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车牌:所谓社会诚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7:36
● 纸上风云

  所谓“社会诚信”,其实就是社会秩序。遵守秩序就是有诚信的,不遵守就是不诚信的。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社会的诚信出了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秩序出了问题。

  我想这里面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与社会处于转型期有关。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才短短三十余年,很多东西转不过弯来。过去,公民的社会责任是由政治教育来规范的,具有强迫性,并非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因此当政治教育失效之后,社会秩序也就陷入无序状态。

  其次,个人主义已经误入歧途。“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个人主义是人性使然。但是,在当下中国社会,个人主义长期缺乏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损人利己者无须付出代价,结果导致自私自利的行为泛滥成灾。

  再者,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从家庭开始,很多家长本身就没有社会秩序的观念,遑论以身作则地为子女树立好榜样。更为甚者,道德价值观已经扭曲到如此地步,以至于耍奸使坏的孩子被认为是有出息的,诚实敦厚的孩子反被欺侮和鄙视。试问:当今还有多少家长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品格培养上?

  当然,这也并非全是家长之错。在本质上,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走正道,不做坏人。但是,在一个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里,处处守规矩就永远吃亏,甚至被视为弱者。因此,从幼儿园到大学,十几年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是让学生在考试时出人头地,至于道德、品行、人格的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笔者也见过不少品学兼优的孩子,这是值得欣慰的,但“人前人后两个样”的孩子实在太多,做人没有人样,说话不像人话。

  最能形象地反映社会秩序的,就是交通状况。在中国的道路上,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动辄怒目相视和破口大骂的现象随处可见。若要循规蹈矩做君子,你就会发现此路不通,甚至是死路一条。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国家的人很笨,做事教条刻板,不会走捷径。中国的问题恰恰就在于此,每个人都想走捷径,但很多捷径都通往歪门邪道。

  中国社会的法律、条规和守则几乎样样齐全,但一般都不认为这些规定是为自己而设的。自己不愿守规矩,同时也不相信别人会遵守。造假的事件如此之多,以至于已经见怪不怪。在很多时候,真假莫辨,真的也会被当成假的,当然假的被当成真的就更多。

上梁不正下梁歪

  既然统计数据、文书、文凭、身份证都可以造假,那为什么馒头、奶粉、烟酒、猪肉就不可以造假?既然一些官员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而心中无愧,那为什么平头小百姓就不可以偷鸡摸狗?中国社会很多问题的病根就在这里,有权有势有影响力的人,特别是一些管理者,满口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他们的行为是最具破坏力、最有负面影响力的示范。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似乎不缺诚信。虽然这种诚信是通过高压政策建立起来的,但现在就连这种刻意制造出来的诚信都已经荡然无存。过去,人民有冤屈可以找政府,找政府不行就找法院,找法院不行再找媒体,媒体是人民最后的希望。但现在,很多人对媒体都不敢相信,因为有些媒体也在自愿或被迫地说假话,甚至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帮手。说真话的空间越来越逼仄,说假话的人反而通行无阻。难怪温家宝总理近日再次呼吁要说真话,要创造说真话的条件。

  有人寄望于经济发展,认为随着人们富裕起来,社会缺乏诚信的问题就会自动消解。但实际上,在当下中国社会,不少富人可能是最缺乏诚信的群体,不仅生财之道有问题,而且还可以凭借财富左右政府的决策。在本质上,这也并非都是富人的错,问题还是出在社会管理上。在缺乏公平正义的环境里,富人也随时有可能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一个很矛盾的现象是,中国整体经济这些年发展得这么好,人民从中得到了很多实惠,但他们反而不相信政府,仇官心态四处蔓延。原因很简单,在很多时候,不讲信用的往往就是政府官员。政府官员背信弃义的现象越多,人民就越是感到失望和愤怒。其结果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不信任,表面上看似和谐,实际上危机四伏。

  官民互不信任,会导致三种后果。一是社会缺乏凝聚力。大灾大难之时,人们会因同情心而团结在一起,但灾难过后一切恢复常态;二是拖慢社会健康演变的步伐。所谓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社会的不同层面健康共生,但现在,中国社会好像病得不轻。为什么有人把刀刃指向小学和幼儿园的儿童?除了当中确实可能有精神病患者之外,我相信其他人都是因为冤屈无处申诉、寻求正义无门才走入极端;三是长期生活在缺乏诚信、相互怀疑的环境里,心灵会被扭曲。被扭曲的心灵越多,社会心态就不正常。而不正常的社会心态,会使一个社会变得低劣。

  改变这种现状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媒体。如果媒体能说真话,那就可以鼓励大家多说真话。有机会、有权利说真话的社会,就是健康和谐的社会;第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应该有一个起到积极缓冲作用的独立社会团体,但目前这种力量依然太弱;第三是知识界必须有更多洁身自好之士,必须做社会清流的砥柱。但遗憾的是,中国知识界的气氛也令人不敢恭维,弄虚作假、浮躁气盛、不务正业之徒比比皆是。有人提倡用儒学来启化人们的心灵,这个主张当然是好的,但恐怕还会流于形式。很多人的口头上其实一直挂着“荣辱廉耻”几个字,只不过他们总是说一套、做一套。

  因此,要重建社会诚信,必须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做起。无论身份、地位、财富和角色,所有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本分所在。做父母者要管好子女,为人师表者不辱其名,经济学家要为普罗大众着想,食品商不能图财害命,而当官者就不能沦为民脂民膏、贪赃枉法的乌合之众。当每个人都谨守本分的时候,中国社会才能井然有序,也才能成为一个有诚信的社会。

作者是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