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公安局张峰:京华时评:无人买账凸显听证制度尴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40:28

京华时评:无人买账凸显听证制度尴尬

2011-06-10 08:13:23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2495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8)

东莞居民对水价听证会表现出的集体冷漠,佐证了听证会与居民利益、公共事务的脱节。如果听证会不是利益博弈的广场而是走走形式的秀场,居民自然提不起兴趣。

作者:李铁

广东东莞将上调水价,当地物价局发布征集听证会参加人的公告后,直到截止时间,也没有市民报名。

细数听证会的种种新闻,颇有意味。从“逢听必涨”总能引来媒体关注,到听证后降价反而成为一时焦点,再到现在听证会无人参与引来热议。这样的舆论关注路线图,反映出听证制度在效力乃至公信上遭遇的尴尬和质疑。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向来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并不缺少“公共精神”,更不是一个民众对自身权利漠然置之的地方。犹记得番禺建垃圾焚烧厂时,居民与当地政府几番博弈,终令项目暂停。最近的“举牌哥”陈逸华,在广州地铁口举牌征集签名,竟撼动了投资巨大的地铁统一化改造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没人报名参加调价听证会,当地政府有必要反思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

按照价格法规定,制定公用事业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之前,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听证会,是论证涨价必要性、可行性的必要环节,也是消费者和经营者进行利益博弈的关键环节。这样的听证会,直接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

东莞居民对水价听证会表现出的集体冷漠,佐证了听证会与居民利益、公共事务的脱节。如果听证会必然成为听涨会,如果听证会无法成为公众主张权利的平台,如果听证会不是利益博弈的广场而是走走形式的秀场,这样的听证会自然与居民不相干,居民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更何况,在电价、水价等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居民更难对听证会抱有希望。这样的“利益脱节”,正是听证会没人参加的原因所在。

 

从北京水价听证会代表九成赞成涨价,到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代表身份造假,种种“中国式听证会”遭遇质疑,源于制度设计缺陷。一方面,听证会由政府物价管理部门组织,听证所涉及的多是国有企业、垄断企业,难免会有“利益同盟”的嫌疑;另一方面,听证会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一些垄断行业的成本云山雾罩,经营企业大倒苦水,消费者代表缺少议价能力。透明度不高、公正性不足、平等性缺位等现象,折损了听证会的公信力,也让听证会愈来愈成为与公众利益没有多大关系的形式和过场。

既然由政府部门操办,听证会可谓是政府行为,因此,听证会是否合理、有效,关系着政府的公信力。《人民日报》最近刊文指出,公信力是政府的“无形资产”,这比经济发展成就、社会财富积累等“有形资产”更宝贵。实际上,无形资产,最是容易在点滴中耗损,正如一次次不明就里的涨价,正如一次次不给力的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