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炼fa豆瓣: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与二战的爆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20:08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世界史 > 正文

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与二战的爆发

2010年09月25日 00:44 宁夏大学学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7条

核心提示:民族利己主义也叫国家利己主义,它是拼命追求本民族利益,抛弃国际关系准则的外交政策,在现实的国际交往中危害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诸国就奉行民族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特别是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与德国建立了合作关系,打破了欧洲的战略平衡,未能有效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文摘自:《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8卷2006年第2期,作者:张小兵,原题:《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与二战的爆发》

民族利己主义也叫国家利己主义,它是拼命追求本民族利益,抛弃国际关系准则的外交政策,在现实的国际交往中危害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诸国就奉行民族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特别是苏联从民族利己主义的立场出发,与德国建立了合作关系,打破了欧洲的战略平衡,未能有效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 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形成的背景

社会主义苏联,在当时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是它最早提出欧洲国家联合遏制法西斯势力、制止战争爆发的主张。苏联一贯主张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保障欧洲各国不受法西斯侵略威胁,但是,英法两国采取了绥靖德国的“祸水东引”政策。苏联为了避免被拖入单独对德作战,从1938年秋冬开始便酝酿调整自己的欧洲政策,即放弃联合英法等国共同遏制德国的政策,转而寻求同德国和解的可能性。苏联从原先的维护欧洲集体安全的政策,改变为维护苏联避免自己卷入战争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第一,苏联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被英法主导的欧洲国家排斥在欧洲事务之外,不仅无法建立自己主张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而且可能被首先卷入对德战争。战前欧洲的国家事务中就是捷克问题,但是讨论捷克的“慕尼黑会议”将苏联排斥在外。既然欧洲极力排斥苏联,苏联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来的联合欧洲的集体安全外交政策。

慕尼黑会议开创了一个排斥苏联的先例,苏联也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慕尼黑协定”出台后欧洲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英国、法国同德国签署了《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这样欧洲出现了新格局,英法德意随时可以主宰欧洲事务,苏联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第二,战争即将爆发,英法苏三国谈判中,英法政府首先采取了民族利己主义政策,谈判中缺乏诚意,致使谈判破裂,促使苏联实施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英法与苏联的谈判是在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违反慕尼黑协定出兵占领捷克全境的情况下进行的。英法两国政治气候产生聚变,人们纷纷谴责张伯伦、达拉第的绥靖主义政策,敦促政府联苏抗德。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英法政府不得不同苏联谈判。苏联也开始同英法进行认真谈判,希望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苏联建议召开苏、法、英、波、罗、土六国会议,讨论共同制止德国侵略问题。4月17日,苏联又进一步提出英法苏三国结盟抗德“八点建议”,主张由英、法、苏三国缔结互相援助的“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并对遭到德国侵略的东欧中小国家提供军事援助,还主张三国共同与土耳其签订“互助条约”。苏联的上述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在制止战争保证欧洲安全方面肯定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英法两国从传统的欧洲主义立场出发,排斥苏联参与欧洲事务,同时只要求苏联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却不保证苏联的安全。此时的苏联对与英法达成结盟同盟、共同抗击德国的军事侵略彻底失去信心,至此苏联开始实行其民族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

第三,德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惜任何代价拉拢苏联,确保苏联中立,苏联为了眼前现实的利益,放弃了国际主义原则,实行了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希特勒占领捷克全境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波兰。1939年4月3日,希特勒批准了侵略波兰的“白色方案”,决定于9月1日进攻波兰,目标直指波兰的盟国———英国和法国,从而挑起欧洲大战和世界大战。这就表明,希特勒已经确定了“先西后东”(即先攻英法、后攻苏联)的战略方针。于是,希特勒千方百计破坏三国谈判,他们既威胁恐吓英法,又拉拢利诱苏联,极力阻挠英法苏结成反德同盟。因此,希特勒决定:“不管多高的代价,都必须使俄国的中立实现。”这样,苏联的欧洲政策就从原先的维护欧洲集体安全政策转变为确保自身安全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民族利己主义政策酝酿出台的标志是,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其引人注目的是,批评英法的措辞比批评德国要尖锐得多。斯大林在讲话中强调苏联的对外政策就是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斯大林的讲话表明苏联外交政策已由集体安全政策向避免卷入战争的中立自保政策转变。苏联政府免去主张欧洲联盟的李维诺夫外交部长职务,继任以主张打破帝国主义绥靖政策的莫罗托夫,这标志着苏联外交一个时代的开始,至此,苏联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奉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2010年09月25日 00:44 宁夏大学学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7条

二 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德关系的发展变化,最能反映苏联民族利己主义的倾向。回顾这一时期的苏德关系的发展,便于我们认识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的外交政策特征。

首先,在德苏发展关系谈判最初阶段,也是苏联采取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初期,苏联只关心本国的安全,不顾及欧洲以及世界的安全。苏德发展关系的时期非常短促,从1939年8月15日开始大使接触,到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场外交“闪电战”。但是仔细分析这场外交闪电战的过程,可以看清楚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实质。

1939年8月15日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递交给苏联外交部长一份柏林声明,声明建议把原来苏联大使与德国外长的谈判升格,由德国外长里宾特洛夫直接到莫斯科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谈判,在接受这份声明的会谈中,苏联外长明确指出苏联知道德国有一个“舒伦堡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德国协助苏联调解苏日的相互关系协助消除同日本边界的冲突;(2)签订互不侵犯公约和共同保障波罗的海沿岸国家;(3)同苏联签订更广泛的经济协定。莫洛托夫是通过意大利获悉“舒伦堡计划”的,这样苏联掌握了德国的底线,会谈又在莫斯科举行,德国政府声明“时间不等人,在飞速前进”,这一切都使苏联掌握了发展苏德关系的主动权。苏联利用这一主动权可以制止战争,但是它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达成苏德互不侵犯协议上。莫洛托夫已经不顾外交的礼仪一再追问舒伦堡“德国政府对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问题有没有确定意见”,苏联与德国发展关系,仅仅是为了苏联的安全,就是为了把苏联从战争中解脱出来。

8月15日德国关于苏德关系的声明,并未一下子透露德国要与苏联建立互不侵犯关系,声明说,以往苏联和德国的敌对是世界观的不同;在德国与苏联的利益中没有现实的矛盾;资本主义西方民主是苏德的共同敌人;最近德波关系恶化是英国政策所致,面对英国的军事叫嚣,苏德应该明朗关系。声明建议德国外长直接到莫斯科向斯大林陈述希特勒的意见。德国急于同苏联达成谅解,因为进攻波兰的计划已经开始启动,8月17日舒伦堡与莫洛托夫的会谈中,舒伦堡一再显得焦躁不安。他声称“德国不能容忍波兰的挑衅行为。”舒伦堡希望关于波罗的海国家问题与苏联达成共识,但是对舒伦堡提出的波兰问题、波罗的海问题甚至经济问题,莫洛托夫都表现的冷漠,因为这是欧洲安全问题,他建议“(苏德两国)应该有互不侵犯条约草案或批准旧的中立条约(1926年苏德条约)”。莫洛托夫一再追问德国政府的意见,可见这个条约对苏联多么重要。舒伦堡建议制定一个只有一项条款的互不侵犯的条约,莫洛托夫建议起码应该包括4-5条。德国17日备忘录基本答应了苏联的请求,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25年,并且仍将波罗的海国家和调整苏日关系作为送给苏联的大礼。在给苏联种种好处后,德国仍然提出了波兰问题,希望苏联表明波兰问题上的立场。19日舒伦堡和莫洛托夫的谈判基本上确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框架,同日莫洛托夫将一份苏德条约草案文本交给舒伦堡[%]。至此,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已经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从整个谈判过程来看,苏联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谈判地在莫斯科,条约由苏联人起草,条件由苏联人提出,但是苏联在谈判的初期阶段,就是为了避免战争,没有顾及欧洲国家的利益,没有顾及德国的企图。

其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框架形成,德苏谈判进入第二阶段,此时的苏联只顾及本国的利益,不顾及国际的准则。

1939年8月19日莫洛托夫起草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草案,德国全盘接受的条约。现在我们无法知道舒伦堡计划的细节,但是我们可以从几天的谈判中看出,苏德两国的差距非常细微。条约写道“签约双方保证互相之间,不单独也不与其他国家一起对对方使用任何武力和实施任何侵略行动。”“如果签约国一方成为第三国实施武力或进攻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签约国另一方不以任何形式支援该国的类似行动。”条约保证协商解决双方的争端和冲突。条约有效期为五年,如果对方没有异议,自动延长五年。条约应该立即批准生效。这个条约可以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这正是德国入侵波兰所需要的保证。在德国入侵波兰时苏联按兵不动,当英法与德国发生战争时,苏联保证不支持英法,当苏德发生争执冲突时应该协商解决,与德国政府意愿不同的是,苏联并不完全信任德国,德国要求签约25年有效,苏联只许诺5年,但是苏联和德国一样急切,希望条约很快生效。8月21日希特勒给斯大林的电报中,除了表达了苏德发展关系的愿望外,就是对波兰的抱怨,明确表示波兰与德国之间关系出现了危机,德国将采取一切手段保护德国的利益,并且明确要求斯大林22日最迟不要超过23日接见德国外长,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当日,斯大林回电说,希望这个条约成为苏德关系的转折点,两国人民需要和平,这个条约将消除德苏两国间的政治紧张关系,为苏德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奠定基础,斯大林最后同意了希特勒的提议,23日苏德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既然不信任的伙伴,又要携手合作,这样一来这个合作就完全不能顾及国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就完全无原则地最大限度地追求苏联的利益。原来德国给苏联提出的一些好处在谈判初期并没有放在议事日程上,苏联主要希望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当这一目的达到之后,苏联马上竭尽全力谋求自己的利益。与互不侵犯条约捆绑的协议还有《苏德贸易信贷协议》,协议从德国引进大批的重型机床、车辆、石油工业设备、化工设备、精密仪器等,从德国银行获得(2亿马克的低息贷款(年息5%,德国为了表示友好退还0.5%)。再用苏联的农林产品以及工业初级产品供给德国,德国可以获得1.8亿马克的苏联供货。苏德经济协议苏联方面主要希望加强重工业,希望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苏联供应德国的几乎一半为直接战略物资,如木材7400万马克、汽油120万马克、棉花1230万马克、矿石650万马克、皮毛960万马克、化学制品和药品160万马克等,仅饲料一项苏联向德国提供2200万马克,甚至苏联将过境的100万吨“满洲”大豆和其他重要原料卖给德国,苏联成为德国在第三国购买原料的代办,为德国购买金属和战略物资。苏联显然获得了巨大好处,但也帮助德国发动了战争。

与德国结盟又使它感到局促不安。假如观察一下苏联政府在条约签订后的反应,就会解读苏联当时的微妙心情。一方面它为抛弃欧洲联盟与法西斯结盟而内疚,另一方面又为苏联不被卷入战争而欣慰。法国驻苏大使纳吉亚尔说布尔什维克俄国已带着武器和资源转到希特勒阵营了。苏联在解释与英法谈判失败时,伏罗希洛夫回答记者说,苏联与德国没有接壤的边界,苏联必须进入波兰才能与侵略者军队接触,假如苏军不进入波兰,就无法与英法合作。苏联将合作失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英法,特别是与英法谈判“进入死胡同后,苏联才与德国订立了互不侵犯条约”。伏罗希洛夫答记者问是在8月27日,当时战争气氛非常浓,他说了这番话,完全在开脱苏联的责任。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天即8月31日莫洛托夫又作了一次详细的公开的讲话,讲话的目的是安慰苏联人民,也是希望欧洲人理解苏联。他说,“英法政府害怕侵略,所以希望与苏联有互相援助条约,这样可以加强他们自己,加强英国与法国。但是,另一方面,英法政府又担心同苏联缔结严肃的互相援助条约可以加强我国。加强苏联,看来不符合他们的立场。不得不承认,他们这种担心超过了其他考虑。”他在解释苏联与德国结盟时辩解说,美国与日本法西斯也在贸易,苏联与德国之间改善政治关系是我们的内政,苏联内政不容别人干涉。“我们拥护和平,拥护加强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我们现在和将来始终都坚持这个立场,只要这些国家也对苏联保持这样的关系,只要他们不试图破坏我们国家的利益。”在谈到条约的意义时他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意味着欧洲发展的转折,意味着欧洲两个最大的国家间相互关系开始向好的方向转折。这一条约不仅使我们取消了同德国发生战争的威胁,缩小了欧洲发生可能的军事冲突的范围,从而有利于普遍和平事业,而且他保障了我们有可能增长自己的力量,巩固自己的阵地,继续增长苏联对国际发展的影响。”莫洛托夫的长篇演说都在开脱苏联的责任,为自己与德国结盟辩解,不管是西方民主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法西斯国家,只要与苏联立场一致,苏联就可以放弃原则与其结盟,这样的结盟使得苏联人避免了战争,加强了苏联的力量,巩固了苏联的阵地。至于欧洲其他地区的战争与苏联利益无关。莫洛托夫的讲话与慕尼黑后张伯伦的讲话非常相似,这个讲话发表在战争的前一天,而《消息报》发表这篇讲话的当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从时间上,从效果上我们都可以看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个什么样的条约。

第三,战争爆发后,苏联乘机与德国讨价还价,攫取最大的利益。我们单从战后一个月的苏德交往中就会发现苏德交往的目的是保护自身安全攫取自己利益,与此同时,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发展到了巅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一个月期间,这是苏德关系发展最快的时期,德国担心无法很快控制欧洲局势,尽量讨好苏联,苏联乘机大敲竹杠。此时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逐步趋于高潮。此时也是苏联与德国任意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时机。9月27日当德国基本稳定了欧洲战局,占领波兰、击败法国英国的空袭后,德国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又重新回到莫斯科与苏联谈判,德国外长里宾特洛夫与莫洛托夫和斯大林谈判时把欧洲的战斗蔑称为“土豆战”,在展现德国胜利成果的同时解决三个问题:进一步发展苏德关系;边界最终确定问题;解决波罗的海沿岸问题。德国外长转达了希特勒的意见,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苏联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建立了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关系,后来这些地区都归属苏联版图,苏联提出把波兰沿皮萨河、纳雷夫河、布格、维沙瓦和桑河划线分割。苏德最终发表联合声明,声明确定了苏德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的基调,同意瓜分波兰,声明支持苏联攫取拉托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今后向巴尔干发展。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苏联利用德英法开战之机,以建立所谓“东方战线”的名义,把苏德“秘密附加议定书”中划归苏联势力范围的国家和地区,一步一步地并入苏联版图:1939年9月17日,苏联几十万红军开进波兰东部,9月28日,同德国瓜分了波兰,获取了波兰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同年11月30日,苏联发动了历时三个多月的苏芬战争,夺取了4万多平方公里的芬兰领土;1940年6-8月,苏联又以不同方式,把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以及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个地区,共22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并入苏联。苏联通过建立这条“东方战线”,总共吞并了46万多平方公里的别国领土,将苏联的战略防线大大前移。

极端的民族利己主义使得苏联利令智昏,不仅丧失了一般的国际原则,抛弃了社会主义大国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正义感,一度时期民族利己主义情绪极度膨胀,开始构思与“轴心国”建立同盟关系。1940年下半年,希特勒在欧洲的战局已定,鉴于苏联的强大,希特勒希望苏联参加轴心国,瓜分英国的势力范围。斯大林对于希特勒关于加入轴心国的建议非常感兴趣,直接指挥莫洛托夫与德国外长、希特勒进行谈判。双方进行了多次谈判,终因在芬兰战争、波罗的海国家、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利益分割问题上产生分歧,相互猜忌,最后走向分裂。

三 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在较为困难的形势下,采取了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做出了艰难的选择,选择法西斯德国为其战略伙伴,但是在做出选择之后,苏联没有把它当作牵制战争的工具,而当作掠夺的工具,这一选择在客观上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打破欧洲的战略平衡,原来欧洲的三足鼎立的形势变成了两极对立。原来欧洲以德意为一方与以英法为另一方对抗,苏联处于双方争取的对象。苏联开始联合欧洲,希望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却受到英法的冷遇,德国在苏联失意绝望之际拉拢苏联,苏联最终靠拢德国,使得整个欧洲战略平衡被打破,德国乘机发动了世界大战。

其次,苏联在确保自己不卷入战争的前提下,大肆攫取领土、人口和资源,开创了现代史上大国任意瓜分小国,强国任意划分世界政治版图的恶劣先例。苏联的这种行径,严重地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使得苏联由一个负责任、有正义感的大国,变成一个自私自利毫无信义的国家。

第三,苏联在获得利益的同时资助了德国的对外战争,大量的战略物资输送给德国,使得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欧洲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四,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波兰、罗马尼亚这样的国家不信任苏联,英法等国家始终怀疑苏联人的诚意,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半年,英国人才开始与苏联人会谈、协商合作事宜。在东方1937-1939年苏联对中国就有军事经济信贷援助,就在苏德结盟以后,德国开始调整苏日关系,苏联开始考察“大东亚”的建构不断向日本示好,并把日本占领下的战略物资输送给德国,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