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亚马逊买东西流程:面对死亡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55:27

主题一:面对死亡的思考

引言

人终有一死,死是每个人必须独立面对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可以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了自然或人为的灾害怎样夺去了人们的生命,但我们可能只是听听,因为他们与我们无关。我们可能经历过亲人或朋友的死亡,或者听说过亲人或朋友的死亡。因为他们离我们是那么的近,而且是那么的亲,所以我们可能感到惋惜、难过、悲痛,还可能在内心思考死亡本身!

故事一:一个老乡讲述死亡的体验

那是在海南打工时遇到的一次事故,他在地下挖井时,忽然井口旁边的土蹦蹋了,他被埋在了井下。庆幸的是,他被救了上来。后来他告诉别人,被土埋住的一瞬间,感觉自己的灵魂缓缓地飞升到空中并停在那里,能够看到地上欢呼的人群为他送行。好像非常羡慕他离去似的。

故事二:奶奶死前的梦

奶奶逝世前一天的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下着大雨,已故的爷爷拿着一把红色的雨伞在一座桥的另一头向她走来,她从桥的这头迎着爷爷走去。然后,爷爷为她撑伞,她和爷爷一起向桥的另一头走去。第二天她把梦告诉了大家,夜里奶奶去世了。那座桥是所谓的“奈何桥”吗?死亡有预兆吗?濒临死亡前的精神世界会是这样浪漫的吗?这个死亡前的梦究竟意味着什么?

故事三:史铁生对死的看法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死是无法体验的。但活着的人都应该思考:死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学习要点

1.回忆你看到的亲人、朋友或熟人的死,体会你当时内心的想法和思考。

2.思考死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死亡对我们意义吗?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将来的死亡?怎样对待他人的死亡?

 

 

 

阅读与思考

1-1-1 道家论死亡

在《庄子》书中有不少地方讨论到人生最大的苦难——死亡。人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惧怕死的来临和由此而来的忧虑。这种恐惧和忧虑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人对事物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洞察。《庄子·养生主》篇里有一个关于老子之死的故事说,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前来吊唁,看到其他前来吊唁的人过分悲痛,就加以批评说:“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这是说,人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去增多人的感情,而忘记了从自然已经得到的教诲。这就是违反自然法则所受的惩罚。夫子之来,有他出生的时机,夫子之去,是顺从自然的必由之路。懂得夫子的来去,都是适时、顺势,就不致为悲伤或欢乐所干扰。古人把这样的人看为神人,他们已经得到了解脱。

吊唁死者而悲痛时,人在精神上受苦,是由于自己的感情,感情悲痛越深,受苦也越深。苦楚的根源是期望人不死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即所谓“遁天之刑”。人对万事万物增加理解,就可以减少由感情造成的痛苦。例如,天下雨,使人不能外出,成人不会对天发怒;儿童却忍不住会发脾气;其原因是成人比儿童多了解事理,所受到的挫折失望感也就比儿童要少得多。斯宾诺莎曾说过:“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以理化情”。

《庄子·至乐》篇里有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最足以说明这一点。“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敲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注释《庄子》的两晋大思想家郭象就这个故事评论说:庄子在懵懂无知时,他是悲恸的;及至醒悟以后,他就不再悲恸。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启发重情的人,使他明理而得以排遣感情上的沉重负担(“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遣累也。”)。感情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道家的观点也正是如此。

道家认为,圣人洞察事物本性,因此没有感情的冲动,这并不是说圣人便没有对事物的感觉。毋宁说,他不为感情所扰,以至失去“心灵的宁静”。斯宾诺莎曾说:“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致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心神泰然,还由于意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得以安享心灵的宁静。”(《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第42)

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因此他的心灵快乐也不受外界所左右。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这是道家思想中的一派,这一派强调事物有其自身的进程,人只能对它顺服;其中自然不免含有悲观认命的色彩。

(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题目为编者所加。)

 

 

1-1-2 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

死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没有人能否认它的必然性。因此,哲学家们的努力便集中到一点,即是找出种种理由来劝说我们——当然也劝说他自己——接受它。

理由之一:我们死后不复存在,不能感觉到痛苦,所以死不可怕。这条理由是伊壁鸠鲁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说:“我们活着时,死尚未来临;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

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条理由更缺乏说服力的了。死的可怕,恰恰在于死后的虚无,在于我们将不复存在。与这种永远的寂灭相比,感觉到痛苦岂非一种幸福?这两位古代唯物论者实在是太唯物了,他们对于自我寂灭的荒谬性显然没有丝毫概念,所以才会把我们无法接受死的根本原因当作劝说我们接受死的有力理由。

令人费解的是,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最智慧的人,对于死也有类似的观念。他在临刑前谈自己担然赴死的理由云:“死的境界二者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关于后者,他说了些彼界比此界更公正之类的话,意在讥讽判他死刑的法官们,内心其实并不相信灵魂不死。前者才是他对死的真实看法:“死者若无知觉,如睡眠无梦,死之所得不亦妙哉!”因为“与生平其他日夜比较”,无梦之夜最“痛快”。

把死譬作无梦的睡眠,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法。然而,两者的不同是一目了然的。醋睡的痛快,恰恰在于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如果长眠不醒,还有什么痛快可言?

我是绝对不能赞同把无感觉状态说成幸福的。世上一切幸福,皆以感觉为前提。我之所以恋生,是因为活着能感觉到周围的世界,自己的存在,以及我对世界的认知和沉思。我厌恶死,正是因为死永远剥夺了我感觉这一切的任何可能性。我也曾试图劝说自己:假如我睡着了,未能感觉到世界和我自己的存在,那么,就把死当作睡着,把去世当作不在场吧。可是无济于事,我太明白其间的区别了。我还曾试图劝说自己:也许,垂危之时,感官因疾病或衰老而迟钝,就不会觉得死可怕了。但是,我立刻发现这推测不能成立,因为一个人无力感受死的可怕,并不能消除死的可怕的事实,而且这种情形本身更其可怕。

据说,苏格拉底在听到法官们判他死刑的消息时说道:“大自然早就判了他们的死刑。”如此看来,所谓无梦之夜的老生常谈也只是自我解嘲,他的更真实的态度可能是一种宿命论,即把死当作大自然早已判定的必然结局加以接受。

(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安静的位置》,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1-1-3 永生是否值得向往?

迄今为止的劝说似乎都无效,我仍然不承认死是一件合理的事。让我变换一下思路,看看永生是否值得向往。

事实上,最早沉思死亡问题的哲学家并未漏过这条思路。卢克莱修说:“我们永远生存和活动在同样事物中间,即使我们再活下去,也不能铸造出新的快乐。”总之,太阳下没有新东西,永生是不值得向往的。

我们的确很容易想像出永生的单调,因为即使在现在这短促的人生中,我们也还不得不熬过许多无聊的时光。然而,无聊不能归因于重复。正如健康的胃不会厌倦进食,健康的肺不会厌倦呼吸,健康的肉体不会厌倦做爱一样,健全的生命本能不会厌倦日复一日重复的生命活动。活跃的心灵则会在同样的事物上发现不同的意义,为自己创造出巧妙的细微差别。遗忘的本能也常常助我们一臂之力,使我们经过适当的间隔重新生产新鲜感。即使假定世界是一个由有限事物组成的系统,如同一副由有限棋子组成的围棋,我们仍然可能像一个入迷的棋手一样把这副棋永远下下去。仔细分析起来,由死造成的意义失落才是无聊的至深根源,正是因为死使一切成为徒劳,所以才会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一个明显的证据是,由于永生信念的破灭,无聊才成了一种典型的现代病。

可是,对此也可提出一个反驳:“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欢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总之,没有死,就没有了生的意义。”——这正是我自己在数年前写下的一段话。波伏娃在一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不死的人物,他因为不死而丧失了真正去爱的能力。的确,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因为短暂更显得珍贵,一切痛苦和严肃的感情因为牺牲才更见出真诚。如此看来,最终剥夺了生的意义的死,一度又是它赋予了生以意义。无论寂灭还是永生,人生都逃不出荒谬。不过,有时我很怀疑这种悖论的提出乃是永生信念业已破灭的现代人的自我安慰。对于希腊人来说,这种悖论并不存在,荷马传说中的奥林匹斯众神丝毫没有因为不死而丧失了恋爱和冒险的好兴致。

好吧,让我们退一步,承认永生是荒谬的,因而是不值得向往的,但这仍然不能证明死的合理。我们最多只能退到这一步:承认永生和寂灭皆荒谬,前者不合生活现实的逻辑,后者不合生命本能的逻辑。

(选自周国平散文集《安静的位置》,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1-1-4 悲剧意识的觉醒

死亡为哲学、宗教、艺术提供了共同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哲学思索人生、宗教超脱人生、艺术眷恋人生。当哲学直面人生的这一悲剧性时,一种悲剧意识便觉醒了。这时它只有两条出路:或者向宗教寻求解脱,否定有限人生并禁绝生命的欲求;或者向艺术寻求安慰,在审美的陶醉中体验有限生命与无限本体融合的境界。

真正的悲剧意识既不同于完全出世的虚无主义,又不同于完全入世的功利主义。不妨说,它背靠虚无,却又面对人世。一方面看到人生的虚无背景,另一方面又眷恋人生,执著于人生,无论如何要肯定人生。正是这种深刻的内心冲突赋予了人的命运以悲剧性质。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逐渐解体。它的最初结果是积极的,上帝的神圣光辉消散之时,人的太阳升起了。既然天国的期许是虚幻的,尘世的生活是唯一的实在,人们就沉浸在一种世俗倾向之中,贪婪地追求尘世的幸福。然而,物质的繁荣反衬出精神的空虚,尘世的幸福带来的是幻灭之感。于是叔本华指出,“根本上究竟有一种意义吗?”(尼采语)人的天性无法忍受一种无意义的存在,这便是人生最深刻的悲剧性质。

忧生、迷茫、孤独,给阮籍和尼采这两个在截然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个性染上了同样的悲剧色彩。当热爱人生的心灵一旦对人生的意义发生了根本的疑问,这颗心灵就失去了安宁,注定要同悲观主义的幽灵进行永世的抗争,飘泊在重新寻求人生意义的前途未卜的路程上。

(选自周国平散文集《无用之学》,有删改。)

 

 

交流与讨论

看了上述文章,结合自己曾经的思考,谈谈你现在的回答,并且试着和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开展交流和讨论。

提示:死亡是什么?死亡意味着什么?死亡对人而言是一种悲剧吗?死亡对人有意义吗?如果可能的话,你会选择永生吗?人应该怎样面对死亡?

 

 

拓展与延伸

1.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原罪·宿命》。

2.阅读周国平的《安静的位置·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

3.以“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突出自己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与见解。

4.2005年3月,围绕美国植物人特里(丽)·夏沃该不该死的问题,引起了美国政坛和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请你从对死亡和生命的理解的角度,谈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