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工会工作记录:如何反思二战的爆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03:10

如何反思二战的爆发

2009-10-12 15:56:17|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5293 评论29 字号: 订阅

很多人不知道,二战不只由纳粹德国发动,也从苏德两个极权国家密约瓜分波兰开始。


今年是诸多整十年的庆典。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九月初,波兰纪念了对他们国家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七十周年。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俄国总理普京也前往波兰访问。

每当逢五的年头,全世界都会庆祝一九四五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整十周年,可是逢九的年头,大家习惯比较沉默。那是一个令欧洲尴尬的日子。当年面对纳粹德国明显的扩张威胁,欧洲各大国采取回避的绥靖政策,希望通过与德国签约,避免战祸。从事后看,我们自然很容易去谴责它们的怯弱甚至耻辱。但是站在大战爆发前,这样的怯弱有它的来由。当时距一战结束不到二十年,而一战使得欧洲对战争的恐惧刻骨铭心,法国在一战中四百万青壮年上战场,死亡超过一百三十六万。除了气愤愤要雪锊的德国,欧洲各国实难在短时期内再鼓起国民士气去面对另一场世界大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处境。而令他们今日回想起来羞愧难当的是,他们的怯弱事实默认了波兰被占领。然而,他们的行为其性质和实质上由德苏两国发起世界大战的侵略行为,却实不可同日而语。

有时感觉奇怪,就连二战如何爆发这样天大的历史事件,都会在很大范围内糊里糊涂不明就里。很多人不知道二战不只是纳粹德国开始,而是苏德两个极权国家密约,瓜分两国之间的中欧。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和十七日德苏两国军队按照约定从不同方向入侵波兰,按照他们事先划定的分界线会合。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五日,纳粹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在布列斯特举行联合阅兵,共同宣示占领波兰。一九四零年苏军占领波兰之后,斯大林下令将两万波兰人,包括五千波兰被俘军官秘密枪决。

同年十一月三十日,苏联入侵芬兰,期间还并吞了波罗的海三个小国,导致联合国的前身「国联」在紧急讨论四天之后,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四日开除苏联。芬兰以十三万芬兰军队顽强抵挡苏军四十六万大军,曾在四天战役后,把苏军逼回苏联境内,苏军指挥官被斯大林枪毙,四天内苏联侵略军死亡两万五千名士兵。芬兰军队坚持了三个月,寡不敌众,被迫放弃北方国土。

由于纳粹德国无止境的贪欲,连自己的盟友也打算吃掉,于是在二战爆发将近两年后的一九四一年六月进攻波兰的苏占区,苏军被迫退出波兰、被迫与西方结盟抗德。德军进入波兰苏占区之后,在卡廷森林发掘了被枪决和集体掩埋的五千波兰军官,他们不少是由于战争才招募的波兰精英,战前是律师、医生、教师。苏联当时就断然否认罪行,顺手栽在德军头上,战后苏联把自己打造为反法西斯英雄,再次控制了波兰。自然更不肯承认屠杀事实。直到一九九二年俄国公开历史档案,斯大林绝杀令才真相大白。

波兰在二战开始时有三千五百万人,在二战结束时是两千四百万人,六年中死亡百分之二十一点四。少数族裔几乎全部消失。全世界都可能不纪念二战爆发七十周年,波兰不会忘记。今天,俄国自然继承了苏联红军在二战后期抵抗德国入侵的英雄形象,在每个逢五的胜利年举行盛大庆典,宣传自己是东欧的「解放者」。虽然最近普京在文章中表示一九三九年的苏德条约不道德,但俄国却仍不肯对苏联入侵波兰、参与发动二战、以及卡廷屠杀的历史承担罪责、表示道歉。在片面历史教育下,据几年前民意调查,俄国有三分之二的民众认为是他们独力打败了纳粹德国。俄国有更多民众对自己国家参与发动了二战没有概念。

在苏军入侵波兰七十周年的今天,普京在会见波兰总理的时候,说的是「俄国始终尊敬波兰人民、士兵和军官的勇敢和英雄主义,在一九三九年是他们首先站起来反对纳粹」,却闭口不谈发动二战的极权国家不止一个,波兰站起来反对的另有以今日俄国为主体的前苏联。这使得波兰的大多数民众感到无法接受,在招待普京的仪式上,波兰总统卡辛斯基在讲话评论说,面对纳粹侵略,莫斯科是从背后「捅了波兰一刀」。

回想起我们从小在中国大陆接受的二战教育,使得好几代年轻人以为抗日战争是依靠中共一方的游击队的地道战地雷战独力完成,直到近十年,民众渐渐被容许知道了中国抗日国民党军队是主力,但还是没有把视野再准确扩展到当时的整个世界局势:中国抗日战争胜负,依赖于太平洋战争、欧洲战场的大局势。这样的历史教育阻挡了国民视野。

中国民众不熟悉二战后世界有一个大转折,一是世界开始以民主主义和极权主义作主要划分;二是欧洲列强有了一个本质改变:中止了自古以来为利益争夺而相互征战、扩大殖民的历史。联合国成立,是民主国家意识到必须把他们在国内已经成熟的制约权力的机制延伸到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而二战后的中国,虽然自身历史遗留问题多多,尚在发展中,但在国际大局中,在二战结束一刻完全跟上潮流,彻底改变了以往弱国形象,成为民主阵营一员,也成为联合国五大强之一。这段历史记忆的扭曲和缺失,影响着几十年的国民心态以及我们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在不正视历史、对外部没有完备信息的情况下,民众对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奉上庆典的时间,对自己对世界,判断都可能是不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