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全异能大师刹那雪:中共党史上的口号选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26:34

中共党史上的口号选编

发布时间:2011-06-17 13:59 作者:刘建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到了1929年年底,这种情绪依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在一部分人当中散发了一份对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信。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毛泽东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中国共产党万岁”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确定了党的最高和最低纲领,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基本完成。在这次大会发表的宣言最后的口号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口号为后来党的若干文献沿用,并出现在一些重大会议及节日庆典的标语内容中。也是许多革命者就义、牺牲、逝世前表达对党的热爱、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必胜信念的惯用话语。与此类似的口号还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专门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指出:“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本本主义”者必须“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这个论断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形成正确工作方法的行动口号。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己动手”的口号。随后各根据地逐步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后,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在《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中,要求各根据地实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除陕甘宁边区外,暂不提丰衣足食口号)的大规模生产运动”。之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作为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努力目标。这个口号在解放后,当全国或某个地区出现经济困难的时候,一直是党和政府鼓励人民生产自救的行动号令。   “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大批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满怀爱国激情和追求光明的愿望来到延安,对他们的引导、帮助和教育成了党的一项重要工作。1939年“五四”运动20周年前夕,毛泽东发表了《五四运动》纪念文章,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后来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它文章、讲话中又多次阐明了这一观点。这一观点被概括为“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行动口号,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教育青年及知识分子各项方针、政策的总指针。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撰写《纪念白求恩》一文。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医生,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37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医疗队来到中国,帮助抗战。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前往晋察冀边区工作,他热忱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受到八路军士兵的称赞。1939年11月12日,他不幸因病毒感染牺牲。毛泽东在这篇纪念文章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诚。”“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从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加强自身党性、道德修养的典型口号,并在人民群众当中经久流传。   “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张思德生前系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演讲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语言。“为人民服务”,在解放后,还被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讲的是90高龄面山而居的愚公开山修路,子孙相继,不畏艰难的故事。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用了这个典故。他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愚公移山”从此成为表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语和口号。新中国成立后,它又发展成“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改变中国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动员口号。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七大”所做的闭幕词中指出:“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从此,“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敢于牺牲斗争精神的写照。此后,它在军民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员令。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945年4月23日,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之际,毛泽东在“七大”所做的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指出:“我们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只要我们一致努力,我们的任务是必能完成的。”1949年3月5日,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他又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自我修养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它在全国人民当中流行开来,成为人们自我修养的格言。此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反骄破满”和“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口号也表述着相同的意思。   “自力更生”   抗日战争胜利之时,针对一些人迷信武器,不相信人民群众力量的错误认识,毛泽东在1945年8月13日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演说中,提出了“自力更生”的原则。他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从此“自力更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斗争口号。这个口号后来还演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或“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等口号   “和平”、“民主”、“团结”   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积极准备内战,对此,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25日发表了《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政治口号,反映了当时经历了长期战乱、专制压迫、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下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其后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之奋斗,直至完全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之际,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它既表达了对先烈们丰功伟绩的追念,又表达了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心。这个口号以及类似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万岁!”、“祖国万岁!”等从此一直是国庆及其它国家法定节日规定的而且流行最广的口号之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在9月30日,他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以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他希望与会者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随后,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省、市、区党委致信,并附上1930年毛泽东写的《关于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要求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信中指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全会之后,毛泽东亲自组织和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湘、粤农村进行调研。中央其他领导人也分别到农村调查。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也纷纷深入基层。形成了一股浓烈的调查研究风气,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后来成了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句著名口号。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是对“文革”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盛行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等谬论的有力批驳。它为当时教育、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及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成了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表述的代表性口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所做的开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8年9月,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命题。他对历时近两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目的“正是为了向前看,正是为了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他的这个讲话,尤其是这个命题成了随后召开的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主题词。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党、全国上下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但是有些人打着“思想解放”的旗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的领导思想等根本问题提出了质疑。为此,邓小平在1979年3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务虚会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他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新时期我国“立国之本”的最早的完整表述。   “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举行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窗口。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概括。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98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和军队的特点,在《关于加强部队青年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了“四有、三讲、两不怕”的口号。“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1983年1月,总政治部又根据党的十二大文件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提法,将“四有”的内容调整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提法得到了邓小平的多次肯定,他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民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四有”后来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青年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的概括表述。   “一国两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香港、澳门等领土问题,大胆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1981年国庆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后来邓小平及党的其他领导人多次对“一国两制”作了类似的解释。党和国家职能部门依据这一构想,对台湾、香港、澳门分别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等具体的方针、政策,顺利地实现了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的工作,并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新思考。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邓小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找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又将邓小平理论列入党纲;党的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自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后来,人们又将“三个面向”的内涵延伸到科技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作为本领域、本行业改革、开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口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这既是对“文革”当中“四人帮”一伙“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谬论的批判,又是后来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的直观、简洁而又深刻的概括表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实践社会主义的口号和指针。   “三个有利于”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三个“有利于”成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又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   “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发表讲话,又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四句话勉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同志肩负起引导、教育人的重大而又光荣的使命。这四句话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南。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要这样做,北京市更要起带头作用。”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的评论员文章,指出:讲学习,主要是学理论,学知识,学技术。首先是学理论。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讲正气,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三个代表”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5月,他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又对这一论断做了进一步强调。“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江泽民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对如何搞好党的建设,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进行战略思考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历史任务的新概括。它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报告中,他还指出:“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理论的一个创举。   “与时俱进”   2001年,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2002年中央党校发表的“5·13”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护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做到:“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概括和运用,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状况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指导依据。   “人才强国”   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十五”计划纲要首次专门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的任务,突出强调了人才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出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2002年,中共中央下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方针,赋予人才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2003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人才工作,强调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要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决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对人才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2006年1月,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此指导下,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中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到二十世纪末,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中共十三大在确认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时,正式把实现小康作为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世纪末,中国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此情况下,2002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大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C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首次勾画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完成时的美丽蓝图,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勾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1957年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邓小平曾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江泽民也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进一步丰富了统筹兼顾的内容。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要求党和政府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   “和平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对当代世界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邓小平把它归结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课题”。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讲到国际形势时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就标志着过去多年我们认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迟早要爆发”,“准备早打、大打”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此后,党对当代世界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明确。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时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二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1985年3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更加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此后邓小平多次对“和平”与“发展”问题作出阐释。“和平发展”思想的提出和明确,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提供了外部形势发展的客观、科学的认识依据。   “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中央就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江泽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1995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他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他又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后,党和政府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2005年,温家宝在“21世纪论坛”会议上作《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演讲,重申了中国政府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贯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探索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一个长期战略目标,需要世世代代的共同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概念在中央文件中屡被提及。中共十六大后,党中央更加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专题叙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顺利进行,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从八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服务型政府”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办,这种政府体制和控制型行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社会和公民发生了碰撞。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2004年2月,温家宝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2005年3月,温家宝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这是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明确要求。此后,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2011年“十二五”规划再次明确提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党自身执政方式的清醒认识,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向全党提出了改进“执政方式”的重要任务。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阐述“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问题,初步指出要“坚持依法执政”。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2006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核心是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修改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正式以党规党法的形式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确定下来。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八荣八耻”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后,中共中央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对“以人为本”进行了阐述。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它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中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将其列为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它的内涵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决定还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和五大任务。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重大战略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观”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许多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发展的问题摆在了党的面前。党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基础上,在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汲取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在讲话中首次使用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表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其后,胡锦涛多次在不同场合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论述。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根本依据和根本要求,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学习型政党”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任务,“全面小康”有诸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带领人民建设学习型社会、动员全国人民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同时,2003年秋天,中国共产党提出必须首先把自己建设为学习型政党。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为适应新形势,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会议提出在新形势下,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是要向自己的历史经验学习;二是要向人民群众及其创造的新鲜经验学习;三是要向世界各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学习。只有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只有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提高自己化解矛盾的本领和艺术;只有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进一步改进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自2002年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创立并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的集体带头学习,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具体实践。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并从当年开始启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