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打篮球:浅谈佛教因果律的现实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25:00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果律是佛教的基本理论。
    佛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认为众生的所有造作,包括行为、言语、意念,一有所动,就像种子一样被存入了个人仓库(即阿赖耶识),构成了所谓的业因。一旦有了成熟的条件(即外缘),种子就会发芽、结果,善因结出善果,恶因结出恶果。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善恶之报,如影随行。”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这一理论一直被佛弟子们奉
为圭臬,自觉地约束着自己的心灵和言行,认真地实践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导,用出世的态度,积极地做着入世的事情,以期出离苦海,不堕恶道。

    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西学东渐,这一对人的心理平衡和群体和谐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佛教理论,因不具有所谓科学的实证性,成了愚昧和迷信的代名词而受到批判。
    佛教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就更谈不上发挥社会教化功能了。其实仔细看来,那些持强烈批判和否定态度的人,有几个真正认识过佛教呢?
    对于一个未知领域,简单肯定和简单否定都是错误的,仅凭直观感觉和主观臆测而人云亦云地加以否定和排斥,本身就不符合科学原则。
    所以,请对这一理论尚未真正认识的未知者,暂时放下固有的成见,以包容的学术态度思考研究一下它存在的合理性,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其实,抛开佛教的三世因果说,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上因果规律的表现也是无处不在,并被很多人有意无意地应用着。
    如:量变引起质变,量变是因,质变是果;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大学,努力学习是因,考上大学是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跬步、小流是因,至千里、成江河是果。
    毛泽东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一定要报”,不是明白无误的道出了因果规律吗?你能说毛泽东不是唯物主义者?
    所以,人们在提出这些说法的时候,都是意在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性,没有谁去否定这些说法的合理性。
    可是,为什么因果律一和宗教结合就成了“迷信”而遭另眼相看呢?
    其实,包括近代的思想界和科学界并不都持上述态度,一些冷静的思考者,他们在接触这一理论之后,提出了不同于盲从者的论断。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教是与科学共依存的宗教。”他还说:“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世界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说:“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
    陈独秀说:“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近代思想家章太炎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之人不能不信。”
    我相信,这些话都不是随便说的。

    因果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不妨暂且搁置争议,思考一下它的社会意义。
    2500多年前,佛教在印度产生后,以众生平等的观念否定婆罗门教的种姓等级制度,以三世因果说使苦难的人们找到了心灵的归依,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的理论让人们去妄归真,以善行自救,否定神的恩赐说。
    教导佛弟子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做事而不求世俗的回报。
    这些倡导,无疑是自利利人之举,具有极强的社会教育功能。
    东汉明帝时,圣教东传,很快与中国的传统儒道思想融合而被发扬广大,上而帝王,下而黎庶,无不顶礼。

    而这种情况,在阶级学说产生后,就成了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罪证而大加批判。
    这种否定是基于阶级对立提出来的,也是适应某种需要提出的。
    其实,任何一种学说仅强调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对抗性是不全面的,任何朝代不同势力之间都有很多利益的一致性,因为安定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不仅仅是统治者的需要。
    儒家倡导的伦理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而个人和家庭就不需要安定和秩序吗?
    所以,一概否定往往让人们不再思考事物的另一面,这种缺乏辩证的思考和做法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消极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冲击、被打倒至今已近百年,佛教的因果律当然也在劫难逃。
    工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人们尽情享受物质带来的感官刺激的同时,幸福指数与物质匮乏时代相比还有所回落。
    对物质无休止的追求,成为迷失了精神家园的人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把生活的手段当成了生活的目的,奔波劳碌和大肆挥霍挤占了精神生活的所有空间,幸福仅成了一种口号。
    当物欲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无序的竞争和发展只能带来人们内心的不安和社会的紊乱。
    而这是具有“反作用”的,这种“反作用”可以阻碍物质发展,人的物欲就更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为所欲为的背后是信仰的缺失,当人们不再认为恶行和恶果之间有必然联系的时候,对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就不再自我约束。
    于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了很多人的生存理念。
    暴力形象成为人们畏惧和羡慕的对象,鲜廉寡耻、声名狼藉者堂而皇之走向前台,政治人物常常为幕后黑色交易的成功而暗自窃喜……
    凡此种种,使道德和良知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而政治和法律更显得苍白无力,对行为犯罪尚不能有效制止的时候,心灵之罪更让它们鞭长莫及。
    这就是失去敬畏心之后的严重恶果。
    所以,科学对于社会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给人类创造生活条件、拓展生存空间的手段。
    但它却解决不了人们的心灵困惑,更解决不了由于心灵的各种困惑所造成的“科学反作用”,甚至不能给某位心理痛苦的咨询者一个满意回答。
    但是,当你把因果教育和人们的心灵归依、幸福感、道德建设、社会秩序,甚至和物质建设放在一块思考的时候,你就不会认为它是迷信和无用的,你就会逐渐得到满意的回答。

    例如汽车时代的到来是工业文明一个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当人们炫耀过后,却发现了许多无法弥补的弊端。
    对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我们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汽车时代对于人们的精神伤害却为人们所忽略。
    当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和行动的时候,对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是不在其考虑范围内的,个人汽车的出现就会非常的疯狂。
    有车一族的因果就出现了,便捷和舒适的代价还不仅仅是这些。
    由于缺乏因果教育为时已久,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是普遍的现象,有车一族在大众心目中有羡慕也有嫉妒。
    如果这种嫉妒能够阻止汽车的泛滥,对于环境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但是,羡慕也好,嫉妒也罢,都为便捷和舒适的有车一族罩上了一层高贵的光圈。
    这样就增加了有车一族另外的一个功能——尊贵感。能够让人尊敬,是当今大部分人们衣食无忧后有特别需求的愿望。
    这种感觉就让有车一族之间产生了攀比,就会不停的想换更好的车,贪图享受和傲慢也随之升级。

    即使现在交通拥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便捷和舒适的功能已经大打折扣,人们还是因此不愿意放弃目前这种状况。我所在的郑州市,其道路的改造是越来越宽,却仍然没有改变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

    现在是夏季,人们在汽车内开着空调一分一秒的等待着前方拥堵的通畅,我骑着自行车忍受着一溜汽车发出的热气的侵袭,虽然用“忍无所忍”的心态微笑面对,但是为了大家的利益需要用“忍无可忍”的方法来给大家解释。
    “以自我为中心”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随之而来的“封闭”和“孤独”。这不能怪那些所谓的嫉妒,因为你所追求的本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便捷和舒适。当满足了奢侈的虚荣心之后,却为大家带来了需要共同品尝的苦果——出行不便。即便你仅仅是为了便捷和舒适,那也要负担这个因果,只不过比前者要好一点。

    小时侯看过一部电影,中国的小朋友和外国的小朋友比赛智力。一边一个瓶子,瓶子底部有许多用绳子系着的小球,小球比瓶口小一点,每一个小朋友牵一个,一喊开始,看谁先拽上来。外国的小朋友各顾各的,同时拽,却卡在了一起。中国的小朋友为自己编了号,按照123的次序往出拽,很快就拽了上来。

    我们看了这个电影觉得很自豪,那时的小朋友都长大了,可是现在我们发现,长大的我们错了。发展汽车工业要根据国情,美国地广人稀,居住较分散,有的家庭在郊外还有别墅。我国人口稠密,居住集中,有的单位和家的距离只有几百米,却仍旧开车去。

    所以,这种和大家产生的隔阂,是自己的这些错误的生活态度造成的。“封闭”是“自我的封闭”,“孤独”是“孤独求败”。

    这当然都是互动的,和大家,甚至和自己。越是对立,这种种感觉越是强烈。这些说的太多,容易引起对立的情绪,还是留给他们自己自觉的好。
    如果,我们逐渐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态度,认识和学习“自利利他”的生存态度,你将感觉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你会呼吸到不一样的空气,喝到不一样的水,你和他人接触时的心将不再是有隔阂的,你的心将会是幸福的。感觉到的种种快乐,将让你体会到生存的意义,会让你喜欢和延续这一全新的生存态度。
    物质带来的感官刺激是一时的,当你有“利他”之心时的幸福感觉是持续存在的,这一幸福感觉会让你的感官刺激很容易得到满足并且感觉的更加强烈。当然,这里不是在引诱你追求和停留在感官刺激上,只是在告诉你,有这样一个过程。“利他”之心越是真诚,这一感觉越是幸福。虽然是粗茶淡饭,却是有滋有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而且,“利他”是“自利”的“利他”,“自利”就是利益自己,自己有能力,然后为了“利他”,很容易做到吧。
    当然,“自利”是手段,“利益他人”是目的。
    “自利利他”就是佛陀教育里的菩萨所具有的愿望,“利他”逐渐忘记了“自利”到“无我”的境界,那就是佛了。
    所以“利他”的目的,也是让他人能够进入“无我”的境界。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凡夫俗子的我也许无法企及。而且和当今整体社会环境所迫切需要的治理方法也不相适宜,所以这里无需多谈。

    “自利”大家都愿意,“利他”可以慢慢来,“自利利他”的理念相信大家都能够接受。大家如果用心观察身边的有些人,会发现他们其实正在以这样的理念工作和生活着。虽然有能力买高档轿车,却坐公交车或者骑车上班,对待有车一族朋友的怂恿也是善意的解释。

    郑州公交系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郑州公交系统一天天的茁壮成长是有目皆睹的。比如,今年5月28日是郑州BRT开通运营满一年的日子,BRT的“专用车道”理念,是郑州进入地铁时代前一次城市公交的技术革新。车次多、线路长、待时短、速度快这些优点,让这一新建的快速公交系统,给郑州市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快意顺畅的便捷服务。

    更为可喜的,是郑州BRT的“低碳”排放,2009年11月26日,公交公司与瑞士格鲁特公司共同签署《核证减排量购买协议(ERPA)》。经测算,郑州快速公交每年减排17万吨,可卖1400万元人民币。举例说,B1线上18米长的公交车,百公里耗油量为57升到60升,每辆车满载时可达到160到200人。60升油是5辆小轿车的百公里耗油量,每辆满载5人,5辆轿车载客25人,仅为一辆BRT公交车的八分之一;此外,5辆轿车首尾相接有20多米,占用道路资源可比一辆公交车大多了。

    郑州地铁的前期建设,自去年6月6日动工以来进展顺利。至本月12日,地铁一号线的车站主体施工完成90%以上,全线20个车站的隧道开掘进展顺利,隧道贯通达到50%以上,12个站区基建用电和线路改迁的配电工程已经完工。目前,郑州地铁二号线已破土动工。展望未来,人们的出行将更加便捷和舒适。

    当然,有些公交的不足之处,不会因为地铁的出现得到改善。比如,低峰期车次少的问题,尤其是夜间。因为,车次多,却稀稀拉拉只有几个人坐,油钱都不够,只好车次少了。相信以后地铁的末班时间,可能比现在公交车的还要提前。

    我上大学有段时间老师晚上补课,回来坐的公交车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两个人。那时我就想,如果是一辆面包车就好了,该多省油啊。

    所以,应对低峰期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车的大小来解决。冬季白天低峰期可以用大点的面包车,夜间可以用小点的面包车比如昌河车,末班车甚至可以用夏利小轿车,从网络上来看,好象它们最省油。

    公交,公共交通,只要让大家出行顺利,这些车都可以为我所用,而且只是在特定的低峰期这个时间,所以并不影响出租车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