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王沥川会拍第二部:面对死亡,活出生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28:50

面对死亡,活出生命

 

主讲人 见达法师 (中台禅寺  普民精舍住持)/中兴大学/2011.06.01

 

师父在进入主题之前,好奇于在座各位如何有兴趣来听这一场「面对死亡,活出生命」的演讲?因为在中兴大学举办,在场的年轻人应该是不思死亡,不是应该正热衷、追逐玩乐?当然在场的绝多数听众,都已经有了岁数、沧桑写满脸上了……那么该如何准备面对死亡?写遗书?财产交代清楚?还是买一副棺材……

 

师父说,大家的思想、观念要定位好,须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这个问题比探知「我是谁」更难解,因为「我是谁」还有对象研究,「我」就在那里,只要智慧够,好好一层层剖析,相信能对自己做一个相当程度的分析!而「死亡」该如何解析、该如何研究?活着的人研究死亡?真是一题难解之谜!多年前的一部电影「别闯阴阳界」有茱莉亚罗勃兹、基佛苏德兰、凯文贝肯、威廉鲍德温等知名演员,本片叙述一群医学院学生,因为对濒死经验(Near Death Experience)的热衷,而不惜互相帮助让对方死亡,再施以急救让彼此「死而复生」;当他们从鬼门关逛一圈回来后,发现原本深藏内心的秘密,都活生生的呈现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勇敢面对……,片中每个人选择不同的方式来面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有人选择忽视,有人选择勇于面对并努力弥补过错。古谚:「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殊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也是认错」,因为惟有坦然面对错误,生命才有机会改善与提升。

 

不管如何,我们对死亡所知有限,但是从人一出生,就一步步迈向死亡,跟死神有约,却是人人心生恐惧,诚惶诚恐,生命中太多无常,what now?what next?网络赏流传一则笑话,一群人开同学会,40岁选餐厅重点在服务小姐要年轻漂亮,50岁时menu 字要大,60岁时要供应养生餐,70岁时要有无障碍空间(交通工具有轮椅需求),80岁时订桌要double,另一半是外佣桌….可笑吧?却又有无奈…

 

生死智慧  前世今生  临终尊严  超越生死(了脱生死)

 

(一)生死智慧 

我们在哭声中出生,在哭声中死亡。面对这一趟人生之旅,人人必定要面对又无法说「NO」的终点──生死轮回,那么要如何超越?师父告诉我们要正面思考(PT一下)!为什么对死亡怀有恐惧心?答案是因为生命受到威胁!平常我们负面印象多,所以心生恐惧。那么,该如何PT呢?

.PT思惟:死亡让大家变得平等,一个让你羡慕尊重的企业家、政治家,以及一个让你嫉妒、讨厌的人得了重症,濒临死亡……这时候,瞋恨心还会起吗?必然是慈悲心起,平等看待,众生一律平等!

 

那么死亡有什么好处呢?

A.一般思惟:可以减少儿女负担、减少金钱、医药种种开销……

B.师父说,旅行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有家可回。我们在六道轮回,这辈子当人,一趟旅程完成了,不是该回家吗?家在哪里?有人说是净土,师父说,在我们人人本具的觉性、一颗清净心里!

C.登山是为了攻顶,但是最大的成就不是完成攻顶,而是平安回到家中。所以以佛法而言,活着只是旅程,往生则是回家。一个人的人生再多采多姿、再炫烂耀眼,终究是梦幻人生,反之,高僧大德努力修戒定慧,往生则往净土!

 

师父问我们:时间是前数?抑或倒数?答案是:年轻人是前数,年纪大的则是倒数。我们从一出生便被判死刑,我们知道生日,忌日却不知(少数高德大僧可以预知)。因为时间是倒数的,所以要珍惜拥有的时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也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师父将之改成为:「未知死,焉知生?」因为我们不曾死过,就落得不知生活要如何好好活着!师父说,人之将死,才知道一切东西不属于我!那么活着的意义在哪里?这辈子带给我们最快乐的事情,到往生前,却带来最大的痛苦,所以结论是:心灵成长最实在!

 

(二)前世今生之迷与解

佛法讲因果轮回,有前世今生之说,人死亡叫往生,人人求往极乐世界,有人半信半疑,有人一定要眼见为凭……,师父说,就像处于一间暗室,所有陈设布置依旧,但因为暗而看不到,但是看不到并不代表没有。死亡也许是通往另一世的道路。目前最常用以知道前世的方法是催眠,师父说一个正规的好方法是打禅七,在完全静→定,即可知前世!

 

帕斯卡尔本性热心宗教又是著名的科学与数学贡献者,因为他洞悉科学与宗教,以致于他的内心变成了战场。也许机率论对宗教信仰的问题会有所启示吧?他所得到的答案就是今日著名的帕斯卡尔赌注:一张彩票的价值是中奖机率与奖金的乘积。即使机率或许很小,如果奖金非常之大,彩票还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帕斯卡尔推算,上帝存在和基督信仰为真的机率虽然很小,而相信祂的报酬却是永恒的幸福。这张上天堂的彩票,其价值确实很大。反之,如果基督教的教条是假的,连带损失的价值顶多是短暂生命的享受而已。因此就赌上帝存在吧!

 

死刑之存废、日本大地震

死刑废除与否,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议题,「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角度不同,思考模式就不同。师父说,死刑有争议,是因为大家的焦点只执着于这一世,如果知道前世今生,以佛法而言,犯下滔天大罪,接受了处刑,今世业报即已兑现;反之,此生不受报,下辈子仍须受报!

 

这几年世界上天灾不断,洪水、地震、海啸、龙卷风、干旱……,师父说,以佛法而言,天灾是人祸导致,日本NHK报导,8.9强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宫城县气仙沼市海岸有大型船舶、民房及工厂设备被海啸冲走,到了晚间,则是陷入一片火海……,气仙沼市即是高级餐厅饕客享用的鱼翅出产地。气仙沼市的渔港位于日本东北部的宫城县,也是日本唯一被用于捕鲨的港口。在这里,每周六天,工人们静静地穿梭于被鲨鱼堆分开的过道,熟练而迅速地从这些被夺去生命的灰白色尸体上割掉胸鳍、背鳍和尾鳍……,以佛法而言,天灾之所以产生,肇因于杀戮太多……

 

(三)临终尊严

师父说,没化过妆的举手?有几位年轻小伙子举手了,师父说不用担心,每个人一定有被化妆的时候──就是死亡时,在殡殓之前,便有礼仪师为死者化妆……。这一门严肃的生死学,大家要好好的学,临死前,最可怕的是什么?答案是:不舍!太多不舍了,亲情、友情、爱情、财物……,问题是没有一项带得走!不舍又不得不舍,临死之前,还紧抓不放,师父说,平时要练习舍。藉由舍、放下,不再执着于拥有,苦就变淡变轻了……

 

临终关怀  助念安心  中阴救度

 

师父说。人往生时,很多人「死相」难看,因为罣碍太多。

临终不得好死的原因:

A.从科技、医学角度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藉由外在的仪器、药品,即使器官无法运作,人也可以在身上插了很多管以后还苟延残喘的过一段时日,问题是:值得吗?尊严何在?品质何在?

B.观念的角度

子女怕承担不孝的罪名,想方设法让老人家活着,负担像无底洞一样,弄得人仰马翻,久病无孝子绝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凭有据的。

C.从佛法的角度

可以请正统道场师父开示,在病人耳畔轻轻说起病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措词要正面肯定,肯定病人过去的付出,赞叹病人的表现,让病人心安住,专注于念佛或想佛号,这一世身体只是个躯壳,暂住而已,未来有希望换个身体,往生净土……,病人信受了,心情平静祥和,此时「相由心生」,就可以往生到好的地方。

 

.助念安心:往生之后8小时要助念,身体尽量不要搬动,在安静的地方,连着助念8小时……

 

.中阴救度:也就是人往生之后,七七四十九天,正是投胎之前……,可在正统道场做三昧水忏,或印经书或诵经回向……可诵地藏经)

 

(四)超越生死

有修行的高僧可以死得很自在,在《传灯录》中也记载邓隐峰禅师的故事,邓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衡岳,夏日居止于清凉山。在唐元和年间,禅师登五台山,出淮西时,恰巧遇到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人交锋,打得不可开交,未决胜负。禅师心想:「我当去解除其患。」于是禅师就掷锡于空中,飞身于两军上空,两方将士看到禅师飞于空中,无不惊讶得张大了口,一时忘了打仗,各自散去。在禅门的戒律中,除了疯行者之外,一般的禅行者是不准显现神通的,以免惑乱众人。

 

邓隐峰禅师示现神通之后,即入五台山,于金刚窟前示现入灭。

邓隐峰禅师示灭之前,他对僧众说:「各方禅师迁化示寂时,有坐着的,有躺着的,这我都见过,有没有站着去世的呢?」其中一人回答:「也有。」邓隐峰禅师说:「有没有倒立着去世的呢?」众僧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没见过。」于是,邓隐峰禅师就倒立而亡。——邓隐峰禅师以倒立的方式往生,甚至身上的衣服还顺着身体,没有垂下来。

 

洞山禅师感到身体不适,便开始洗脸沐浴,披上袈裟,敲钟向大家辞别后,端坐着不再呼吸。学僧们看到这种情形,都忍不住地大哭起来,甚至有人责怪曹山禅师,硬把洞山禅师逼死了,此时洞山禅师突然张开了眼,对哭泣的学僧们说道:「夫出家儿心不依物,是真修行,何有悲恋?」

于是便叫人办「愚痴斋」,学僧们知道斋后便要离别老师,都不愿速办,一直拖了七天,才把斋食办好,洞山禅师和学僧们一起用斋。餐后,对学僧们道:「不要吵我,让我清净一点。切记,人要临终时,千万不要哭泣呼号,今后曹山是你们的善知识!」言罢,回到丈室,端坐而逝。

 

师父说,这辈子再大的成就比不上生死自在,但是超越生死非凡夫所能为。必须有强而有力的梗(带种)才能战胜死神、超越生死!

 

演讲到了尾声,最后,师父问我们:

.生命是手段还是目的?过程比较重要还是结果比较重要?

由于时间有限,师父说,生命应该是目的,只是我们都利用生命在完成达到目的的事情,所以此时的生命是手段;过程在结果中,真正的结果在过程。

当下服务未来?还是未来服务当下?

由于未来是不可知的,充满不确定,当下如何服务未来?所以应该是未来服务当下。

一年以后(N年以后),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净化、安这念心而努力。未来的目标就在当下,过程就在结果中。

 

最后师父播放了一段其脚踏车的特技(一直原地打转却不倒,真是神乎奇技啊!)以我的看法是赞叹此人的技巧;师父却是独树一帜、别有见地,师父说,就像在人生中,花招再多,拥有多重成就,生活过得多采多姿,如果只会原地打转,对生死却难超脱,如此的人生便充满遗憾,只有佛陀能真正解决生死大问!

 

后来是Q&A的时间,有多位与会人士发问,不乏劲爆提问,此处不再赘述。但是师父最后有一段总结让我印象深刻,师父说,建筑界设计大师李祖原,设计了中台禅寺、101大楼、上海世博……,有褒有贬,世博台湾馆的设计,以天灯为主体,有人就硬把它看成马桶,先不必急着说对错(应该是角度思考问题),师父说,如此的起心动念,有一句话可以说明:你心里是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在你执着了外在的人事物之前,你先执着了自己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