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地府惹的祸小白狗:《沪港小生专栏》夏日西游记(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9:19:13

第二篇:血拼!血拼!

 

在亚洲,都说香港是购物天堂,来纽约,你才知道中环好比第五大街的一个角落而已。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投资银行混迹多年,北京出生,美国受教育,然後来香港工作。虽然他在香港工作,但是说到购物,或者国人常说的“血拼”(shopping),他还是念念不忘纽约。一年到头,不管是公干还是私人旅行,一定要去纽约“血拼”几次才行。

 

我的纽约同事对此很不解,当我问他Salvatore Ferragamo在纽约第五大街的专卖店地址时,他一脸疑惑的反问我一句:“George,你来自香港,难道Salvatore Ferragamo在香港没有门店吗?” 当然有!但是价格则比纽约贵两三成至少,更重要的是许多款式在纽约有,香港则未必有,选择的馀地会小很多,而且香港有的款式好似越来越迎合中国消费者口味,但有时未必一定是你喜欢的造型。

 

其实不单单是Ferragamo,就算是走平民路线的Zara和H&M在纽约的专卖店的服饰、鞋子的款式都和中国大陆乃至香港的门店很不一样,有些好看的衬衫未必是你在上海南京西路的Zara门店可以找到的,而且这里更便宜。美国的时尚界竞争十分激烈,大家对价格都很敏感,100美元的衬衫可以有很多选择,Zara是绝对不敢在价格路线上走的太远的。

 

在纽约“血拼”真的会很“出血”吗?不一定,如果你坚持要买Harry Winston的鉆戒,那当然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纽约有很多中产阶级喜欢的牌子,比如Banana Republic,这些品牌虽然在亚洲有一些门店,但未必在当地很流行,原因有很多,包括市场推广的力度等等。也有人和我说,中国暂时还缺乏真正的“中产阶级”以及属于“中产阶级”的特有消费文化。“煤老板”可以一夜暴富,“中产阶级”则需要时间的锤炼。

 

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令世人对纽约刮目相看,觉得美国不行了,美国人没钱了,现在仿佛全天下都是中国人在消费,答案既可以是“是”,也可以是“不是”。在我看来,有钱和愿意消费是两回事情,有钱一定意味着银行里面有很多很多存款吗?如果只是把钱一直存着,那只能令银行很有钱,你自己都未必会觉得自己很有钱??

 

如果拼存款,我相信中国的“中产阶级”一定比纽约人更有实力。我的纽约朋友和我说,纽约很多年轻人,毕业工作八年九年,到30几岁的时候银行账户里面都还不到10万美金的存款,但是他们就愿意消费,买衣服、买车,这样的消费习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不同。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就告诉我一句中国的谚语,所谓“天晴要防天下雨”,中国人的习惯通常是有100元,最多用50元。

 

其实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一切都要量力而行,对银行账户美元10万美金存款的纽约“中产阶级”而言,可能他会觉得中国的同龄人很可笑,才30几岁,那麽早就成了“房奴”,你的钱早已不是你的钱,是银行的钱,可能要20年、30年以後等你还清按揭,那才真正是你的钱。

 

全球对于中产阶级没有什麽同意的定义,不过在纽约,中产阶级的“门槛”其实也不是很高,比如你如果是哈佛或者耶鲁名牌大学商学院毕业,拿了一个MBA学位,然後进入一个主流投资银行工作,第一年开始做“分析师”(analyst),起薪大约10几万美金(如果市场好,可能你的年终奖也有10 万美金),然後基本上每三年升职一次,你的薪水也与此同时跟着“升值”。

 

当然,不是人人都可以这样三年又三年一直升上去,能不能做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合伙人(partner),那还要看你怎麽做人和你的运气!有没有跟对老板?有没有遇到伯乐?这些都很重要。

 

说到“董事总经理”(MD)这个头衔,在美国的投资银行总部里面其实很“平民化”,一个中等规模的投资银行至少有成百上千的MD,在纽约的衣食住行可能和比他级别更低的副总裁(vice president)出不了多少,他会去的高级餐厅,副总裁也会去。当然,MD会选择夏天去加勒比海的私人海岛度假,副总裁则可能盘算着怎样经济又实惠地带全家人去东京迪斯尼乐园。

 

但是据说MD如果被总部外派到新兴市场,比如巴西和中国,包括香港,那就大不同了。一被外派,MD们就有享之不尽的福利,比如我所知的一个花旗银行MD被外派到香港,他的每个月的月租由公司支付,上限是25万港元。没错,是每个月25万港元。我并不认为他在美国自己会或者愿意付这个数的月租,所以说一个被外派到香港的MD日子可能远好过在纽约总部的MD。

 

平时纽约的MD们会去哪里血拼?他们可能不会有时间在第五大街一个店一个店的逛,不如直接飞去拉斯维加斯,那里有很多私人购物体验等着你。从这点上来说,我和我的纽约“中产阶级”朋友都认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根本就没有改变什麽,所谓的国际货币组织改革乃至控制金融行业薪酬在目前看来都只是纸上谈兵。人人都想做MD,那是好事情,也是坏事情。贪婪会刺激生产力,贪婪也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

 

我也听说不是所有的MD都想搬去香港工作,有些就特别不喜欢,因为有些东西纽约有,香港没有,中国大陆就更别提了。比如空气污染问题,虽然纽约人也一直抱怨纽约的空气质量,但是我的切身体验告诉我,纽约的空气比香港好多了。

 

再比如有机食品,我的纽约朋友很担心香港是不是有足够多的有机食品选择,又比如专业的瑜伽教练,香港有很多瑜伽培训店,但好的教练还是很少,更何况在香港,瑜伽有时候仿佛“富太太”们平时打发时间的一种身份体现,不如纽约真的有比较成熟的“瑜伽文化”。

 

还有一点就是消费水平,全人类都知道香港和纽约都名列全球生活成本最贵的城市,相比之下,我觉得其实香港的生活成本更贵,房租就是一个明例,3000美元在纽约不错的地段找大约100平方米的公寓,同样的价格在香港可能只能住实际不到50平方米,如果你也很在乎地段的重要性。

 

除了在第五大街购物可以体现香港和纽约作为东西方“购物天堂”的差距,吃也是一个值得比较的问题。我和朋友去了东区的一个餐厅,餐厅是知名 “米其林”大厨Jean-Georges Vongerichten开的,他在上海的外滩三号也有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餐厅,我们在他的纽约餐厅点了两个前菜、两个主菜和一些酒类、主食等等,结账 120美元,外加20%小费。记得有次我在上海的外滩三号那家餐厅吃饭,两三千人民币还没有把我的胃填饱??

 

在纽约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出租车,动不动就二三十美元的车资,从机场到曼哈顿市区大约50美元,这令我很怀念在上海和香港随手招“的士”的日子,不过听说上海和香港的出租车都很快要涨价了,因为油价和通货膨胀等原因。

 

顺便提一句,现在在纽约,如果把一辆私家小轿车的邮箱加满,大概是50美元。想必如果北京再找不出控制通货膨胀的锦囊妙计,在上海加满一车油的价格超过在纽约价格的日子也真的不远了。

 

但是说到底,我在纽约的身份是一个旅行者(traveler),上海和香港才是我称之为家的地方。去美国,来来往往,每次也只不过最多住上几个星期,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对一个城市的爱与恨也是同理。好像纽约人对我这个“外国人”会自豪地说,纽约怎麽怎麽好(事实上也确实很吸引人,比如我开头说的在第五大街购物),但是等到几个纽约人坐在一起聊天,他们更多会讨论这个城市的丑陋面。

 

是不是下次当你的外国朋友问你,觉得香港和上海怎麽样,我们也许也真的应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赞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