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鬼子来了: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368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9:49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368例

作者:张嗣家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穴位针刺通电疗法

  摘要:目的选用下关,牵正两穴针刺通电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患者坐、仰卧位均可,取患侧下关、牵正两穴,选用1~1.5寸长毫针,直刺0.5~0.8寸深,或斜刺0.8~1寸,采用6085治疗仪通电,选用连续疏密波段交替作治疗,通电15~3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结果368例病人中治愈325例,占88.3%,显效28例,占7.7%,好转12例,占3.2%,无效3例,占0.8%,总有效率为99.2%。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好,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穴位针刺通电疗法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临床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常见,以非特异性面神经炎最为多见,祖国医学称为“口眼歪斜”。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面部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其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或伴疼痛,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露睛、流泪、流口水、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等症状。笔者自1983年以来,选用下关,牵正两个穴位,针刺通电治疗面瘫患者36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68例,男性182例,女性186例;其中14~19岁35例,20~30岁175例,31~40岁136例,41岁以上者32;病程最短为2 d,最长为30 d。发病在1周左右者占多数。

  2  治疗方法

  2.1  电针空位取下关,牵正两穴。

  2.2  仪器采用6085治疗仪,选用连续、疏密波段交替作治疗,以疏密波段为主,电流输出量大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但一定要起到使面部瘫痪的肌肉出现收缩牵动现象为好。

  2.3  操作患者坐、卧位均可。选用1~1.5英寸长毫针,直刺0.5~0.8寸深,或斜刺0.8~1寸深,提插捻转,以病人有酸麻胀感觉为度,嗣后,将仪器输出导线夹子夹在两穴针柄上,通电15~30 min,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结果客观体征和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恢复正常为痊愈;客观体征和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但说话和笑时口角微有歪斜为显效;症状均有改善,但额纹和鼻沟未完全恢复,口角仍有轻度下垂为好转;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368例病人中治愈325例,占88.3%;显效28例,占7.7%;好转12例,占3.2%无效3例,占0.8%。总有效率为99.2%。

  3.3  典型病例41岁,干部。于19910610来院就诊。诉:“本月6日早晨起床后,自觉右侧面部不适,伴右耳周围疼痛,继侧右眼不能闭合,流泪,口鼻向左侧歪斜,流口水,饮食时漏饭、漏水。”检查:右侧面部表情消失,口鼻向左侧歪斜,露睛流泪,额纹及左侧毕唇沟消失,鼓腮则患侧漏风,右耳周围压痛明显。于当日作针刺下关,牵正两穴,通电治疗,1次/d。治疗5次后外观症状和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恢复正常。

  4  体会

  本病是以面部肌肉瘫痪为主。其发病主要是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经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然下关为阳明经穴位。为治口眼歪斜,牵正穴是经外奇穴,顾名思义,是要将不正的器官牵引至正常位置,选用这两个穴位,能起到祛风行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以针刺通电治疗,通电后能使患侧面部肌肉及眼肌收缩颤动,特别是采用疏密波段时,能使整个面部肌肉向患侧牵拉,疏时放松颤动,密时牵拉收缩,使瘫痪的面部肌肉处在不自主的运动状态,因而可以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恢复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所以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此外,由于选用穴位少,病人易于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