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法术工厂数据: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戰役之笠澤之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4:18
影響中國歷史的重要戰役之笠澤之戰2010-05-25 21:33


周敬王四十二年(西元前478年),在吳越爭霸戰爭中,越軍在笠澤(又作囿,今江蘇吳江一帶)擊敗吳軍的一次著名江河進攻作戰。                                                    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率軍在夫椒大敗越軍。越王勾踐被迫請和,臣服於吳。此後,夫差恃勝而驕,急欲稱霸中原,連年對外征戰,對越不加戒備。勾踐則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積聚力量,伺機滅吳。三十八年,勾踐乘夫差率師北上與諸侯會盟於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之機,發兵攻襲吳都吳。四十二年,越又乘吳連年天災、兵疲民饑、軍隊分散的有利時機,再次舉兵攻吳。三月,勾踐率軍5萬進至笠澤江南岸。夫差聞訊,倉猝起兵至江北抵禦。兩軍夾江對陣。越王勾踐先從左、右兩軍中抽部分兵力為左、右句卒,於黃昏時進至上、下游五裏處,夜半渡江,戰鼓齊鳴,進行佯攻。夫差誤認為越左、右兩軍渡江夾擊吳軍,慌忙命左右上、下兩軍迎戰。勾踐乘機率三軍主力,偃旗息鼓,潛涉渡江,出其不意地向吳中軍發起突然襲擊。吳中軍大亂敗退。其上、下兩軍不及回救,亦隨之潰逃。越軍乘勝猛追,再戰於沒(今蘇州南郊外),三戰於郊<今蘇州城郊),均大獲全勝。此後,吳國更加衰落,其霸業亦隨之告終。

周敬王四十二年,越軍大舉攻吳。越王勾踐和將領范蠡、文種等考慮到四年前吳郊之戰,打的是吳方留守部隊,吳軍精銳 遠在黃池,雙方並未見過高低,鑒於多年來吳軍破越、敗楚、勝齊、壓晉,仍然是一支強有力的部隊。這次進攻,不能輕敵,而要採取慎重的作戰方針,爭取徹底戰 勝敵人。越軍侵入吳境,吳王夫差獲得消息,也率兵迎擊,雙方佈陣于笠澤江兩岸。
  勾踐於左右兩軍到達預定位置,即飭令鳴鼓渡江進至江中心,等待命令。吳軍聽到上下游鼓聲大作,吳王夫差誤認為越軍是乘夜渡江,分兵兩路而來,立即出上 下兩軍,馳往堵擊。越軍偵察瞭解吳軍分兵出擊情況,勾踐乘吳軍移動,黑夜容易掩護之際,立飭中軍銜枚渡江,不鳴鼓,由6000君子部隊為先鋒,秘密接近吳 軍大營,舉行突然而猛烈的攻擊。吳軍倉促應戰,被打得崩潰四散。吳分兵迎擊敵人的兩軍,聞悉大本營被襲,回軍援救,但越軍左右兩軍,渡江追擊,將其擊破。
  吳軍退到沒溪收容散兵,整頓隊伍,據溪而守,準備再戰。越軍緊接著逼進至陣前,雙方再戰。此際範蠡所率舟師,通過震澤(太湖)橫山向吳軍側背包圍,展 開攻擊。吳上軍將領胥門巢在戰鬥中陣亡,引起中下兩軍更加動盪,吳王夫差和王孫雒等見形勢不利,無力擊退敵人挽回頹勢,只得收兵,向吳郊撤退。
  越軍於笠澤渡江,沒溪進攻,兩戰兩勝,將士鬥志昂揚,乘勝猛追吳軍,到達吳城近郊,吳下軍奮勇力戰,經過反復搏鬥,下軍將領王子姑曹戰死。吳王夫差乘下軍抗擊越軍之際,才得以把中軍撤進城內,越軍則築越城於胥門(西門)外,對吳首邑進逼和圍攻。
  周元王三年,吳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踐二十三年(西元前473年)十一月,吳首邑姑蘇城經過越軍3年的圍攻,軍民疲困不堪,無力戰鬥,士卒離散,城 門失守,越軍進城。吳王夫差見大勢已去,率領王孫雒等與衛隊乘夜突圍西上姑蘇山。越王勾踐緊接著率兵趕到,圍山三層。王孫雒代表吳王向越請和,範蠡不允。 越軍繼續進攻。吳王又派王孫雒向越請求願為附庸,世世事越。越王有意接受,範蠡當即指出:“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於是越王改飭吳王居於甬句東。夫差哀歎 答道:“君若踐餘社稷,滅餘宗廟,寡人請先死”。範蠡俘獲夫差後,吳王請允許自剄。夫差死前無限悔恨地歎道: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吾無面目以見子 胥也。遂自剄死。作為越方奸細的吳太宰伯嚭,竟厚顏無恥面有喜色,向越投降。越王歷數其罪:“為臣不忠無信,亡國亡君”,命令當場斬首。越至此消滅了一度 強盛的吳國,而成為東南大國,進而向中原擴張勢力,爭奪諸侯霸權,成為短暫時期的盟主。
     越軍返國途中,行至五湖,大將軍范蠡決意辭去官職,告別越王,不再返國。越王堅持挽留他說:“子聽吾言,吾與子分國;不聽吾言,身死妻子戮”!范蠡不從王命,自率數十人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