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法师塔升级表: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戰役之長平之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42:37
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戰役之長平之戰2010-05-26 21:14


西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野王城,切斷了韓國上黨郡和國都的聯繫。韓國想獻出上黨郡向秦求和,但是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請趙國發兵取上黨郡。                                                                               

昭王四十七年(西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長王齙攻韓,奪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駐兵於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長平村),以便鎮撫上黨之民。四月王齙攻趙。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雙方僵持多日,趙軍損失巨大。廉頗根據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以待秦兵進攻的戰略。秦軍多次挑戰,趙國卻不出兵。趙王為此屢次責備廉頗。秦相應侯範雎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佈流言說:「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容易對付,他快要投降了。」趙王既怨怒廉頗連吃敗仗,士卒傷亡慘重,又賺廉頗堅壁固守不肯出戰,因而聽信流言,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命他率兵擊秦。

趙括上任之後,一反廉頗的部署,不僅臨戰更改部隊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換將領,使趙軍戰力下降。秦見趙中了計,暗中命白起為將軍,王齙為副將。趙括雖自大驕狂,但他畏懼白起為將。所秦王下令「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配置在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敵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

8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制趙軍。趙軍乘勝追至秦軍壁壘,秦早有準備,壁壘堅固不得入。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秦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親臨河內督戰,征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賞賜民爵一級,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到了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括軍隊大敗。四十萬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詐,把趙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趙國上下為之震驚。

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克韓陘城等五城(陘庭在今曲沃縣西北二十裏,在絳州東北三十五裏),殲敵五萬。四十四年,白起攻取南陽太行小路,將韓國一分為二。四十五年白起伐韓野王(野王在太行東南,春秋時為邢國),野王降。此年范雎為秦客卿,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四十七年,秦令左庶長王齕攻韓,奪取上黨。上黨民眾不降擒反投於趙,於是秦以此為藉口令王齕轉而攻趙。趙令廉頗為將抵抗,廉頗率趙軍主力抵達長平後,立即向秦軍發起攻擊。由於秦軍勢大,趙軍連戰不利,損失頗大。廉頗鑒於此,及時改變戰略方針,決定轉攻為守,準備依靠有利地形,構築城壘固守,以逸待勞,以圖挫動秦軍銳氣,使其陷入疲憊之中。

廉頗的策略雖然使秦軍的進攻勢頭受到很大的遏抑,造成兩軍對峙於長平三年的僵局。但此給國力相對較弱的趙國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趙國此時國力消耗殆盡,雙方為打破僵局,互相對對方用計。秦範雎遊說各國,詐稱秦趙聯盟將攻擊諸國,各國因為以前趙國外交搖擺不定,以及看到秦趙談判,誤判相信秦趙將和好,從而使得趙國尋求諸國兵力與糧食支援的努力失敗。同時,據史記記載,秦還使人攜千金入趙行反間計,言秦軍不懼廉頗,只怕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正好廉頗因為開始多敗傷亡大轉為堅守不應戰,趙王此時已經比較不滿意,而又聽到秦國的反間之言,便派趙括代廉頗將對抗秦軍。被司馬遷稱為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到任後,更改廉頗不准出戰的約束,並置換了軍吏,迅速完成對軍隊的控制。同時,出兵快速突破秦軍防線。秦國聞知此事後,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表面統帥王齕卻只為尉裨將,並進行信息封鎖,嚴令軍中有如敢洩武安君為將者斬。白起到任後,採用了誘敵深入、困敵聚殲的策略,做出如下部署:

1、將目前的前線部隊轉作為誘敵部隊,等待趙軍出擊後,向主陣地長壁撤退,誘敵深入;

2、利用長壁地形構築口袋形陣地,以主力守衛,準備抵擋趙軍的進攻,並組織一隻精銳突擊隊,準備趙軍被圍後,用於不斷出擊以消耗趙軍有生力量和磨損其銳氣;

3、將二萬五千人埋伏在兩側翼,待趙軍出擊後,插到趙軍後方,切斷趙軍退路,完成對出擊趙軍的合圍;四十萬將士皆投降。

4、用騎兵五千滲透到趙軍防禦陣地中,牽制和監視留守的趙軍。因為不知道真正對手的情況,使得趙括誤判,繼續採用對付王齕的戰略戰術,於是,戰爭的發展果然按著白起預計的方向進行。

趙軍前進到秦軍的預定陣地——長壁後,遭到了秦軍主力的頑強抵抗,攻勢大大受挫。此時趙括發現秦軍主將是白起,於是,迅速變更戰略戰術,希望退兵進行防禦作戰,但為時已晚!秦軍兩翼伏兵迅速出擊,及時插到趙軍進攻部隊後面,切斷了趙括主力的對外聯繫,構成了對進攻趙軍的包圍。另外的五千騎兵也迅速地前進到了趙軍的的防禦陣地,牽制、監視留守的趙軍。同時,秦撒播謠言,詐稱趙括投降,使得趙留守部隊猶豫不決,錯失救援時機。白起又下令突擊部隊不斷攻擊被圍的趙軍,趙軍連戰不利,情況危急,趙括被迫迅速就地構築營壘,有效抵禦了白起的突擊攻勢。

同時,被圍趙軍對秦軍發動了數次殊死突擊。此時,秦王聞知趙軍主力被圍,親自坐鎮河內,對國內進行了全面的戰爭動員,賜民爵各一級,徵召15歲以上的男丁,全部送到長平參戰。終於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據白起稱「死傷大半」,秦軍把趙軍的突圍努力化解了。因為糧草斷絕,趙軍開始自相殺食。在糧道斷絕四十六日後,趙括再度企圖突圍,分四隊突擊隊衝擊,趙括在此戰中戰死。主將已亡,趙軍最後的希望破滅,

白起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於是詐允趙軍降,卻引趙軍一步步慢慢全部坑殺,只留二百四十名童子軍回趙,撒播秦軍威勢,恐嚇趙國人。此戰趙軍損失大概四十五萬人。       

長平之戰,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爭,由於最有實力統一中國的一國遭受毀滅性打擊,從而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於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