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炉烤鱼加盟费多少:胃知乡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6:50:32
作者:王雪彤 (2008-07-28 07:03:32)

      【转】作者:王雪彤" align="center"> 

 

        好友从上海来,虽说上海滩的相风也吹了十几年了,却依然不改山东农民本色,饭桌前一坐,叫着要吃葱花油饼,上海的葱油饼只是细细的面糊里搅了些许小葱末,在油里炸成薄薄的一张脆饼,全然不能和实实在在的山东油饼相比,我们故乡一带的做法是,把面擀成大大的一张面皮,面要软,抹上油,撒上多多的葱花,松松的卷起来,盘成圆形,然后用手压平,使其成为一张大饼,放到平底锅里,用小火慢慢的烙着,随着饼变成黄金色,香味也就浓郁起来。 

        虽说到了济南,好友对故乡美食的这一片痴情却并不容易得到抚慰:酒店里的油饼名堂倒挺多,什么家常饼、花枝饼、手抓饼,还有印度饼,味道却离油饼质朴的原味相去甚远,不是油太多,就是葱太少,甚至有的还不可思议地多了股奶油味。看着好友失望的神情,我就不信偌大个济南找不到正宗的葱油饼。后来经过菜市场,正看见摊子上热油饼刚出锅,大大的一张冒着热气,裹着足够多的山东大葱,还盖着一层芝麻。那卖油饼的小师傅身上的白围裙足能洗得下半斤油,我豁然开朗,‘要两块钱的!’话音刚落,小师傅油光光的手挥起大刀,当当当又快又准地就切好了。 

        油饼交到好友手上,她欣喜地说味儿接近了,一面吃着,一面置之物外地自言自语:“我爸爸烙的油饼真好吃,即使吃剩的下顿上锅蒸蒸仍然好吃得要命。。。。。。”那一刻我恍然明白她渴望油饼的背后,其实是在想念那个几百里外的故乡。 

        无独有偶,同事中有个地道的上海人,做了山东媳妇也快十年了,总是念念不忘上海的生煎馒头和粢饭团。那粢饭团不过就是糯米团包着油条而已,她说起来却总是两眼放光,恨不得上街练摊儿犒劳山东百姓,那份热切用“如果要给这份爱加一个期限,我想那是一万年”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但经她用上海话一“翻译”却让人捧腹:“假使来讲一定要把伊敲定一段日节,格么吾想随便哪能总归要一万年。” 

        我嫂嫂生长在西宁,我曾吃过她爸爸做的一种非常特别的“月饼”,必不可少的原料是生长在高原上的三种独有的植物:苦豆、红曲和姜黄,这三样东西被磨成粉,颜色分别为墨绿、红和黄。做法是把面擀成大大的面皮,在上面撒上三种材料的一种,将面皮对折,再撒第二种,再对折后撒第三种,如此反复,叠成长条后,切成一个个方块,将两个方块放在一起,包上油面,就是用鸡蛋和油和的面,最后在最外面再包一层面皮。蒸好后看上去似乎与普通的大馒头无异,但是切开来就可看到侧面是非常整齐好看的一层层颜色,并有一股奇特的味道,混杂着甜与苦,香中掺杂着点中药味,入口难忘。我嫂嫂吃得津津有味,好大个馒头,分几顿慢慢地却又干净地吃完,感觉就像蚕食桑叶。是不是忽然某天特别想吃某种东西?可能是羊肉泡馍‘担担面‘炒河粉,或者知识妈妈们包的饺子。吃过那么多的山珍海味,到头来发现最爱吃的还是打小吃习惯的那一口。是否思乡,也许胃最知道。        【转】作者:王雪彤" align="center" real_src="http://image31.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2221/13228347_2">
      【转】作者:王雪彤" align="right" real_src="http://image31.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2221/13228347_2">

转自 老鹰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