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峰团队:对联讲座第七讲讲义---文化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2:10:30

对联讲座第七讲讲义--隔景


经常听到对联中有隔景一说,今天就此与大家谈一谈
举几个对联例子:
暗牖悬蛛网 
空梁落燕泥(薛道衡)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谢灵运)
这是王国维最推崇的“妙处唯在不隔”的两对。
若要景不隔,意境就要思考进来。
“意境联”
“意境联”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像这种理论所主张的旨趣。要接近这种旨趣,首先上下联不能脱节。何为不脱节?

举例说明
明月满尊开上阁
古香半榻捡藏书(钱沣)
此联通写书斋傍晚情景。描景以外,兼抒发一种文人的雅趣。
岳王庙里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包公庙里的  “遗像至今传铁面,直臣岂肯作金钩”。
 这些都是不脱节不隔的联。上下联之间不但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而且上下内容贯通,凝聚着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金殿凤凰鸣晓日===玉阶鹦鹉醉春风
 此联题于云南昆明市东的金殿。金殿在鸣凤山上,鸣凤山亦称鹦鹉山,“凤凰”和“鹦鹉”本为山名。这里说它“鸣、醉”,就把它们由无生命之物拟作有生命之物,而且所对事物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关联紧密,且富有深刻的含义,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江声犹带蜀===山色欲吞吴
 此联题于镇江焦山关帝庙。带蜀,显出对蜀国的情感。“犹带蜀”与“欲吞吴”也使“江声”和“山色”具有人一样的感情。所强调的还不只是这些,关键在于蜀吴都是三国之一,上下两联自觉不觉的把人们的思维牵引到那刀光剑影的古代战场上。联律与联义贯通一气,给人无限遐思。所以对联不要为对联而对联。单纯的文字组合作为游戏和练笔尚可,可是达到较高的境界则不然,文学艺术的直觉和理性,感受和联想
关系着一件作品的创制之优劣。如何使意趣相联、上下联贯通,形成一件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当然有更深的东西:是要勤于扑捉、定像,善于运思、炼意。既有逻辑性,更要考虑周密性。在写景类的对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沉浸在上联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中,在脑海里面形成一幅和上联相互映衬的画面来,之后再琢词炼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已的思维限制死了,既然是扑捉,在扑捉中,那就不能抓住一个场景不放,有时误入歧途就难以自拔,花了很长时间也对不出一个联来,这就要求作者,在脑海中不断的闪现的诸多的场景中抓住一个最令自己满意的情境,像摄影一样把它定格下来。

对联前先不要思考平仄,平仄是为对联服务的,在对前可以先不思考,把意境定格住,扑捉到了,或者说把握住了,然后再去琢词炼句,思考平仄处理。运思炼意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才是协调平仄\调整词性\结构\节拍,直到认为满意.另外,对好对联先不必急着发出来,因为一旦发出来就意味创作完成,再想补救是另一回事,确认没有问题在发表出来。作业也好临屏也好,在我们学习中不必把速度看的很重要,而是你对的质量如何。在学习中我们不是比赛不必强调速度的,所以在发表前要重新审视确定后在发表。
当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具备了一定基础后,对联的注意力都不必全部放在词性上的,意境联则是我们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上下联语义相关,前面课程中提到过的,语义相关有没有规律性?回答是有的:顺承\递进\因果\转折条件\等等。都可以把上下联紧密性联系起来,当然,未必一定要用关联词语。
小结一下前面几次讲课的内容: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这就基本上代表了对联的基本规则,按此要求来衡量自己的联,大家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今天谈联特意提到了先对意后处理平仄,目地有一个,就是培养一气呵成的习惯。意不断,与对联是这样写诗同样是这样。很多的朋友们在写诗中总是遇到接不上的问题,一说戏称是凑诗,凑诗就是没有做到先构思捕捉住,断断续续的写诗,气不连意也不连了。这个方法,或者说是创作方法京都逸尘老师最为赞赏,可以说是解决初期接触对联和诗的朋友写好对联与诗的最佳方法,值得提倡。

平仄先不要管它不要怕他五个平七个仄,不理,一气把上下联的意境写出来,味道有了,也不会因写的时间中平仄不对了,临时换字,意给断掉了,气也给断掉了。如果是病人算是活不成或者说是没的救了,要勤于捕捉、定像,善于运思、炼意,平仄为联意与诗意服务。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对联与写诗都不是难题了。

问:老师,没有思路怎么办?

答:发挥想象力,人说诗人是最浪漫的,浪漫就是想象力丰富,想别人不敢所想,要多读上联的意是什么,上联读懂了下联才能出来,上联没有多读,

 

问:读着读着就钻一个框子出不来咋办呢

答:跳出来

问:不管平仄?

答:对,京都逸尘老师说,背名联一千幅,创作时可以先不思考平仄,先对意境联,捕捉住他的意境。

问:那调整好平仄联意也变了咋办 

答:不会。意境捕捉住了,你怎么调换字练字,意都不会变的,意先定格住,好比住新房,门窗客厅的位置都定住了,你如何更换窗帘都不会影响他的格局,如何换的更漂亮,这个方法最适合初期接触对联和学诗的朋友们,基础好的朋友们就是另一回事,在我们这里边更多的朋友们是初期接触吧,这是个学会对联学会写诗的好方法,习惯养成了成联成诗很快,基础好的同学不在此例,基础好的同学反映很快,出口就成章了。要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也不要怕对错了,要敢于犯错误,你在梦中就有翅膀了。

   

问:老师,是不要学会运用动词?

答:写诗运用动词很关键,在对联中同样有这样的要求,用名词容易,动词与虚词类才会真正出彩。在写诗中就有用名词易用动词难一说,初学写诗名词一取就有,会写诗时要求是名词用的用少越好,诗的味道就会越浓,意境会更高,对联与写诗有相通又不同,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关系,各自独立的,联独立成章。

    很早有一个朋友对联,先对意对的很好,可以打出来与大家分享:

风皱一池水=

月落满相思

对的很大气的,平仄放后处理,如果一谈平仄,这样的句子是出不来的,一思考平仄在前就的换字,意就会断掉,在想找回感觉就不容易了,捕捉住很关健,捕捉住了,就可以思考平仄了,意境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换字都会有味道。

 


写好联还有一个条件是:多读书。写好诗同样的条件也是多读诗,这样提升的更快一些,提倡大家在宽松的时间里面多读书,不要把学习变成了负担,要在轻松的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这也是我们为何出作业题时只有一幅对联的原因,平时训练在课堂群里面,二者结合的学习,目地就是不必给大家太多的压力。文学修养是长期的积累过程,不是三天二天就完成了。古今都有很多的名联,多读就能悟出道理,加上一些基础的讲解,你的思路就放开了,彻底的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