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直播90333胖哥:农村文化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02:05

弥勒县农村文化市场的调查与思考

                     

    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多次制定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此做过多次指示。省委、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实施意见和细则。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文化市场随之兴起。当前,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总结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相一致的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任重道远。

    一、情况介绍

    弥勒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设10镇2乡,人口50万,其中彝、傣、回、苗、壮等21个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41.3%,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农业大县。

    弥勒,一个世界上唯一与弥勒佛同名的县,素有南滇福地之美誉,这里山奇水秀、气候温和、人杰地灵、文化璀璨,是“阿细跳月”的发祥地,是“红河”牌香烟的故乡,是“云南红”的家园,是举国闻名的优质米、甘蔗生产基地。无数的桂冠和美誉,使弥勒成为一颗镶嵌在滇南的璀璨明珠,让人心弛神往。中国现代数学先驱熊庆来故居,彝族名将张冲故居,清末“钱王”王炽的“三代一品坊”,古滇名士孙髯翁墓地,锦屏山风景区的弥勒佛,地下“溶洞精品博物馆”白龙洞,“东方波尔多”万亩葡萄园,山水园林明珠湖泉生态园、庆来公园、梅花温泉、古老神秘的“东方狂欢节”阿细祭火风俗,蜚声中外的“阿细跳月”……美不胜收的人文自然景观、独特奇异的民族风俗,形成了独特丰厚的弥勒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村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弥勒县境内的红河集团、云南红、雄风公司、锦东化工集团等一些企业和多种大众传播媒体及新兴文化娱乐方式迅速由县城向周边乡镇农村扩展,农村文化市场的活动日益丰富,项目和门类日益增多,总量逐渐增大,效益逐渐增长。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农村文化市场已初具规模,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农村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极富生机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一部分,成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沿阵地。从总体上看,各地农村文化市场正分别处于萌芽、起步、成长三个阶段,也有少数地区农村文化市场已初具规模。 

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市场繁荣与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农村基层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类文化事业单位通过举办大量公益性文化活动,既满足了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又培养了广大农民参与文化生活的兴趣和能力,为农村文化市场的启动与发展准备了条件;推动了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农村基层兴办的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在各类文化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了社会各界投资文化经营活动。如:由弥勒县县委、弥勒县人民政府主办,弥勒县文体局、弥勒县文化馆承办的“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参与演员人数达3000余人,是弥勒历届文化大型活动之最。2008年的新农村文艺汇演,全县12个乡镇积极组织,精心策划,用丰富多彩的节目,热情讴歌新农村的幸福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高质量的文化大餐。创造了参与演员与群众达8万余人的弥勒历史之最。

    (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个体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有了新的重要经济支柱。在以红河集团、云南红、雄风公司、锦东化工集团、吉成能源公司、砉红石材、弥勒力量生物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每年的文化活动连续不断如:“唱响红河文艺晚会”、“云南红之夜酒歌大赛”“吉成厂庆系列文艺活动”“砉红新年文艺晚会”“葡萄节”等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弥勒文化的发展,推进了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三)、县城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对农村文化市场的萌芽、起步和成长发挥着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县城阿细跳月艺术团、弥勒县阿细跳月演艺公司、老协、红山茶、红烟、阿哲欢歌、阿细跳月老年艺术团等26支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每年近200场次的下乡演出影响下,已把最新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动态信息传递到乡镇、村寨。

    (四)、农民的务实精神在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与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紧密联系的“大文化”特点比较突出。在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下,全县已初步形成“月有大汇演,周有小演出,日有小聚会的文化活动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有文艺队近130支,参与人数达6万余人,形成了弥勒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的主力军。 

    (五)、每年县老协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各文艺团体参加的文艺汇演,对推动、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农村文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发展水平不平衡,山区发展速度快而坝区比较缓慢,文艺活动整体质量不高,不规范;有些职能部门对农村文化市场工作认识不足,只停留说在嘴上,写在纸上,重视不够;支持不到位,经费给予很少,省州县艺术辅导专家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各文艺团体演出水平在短时间内不能有快速的提升,难于开展高规格、高品位的文化活动;管理相对薄弱,非法经营活动较为突出。如“非法商业演出时有发生、盗版光碟充斥市场,不规范艺术培训、音乐制作、商业艺术宣传在文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关于农村文化市场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是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最好时机,国家出台了多项扶持文化的政策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繁荣农村文化,特别是在弥勒大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大县”的今天,只有保护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红烟”“红酒”“红塘”“国际人类学大会(地点:可邑)”“东西两山厚重的民族文化”等为依托,才能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村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它的形成和发展,使文化娱乐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改变着农民长期单一贫乏的生存状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优化农村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找到了新的媒介,开辟了新的领域。农村文化市场工作,必须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农民,面向基层的原则。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市场,不仅是县、乡等基层文化部门的事情,也是中央、省、地等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要工作。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市场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把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和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将其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二)农村文化市场与农村经济的增长 

农村经济的增长是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基础,农村文化市场在现阶段发展的不平衡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农村经济增长不平衡性的反映。文化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主要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随着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壮大。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一些地方,虽然经济上去了,文化生活却比较贫乏,赌博、吸毒、卖淫嫖娼沉渣泛起,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反文化现象盛行。因此,如何引导农村文化市场与经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农村文化市场与城市文化市场 

城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对农村文化市场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就总体而言,目前农村文化市场与城市文化市场反差较大。城市文化市场比较集中,易于发展与管理;农村文化市场则呈现松散格局,加之季节性强等因素,发展缓慢,较难管理。城市文化市场门类多,设施全,现代化程度高;而农村文化市场门类比较单一,设施比较简陋,发育不完善。在管理方面,城市文化市场的管理积累了多年经验,趋于规范;而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尚在摸索之中。 

    (四)农村文化市场与农村文化工作的全面发展。

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农村文化市场工作,是推动农村文化工作繁荣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确立在不同阶段、不同问题上农村文化市场工作的着力点。启动农村文化市场,必须在引导和服务上下功夫;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必须在培育和扶持上下功夫;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必须在丰富和活跃上下功夫;管理农村文化市场,必须在健康和有序上下功夫。为此,还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解决好繁荣和管理的关系问题。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繁荣。对农村文化市场工作而言,抓繁荣,首先要强调普遍繁荣,同时也要搞好重点突破;抓管理,首先要强调宏观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微观搞活。 

    2.解决好满足和引导的关系问题。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不仅要强调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而且要用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文化市场,注重引导农民的文化消费方xian向。 

    3.解决好适应和促进的关系问题。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要与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要与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要与农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要与当地农村特点相适应。既不能盲目冒进,贪大求洋,也不能徘徊观望,停步不前。 

三、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文化市场繁荣和发展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量力而行,分步实施,规划建设农村文化市场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发展农村文化市场不能要求整齐划一。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量力而行,制定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少数提前达到小康或正在进入富裕阶段的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相对领先,要加强管理,运用多种手段,努力实现文化市场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致力于质的提高,力求在丰富内涵、提高晶位、增进效益、功能配套、优质服务等方面上新台阶。比如,我县新哨镇的山兴村,充分利用露天褐煤的天然优势、挖掘潜力,科学管理,一跃成为我县乃至我州的小康示范村。由于领导重视,群众参与,当地文化生活走在弥勒县农村文化市场阵地的前列。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农村,要从总量、结构、效益、导向、特色上入手,大力争取多方投入,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投资经营文化项目。特别是要依靠集体经济力量,有重点地扶持和开办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基础差,短期内仍然无法改变落后状况的地区,应在局部有所突破,决不能等待经济发展以后再去启动农村文化市场。要因势利导,积极扶持,热情帮助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迈出第一步。已有项目的地方要抓提高,充实新的形式和内容;没有项目的地方要逐步消灭空白点,力求各个乡镇都有规模不等的文化经营活动。 

    (二)热情扶持,政策到位。要千方百计启动“东西”两山(东山、西一、西二、西三)的农村文化市场;农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对在农村申办文化经营项目和农村文化活动应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方便业主,在条件上适当放宽。对少数有潜力、有前途的项目重点扶持,实现一些重点项目的优先启动。为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各级文化主部门可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费采取减收、缓收或者暂时免收等办法,提供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投资文化经营活动,这对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市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开拓农村文化市场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当地文化强项,发展特色文化市场。要利用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有利条件,抓好沿路农村的文化市场工作。要因时制宜,抓节庆带平时,抓农闲带农忙,着力活跃和搞好农闲时期的文化市场,发展节日文化市场和庙会、集会市场。如:大力打造和宣传“西一红万祭火节”、“五山爱佐爱莎艺术节”、“巡检司阿哲祭龙节”、“西三阿细跳月节”、“东山祭雨节”、“正月十五玉皇阁庙会”及各乡镇节日的文化文艺活动,以此带动全县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迅速发展农村文化市场要充分发挥城市文化市场的辐射作用,抓好郊区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郊区文化市场要利用接近城区的地理优势,主动迎接城市文化辐射。

    (五)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关键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是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开展文化活动需要准确把握农民的文化需求特点和文化欣赏习惯,注重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普及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创作一批普及性强、参与面广、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项目,充分挖掘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弥勒县文化馆、艺术团到虹溪镇招北村、弥阳镇阿乌村演出时,村民们精心挑选出自己的节目参与互动,形成了台上台下演员和群众互动的高潮;2009年春节,文化馆在庆来公园主办的游园活动、歌王擂台赛、才艺表演等系列活动更是人山人海;为春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竹园镇正兴村举行卡拉OK比赛时,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有奖问答,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群众参与的热情很高,这都是很好的例证。在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上,要下大力气抓好集镇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城市、集镇的梯次辐射作用,带动广大农村的文化市场发展。 

    (六)正面引导,加强服务。必须要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市场,逐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不断强化政府部门的导向功能,搞好分类指导,抓好典型示范,各级党委政府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并出面牵头组织协调,给文化活动注入“兴奋剂”,从而激发广大农村文化市场经营者及广大社会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的平台,在农村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创作如《新农村建设老实扎》《挂金秋》《造林人之歌》《进城》《考新郎》等一大批以歌舞、戏剧、小品等文艺节目为主,富有时代气息,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让群众乐于接受,热情参与,激发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七)提高效能,加大力度,努力管好农村文化市场要学习和借鉴城市文化市场管理的成功经验,强化创新意识,把在基层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加以推广,建立符合农村文化市场实际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清除死角和空白。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市场封建残余更多,而由城市流往农村的非法文化产品和活动,流动性更强,隐蔽性更大。因此,要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和重点地区的检查和管理。重点问题,应是农村文化生活中的赌博问题、色情问题、非法出版物问题以及封建迷信问题等。重点时间,应是文化市场比较活跃的农闲期间、节日期间和庙会集会期间。重点地区,应是文化经营比较集中的集镇和问题多发易生的村庄。对某一时期局部地区出现的突出问题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集中力量突击清理整顿;对少数违法乱纪屡教不改的经营者,要依法严厉查处。

    (八)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管理权威和效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大量的工作在基层。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城乡一体化管理网络,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势平台,大力宣传文化市场业务和法律知识,提高农村文化市场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水平。未来的几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壮观。农村文化市场工作是篇大文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市场工作是个新课题。农村文化市场迫切需要政策、法规、业务等方面的扶持和引导,迫切需要在宏观调控等诸多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我们必须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形势,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特点,边实践,边总结,掌握规律,科学管理,加快发展,促进繁荣,使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农村文化市场繁荣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随着国家经济战略重心向农村的转移,文化工作者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工作和任务越来越繁重。广大的文化人只有抓住当前大好的机遇,迎难而上,一定能推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葛树人)奉化市农村文化市场有关情况调查报告

奉化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  宋宏方

根据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全市农村文化市场调研工作的通知》及农村文化市场基本情况统计表1、表2的要求,我局对本市农村的文化市场有关情况向各镇(街道)文化站进行了问卷调查,现经笔者整理将调查表情况汇总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目前,我市设十一个行政镇(街道),其中设镇6个,街道5个(涉农),2005年撤并自然村后设行政村为356个。据统计2006年常住人口为48.9万,在公安部门办理暂住证人员为111722人。

现11个行政镇(街道)设有文化站11个,工作人员共18名,从上报调查表中获知,其中专职从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人员为5名,其他均为兼职。现文化站担负的主要职能仍是注重群众性文化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及完成镇(街道)交办的其他事务。          

2003年初,我局曾聘请17名乡镇的文化站长、宣传委员等人员为农村文化市场督查员。从调查表中反映,2006年各镇(街道)财政专项拨用于文化市场管理的经费计12.2万元。现国有文化设施(影剧院、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及宣传窗等)面积约11180平方米。有腰鼓、舞龙、器乐、说唱、越剧演唱等民间文艺演出队26支。按上报调查表中统计,各镇(街道)2004年文化体育设使建设、活动经费财政拔款173.4万元;2005年文化体育设使建设、活动经费财政拔款196万元;2006年文化体育设使建设、活动经费财政拨款217.2万元。截至2007年5月底止,在我局注册登记的农村文化市场基本情况统计见下表:

项  目 单位家数 经营面积(平方米) 注册资金(万) 营业额(万) 从业人员(人) 备 注

网吧经营 26 3965 600 250 65 

音像租售 34 1217  50 70 

演出场所 1 500  1.5 3 兼 营

歌舞娱乐 26 5160 100 50 105 

图书销售 29 870  12 40 

民办演出 3   12 80 

合  计 119 11712 700 375.5 363 

农村文化市场列入表中的经营项目户数占全市文化市场经营户数的比例分别约占:网吧经营40%,音像租售40%,歌舞娱乐30%,图书销售50%,民办演出40%。营业额、从业人员占35%。

二、需求情况: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贯彻落实,我市农村向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正在积极推进,富裕起来的农民兄弟也渴望能向城里人一样快乐地享受人生。他们需求有戏看,有电影看,有好书买、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及各类经济信息,科普知识,致富经验、参与丰富多彩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而目前,我市多数农村日常唯一的文化生活是收看电视,只是在过年时,经济条件好的村采用村老年协会出一点,向企业或个体老板讨一点,村民自愿凑一点款、物的办法,请个越剧班子做几天戏文,或企事业单位搞促销活动时偶尔在部分村放场电影。农村文化市场常见的经营形式是流动摊贩摆点音像制品、图书杂志买买。由于,我市农村文化生活十分枯燥无味,形式单一,搓麻将、打扑克已成为老年人、青壮年、甚至青少年的业余娱乐爱好。

三、管理状况:

由于,我市各镇(街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不一(有山区、半山区、平原、沿海等),因此,各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群众经济收入、生活水平相差也很大。因而,造成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最好的是溪口镇,有几十家经营单位(户),日常的管理、监督检查局从2002年起委托溪口风景区行政执法中心履行,最差的是大堰镇,至今仍为空白点。其他如裘村镇、松岙镇、尚田镇、萧王庙街道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户)也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且规模较小。由此,各镇(街道)对文化市场管理的工作重视程度不一。据日常了解,普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没建立管理机制,职责不清。2004年前,各乡镇按市政府要求均设有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的机构,并由分管文卫的副乡镇长为组长,宣传委员为副组长,文化站、派出所、工商所、广电站等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社会文化的管理工作,管理机制、人员名单也上报到市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但从2005年起,自实使文化体制改革以后,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及宁波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为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发文要求撤消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建立各县(市、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但由于上级没有要求乡镇(街道)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因此,现我市各镇(街道)均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这显然与国家及省提出的文化市场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守土有责”的要求不相符合,管理上也明显出现“缺位”现象。日常的监督检查只靠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按要求巡查一下,或由当地派出所、工商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一下监管职能。

2、没编制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目前,我市镇(街道)均没有编配专兼的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现文化站工作人员,均系事业编制,业务上受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主要职能是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由于市级没有抓,没有布置,业务上也没要求,因此,只是有事时文化站人员兼顾配合一下。2003年初,我局虽对文化站长、宣传委员等人员进行过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并发过《浙江省文化市场督查证》,现经过乡镇人员调动好多人巳不在位,职责更无从谈起。

3、没明确管理目标,守土无责。由于市对镇(街道)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没有具体的管理要求和目标,因此,镇(街道)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也没有摆上议事日程,更谈不上人员、经费的落实及日常的监督检查。有的还认为“镇(街道)在文化市场管理上既没有执法权,又没有处罚权,更没有钱收,我们没责任”。

四、建议及思考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镇(街道)作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或组成部分,应当把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作为贯彻落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执政为民、办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实际内容;作为提高农民兄弟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摆上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同时,自觉履行管理职责和承担应尽的义务。只有树立了这样的全局观念,我市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才算真正摆上和摆正了位置。为此,笔者建议: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向市及上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我市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状况,并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争取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镇(街道)的管理机制;明确镇(街道)的管理职责;明确镇(街道)的考核目标。同时,要求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户)较多的镇(街道)视情编制或确定1名镇(街道)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文化市场日常管理、审批项目的初审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等工作,有条件也可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调查取证等活动。

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是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和努力方向。因此,需要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尽职尽责,努力工作。由此,省委、省政府巳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列入文明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先进县等综合评估体系的考核内容。因而,市政府及镇(街道)应进一步提高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镇(街道)的作用,自觉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和承担应尽的义务。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使执法“手臂”向镇(街道)延伸,切实起到“补位”作用。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层反映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刻不容缓

目前,构成河口区农村文化市场的主体是图书、音像、网吧三部分,其中图书店有8家,音像店有11家,网吧有6家,全部集中于乡镇政府驻地。从文化经营业户的数量、种类和集中的位置,不难看出目前农村文化市场比较萧条。农村文化市场虽然小,但存在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一是农村乡镇集贸市场流动图书、音像商贩较多,以摆地摊形式存在,一个大集最多有10家,无证经营;盗版图书、音像占有率较高,流动地摊上基本上无正版,所售图书报刊中存在大量的非法出版物。二是各种非法音像制品畅销无阻,淫秽色情光碟被大量出租和出售,或在录像厅通宵放映,许多未成年人沉溺其中。三是农村乡镇黑网吧较多,达不到国家设立的标准。基本为家庭作坊式经营,无门头,隐蔽性强,多数网吧电脑台数不足10台,有的为3—5台。接纳未成年人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农村赌博现象较为突出,当前,秋收秋种已基本结束,部分农民利用农闲季节赌博也相应增多,赌博金额变大和赌博人群低龄化情况应当引起重视。五是一些外地组织的演出队,在农村物交会、庙会等集市性活动进行色情演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的存在,毒害了农村青少年,严重污染了农村文化环境,败坏了民风。建议:一是坚决查禁农村物交会、庙会等集市性活动中的色情表演。所有演出活动项目、内容都要报当地文化部门审核,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文化等部门要跟踪检查,对色情表演活动的组织者、表演者和保护者要坚决依法严惩。二是坚决取缔黑网吧和地下电子游戏经营活动。三是坚决收缴销毁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特别是要严防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流传,坚决打击非法书商向农村学校推销非法教材、教辅读物活动。四是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严厉查处黑网吧、地下电子游戏厅,清理整顿农村音像市场、图书市场等。五是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逐渐树立农民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同时通过举办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培训班,来增强文化业户的法律意识,提高文化业户的守法经营自觉性。(河口街道供稿)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探讨

秦  怡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的现代化。同样,没有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就没有整个文化市场的繁荣。本文试从目前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中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下一步的思路和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加快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是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相对于城市,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市场建设仍然滞后。

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例,南湖区作为嘉兴市本级的两个市辖区之一,剔除城市一块,农村一块下辖5个镇、行政村73个。目前,南湖区农村文化市场有经营户184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20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24家,电子游戏2家,歌舞娱乐场所4家,书刊15家,印刷企业99家,打字复印20家。南湖区农村文化市场结构

回顾南湖区近年来农村文化市场的情况,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市场日益繁荣、秩序总体良好,呈现一种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不同消费者群体结构、不同消费层次结构等因素的诱导下,某些特定的地方、场所呈现十分活跃的态势,譬如,在一些乡镇外来务工人员密集的地方,网吧生意就非常好;在学校附近一些书店,我们也常常看到顾客盈门。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农村文化市场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其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广大农民生活形式单调,原有的文化市场吸引力不够。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群众在业余时间里,选择的主要是室内的、简单的、氛围不够浓厚的文化活动形式,其中以看电视、打牌最为普遍和典型,至于看戏、看电影以及一些先进的政府主导的浓厚氛围的集体文化活动则很少。

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个别乡镇有的网吧还存有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浏览淫秽色情网站、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人员的有效身份证件、相关许可证照未及时变更和年检等现象;部分乡镇音像店内仍然摆放有一定比例的盗版音像制品;有的游戏厅仍然存在未成年进入及经营具有赌博功能机型现象;个别出版物经营单位仍有出售非法书报刊的情况,在农村,农民“读书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真正需要的图书往往不容易买到,常见的图书农民又“看不懂、用不上”等。另外,有的乡镇还一定程度存在无任何许可证、照经营盗版音像制品和图书的现象,这些经营者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公然在杂货店、医院、农贸市场、小区门口等公众场所出售、出租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执法人员询问时竟然不知道要取得相关许可证、照才能从事相关业务,更不用说不得经营盗版出版物。

特别是在这些问题中,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乡镇网吧管理问题,更必须引进(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从目前的情况看,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未按规定核对、登记有效身份证件,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等违规经营现象呈现农村更比城市严重的趋向。农村网吧计算机、电子游戏机资金投入少,机器设备更新不快,造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一些网吧经营业主利益驱动,越是生意不好,就越是来者不拒,一切只往“钱”看;同时抱着侥幸心理经营,认为执法人员不会每天去检查,或是刚去过不久,可以放松一下的心态,一心想要提高经营收入。另外,农村经营者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是一个普遍问题,其严重后果就造成了违规行为。

造成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上的问题,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农村空间布局分散,这使得文化市场经营单位也呈现出多点分散的空间分布特点。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受到机构人员和装备的限制,对于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在乡镇没有专门的执法部门。每个乡镇都只有文化站,且每个文化站大都只有一个人,平时都忙于群众文化工作,造成了日常监督、管理鞭长莫及,难以到位或“远水救不了近火”现象。三是相对于城镇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者文化素质较低、法制意识淡薄,管理难度较城市更大。四是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还有一定的困难。文化市场执法特别是农村文化市场执法仅靠文化部门,难以达到规范有序的目的,在整治文化市场行动中,必须有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而部门间没有统一的组织,往往导致部门间行动难统一,意见不一致。五是文化市场行政职能部门执法人员执法权力有限,只停留在督查上,而没有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市场执法的被动。

二、思路与对策

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来的农民也需要文化。尤其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更需要文化。农民对文化的渴求和需求,就给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而如何利用好这丰富广阔的农村资源,开拓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大力推进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我们必须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为保证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下一步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经营者法制观念。

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来提高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使其自觉依法经营,是加强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冶本之策。为此,一是要以新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为契机,多举办场所经营户法律法规培训,组织各类场所经营业主系统地学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要将有关文件和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分发到各经营户手中,努力做到“人手一份”;三是要利用各种途径,不拘于形式,积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宣传。

(二)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基层组织的作用。

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和最基层的一级组织,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级政府和组织的作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要主动加强与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的沟通与协调,赢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工作开展提供保证。

(三)动员和借助全社会力量。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化基层干部、教师、群众等组成的文化市场社会监督员队伍,是做好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重要帮助。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通过社会监督员来帮助提供信息、反馈情况,以动员和借助全社会力量,来加强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

(四)建立农村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将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纳入各级行政执法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通过责任制来建立农村文化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提高农村文化市场执法工作水平。

以日常巡查、突击检查、专项活动为手段,引导合法经营,打击非法行为。一是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加强日常监管。充分发挥文化执法部门的职责,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强化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加大设施建设,全面完善监控平台,加大高科技监控力度。

总之,我们要坚持以培养促繁荣,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农村文化市场均衡发展;同时注意引导文化市场经营户开办与当地经济、人口相适应的文化经营项目,力争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组合。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城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进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目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如何?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文化生活“富”了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部分乡镇、行政村和一些农民家庭,以实地察访、交谈和问卷调查三种方式,对一些基层农民、乡村干部进行了调查,试图对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一些初步分析。
一、 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及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目前的农村文化生活满意度,55%的户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45%的户表示不满意或无所谓;90%的农民家庭没有订阅报纸和其他杂志;80%的村不能看到当天的《商丘日报》;70%的人没有参加过省、市、县组织的“三下乡”活动; 50%的人在一年内没看过电影; 80%的人文化生活是与电视为伴; 45%的农民农闲时玩麻将、打牌、聊天等;有80%的农民家庭用于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不足家庭收入的5%;有私人藏书的仅占2%。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当前农村文化生活呈现以下特征: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有了长足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各项公益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农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意识得到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农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渴望与各种相对滞后的文化产品的矛盾显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农村文化的发展。
二、 农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经过各方面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文化生活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有增无减由于政府有组织的健康文化活动开展不畅,目前农村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卷土重来,破坏了淳朴的乡村风气,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二)、没有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目前农村主要就是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农民的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生活单一。我们接受了一些村干部的调查,他们反映所在的村文化设施情况如下:80%的村没有体育锻炼场所和体育器材;80%的村无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或阅报栏,即使有活动室的也是徒有虚名,经常锁着门,活动工具简单稀少,藏书缺少实用性,管理不到位;60%的村广播虽然畅通,但仅限于会议通知和广播找人,没有从事文化宣传和文化服务活动,不能起到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90%的村无文艺宣传队(业余剧团)。


(三)、目前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工作难,发挥作用不力。从调查问卷和我们走访的一些乡镇看,大部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运转困难,组织文化活动少,门庭冷落,形同虚设。


以上情况表明:农村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农民文化活动类型少,乡镇文化服务中心运转困难等,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文化设施投资缺乏、设施落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单一生产模式,村里没有财力和能力进行农民文化这种公益性事业的投资,而政府投入甚微,村里平时应付上边的各种各样的检查,就是没有听说过对农村文化方面的检查。村干部很少顾及农村文化这些方面的事情,因此农村文化生活就逐渐被淡化了。
(二)、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不愿出头露面,参与热情不够,怕别人说闲话,认为“不正干”,在家看看孩子,做做饭才是“正事”。一些农民只注重致富挣钱,而忽视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村里就是组织什么活动有时也开展不起来,因此形成农村文化生活无人组织无人管理的萎缩状态。
(三)、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目前不少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甚至一些中青年妇女也携子伴夫外出打工了,因此导致大量农村文化精英流向城市,引发农村文化人才缺乏,农村基本上只剩下了“妇、老、幼”的人力结构,导致当前农村开展文化工作和组织农村文化活动陷入困境。多数从事文化生活建设的工作者存在“专干不专”、“管文化的专职干部不管文化”的现象
(四)、“轻文化、重经济”的体制性因素。部分乡镇领导只追求经济发展,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跑项目和资金上,农村文化生活建设根本不纳入地方的发展规划,更挤不上财政支出项目,同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多注重于经济发展情况,对文化考核无硬性指标。因此形成农村文化建设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五)、资金不足,培训不够。由于乡镇财力有限,对于支持文化事业的投入资金少,据调查财政用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仅为1%,因此致使一些文化基础设备无能力更新、文化中心平时无资金开展活动,同时因经费困难,上级文化部门很少组织文化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致使基工作者综合业务素质低,组织、协调及带动能力差,出现农村文化活动开展难的现象。      


三、改进目前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议


接受调查的农民有90%的人对丰富和改善农村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渴望,结合农民的心愿和当前农村文化生活实际,我们对农村文化建设和改进农民文化生活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增加各种娱乐活动场地。应根据农民的需求建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广播站、宣传栏,添加体育健身活动设施,组织科学种田、科学养殖讲座,促使农民掌握一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致富本领,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二)、进一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虽然现在电视在农村较为普及,但农民们还是希望能欣赏到各种传统的和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尤其喜欢欣赏传统的戏剧节目。希望城里剧团和各级文艺团体常到乡下去,多为农民送去精神食粮。


(三)、加强文化产品质量的管理。随着家庭音响、VCD等设备逐步进入农民家庭,农民们对音像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一些光碟、磁带播放不完整、图像不清晰,令人十分扫兴。音像制品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文化产品价格。


(四)、加快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事业资金的投入,地方政府主抓精神文化的领导干部,农闲时要为农民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尽可能给农民提供更多、更好、文明、健康的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成为农民心中实实在在的管“文化干部”。
(中共柘城县委组织部 陈威 王养磊 张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