;只是在小的隔离种群中,“一夫一妻制”占主导地位。通常第一至第二枚蛋由优势雌鸟产下,然后非优势雌鸟才开始产蛋。雌鸟常常会穿越3-4个雄鸟领域进行交配。在食物充足的月份,成年鸵鸟保持非常高的性活力。为此幼鸟会被赶离亲鸟,而成为“流浪者”组群,一群可多达上百只。这样原来的社群结构就瓦解了,与此同时,大量的蛋产到巢外,而被践踏。因此鸵鸟所产的蛋只有一半得以孵化,而幼鸟中只有大约六分之一能成活。正如圣经所说:“它忍心待雏,似乎不是自己的;徒然劳苦,也不为雏惧怕。”

  再说鸵鸟的“愚妄”。鸵鸟两翼退化,不能飞,但两腿粗壮,脚很长,每只脚都只有两只脚趾,善于奔跑,一步可跨3-4米,奔跑起来脚尖着地,姿态飘逸,一般时速可达60-80公里,跑得快可超过100公里。鸵鸟开始全速奔跑前,先要挺身展开双翅,显得盛气凌人。因它跑得快,就显得很骄傲。圣经只用一句话:“它几时挺身展开翅膀,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这一语就道出了鸵鸟的愚妄形象。

  此外,人们常说“鸵鸟心态”与“鸵鸟政策”,也是以鸵鸟的愚妄形象来比喻愚妄的人。这是说,当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入沙堆或草堆里,而把庞大的身体和翘起的屁股露在外面,它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危险就是安全。因此心理学家把这种消极心态称为鸵鸟心态,政治家把逃避现实而不敢面对存在的问题的政策叫做鸵鸟政策。而圣经则说:“因为上帝使它没有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若以鸵鸟来比喻愚妄人,这句话正击中此类人的要害。愚妄人之所以狂妄骄傲而显得愚不可及,就是因他既无灵性,也无理性,全凭他肉体的(或天然的)能力而自大自夸,“他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妄;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传道书10:13』

 


  人们要不做愚妄人,惟有敬畏上帝,因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言9:10』

 

 

19.马不能因力大救人

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 马不能因力大救人

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马得救是枉然的,马不能因力大救人。『诗篇33:16-17』

  圣经《约伯记》中,对战马的天然能力有非常生动的描述:“马的力大,是你所赐的吗?……它喷气之威使人惊惶。它在谷中刨地自喜其力;它出去迎接佩带兵器的人。它嗤笑可怕的事,并不惊惶,也不因刀剑退回。箭袋和发亮的枪,并短枪,在它身上铮铮有声。它发猛烈的怒气将地吞下,一听角声就不耐站立。角每发声,它说,呵哈;它从远处闻着战气,又听见军长大发雷声和兵丁呐喊。『伯39:18-25』


  这一段对战马的绘声绘色的描写,使我们脑海中立即浮现出战马的神气凛然的形象:它自喜其力,跃跃欲试;它发嘶叫,喷气之威令人惊惶;它凭力大,无所畏惧;冲锋陷阵,嗤笑可怕之事……这使我们想到,那些“凭着能力大,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们。他们敢冲敢闯,有如马凭力大,勇往直前。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令人可歌可泣的人事物。然而信靠上帝经历诸多争战得胜的大卫王说:“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马得救是枉然的,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这使我们想起中国古代人物故事——霸王别妃的悲剧:

  霸王是项羽的美称。他是秦末农民军首领,于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随其叔父起兵,在巨鹿之战中,一举打败秦军主力。秦亡之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封刘邦为汉王,又划地分封了十七个诸侯王。后来跟刘邦争夺天下,不断发生楚汉战争,最后被汉军围困于垓下(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沱河之北)。项羽军兵粮尽援绝;当夜里听见四面汉军都唱楚歌,项羽吃惊的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后人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地困境。)

  当夜项羽起身,饮于军营中。有随军美人吴虞,平时甚得项羽宠爱。此时项羽作歌与虞美人告别:“力拔山河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是项羽所爱之骏马名称)。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吟唱数遍,虞美人和之,项羽及其左右人等皆悲泣。然后项羽骑上所爱得骏马,带领跟随他的八百余名壮士,冲出汉军重重包围,逃到乌江边(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此时乌江亭长拢船靠岸,让他过江。但是项羽见大势已去,认定“此乃天之亡我”,所骑骏马虽力大腿快,也不能救他,就将马送给亭长;他下马步行,持短兵与汉军的追兵接战,终寡不敌众,自刎而亡。

  中国人对项羽的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英勇正直,有的人说他勇而无谋,骄傲自负。我们在此不想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作全面评价。我们却从项羽的悲剧联想到耶和华所拣选的君王,合神心意的人大卫,他依靠上帝身经百战而常得胜,他作诗赞美主并表明得胜的秘诀:“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马得救是枉然的,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诗33:16-17』“耶和华不喜悦马的力大,不喜爱人的腿快,耶和华喜爱敬畏他和盼望他慈爱的人。”『诗147:10-11』这是大卫切身经历的写照。

  起初大卫为逃避扫罗对他的迫害,曾一时凭自己的聪明与谋略,以为去投奔扫罗的敌人——迦特王亚吉,就会的救助,不料却被迦特王的臣仆认出,他就是杀死他们的勇士歌利亚的大卫。大卫恐怕他们报复,就求主拯救。于是他急中生智,装疯卖傻,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而任凭唾沫流在胡子上。迦特王对他无可奈何,就下令把他驱逐出去,从而让他脱险。大卫这回是自作聪明,却自讨羞媷;但是他伤心痛悔,回转归主,主就拯救他。事后他作诗赞美主说:“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垂听,救我脱离一切患难。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诗34:6-7,18-19』

  后来大卫为躲避扫罗追杀,逃到荒无人烟的犹大旷野,过流亡生活。扫罗亲自率领三千精兵,不断寻索大卫。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只有四百多(后来增加到六百人),都是穷困潦倒不得志的小民。大卫感到势单力薄,孤立无助;惟有仰望在天上的主,切切求告主:“救我脱离逼迫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见诗篇142)主垂听他的祷告,就施行奇妙的拯救。比如,有一次在玛云旷野,扫罗带领三千精兵追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扫罗在山的这边走,大卫他们在山的那边走。当扫罗的军兵将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四面围住,正要拿获大卫时,便有使者来告急说:“非利士人犯境抢掠,请王快快回去。”于是扫罗顾不得追赶大卫,而撤兵回去攻打非利士人。这样大卫就出乎意外地安然脱险。(见撒上23:13-29)

  大卫根据自己切身经历作诗赞美主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的神的名。他们都屈身扑到;我们却起来,立得正直。”『诗147:10-11』

  由此我们明白,无论是马的力大,还是人的腿快,或是人的智慧谋略,都是凭自己的天然能力,而能力愈大的人往往愈自信,相信“凭我能力大,走遍天下也不怕”。这样,人凭自己的能力就会妨碍他去寻求并敬畏上帝,也就妨碍他全心信靠并盼望上帝的慈爱。上帝不喜爱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骄傲人,必对付他们,使他们经历靠自己能力而失败,看到靠自己能力一无所成;这样,才好使他们的心转向寻求无比大能的上帝,从而一心信靠上帝。

 

20.鹰雁飞翔,一直向南

“鹰雀飞翔,展开翅膀,一直向南,它是借你的智慧吗?”『伯39:26』

  圣经《约伯记》中提到,鹰雀飞翔(the hawk fly,也可译为鹰雁飞翔),一直向南的天然现象。

  我们知道,鹰鸽及雁之类候鸟,都有其定向导航系统,能准确地辨别方向。当冬天来临,候鸟从北方飞向南方时,他们展开翅膀,一直向南,直至找到合适的过冬之地。在其漫长的飞行中,不会失方向,这不是凭任何人的智慧所能指挥的。

  长期以来人们观察这种天然现象,思想鹰雁之类飞鸟究竟凭什么来辨别方向。人们熟悉罗盘的指南针,不管盘怎么转动,磁针却一直是指向地球的南北方向,所以罗盘的磁针被称为指南针。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大磁场,有南北两极,磁针受地球磁场作用,而指向南北两极方向。(地球磁场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即地球自转轴的南北两极大体一致,略有偏差)当人们处身于缺乏地面标志物的旷野,或茫茫的沙漠和海洋,或视野隐蔽的大森之中,就要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可以说,罗盘指南针就是人们常用的“定向导航系统”。


  人们把鸽子放出去,不管它飞多远,都能飞回来。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小块磁铁缚在鸽子翅膀下,让它飞出去后,它就会迷失方向,而飞不回来。由此人们推测,鸽子体内有一种类似罗盘指南针一样的“定向导航系统”,能灵敏地感应地球磁场的作用,从而准确地辨别方向。可是当翅膀下加上磁铁时,虽然这磁铁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微弱,但因贴近鸟身,对它的“定向导航系统”起着相当强的干扰作用,使之失灵。

  由此可知,鹰雁展翅飞翔,一直向南,而不迷失方向,皆因其体内具有类似上述的定向导航系统,能灵敏地感应地球磁场的作用,而准确地辨别方向。它们的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并非后天学会的,也非人所驯化的,更非“进化”的,而是上帝的智慧设计与大能创造的结果。

  由此我们想到,信靠上帝之人属灵的“定向导航系统”: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愿意舍己跟从主耶稣,就有圣灵内住我们心里,指导我们行事为人,指引我们走前面的道路;我们里面的灵就是“定向导航系统”,能与天上的神交通,使我们接受圣灵的感动、带领。可是我们里面的“己”尚未全然舍掉,有时当我们的“己”突显出来,就会干扰圣灵的运行作工,妨碍我们接受圣灵的感动、带领,如同加在鸟的翅膀下的小磁铁会干扰它的“定向导航系统”,妨碍它接受地球磁场的感应一样,而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对付“己”,克己节制,以免属灵的“定向导航”系统受“己”的干挠而失灵。

 

21.上帝为什么要造凶猛异常的鳄鱼?

“人指望捉拿它,是徒然的;一见它,岂不丧胆吗?没有那么凶猛的人敢惹它。这样,谁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伯41:9-10』

  在圣经《约伯记》第41章中,对鳄鱼有令人震惊的精湛描述。

  鳄鱼其实不是鱼类,而是爬行动物类。它栖息于江河、湖泊与浅水得海湾。常在水中生活,有时上岸晒太阳。它性情凶猛,捕食软体动物及小型脊椎动物(如鸟类),也会攻击鹿、家畜和人等大型动物;它常从岸上把捕物拖入水中,在水里撕成碎块吃掉。西国古代传说:鳄鱼吞食人畜时,一边吃,一边流眼泪。所以就用“鳄鱼的眼涙”来比喻恶人作恶却假装慈悲。鳄鱼体形巨大,长达3-6米,身体由头、颈、躯干、尾和四肢构成。它有革质的皮肤,其上覆盖着整齐的角质鳞片。鳞片纵横紧密排列,如圣经上所描写:“它以坚固的鳞甲为可夸。紧紧合闭,封得严密。”鳞片下面有骨板,相邻骨板间有革质的皮肤连接。如圣经所说:“这鳞甲一一相连,甚至气都不得透入其间,都是互相联络,胶结不能分离。”因此鳄鱼凭着其鳞甲,能有效地防护其身受到任何攻击。如圣经所说:“人若用刀、用枪、用标枪、用尖枪扎它,都是无用。它以铁为干草,以铜为烂木。箭不能恐吓它使它逃避;弹石在它看为碎秸。棍棒算为禾秸;它嗤笑短枪飕的响声。


  鳄鱼四肢较短,前肢有五指,后肢四趾,趾间有蹼。躯干背腹偏平,尾侧扁,摆动灵活,能有力地推动身体前进。因此它行动迅速,能迅猛地捕捉到动物作食物。鳄鱼的吻一般是细长的(短吻鳄除外),因其具有强有力的颚和尖锐的牙齿,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进攻武器,如圣经所说:“谁能进它的上下牙骨之间呢?谁能开它的腮颊?它牙齿四周是可畏的。”“它颈项中存着劲力,在它面前的,都恐吓蹦跳。它的肉块互相联络,紧贴其身,不能摇动。它的心结实如石头,如下盘石那样结实。它一起来,勇士都惊恐,心里慌乱,便都昏迷。”“在地上没有象它造的那样惧怕。凡高大的,它无不藐视,它在骄傲的水族上作王。

  说到这里,人们不尽要问:上帝为什么要造如此凶猛异常的动物呢?经上记着说:“人指望捉拿它,是徒然的;一见它,岂不丧胆吗?没有那么凶猛的人敢惹它。谁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

  人在鳄鱼面前不仅无能为力,而且都难免恐惧惊慌,甚至昏迷,这样,人们不能不思想:人既然畏惧鳄鱼,怎能不敬畏造鳄鱼的上帝呢?谁能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呢?不但性情凶猛的人、作恶多端的人在上帝面前站立不住;就是自以为有义的人,受冤屈而埋怨上帝不公平的人,在上帝面前也都站立不住。

  被主称许“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的义人约伯,对自己遭到意外的灾祸与灾病的突然袭击,又被他的朋友轮番“审判”“定罪”,认定他是因犯罪而遭上帝的惩罚。约伯一时想不通,甚感不公平,本想要向上帝陈明自己的案子,竭力为自己申辩。可是当他被耶和华问及一系列有关造物主的创造之工的奥秘而一无所知,最后当听说主造鳄鱼,使得“没有那么凶猛的人敢惹它。这样,谁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约伯在造物主面前不敢作任何申辩,不敢问主:“为什么叫我遭受苦难?”他知道上帝作事自有其美意,人不可能测透其奥秘,惟有存敬畏之心顺服主,所以他最后回答说:“我知道你万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拦阻。谁用无知的言语,使你的旨意隐藏呢?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因此我恨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1-6』

 

22.如鹿切慕溪水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诗篇42:1』

  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地寻求你;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诗篇63:1』

  鹿是温良可爱的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广布于世界各地,喜欢栖息于山区林、草地,尤其是森林与水草地衔接地带。鹿可塑性大,易于驯化,如梅花鹿、马鹿,经过人工哺育,能与人共处如同牛羊。

  鹿喜群居,又爱安静,具有发达的视、听、嗅、味等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变化感觉异常敏锐,尤其是听觉很灵,行动机敏,善于奔跑,一有危险就奔跑起来。人们看到鹿奔跑时敏捷轻快,跨步如飞的样子,无不拍手称绝。

  鹿是食草且反刍的动物,采食树叶、青草,以至地衣苔藓;但因其齿冠较低,牙齿咀嚼功能较差,故多采食植物的嫩枝、花、果、叶等,不适于吃粗硬的植物。

 


  鹿特别喜欢水,因为它们每天都要喝大量洁净的水,而且它们都爱清洁,喜水浴。尤其是夏秋季节,它们天天都要到山间溪流饮用洁净的活水,常常找江河、水潭、水库、坑塘进行水浴、泥浴。有时当它们遇到天敌或猎人追捕,就飞跑到平时常往水浴之处,跳进水中,凫水隐藏起来。

  圣经中以鹿切慕溪水,来比喻人饥渴慕义、寻求上帝:“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合神心意的大卫遭受扫罗逼迫时,逃到犹大旷野过流亡生活,他切切求告主说:“上帝啊!你是我的上帝,我要切切地寻求你,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诗63:1』

  犹大旷野是犹大山地东侧山麓至死海之滨的狭长地带,长约80公里,宽不过20多公里。这一地带是沙石坡地与沙漠地,乃是崎岖干旱荒芜之地。那里气候恶劣,尤其是夏季炎热无雨(或极少雨,年降雨量不过50-60毫米)。犹大旷野这地名是不毛之地的意思。这一带无城镇,连小村庄也少见。

  正如俗语所说:“只要到过沙漠的人,才真正懂得水的价值。”大卫流亡在犹大旷野时,处身于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时常感到干热、饥渴、疲乏;想找水,地面没有河,即使偶尔找到河也不见水,因为夏季干热无雨,河流都成为干河道;想找个阴凉处歇息,因地面沙石裸露,无树也无树荫,连大盘石的阴影也难找到。处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不仅口干舌燥,喉咙冒烟,浑身无力,而且也感到心灵发昏,心里凄惨,不知今后当行的道路在哪里。他感到,靠自己软弱无能;靠人帮助,却孤立无助。他惟有仰望在天上的主,切切呼求主:“上帝啊!……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我的心渴想你,如干旱之地盼雨一样。”『诗143:6』

  大卫以生理饥渴而寻求水,来比喻心灵饥渴寻求上帝。他的祈求是合主应许的。主耶稣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它们必得饱足。”『太5:6』“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流到永生。”『约4:14』主耶稣赐给我们的是活水泉源,就是圣灵;主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见约6:63)大卫切切寻求主,就是要听主慈爱之言,从主的话语得到启示,以解心灵饥渴,并知道前面当行的道路。所以他祷告主:“求你使我清晨得听你慈爱之言,因我依靠你;求你使我知道当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他目前只求主“救我脱离我的仇敌,我往你那里藏身。”他要象鹿遇到危险就快跑跳进水里隐藏一样。他要以上帝为避难所,藏身地。当大卫祷告中灵里得到启示,得到主的话语供应,他的信心就得以坚固,就不再觉得“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我的心在我里面凄惨。”他相信上帝是公义、良善的,到时候必施行拯救,他说:“你的灵本为善,求引我到平坦之地。”“凭你的公义,将我从患难中领出来。”(见诗篇143)

  大卫在遭受逼迫患难中,饥渴慕义,寻求上帝,如鹿切慕溪水,使他学到一生有用的功课:在急难时,以上帝为避难所,如鹿遇险跳入水中隐藏一样;在平时,也要求主“使我清晨得听你慈爱之言”,以便从主的话语得着生命的供应,如鹿每天都要饮足量的洁净活水,以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这样,大卫就成为合神心意的人。

 

23.象蜗牛消化过去

愿他们象蜗牛消化过去。『诗38:8』

  不要杀他们,……求你用你的能力使他们四散,且降为卑.『诗59:11』

  我们常在菜园里或花园里,在荫凉潮湿的树蔸或墙根处,看到驮着螺状外壳伸出软体爬行的蜗牛,一只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其中大的一对尖端有眼睛。很特别的是,他嘴里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上面密集地排列着一万五千多颗角质的小齿。别小看这些小牙齿,因其数量多,吃起菜叶、树叶来非常可观,连带刺的荨麻叶和冬青树叶都能嚼碎吃下。蜗牛是农业生产上的一种害虫。

 


  蜗牛看似肌肉发达的身体,其实是作为脚用以起伏曲伸向前移动。在它所行的路上,会不断分泌出象人的鼻涕一样的粘液,使它的“身体”在粗糙的地面上易于移动。当它感觉受到攻击时,就会分泌出一种淡黄色的有毒性的粘液来保护自己。所以蜗牛一路行走,一路都要分泌粘液,一路都在消耗自身。这样,若是它行过干燥而粗糙的沙石地,就可能逐渐地消耗掉,最后只剩下一个空壳。

  诗篇58:8说:“愿他们象蜗牛消化过去”(用英文表达为:As a snail which melt。其中melt 意为消散、消失),这是用来比喻恶人在作恶过程中自身消耗掉生命,自取灭亡。这也是上帝的惩罚。主耶稣要我们不要跟恶人作对,不要自行报复,更不要以恶报恶,而要以善胜恶,要相信主所说的:“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见罗12:19,21)

  当大卫躲避扫罗追杀,流亡到荒芜人烟的犹大旷野,他只求主救 他“得脱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并求主“不要杀他们,……求你用你的能力使他们四散,且降为卑。因他们口中的罪和嘴里的言语,并咒骂虚谎的话,愿他们在骄傲中被缠住了。求你发怒,使他们消灭,以至归于无有,叫他们知道上帝在雅各布中掌权,直到地极。”『诗59:1,11-13』

  前面求主“不要杀他们”,后面又求主“发怒使他们消灭”,这是否前后矛盾呢?不是的,前后的意思是连贯一致的。前面说“不要杀他们”,用英文表达为Slay them not 意为不要杀害、杀死他们,但求主使他们四散并降为卑,且使他们在骄傲之中被缠住。后面说“使他们消灭”,用英文表达为 consume them,意为使他们消耗掉。这与诗篇58中所说的“象蜗牛消化过去”的意思相似。所以这与前面所说的“不要杀他们”并不矛盾。至于说“使他们归于无有”,英文为 they may not be,是指财产归于无有,权位归于无有。而非生命归于无有。因为若是他们生命归于无有,那么“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传道书9:5),怎能“叫他们知道上帝在雅各布中掌权,直到地极”呢?若如此才有矛盾。

  扫罗率领三千精兵去寻索大卫,但是耶和华不使大卫落入扫罗之手,反而两次使扫罗落入大卫之手。大卫因顾念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而不敢伸手害他,却把他平平安安地放走了。大卫对跟随他地人说:“他或被耶和华击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战阵亡。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耶和华地受膏者。”『撒上26:10-11』大卫把扫罗交在主的手中,他对扫罗说:“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施行审判,断定是非,并且鉴察,为我伸冤,救我脱离你的手。”『撒上24:15』大卫相信“耶和华必按各人的公义诚实报应他。”『撒上26:23』最后扫罗跟非利士人打仗阵亡,大卫返回犹大希伯伦,被犹大民众拥立为王。大卫成为以善胜恶的榜样。

 

24.你的心得了智慧,便觉如蜜甘甜

“你要吃蜜,因为是好的,吃蜜蜂房下滴的蜜,便觉甘甜。你的心得了智慧,也必觉得如此;你若找着,至终必有善报,你的指望也不至断绝。『箴言24:13-14』

  吃蜂蜜便觉甘甜,这是大家都有的体验。蜂蜜不仅特别甜,而且还具有特别的芳香。根据测试化验可知,蜂蜜的成分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约占65-80%,其次含水分约占16-25%,此外含有少量麦芽糖、蔗糖、多糖、粗蛋白,以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生物酶与芳香物质。

  蜂蜜的类型,通常是根据蜜蜂所采集的蜜源植物的种类来区分,可分为两类:一是混合蜜,又称百花蜜或杂花蜜,二是单花蜜,如批杷蜜、柑桔蜜、荔枝蜜、杨槐蜜、椴树蜜、紫云英蜜等等。其实单花蜜并非仅从一种植物采集的蜜,也包含与此同时开花的其它植物的蜜,只是以一种主要的蜜源植物为代表来定名罢了。

  蜂蜜的主要物质来源,除了花蜜外,还有蜜露和甘露。花蜜是蜜源植物的花内蜜腺的分泌物,用以吸引蜜蜂来采蜜,而达到传授花粉的效果;蜜露是花外蜜腺的分泌物,附着于叶基、叶柄和枝茎的节间等处;甘露是蚜虫、介壳虫之类昆虫的含糖代谢物,排泄在植物的表面,而被蜜蜂采集。

  蜂蜜不是从百花中采得蜜来,简单地混合而成的,而是由蜜蜂用各种生物活性酶加工酿制而成的。因此蜂蜜的成分、性能远超过植物的花蜜。更是远超过人工以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混合而成的“人造蜜”。现今市场上常见有天然蜂蜜掺和人造蜜的伪劣假冒蜂蜜,要注意分辨,以免受骗。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每群蜂约有几万只,它们有三种分工:蜂王,每群蜂只有一个,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繁殖后代;当生出新蜂王之后,蜂群就会自然跟随蜂王而分家。雄蜂,在蜂群中居少数,其职责就是与蜂王交配,最后死亡;交配时蜂王飞出蜂巢,各雄蜂尾随而追,惟有一只追得上的,方可与蜂王交配。工蜂,在蜂群中占大多数,它们都是生殖系统退化的雌蜂,其产卵器退化成为自卫的武器——螫针;工蜂既是劳动者,又是保卫者,它们平时采集花蜜、花粉,回巢后进行再加工,酿制成蜂蜜,供群蜂享用并贮藏起来以备过冬,还要从蜂蜜中提取特别营养(富含各种氨基酸),精制成乳白色胶状的蜂王浆,专供蜂王享用;当蜂巢受到攻击搅扰时,工蜂就倾巢而出,对攻击者群起而攻之,当它们用螫针钉着攻击者后,螫针断了就勇敢的牺牲了。

  每当寒冬季节,工蜂不出去采蜜,群蜂都呆在巢里。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它们就紧紧地结成一团,此时比平时大量“节食”。当需进食时,由外圈的蜂去取蜜,从外往里传递。过一段时间,在里圈的蜂掉下来,以便转换到外圈,而让外圈的往里挤。就这样输流置换,直至度过寒冬。当翌年春暖花开时,群蜂从新开始采蜜、酿蜜。当人们看到蜜蜂如此奇妙地生活,不禁会赞叹不已,也不能不赞美造物主地奇妙创造之工。

  圣经箴言书中以吃蜂蜜便觉甘甜,来比喻人心得了智慧,明白了真理,也必觉得如蜜甘甜。什么是真理呢?上帝以圣灵感动、启示所拣选的人,叫这些先知者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上帝的旨意,说出上帝要他们说的话,并记载于圣经上。圣经讲的是属灵的事以及灵界的律,就是真理。而且真理寓于上帝创造的大自然中,主宰着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就是真理。所以我们要从上帝创造的大自然与圣经这“两本书”来学习真理。人靠自己的聪明智慧,难以完全明白真理;要靠上帝所赐智慧、悟性,靠圣灵感动、启示,使我们能明白神的话语的精意(即灵意),从而逐渐明白各方面的真理。当我们的心从圣灵得着智慧、悟性,哪怕是明白了些微的真理,我们便觉如蜜甘甜了。

  我们追求真理,就要象蜜蜂勤于采集花蜜那样,要天天不断地从圣经与大自然中查考、采集、积累;也要象蜜蜂酿蜜那样,要昼夜默想,不断酝酿,借着圣灵感动从神的话语明白灵意、透过现象领悟本质,使我们逐渐对各方面真理有所明白,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信念,且要付诸于实行,特为真理作见证。我们还要把所明白的真理不断传扬出来,与别人交通,与人分享。如同蜜蜂将采来的蜜经酿造后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由大家分享。使真理超越人群(即无论种族、贫富、尊卑等等,也不管教派门类),使真理无国界。

 

25.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

“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长官,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箴言6:6-9』

  蚂蚁也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但不象蜜蜂那样,一群蜂有一个蜂王。蚂蚁没有君王,没有元帅,没有长官,它们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它们的群体行动又是为何协调一致的呢?我们去观察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

  蚂蚁勤劳储备是我们常见的。它们“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以备过冬。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之滨,属地中海型气候。那里夏天相当于中国的秋天,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此时也是蚂蚁聚敛粮食的大好时机。其它季节蚂蚁也经常出来找食物,只是寒冷季节呆在巢里过冬。所以在平时,尤其是在夏天,蚂蚁要预备好过冬的粮食。我们常常看到,蚂蚁“兴师动众”,出来搬运粮食的情景。在它们源源不断的队伍中,没有元帅,没有指挥官,却能保持一定的路线,有序地搬运作工;有的用嘴衔食物,有的或拖或推比其身体大数倍的食物,更有大者由一小群蚂蚁你推我拖,共同推进,看起来好不热闹。蚂蚁把食物运回巢后,不任由你吃我用,一下子就吃光用光,而是用蚂蚁所分泌的有特殊气味又具有防腐作用的蚁酸、蚁荃,进行加工处理,以便长久贮存。我们从蚂蚁搬家时看到,它们搬出所储备的粮食,都呈乳白色颗粒状,那就是经过蚁酸(即甲酸)、蚁荃(即甲荃)加工处理过的。

  蚂蚁勇敢顽强更是难能可贵。在《荒漠甘泉》一书中。讲到观察蚂蚁背谷粒爬墙而得启发的故事,那是他墨籣常向朋友述说他早年的故事:“我有一次被仇敌追逼,不得已藏匿在一所破屋中,我在那里独自枯坐了几个钟头。那时我万念俱灰,再也没有志气和勇气去干前面的事业了。在绝望中,我看见一只小小的蚂蚁,背着比它大数倍的谷粒,尽力向墙上拖走。它跌下来多次,但每次仍旧努力向上。我曾数过,它跌下来了69次;可是它并不灰心气馁,第70次它达到了高墙的顶上。那时我得了兴奋,我终身不能遗忘这个教训。”

 


  蚂蚁集体行动,同工协力,共走“蚁路”,更是奇妙非常,令人深思。当蚂蚁要搬运比其身体大数十倍的食物,比如一只死苍蝇,有的推有的拖,它们同工协力,朝着一定的方向路线推进。试想:它们若是各自各向用力,势必互相抵消,而无法前进;蚂蚁既然没有元帅,也没有长官在现场指挥,怎么能协调一致呢?我们经过观察默想,认为这是因蚂蚁能分泌蚁酸蚁荃之类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在它们所行的路上都留下这种分泌物,它们只要一闻到气味就能辨认出行过的“蚁路”来,所以它们就能顺着来路回去。当它们一起推动所获取的食物往回走时,因各自都能闻出(或说是分辨出)共同的“蚁路”,所以就能不约而同地朝同一方向用力推或拖。若是我们用指头醮水,在垂直于“蚁路”方向划线,就会把“蚁路”断开。这是因留在“蚁路”上的蚁酸蚁荃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被水稀释后“蚁路”就模糊了。到此蚁群就陷入混乱,而不得不暂停搬运工作。于是蚂蚁们纷纷往各方向去探路。当有的蚂蚁找到原来的“蚁路”,就沿着它探索行走之路回来,报告大家找到原路的信息,于是被阻断的路又联通起来,大家又一致协力前进。

  至于常言道:“有糖不怕没蚂蚁”,这是因蚂蚁对“有糖”的信息特别敏感。蚂蚁是如何感应以及如何传此类信息的呢?至今还是奥秘。此外,蚂蚁会在发生洪水之前搬家,它们对洪水是如何预测的呢?这也是奥秘。诸如此类还有许多奥秘,有待人们去观察研究,使人进而从蚂蚁的行为得智慧。这不是蚂蚁的智慧,而是造物主创造蚂蚁的奇妙智慧。


 

26.沙番是软弱之类, 却在盘石中造房

 

“地上有四样小物,却甚聪明:……沙番是软弱之类,却在盘石中造房。『箴言30:21,26』

  沙番究竟是什么样的小动物呢?我们没有见过,查考有关的资料,发现众说不一。有的说是一种野兔(英文为cony,特称蹄兔),有的说是岩狸(英文为rock badger)。我们认为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沙番是按希伯来文音译的(Shaphan)、意为躲藏者(hider),其学名为Hyrax Syriacus(其中Hyrax是指蹄兔科的动物)。

  沙番的体形大小及其毛色跟野兔相似,但耳朵较短,无尾巴;身体行动比野兔笨拙,其四足不适于挖掘,所以沙番不是靠自己挖洞藏身,而是利用岩石中已有的洞穴或裂隙作为藏身处或居所。沙番多选择在人迹罕见的山谷岩穴中居住,过群居生活,早晚出来活动觅食,主要吃草,且倒嚼。

 


  沙番最大的特点是,一遇到危险,如遇猛禽凶兽攻击时,就立即躲避到岩石穴中。依靠盘石保护,任何强大的敌人对它们都无可奈何。

  从聪明的小动物沙番,我们得到一个启示:耶和华是我们依靠的盘石,是患难之人的避难所,藏身地;当我们遇到强敌攻击时,最明智之举,就是藏身在主里面,等候主的拯救。在这方面,合神心意的大卫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当大卫遭受扫罗逼迫时,逃到旷野山洞躲藏,在荒无人烟之地漂流,从一个山寨转移到另一个山寨。跟随大卫的人起初只有四百余人,都是“受宭迫的,欠债的、心里苦恼的”人,当时被人视为乌合之众。而扫罗王亲自率领三千精兵,天天寻索追杀大卫,不除灭大卫不甘罢休。大卫知道:“逼迫我的人,他们比我强盛”;而且“在我行的路上,敌人为我暗设网罗;”他随时都有落难的危险。他感到孤立无助:“求你向我右边观看,因为没有人认识我;我无处避难,也没有人眷顾我。”“我落到极卑之地”……(见诗142)然而大卫也知道主的应许:“住在至高者的隐蔽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它尊贵。”『诗91:1,15』所以大卫抓住主的应许恳切祷告说:“上帝啊!求你怜悯我,怜悯我,因为我的心投靠你。我要投靠在你的翅膀荫下,等到灾害过去。”『诗57:1』大卫持定“我的心投靠主”,以主为常住的盘石,为避难所,为藏身地。

  大卫躲藏在旷野山洞里虽然处身于黑暗之中,但他凭信心仰望在天上的主,就得到亮光启示而使信心得以坚固。他的信心不仅在于确定“主是我的避难所”,主必“领我出离被囚之地”;而且他认定:“在活人之地,主是我的福分”,并盼望主“用厚恩待我”,“义人必环绕我”(见诗142:5,7)。因此,大卫即使遭遇逼迫患难,也能发出赞美主的灵歌:“主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你,在列邦中歌颂你,因为你的慈爱高过诸天,你的信实达穹苍。神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诗57:9-11』由此可见,大卫虽藏身于狭小而黑暗的山洞里,但并非不见天日,而是常到洞口仰望高天穹苍,从而仰望在天上的主;因此他的心胸就开阔起来,他不拘泥于个人眼前的患难困苦,也不因此而埋怨主,更不灰心绝望;他看到想到的是,主的慈爱与信实,主的崇高与荣耀;他禁不住赞美主说:“愿你崇高,过于诸天;愿你荣耀,高过全地。”

  人们通常是得到了恩惠才感谢赞美,而大卫却在遭受逼迫患难之中感谢赞美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大卫在多年流亡生活中,受到各种磨练,使他全心依靠上帝,他的品格逐渐造就完善,灵性生命不断长进成熟,从而预备好作王的条件。这实在是主的美意。最终扫罗在跟非利士人作战阵亡后,大卫回到犹大希伯伦,犹大民众拥立他为王。于是“义人必环绕我”(即义人与民众都团结在他周围),主使大卫如愿以偿。

 

 27.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

 

“地上有四样小物,却甚聪明:……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箴言30:24,27』

  蝗虫种类繁多,大都长有四翼六足,前四足用于爬行,后二足用以跳跃;有咀嚼式口器,口齿如锯;头部有如鞭状的触角。蝗虫身长一般有2-4厘米,其后足大约与身长相等,一跃能跳过相当于身长8倍的距离。其体色呈绿色或褐色,在草丛中是很好的保护色。蝗虫以绿色植物为食物,尤其是禾本科植物更是爱不释口。

  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或迁移型与非迁移型。其形状与习性有些差异。但两型可以互相转换。当群居型的个体达到 一定密度时,即开始迁飞。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看来是一哄而起。这可能与蝗虫的产卵习惯和生理习性有关。蝗虫对产卵地的要求很高,卵多产于坚硬的土面,因适合于产卵的地方难找,它们就集中在一个小地方产卵。因此孵化出来的幼虫就形成相互靠拢,互相跟随的生活习性,且因成虫的后腿节有一列乳头状突起,可作为“弹器”,前翅经脉基部有粗脉,相当于“弦器”;当“弹器”与“弦器”摩擦时,就会振动翅的震区,从而发出声音来。当蝗虫在地面过于拥挤时,就有一部分会飞迁。它们飞行时会弹奏声音,在地面上的蝗虫会受感应,于是便群起响应之。也许这就是“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一哄而起”的原因。

 


  蝗虫的队伍会铺天盖地而来,多得难以计数(据说一支蝗虫队伍可达几百亿只之多)。它们飞行迅速,且可连续飞行几十小时,一次能飞过几百公里,高度可达2000米。当它们降落地面时,如同饥饿贪婪土匪进行抢劫一样,所到之处会被洗劫一空:农田作物很快就会被吃光,然后就吃青草、树叶;吃光了绿色食物就啃树皮;树皮啃光了就咬木质电线杆……遭此虫害过后,地面景色满目皆非,遍地荒凉,实在令人可怕。

  一只蝗虫能吃多少东西呢?在人看来这是不足挂齿的,但是无数蝗虫一齐取食就非同小可。如果一只蝗虫可吃掉与其体重相等量的食物,那么一支五百亿只的蝗虫队伍,一天之内所吃掉的食物,相当于纽约全市居民一天所消耗的食物总量的四倍。岂不可怕吗?

  由此可见,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害,会积成异常可观的大害。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要防微杜渐,对小事物不可轻视,尤其是对小的隐患不可忽视;若不及早注意,及时防备(比如在蝗虫产卵与孵化阶段,就采取措施除灭之。),一旦酿成大灾害就无可挽回。此外,蝗虫一哄而起的有害习惯,形成群体的行动后,人们是无法阻拦的,其破坏性之大也是人所难以控制的。同样的,人群一哄而起的行动也不是好事。

  造物主造蝗虫这样容易被人轻忽,又容易给人造成灾难的小昆虫,看来是要使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们知道,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在许多时候,许多方面都是无能为力的,从而使人转向依靠天地万物的创造主与主宰者。

 

28.守宫用爪抓墙,却住在王宫

“地上有四样小物,却甚聪明:……守宫用爪抓墙,却住在王宫。”『箴言30:24,28』

  守宫是壁虎的俗称,英文为lizard,翻译出来就是蜥蜴。壁虎是一种蜥蜴(a house of lizard).这里说的是住在王宫里的壁虎。

  我们知道,王宫是门卫森严的,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即使是达官贵人,未经王的准许也休想入内。然而被人忽视的小动物守宫,却能用脚抓墙,自由自在地进入王宫,且随便住在宫里。对此国王及其侍卫们连想都不会想到。人们不禁要称赞守宫的“聪明”与“能力”,并要探索其“能力”的奥秘。

  壁虎能用脚抓墙,直上直下行走,哪怕是行走在玻璃墙壁上,也不会掉落下来,甚至在房屋的天花板上倒悬,也能快速行走。其奥秘何在呢?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奥秘就在于它脚底的特殊构造。壁虎有四只脚,每只脚有五趾,其脚掌与脚趾底部生长着数百万条极细的刚毛,每条刚毛的末端又有400-1000条更细的绒毛,其长度约2微米(一微米为1千分之一毫米)。起初人们以为是壁虎分泌出某种粘液,经脚底刚毛及其绒毛而粘着于墙壁上。后来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科学家研究证明,壁虎脚底并不分泌什么粘液,而是靠脚底刚毛及其绒毛与墙壁紧密接触,从而产生分子间吸引力,即所谓爱德华力。根据理论计算,一条刚毛所产生的吸引力,能够支持一只蚂蚁的重量,100万条刚毛就可支持20公斤重量,若是它同时使用四只脚跟墙壁紧密接触,就能产生125公斤吸引力。因此壁虎只要用一只脚抓墙,就足以支持其身长约10厘米的体重。

 

 

  此外,经研究发现,壁虎脚底刚毛及其绒毛具有自洁能力,即使爬过污物,也不会被附着,而会聚成小颗粒,在颗粒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而掉落。

  小小的壁虎有许多奥秘吸引全世界科学家不断进行研究,至今有的奥秘已经搞清楚了,有的还不太清楚。人们也许会问:壁虎的脚底刚毛能产生比它体重大几千上万倍的吸引力,那么它前进时又是如何克服这种吸引力,而拔脚前行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还有许多课题需要人们去探索,尤其是如何“模仿”壁虎的“能力”(即有关仿生学的问题),应用于造福人类。比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们模仿壁虎脚底的微结构,研制出一种称为“壁虎胶布”,其上有数百万条人工合成的绒毛,每条长度约2微米,据他们推算,一块巴掌大的这种“胶布”,就能支持得住一个成年人的体重。据说这种“壁虎胶布”可能有助于消防队员爬墙。

  人们在赞叹、模仿小小壁虎的“聪明”与“能力”时,不可忘记赞美造物主的大智大能。壁虎脚底的精细结构,是它自行设计的吗?绝对不是,因为它没有什么聪明智慧;是自然进化而成的吗?没有任何证据,坚持此说就是强词夺理;是天生的吗?是的,是出于天上的造物主——上帝的智慧设计与大能的创造。当人们模仿壁虎脚底精细构造而设计制造出“壁虎胶布”时,首先就要赞美造物主的设计、制造出如此奇妙的壁虎之脚。

 

29.如鹰展翅上腾

 

“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塞40:31』

  鹰科鸟类是猛禽,体形大小不一,多翅大宽园,善于高空持久盘旋飞翔。鹰的上嘴大于下嘴,尖而弯曲成钩状;脚与趾强健有力,趾有钩爪,趾底有刺突,适于抓捕食物。鹰多在高处搭窝,常栖息与活动在高山绝壁、海岸陡崖以及高大的树冠顶上。

  鹰的眼睛都非常锐利,能在2-3千米高空,看清地面跑动的野兔、田鼠、蛇等小动物,就连在地面寻食的小鸡与小蜥蜴,也逃不过鹰的眼睛。这是因其眼睛的构造非常特殊:它每只眼睛的视网膜上都有两个中央凹,比人眼的中央凹多一个,其中一个用来看前方的目标,另一个用于看侧面的,这样鹰的眼睛能看到的范围就宽得多;加之鹰眼里每一个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也要比人眼的多6-7倍,因此鹰的眼睛比其它动物的眼睛,不仅视野大,看的远,而且看的更清楚。

 

 

  鹰类多捕食山兽和小鸟,也有的吃动物的死尸,所以说:“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哪里。”『太24:28』鹰多为候鸟,随季节而变更栖息地。秋季飞向南方,一直向南,直至找到合适的地点。候鸟能够一直向南飞,是因其体内有类似指南针一样的定向机构,对地球磁场感应灵敏。所以《约伯记》说:“鹰雀飞翔,展开翅膀,一直向南,岂是借你的智慧吗?”『伯39:26』

  当人们看到鹰在高空蓝天自由飞翔,不禁产生向往之情。然而人们往往不知道,幼鹰初学飞翔时,经过多少严厉的训练与异常厉害的对付。母鹰为使幼鹰学会飞翔,采取在人看来是异常严厉,甚至是“残忍”的办法。比如,母鹰把小鹰带到树顶或悬崖顶上,然后把小鹰推下去,使小鹰不得不扑打翅膀,以免摔死。经过这样多次训练后,小鹰就自然而然地学会飞了。但是这还不够,为使小鹰将来能在广阔的蓝天高空翱翔,母鹰还要把刚学会飞的小鹰翅膀折断,再要它学飞。小鹰不得不忍痛扇动其受伤的翅膀,以免掉落。这样强忍痛苦练习多次后,小鹰的翅膀出人意外地生长得很快,伤口愈合得很好,而且比未受伤时更加坚韧,这样练就了强大有力的翅膀,以适应高天持久飞翔。传说曾有牧人见母鹰如此“残忍”强要小鹰学飞,于心不忍,就把受伤的小鹰带回家去喂养;等到养大了,把它放飞,不料却飞不了多高,最多只不过是在屋顶上盘旋几圈,就落下来了;那蓝天高空永远是它渴望不可及的。

  我们看到鹰展翅上腾,开始时快速扑打翅膀,以产生一股猛然冲力而起飞,这看起来是非常用力的;可是当它飞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利用空气浮力而展翅滑翔,有时翅膀轻柔缓慢扇动,看起来象是优美的舞蹈,是多么娴熟自在啊。

  鹰在空中飞翔时,会随从热气流上升而上升,也会随冷气流下降而下降,顺其自然,自如飞翔。当随热气流上升时,它张大翅膀,承受热气流的浮力推动,而自然上升,加上它也会顺势扇动翅膀,产生向上推动力,就可以加速上腾;当它要在空中盘旋时,只张大翅膀,或只作轻缓扇动,就可靠着空气浮力而飘动滑翔;当需要下降时,它会顺着冷气流下降而自然下降,当要快速降落时,它会收缩翅膀,靠着冷气流的下降力,加上它自身的重力,从而迅速降落。

  总之,鹰在飞翔之中,无论是上升也好,下降也好,或是在空中盘旋也好,它都能顺着气流的带动,加上自身的适当用力配合,而达到飞翔自如。

  以鹰的展翅上腾,来比喻依靠上帝的人顺从圣灵带领,靠主施恩加力,去奔走天路的历程。圣经记着说:“你岂不曾知道吗?你岂不曾听见吗?永在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他的智慧无法测度。疲乏的,他赐能力;软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强壮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赛40:28-31』

  信靠上帝的人能够奔跑不困倦,行走不疲乏,并非靠自己的意志与能力,而是靠主赐能力,加力量。因为人的肉体是软弱的,即使是精力充沛的少年人,也会有疲乏困倦的时候;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也难免有受挫折或跌倒的时候;人的意志与决心时常会动摇而改变。然而信靠上帝的人会不断从主那里重新得力(renew their strength)并坚固信心,从而顺从圣灵带领奔走前面的道路。随灵而行并非意味着自己什么事都不要做,只要坐等其成;而是要顺从圣灵带领努力做自己当做的工,而且在成就如鹰展翅上腾之前,往往要经历诸多操练与严厉的对付。再者,随圣灵而行并非保持一种状态固定不变,有时要上升,有时要下降;有时要奔跑(run),有时只要行走(walk)就可以;这一切都不是随从己意,乃是随从圣灵带领而行。上帝的智慧,人无法测度,神做事,人不能预知,人随从圣灵而行做什么不由人规划,信靠上帝的人只有等候圣灵感动、启示、带领;时候到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我们相信,主的应许是不会落空的。


30.麻雀虽贱,若是天父不许……

“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天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太10:29-31』

  麻雀是一种朴素无华的小鸟,它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华丽羽毛,形态也很平常;圆头,短尾,嘴呈圆锥状,翅膀短小,体形瘦弱。在鸟类中,它只能算是小鸟,所以麻雀通常是小鸟的泛称或代名词。麻雀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常集体觅食,他们和谐相处,从不残害同类。它们常在屋檐下或墙上的小洞与裂隙中作窝;平时主要以草籽、小虫为食物,莊稼成熟时,也啄食一些谷粒,但食量很有限。麻雀是鸣禽,叫声叽叽喳喳,在人听来并不悦耳动听;然而许多麻雀聚在一起,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欢乐鸣叫,显得充满生机好不热闹。所以人们常以“欢呼雀跃”来比喻人们高兴快乐地样子。不过麻雀并非只有快乐而无困苦的时候,比如因多日接连下雨不断,麻雀不能出去觅食,只好呆在屋檐下又饥又寒,孤独无声地度日;又如当它被人捉住后,不管人用多么高级的鸟笼给它住,也不管人给它什么样丰富的食物,它都无声地抗议绝食,以至于宁死不屈。

 

 

  这使我们想到合神心意的大卫,他遭遇逼迫患难时,感到心里发昏,就向主吐露苦情,以麻雀作比喻说:“我警醒不睡,我象房顶上孤单的麻雀。”『诗102:7』“我因一切敌人成了羞辱,在我的邻舍跟前更甚;那认识我的都惧怕我,在外头看见我的都躲避我。我被人忘记,如同死人;无人记念,我好象破碎的器皿。”然而大卫仍旧依靠上帝,他求告主说:“你是我的神,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求你救我脱离仇敌的手和那些逼迫我的人。”『诗31:11-12,14-15』

  谁能料到麻雀也会遭遇逼迫患难呢?不知怎么搞的,在中国“大跃进”的年代(五八年),竟然宣布麻雀为“四害”之一(“四害”指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号召全民共讨伐。据说,那年代常要学生停课,机关工作人员不上班,去打麻雀。组织大队人马,到处布置“打麻雀的战役”,多是采取“哄赶战术”,即以敲打锣鼓与盆盆罐罐,或放鞭炮,加上众人齐声高喊,以使麻雀受惊而乱飞乱撞;以到处布设如此“哄赶战斗队”,使麻雀飞来飞去,无处藏身,最终会因飞得精疲力竭而掉落在地上。其实这只不过是人的设想而已,这种“哄赶战术”根本没有奏效。大自然如此巨大,人布设的“天罗地网”算得了什么?人在莊稼地里“哄赶”,小鸟们就飞往山林里躲藏。如此打麻雀的群众运动,只能使人疲于奔命,劳命伤财,最终坚持不下去,不欢而散,“打麻雀运动”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过几年后,麻雀作为“四害”之一的冤案才得以“平反”,但只是悄悄地把麻雀从“四害”的黑名单中取消,以臭虫来替代之。至于说麻雀到底是害鸟还是益鸟,却未明确宣告。直至2000年,麻雀才被列入国家级保护的益鸟名录。可是至今还有许多人误以为麻雀是害鸟,只是不去理它罢了。至今市场上还出售油炸麻雀为美食呢!可见从前定麻雀为“四害”之一的错误影响之深。

  其实,麻雀是以吃莊稼的害虫为主,在莊稼成熟收割时,吃些谷粒,也主要是农民在收获运输谷物时掉在地上的谷粒。人们若是因小鸟平时吃害虫,而使莊稼有好收成,本应在收割时留些谷穗来酬谢小鸟才好,何必小气得一粒不剩呢?上帝早先晓谕他的选民以色列人遵行的律例典章中,就教训他们在收割莊稼时,田头地角的要留下来,掉在地上的谷穗也不要去捡,以便让孤儿寡妇来拾取,同时也让田野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来吃。他们若能这样慷慨,必蒙天父喜悦与祝福,来年有望再获好收成。因此直到如今,许多有智慧的农民不但在收割时慷慨酬谢小鸟;就是在平时,也会在他们的果园菜地里,给鸟儿搭窝,或是在地里有意留些干草之类材料,以便吸引鸟儿来筑巢居住。有的人还煞费苦心,在园地内挖水池,特别引来洁净的活水,让小鸟们来戏水,使它们乐意到园地里来“安家落户”。人们把益鸟视为害虫的天敌,因此诚心实意地欢迎益鸟光临。由此看来,在对小麻雀的看法与做法这类“小问题”上,也反映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主耶稣以麻雀作比喻来传讲天国福音:“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天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这话是对受主差遣去传福音的门徒说的,主预先告诉他们:“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就是说会受到撒旦及属于撒旦的黑暗权势逼迫,但主叫他们不要惧怕:“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若是主不允许的事,撒旦及其黑暗权势都做不成。即使是两个小麻雀还卖不到一分银子,若是主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何况是受主差遣被主看为宝贵的人呢!就连他们的头发,也都被主数算过了,主必看顾保守他们,所以不要惧怕。我们看到,“麻雀的冤案”如今也能得到“平反”,这就是因为上帝不许那样的事情长期存在。同样的,人若因传天国福音的缘故,一时遭受逼迫患难,主更是不许这样的事情长久存在,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主耶稣又告诫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主又以小鸟作比喻说:“你们看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太6:25-27』这不是叫我们“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而是要我们不必为吃什么穿什么而忧虑。因为“你们所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都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2-34』主耶稣只要我们“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这不是叫我们不要为明天做必要的预备(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呢!),而是不要为明天忧虑,谁能料定未来的事呢?忧虑没有用处,不但不能使人寿数多加一刻,反而使人生命受亏损,而缩短寿命。我们信靠主的人,就是要把一切都交在主的恩手中,相信主必引领我们走前面的道路,也必看顾保守我们到底。那养活小麻雀的天父,岂能不看顾信靠他的人呢?

 

31.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

耶稣说:“耶路撒冷啊!……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太23:37-38』

  我们看到,母鸡带着小鸡,当遇到危险时,比如见到老鹰在天空盘旋,就会发出急促的咯咯叫声,并张开翅膀,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此时若有人走近来,母鸡就会瞪大眼睛,怒目前视,发出急促的叫声,以示警告;若是人再往前走,它就会猛然冲过来,凶狠地啄人的脚;这是它拼死保卫小鸡的争战,即使人用脚踢它,它仍然不断地向人发起进攻,直至人退避开,它才安静下来,重新把小鸡聚集在翅膀下。母鸡虽是弱小动物,当遇危险时,护庇其小鸡却表现出果敢无畏,实在令人肃然起敬。母鸡尚且能如此护庇它的儿女,可想而知,我们的天父以其无比大能的膀臂护庇他的儿女,是多么安全可靠。

  

  

  

  合神心意的大卫知道投靠主的护庇最为安全可靠:“住在至高者的隐秘处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诗91:1,4』当他遇到急难时,就求告主:“主啊!求你怜悯我,怜悯我;因为我的心投靠你。我要投在你翅膀的荫下,等到灾害过去。”『诗57:』主垂听大卫的恳切祷告,就施行大能的拯救,使他脱离仇敌,化险为夷,出死入生。比如,当大卫在王宫里作扫罗王的侍卫时,扫罗因恶魔缠身,出于嫉妒而害怕大卫会取代他作王,就欲置大卫于死地而后快,几次叫大卫来身边弹琴,突然间用尖枪刺向大卫,想刺透大卫钉在墙壁上,但是每次都没有刺准,枪扎进墙壁,大卫却安然躲开。扫罗本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在如此近距离内刺杀大卫,怎么刺不准呢?若不是神的使者护庇大卫,恐怕大卫早就丧命了。所以大卫说:“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

  当耶稣基督出来向犹太人传天国福音时,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拒绝接受耶稣是拯救他们的弥赛亚。耶稣责备他们:“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进去。”于是耶稣指出他们假冒为善的“八祸”,要他们悔改。但他们不但不听从,反要寻机迫害我们的主耶稣。因此主发出警告:“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你常杀害先知……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太23:37-38』

  主耶稣预言耶路撒冷与圣殿将要被毁,犹太人不但不听,反而作假见证说:“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主耶稣对此不作申辩,大祭司就问:“我指着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不是?”主耶稣说:“你说的是。”大祭司以为抓到把柄:“他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最后怀着不信恶心的犹太人在法利赛人和祭司长等上层宗教人士指使下,竟然把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

  四十年后,主耶稣对耶路撒冷与圣殿被毁的预言应验了。在公元七十年,罗马帝国派薛提亚将军率领大军围攻耶路撒冷。正当罗马军兵顺利进攻时,出人意外地罗马将军下令要军兵撤退。犹太人则乘机追杀撤退的罗马军兵,杀死了许多敌人。这样就激怒了罗马军了兵,酿成了日后更大的报复行动。然而就在罗马军兵撤离而犹太人不顾一切地追杀之时,城中所有的犹太人基督徒都毫无阻拦地从城东门出走,迅速转移到约旦河外的一个安全小镇去。因为他们都记住主耶稣的警告与预言;“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它成为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路21:20-22』他们相信主耶稣预言就要应验了,他们感谢主给他开通撤离城里的出路。随后罗马军兵改由提多大将率领下,重新包围耶路撒冷。提多将军顾及此城是历史名城,不愿使此城完全被毁,暂不发动强攻,只是要城中的犹太人出城交战或投降。而犹太人却坚守城中,顽抗到底。但是城被围困数月后,犹太人因饥荒瘟疫流行而成千上万地死亡,当粮食用尽,有的妇人竟然亲手煮食自己的儿女。

  最后提多将军决定猛攻圣殿。疯狂的罗马军兵因战争的兴奋与抢掠的贪婪欲望,纷纷冲进圣殿。混乱之中,有人将火把丢进圣殿门内,于是火势凶猛席卷而来,顷刻之间高大壮丽的圣殿就被烧毁。在这场战乱中,犹太人死了百余万,余下的人被掳,有的被作为战利品带到罗马,有的被卖为奴,有的分散到世界各国,长期成为无国也无家园可归的族群。

  耶稣基督当年警告犹太人并发出预言说:“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象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此预言被历史所证明,这使我们看到,犹太人顽梗地拒绝基督救恩,主就让他们自食其果。而信靠上帝的人,要象大卫那样,“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就必得着上帝无比大能的护庇。我们要从这正反两方面学到应学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