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和林志颖年龄:盘点:中共党史上10对双双罹难的著名英烈夫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51:20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有这么两段激情洋溢的话:“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不久就要诞生了,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

    这里所说的“成千成万的先烈”中,有许多是英烈夫妻。以下是其中十对著名的英烈夫妻:

    陈潭秋与徐全直

    陈潭秋(1896—1943),1924年夏与徐全直结为夫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原名澄,字云先,湖北黄冈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20年参加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9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负责人。后曾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委员、武汉区执委委员长、中共安源地委委员、中共湖北区委组织部长等职。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山东临时省委负责人、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以及党的五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等职。1933年初到中央苏区。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粮食部长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7月,被党中央派往莫斯科列宁学院研究班学习。1939年5月奉命回国,途经新疆时,党中央电示他留在新疆,任中共中央驻新疆办事处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2年9月17日,与毛泽民等被投靠蒋介石的盛世才软禁。1943年9月23日,与毛泽民、林基路被盛世才下令在狱中秘密杀害。

    徐全直(1902—1934),湖北沔阳人。早年就读于湖北女子师范,受到陈潭秋等的教育,秘密阅读了大量革命书刊,逐步成长为自觉革命者。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陈潭秋等同志去安源煤矿工作。1926年9月调任省立第二小学校长、湖北省妇女协会常务委员。后曾任湖北妇女协会执行主委兼交际部主任。1930年,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陈潭秋在哈尔滨被捕,她虽然处境十分险恶,但却无所畏惧,大义凛然,沉着、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与出狱的陈潭秋调上海工作,任中央机关交通员,传送党的秘密文件,为周恩来等领导安排活动地点,站岗放哨,出色完成党交给的机要任务。1933年春,她和陈潭秋同时被派赴苏区,因任务紧迫,陈潭秋先往苏区。4月29日,因叛徒出卖了党的机要机关,她躲避不及,不幸陷入敌手。被捕后化名黄世英,经多次严刑审讯,始终未暴露真实姓名与身份,被押解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在狱中发动绝食斗争,坚决与敌人周旋到底。为此,刑期由8年改为15年,最后以“拒绝坦白自新,诲谩公职人员,妨碍他人自新”的罪名被加判死刑。1934年2月1日牺牲于南京。    何孟雄和缪伯英

    何孟雄(1898—1931),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酃县人。早年在长沙求学期间,与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等交往密切。1919年3月入北京大学做旁听生。1920年加入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任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成员。同年冬,中共北京地委成立,任地委书记兼组织委员。1922年作为北方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成员,参与发动和领导了京绥铁路、开滦煤矿、唐山铁路机车厂、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许多重大斗争,并创建了京绥铁路工会。1925年5月1日任刚刚成立的京绥铁路总工会秘书长。1926年初,调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1926年冬调到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严重白色恐怖中,于1927年10月奉调上海,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淮安特委书记、江苏省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参与领导江苏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开展武装斗争。后曾任上海沪西、沪中、沪东区委书记。1931年1月,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在狱中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品格,宁死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龙华。

    缪伯英(1899—1929),湖南省长沙县人。1919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并以长沙地区考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先后加入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工读互助会、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少年中国学会。同年11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还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党员。与何孟雄结婚后,新家成为了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站,夫妇二人还被大家称为“英雄”夫妇。1923年任中共北方区委女工部秘书、部长,秘密出版革命刊物和传单。1924年被党组织派回湖南领导妇女解放运动,曾任湖南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1927年8月初与何孟雄一起奉调上海工作。到达上海后,先后担任中共沪东区委、沪中区委妇委主任。为了便于开展地下工作,公开身份是华夏中学物理教师。1929年10月,由于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地对守候在病榻前的何孟雄说:“我既以身许党,就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辞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憾事!孟雄,你要坚决斗争,直到胜利。你若续娶,要善待重九、小英两儿,使其健康成长,以继我志。”说完,年仅30岁的缪伯英带着对党的未竟事业的遗憾和对亲人的深深眷恋离开了人世。

    阮啸仙与高恬波

    阮啸仙(1897—1935),1923年冬与高恬波结为夫妻。广东河源人。名熙朝,字瑞忠。1918年考入广东甲种工业学校。1921年加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历任中共广东区委农委书记、第三届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教员和主任、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委。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审计处长、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中国革命互济会全国总会援救部长。1933年秋,从上海前往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同年8月,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委。是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审查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赣南坚持斗争。1935年2月,赣南省委机关被敌围困,3月4日开始突围。3月6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在阮啸仙烈士牺牲50周年的1985年3月,家乡人民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为永远记住阮啸仙烈士辉煌的英雄业绩,让子孙万代瞻仰和学习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了一所用烈士英名命名的学校——“啸仙中学”。

    高恬波(1898—1929),广东惠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省的第一个女共产党员。这一年,她按照党的指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成为国民党妇女部长何香凝的得力助手。在妇女部工作期间,还参加了彭湃主持的广州第一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1925年冬,为配合北伐战争,妇女部何香凝、邓颖超等发起组织“军人家属妇女救护员传习所”,她担任救护队队长。在北伐军进攻汀泗桥的战斗中,她在中弹负伤的情况下,顽强地将伤员救下火线,被官兵们称赞为救护队的“女将军”。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跟随部队撤退,不久,部队转移到鄱阳湖,她被派到中共江西省委担任特派员和省委妇女部部长职务,还兼任交通、会计等职。1929年12月,由于叛徒告密在南昌市执行联络任务时不幸被捕。被捕后,反动军阀张辉瓒对她威逼利诱,逼她投降,说出党的秘密。但无论是花言巧语,还是严刑拷打,她始终横眉冷对、坚贞不屈。这位铁骨铮铮的女共产党员牺牲时年仅31岁。1930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了题为《悼我们的女战士高恬波同志》的文章,号召广大党员学习她的革命精神。   刘伯坚与王叔振

    刘伯坚(1895—1935),1927年4月与王叔振在西安结为夫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四川平昌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3年底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6年回国后出任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曾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28年再次被党派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军政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同年,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0年回国后从上海转道江西,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1931年底参与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的组织、策划和联络工作,为宁都起义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随后,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还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他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他积极组织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为主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护送中央红军主力渡河长征。1935年3月4日在信丰唐村(今属安远)遭国民党军队包围,他率部队转移突围时,在激烈的战斗中身中数弹,不幸负伤被捕,3月21日壮烈牺牲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刑场。

    王叔振(1906—1935),原名淑贞,陕西三原人。1920年入省立西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因经常出入西北军营地宣传国民革命,和刘伯坚之间便产生了深深的恋情。1927年4月与刘伯坚结婚后被安排在联军总政治部担任秘书工作,并经刘伯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和刘伯坚一起离开冯玉祥部队。7月在武汉找到中共中央,被分配在中共湖北省委工作。9月,根据党的指示转赴上海从事济难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和筹款接济遇难同志家属。1928年春,刘伯坚被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她仍留上海。1930年秋与回国不久的刘伯坚一起被调到江西瑞金中央苏区从事妇女工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被任命为中央政府秘书。1932年被调往新泉任县委书记。1934年初奉调回瑞金,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科科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她被留在苏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坚持斗争。根据中共上级组织指示,她突出敌围准备转赴上海从事地下斗争。当辗转到达闽西长汀四都乡以西数十里的姜畲坑时,突遭不幸。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她秘密处死。

    彭湃与许玉罄

    彭 湃(1896—1929),1926年冬与许玉罄在汕头结为夫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名天泉、汉育,广东海丰人。1917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任海丰县教育局长,出版《赤心周刊》。旋即从事农民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广东省农民协会副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曾主办第一届和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后至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后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任东江农民军总指挥,参与组织海陆丰人民武装起义,并一度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任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委员长和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广州起义时,任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人民土地委员。1928年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是中共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30日在龙华就义。

    许玉罄(1907—1933),又名许冰,广东揭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揭阳县妇女解放运动委员会主席。党的“五大”和团的“四大”结束后,被党组织分配到香港开展工作。1927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又从香港回到海丰。她大力协助彭湃创建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928年冬,彭湃就任党中央农委书记,她随彭湃抵达上海,从事白区交通联络工作。1929年8月30日,彭湃英勇牺牲后,她满怀悲痛,写下《纪念我亲爱的彭湃同志》一文,严词痛斥叛徒的卑鄙无耻,并说:“我彭湃同志虽然死了,但他光荣的历史,伟大的战绩,英勇的精神不能磨灭。”这时,党安排她到莫斯科深造。但是,她向党组织要求重回大南山进行革命斗争,反击敌人,为彭湃报仇,为解放劳动人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1930年夏,党组织见她意志坚决,批准她重返广东战斗。她旋即回到广东,任东江妇女解放运动委员会主席。1931年当选为中央东江特委委员,后又兼任惠(来)普(宁)潮(阳)暴动委员会书记。1933年秋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大批军队围攻大南山。由于叛徒出卖和敌众我寡,在战斗中被捕,押在普宁流沙监狱。敌人知道她是彭湃的妻子,就千方百计劝她自首。她严词拒绝。绰号“潮汕杀人王”的反动头子张瑞贵下令对她施以酷刑。她忍受肉体上的剧痛,坚决不泄露党和游击队的秘密。后被敌人押至汕头杀害,时年仅26岁。
  陈芬和毛泽建

    陈 芬(1903—1928),1925年与毛泽建结为夫妻,湖南耒阳人。1919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毕业后回耒阳县城晋公祠创办私立民治学校,以教书为掩护,以创办的民治学校作为活动据点,组建中共耒阳党支部,并任支部委员。后任中共耒阳地方执委会组织委员,并与执委们深人工厂、矿山宣传发动,先后组织了缝纫、泥水、码头等行业工会,还组织小型剧团深入农村,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革命思想。1926年3月调任中共郴县地方执委会书记,发动群众与反动组织“左社”进行坚决斗争,狠狠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推动了全县工农运动的开展。同年8月,增补为中共湘南特委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中共衡山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遭到严重破坏后,受中共湘南特委之命,重建衡山县委。在是年11月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衡山县委书记兼军委书记。1928年4月中旬,扮作盐商赴井冈山寻找湘南起义部队。5月4日途经耒阳时因人告密,被当地挨户团逮捕。敌人严刑逼供,仍威武不屈,怒斥敌人。次日,被杀害于耒阳敖山贯武桥。

    毛泽建(1905—1929),又名毛达湘、毛日曦,乳名菊妹,湖南湘潭韶山人。六七岁时过继给毛泽东的父母做女儿,“毛泽建”这名字是毛泽东取的。1921年春,被毛泽东带到长沙,入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读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任学校支部书记和湖南学联女生部部长。1926年夏,任中共衡阳县委妇女运动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衡北游击师、衡山工农游击队从事武装斗争,曾带领游击队夺取当地团防局的枪支,破坏敌人的通讯设备,惩办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协同湘潭、衡阳等地的游击队歼灭了南岳团防队,一时成为远近闻名的“女游击队长”。1928年3月调任耒阳县委妇女委员和县女界联合会负责人。后在带领游击队在夏塘铺一带活动时,被敌人重兵包围,突围时被捕,旋由耒阳游击队救出。不久,再次被捕,在衡山、衡阳监狱关押的一年期间,受尽各种酷刑,始终坚强不屈。当国民党衡山县县长说不相信共产党人不怕死时,她大笑道:“就是碎尸万段,我也不会低头!”曾在遗书中写道:“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时,我们还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1929年8月20日,在衡山马王庙英勇就义,年仅24岁。毛泽建之死,毛泽东十分痛惜。1949年毛泽东曾说:“菊妹子的牺牲很可惜,她是个好同志。”

    张昆弟与王兰英

    张昆弟(1894—1932),1926年与王兰英结为夫妻,中国北方工人运动领袖。号芝圃,湖南桃江人。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入学不久,就与同班同学蔡和森及在八班就读的毛泽东结为好友。1918年4月,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10月,与李维汉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被遣送回国。1922年春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安排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工作。1922年5月,受李大钊派遣去正太铁路从事工人运动,并亲自组建正太铁路总工会。1923年3月,任中共北平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兼工人部部长。1924年受党组织派遣去郑州,协助恢复了京汉、陇海铁路总工会。1925年2月被选为全国铁路总工会总干事和党团书记。同年春,当选为中共豫陕区委委员。1925年10月任河南总工会委员长。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后,又担任中华铁路总工会干事、党团书记。1926年春任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书记。大革命失败后,调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候补委员。会后又列席了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回国后,先后任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顺直省工委书记和河北省工委书记等职。1931年春以中共中央“工运特派员”身份到湘鄂西苏区开展活动,7月任湘鄂省总工会党团书记。1932年5月被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湘鄂西的执行者诬为反革命,受到残酷斗争,同年7月在湖北省洪湖县翟家湾被杀害。

    王兰英(1908—1933),又名文灿,祖籍广东中山,出生于山东济南。1923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女子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负责青年团济南地委的宣传工作和济南女师及济南女中两校团支部工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根据党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她在国民党内部多方面团结进步力量,揭露右派阴谋,做出了很好的成绩。1926年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全省妇运工作。1926年因在校内外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打倒封建军阀政府,揭露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暴行,被学校开除。从此便留在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工作。这年夏天,党派她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6月,作为工作人员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1929年春回国后,被分配到上海沪东区做工运工作。1930年随张昆弟去湘鄂西苏区工作。1932年夏,张昆弟牺牲后又回到上海,不久被派至广州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秘书长。1932年3月,因叛徒出卖在香港被捕。香港当局把她驱逐出境并通知了广州当局,因此在广州遭国民党政府逮捕。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33年被杀害。
 李国柱与吴澄

    李国柱(1906—1930),1929年春与吴澄在昆明结为夫妻,云南巧家人。1922年从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留校任图书管理员。1924年在学校秘密发起组织了云南省第一个以“唤醒云南青年”为宗旨的进步组织——云南青年努力会,并创办革命刊物《云南学生》,培养引导了包括人民音乐家、《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聂耳和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大批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五卅惨案发生后,领导成立云南学生沪潮后援会,宣传五卅惨案的真相,声援上海五卅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共青团云南特别支部书记。1926年2月,经团中央党组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在云南省内入党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同年7月进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底回国后受中央指派回云南参加党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省临委委员、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共青团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兼滇东北地区区委书记等职。1930年12月11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12月31日与妻子吴澄和省委书记王德三、省委宣传部长张经辰一起英勇就义。

    吴 澄(1900—1930),云南昆明人。1924年加入云南青年努力会,倡导成立了青年妇女励进会。五卅惨案发生后,领导组织妇女群众积极响应声援上海工人罢工的活动,带领同学捣毁洋行,提出“男女平等”“开放女禁”等口号。1926年秋,肩负建党任务的中共党员李鑫回到云南,与她取得联系,并首先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是,她成为云岭大地上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她积极协助李鑫等筹建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经过周密的准备,11月7日,党在云南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在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39号成立,她首任特别支部书记。1927年初,她发起创办了云南省第一份妇女刊物——《女声》杂志,致力男女平等,呼吁妇女解放。1927年3月,党中央派王德三等从粤回滇,在中共云南特支的基础上组成了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王德三任特委书记,她为妇运委员。4月下旬,她代表中共云南党组织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1930年12月11日,因叛徒出卖,在昆明被捕,被关进云南省陆军模范监狱。1930年12月31日,壮烈牺牲于昆明西郊刑场。

    李翔梧与刘志敏

    李翔梧(1907—1935),1928年在莫斯科与刘志敏结为夫妻。曾用名李凤周,河南洛宁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奉调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工作。1931年夏进入中央苏区,历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五军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政委。1932年任红三军团第十四军政委、红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1933年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十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34年任红军总政治部破坏部(敌工部)部长、赣南军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任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5年3月,留在中央苏区的部队和机关人员奉命分路突围。9日,和袁血卒带领第四大队开始突围,当天晚上渡过安远河,到达天门嶂。10日在天门嶂山上,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合击,战斗打得很激烈,部队被打散。他虽乘夜突出重围,但第二天又被200多“铲共团”包围。突围中负伤后,他高声喊道:“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同志们,前进吧!”后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宁死不作俘虏,举起手枪射向自己,壮烈牺牲。时年28岁。

    刘志敏(1904—1935),河南罗山人。1922年入开封北仓女子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开封被通缉,逃到武汉。同年秋,受党组织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分配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担负交通工作。1932年春,调到江西中央苏区,在中共宁都中心县委工作。1933年1月,中共建宁中心县委成立,任中心县委妇女部长。同年4月,到江西参加省委扩大会议。会后返回建宁途经黄泥潭,遭敌保卫团、大刀会匪徒袭击。她临危不惧,英勇反击,身负重伤。1933年5月任中共闽赣省委妇女部长。1934年6月,随省委机关退驻宁化城。10月,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后,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进行整编,机关人员编为工作团随省军区武装行动。她调任省委秘书兼裁判部审判主任。年底,闽赣省工作团和闽赣军区武装转入游击战争。1935年4月,到达宁化、建宁交界的陈家山,遭国民党军包围,突围中被俘。同年6月,被解押到漳州监狱。在狱中,虽倍受折磨,仍关心照料难友,鼓励她们“活着就要斗争下去”。最后被杀害于漳州狱中。
  朱瑞与陈若克

    朱 瑞(1905—1948),1938年8月1日与陈若克结为夫妻。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又名敦仲,江苏宿迁人。1924年入广东大学读书。1925年12月,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秋进入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科参谋、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第三军和第五军团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红军长征后,任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和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长、军委书记。1939年5月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不久,根据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改组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建立了山东军政委员会,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兼军政委员会书记。1945年夏,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校长。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纵队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为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的战斗中牺牲。10月3日,东北野战军将其牺牲的经过向党中央作了报告。毛泽东闻讯后许久不语,悲恸万分。在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唁电中,毛泽东亲自写下:“朱瑞同志的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巨大损失。”

    陈若克(1919—1941),原名陈玉兰,又名陈雪明,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上海。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冀豫区党委办的党校组织科副科长、山东纵队直属科科长、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妇女委员、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委、山东分局组织部科长等职。1940年秋山东省各界联合大会开幕时,被选为临时参议会的驻会议员。她和朱瑞情深意笃。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不到半年,就在1940年底日寇的一次“扫荡”中因病失治死亡。看着身边失去了鲜活的小生命,她心如刀绞。朱瑞强忍悲痛劝她说:“整个民族都在苦难中,孩子的性命算不了什么。”她从悲痛中走出来,以更加忘我的姿态工作着。1941年11月初,日寇对沂蒙山区进行5万人的大“扫荡”。突围中,即将临产的她和几个同志与大队失去联络,11月7日落入敌手,被押入沂水城,两天后孩子降生。其间虽遭到严刑拷打,但她只字不吐,以绝食抗争。11月26日临刑前,她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不松手。朱瑞闻讯悲痛不已,在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撰写了《悼陈若克同志》:“她死得太早,是革命的损失!妇女的损失!也是我的损失!因为我们是衷心相爱的夫妻和战友啊!但她的死又是党的光荣!妇女的光荣!也是我的光荣!因为她和我们前后的两个孩子,都是为革命而牺牲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王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